孩子驼背的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平时孩子的姿势不正确,久了就会导致脊柱变形;二是可能孩子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青少年的骨骼当中有机物成分较多,这样的骨骼韧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若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骨骼易发生变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脊柱是中轴,由30多节椎骨按规律重叠连接而成。一般正常情况下它有4个生理弯曲。颈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后,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后,造成脊柱向前弯曲度过大就是驼背。
矫正办法
矫正驼背主要以增强背肌、挺直躯干以及扩张胸廓为主。
1、坐在靠椅上,双手抓住臀部后的椅面两侧,昂首挺胸,向后张肩,每次这样10~15分钟,每日3~4次。
2、背朝墙,距墙约30厘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上举并后伸,这时仰头,手触墙面再还原,反复做10次,每日做2~3次。两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上,两肩后张,这样保持仰卧5分钟以上,每日做2~3次。
注意事项
①注意端正身体的姿势,平时孩子不论行走、站立,胸部都要挺直,两肩向后自然舒展。坐时脊柱挺直。看书写字时不过分低头,不能趴在桌上。人们所说的要“站如松,坐如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正在发育的孩子最好睡硬板床,以使脊柱在睡眠时保持平直。③加强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和课间操,促进肌肉力量的发展,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做矫正体操。
1 腰部疾病有哪些 (一)腰部软组织劳损
腰部软组织劳损属中医学“腰痛”、“腰脊痛”范畴。常见原因是:
①长期弯腰工作或工作姿势不良。腰肌长时间处于牵伸状态,形成了积累性的劳损变性。
②急性腰肌损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损伤组织未得到充分修复而遗留慢性腰痛。
③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腰部外伤、腰肌过度疲劳或下肢畸形等也易发生腰肌劳损。
在诸原因作用下,首先引起创伤性软组织炎性反应,到后期则因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不同而导致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其结果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及营养血管而导致腰痛及放射痛。临床上腰部软组织劳损实际上包括腰肌、筋膜、韧带、髋关节等多种复合组织的损伤。
(二)腰部肌筋膜炎肌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为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腱、腱鞘、肌膜、韧带、骨膜和皮下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多因风、寒、湿所引起,亦可因损伤、感染、风湿热或寄生虫感染而发生,前者称原发性,后者称为继发性。腰背部、骶髂部为好发部位。
(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棘 上、棘间和黄韧带都是由密集的胶原结缔组织构成,是纤维关节的重要结构。它们将相邻的骨体连接在一起。它带有柔性、屈折性,以便于关节活动。另一方面,它 有足够的强力和牢靠性。可以耐受强大的拉力但不能伸长。因此,在急性扭伤时,韧带易被断裂;在持续或间断牵拉时韧带将松弛。一旦韧带失去弹性就不易恢复原 有的力量。
(1)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是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多发病。损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常导致慢性韧带 劳损而不能胜任繁重劳动。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顶上的索状纤维组织。据统计,73%止于第4腰椎,22%止于第3腰椎,仅5%止于第5腰椎。由于该解 剖特点使下腰较弱,又是最活动区。据报道中年人可有75%的人有棘间韧带变性,加之局部外伤,故韧带极易在该处撕裂。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韧带皆受骶棘肌保 护而免受损伤。当人体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和大腿后部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重物提起。支点常位于腰骶部,此时因无骶棘肌 保护,所以重力全落在韧带上。当脊柱突然屈伸时,极易造成棘上韧带从个别棘突上撕脱。尤以下腰部和腰骶部多见。
棘上和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虽然范围很小,却会造成严重的腰痛或伴有腿痛。
(2)棘间韧带损伤:
棘 间韧带既有助于脊椎之间的活动,但也给予其一定的限制。它处于相邻的棘突之间,呈长方形,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其背侧与背肌的筋膜和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 这3条韧带构成一个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背部的屈、伸动作经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相互摩擦。从而造成棘间韧带牵伸和挤紧。日常机械性摩擦会引起变性。
棘间韧带只能在变性的基础上外力作用下而发生不同类型的破裂和松弛。韧带内含有神经纤维,对痛觉最为敏感,故韧带破裂或松弛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 1、2腰椎后部厚度大于前面;第4、5腰椎与之相反,而第3腰椎的椎体前后厚度相等。第3腰椎的横突比另外4个腰椎横突长,因此背部肌肉的牵拉杠杆力最 强,尤其是横突左右不对称或横突向后偏斜时。当腰椎左右侧弯及扭曲活动时牵拉更甚。附着在横突上的有腰背筋膜的深层及腰方肌。当这些肌肉单侧收缩时,可使 腰部向同侧前方弯曲,使横突与肌肉筋膜附着处受伤从而造成多个小肌疝。同时也可因肌肉收缩牵拉而使腰神经感觉支受牵拉而产生疼痛。此病尤以青壮年多见,大 多数患者都有损伤史,这与腰部活动范围广、负重多有关。特别是经常弯腰或突然扭转、动作不协调时则更易发生。
2 脊柱周围的肌肉分布
脊柱周围的肌肉从位置上看分别位于脊柱的背侧和前外侧。它们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柱。
(一)背侧组主要包括颈、背部的浅层、深层肌及作用于骨盆的臀肌和股后肌。
1、浅层:均起自棘突,止于肱骨上端及肋骨,以运动上肢及肋骨。在项部及背上部有斜方肌、背下部有背阔肌。其前方有肩胛提肌、菱形肌和上后锯肌。在腰部有下后锯肌。
2、 深层:深层肌主要维持脊柱的挺伸,分为长肌和短肌。长肌有夹肌和骶棘肌(夹肌包括颈夹肌等),前者自项韧带和上位胸椎棘突向外下斜行。止于枕骨及颈椎横 突。可使颈后伸、侧屈及向对侧转头;骶棘肌亦称竖脊肌,起自骶骨和髂嵴,向上分为多肌齿,可止于椎骨、肋骨,最长者可达枕骨。全肌可分为外侧的髂肋肌、中 间的最长肌及内侧的棘肌。一侧骶棘肌收缩,使脊柱侧屈;双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仰头。短肌有横突棘肌,位于骶棘肌深层,起自横突,向内上止于棘突。自 浅入深有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及横突肌、棘间肌等。它们可使脊柱挺伸、侧旋、侧屈。在枕部深层有枕下肌,包括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及头后小直 肌。它们可使头回旋和后仰。
3、臀部和股后部肌:如臀大、中、小肌及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等。可维持骨盆后仰。
(二)前外侧组1、 颈部: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可间接作用于脊柱。进行仰头、屈项及向对侧转头等运动。深层则位于脊柱的前方和两外侧。前者有头长肌和颈长肌,参与头的前俯和颈前 屈。后者包括前、中、后3对斜角肌。它们起自颈椎横突止于第1和第2肋。前斜角肌可起于第3-6颈椎前结节或后结节。故而第3-6颈神经根一穿过前斜角肌 起点外行。当该肌紧张时可牵拉相应的脊神经根。反之,脊神经根处病变时亦可引起前斜角肌紧张甚至痉挛。
2、腹部:腹前外侧群肌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除容纳保护脏器、增加腹压外,还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腹后壁的腰方肌亦可侧屈脊柱。
3、起自腰椎体、横突等的髂腰肌向外下走行,止于股骨小转子,能使脊柱和骨盆前屈。
引体向上这项运动的重点是找到发力的点,学习一些发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一下引体向上发力技巧吧!
引体向上发力技巧1发力点和节奏
譬如感觉有力使不上就意味着你不知道那个部位发力;感觉身体乱晃、重心不稳就说明你不该用力的部位乱用力,还是发力点的问题;感觉到最后几个喘不上气就是你没有找到适合的节奏,力量分配不好。
其实关于发力点,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知道哪些部位发力,哪些部位放松。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分配,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才可能发挥你最大的能量,如果不该用力的部位过于紧张,就会导致上文说的身体僵硬或是乱晃,也许本来你可以拉到10个的,却因为力量被无端消耗了,结果只能拉7、8个。
背部和髋关节一定要用力
第一,背部是引体向上主要的训练部位,因此在引体的时候背部如果不出力就太说不过去了,其实背部和胸部发力是统一的,就像上图猛男一样,用力把胸挺起来,自然就用上了背部和胸部的力量,做引体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挺胸,这是重点。
第二,髋关节要随着挺胸动作往上送,怎么送髋关节呢,讲起来有点费解。其实从原理上说,和MAKE LOVE的动作是一样的。腰部用力往上顶,这样就能加倍用上背部的力量来帮助你。但要注意,时机一定要掌握好,在挺胸的同时送髋,整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的。
第三,因为评判的标准是下颌过杆,所以有的人会建议将头仰起,提升下颌的高度,这样就不需要拉太高就可以计算成绩。但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下颌提升的高度有限,就这一点距离,省不了多少力,而抬头会让你的脖子高度紧张,无形中又浪费了很多力量,而且动作还会变形。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脖子放松,目视前方,不必在下颌高度上斤斤计较。
标准引体向上
起始姿势:手指搭杠,拇指同侧,手肘绷直,背部收缩,肩膀下沉,脊椎挺直。
上升过程:肘部内收,腹部和臀部肌肉收紧,双腿保持下垂,使身体尽可能平稳地上升,不一定要慢,但一定要稳。当下颔刚刚越过杠体时,上升结束。头部保持竖直,不要在最后时刻仰头,刻意使下颔过杠,那是赤裸裸的作弊,同时会使后颈处于受伤的风险中。
回位过程:下降不要过快,尤其是最后力竭的时候,过大的下落速度会导致肩部肌肉或软组伤拉伤。归位时,身体各部位要完全回复到起始时的标准姿势。很多时候,你也许会因为兴奋或紧张而忽略这些细节,因此在初期阶段,一定要有意识地多次调整,很快这些都会成为习惯。
呼吸规律:在上升的时候呼气,下降的时候吸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在任何运动中都适用:永远在最费力的一环呼气,在回位的一环吸气。如果这违背你的习惯,尝试在上升时呼起声音来,这种有意识的行为会很快转化为习惯。
引体向上发力技巧2准备动作:
1) 跳起或借助踏脚正手全握单杠,双手握位比肩宽。
2) 保持身体稳定,屈膝,双脚交叉于身后。
3) 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4) 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体,回复到起始位置。
5)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一组练习。
动作要领:
1、保持身体挺直而稳定;你的肘部和肩部应当是全身唯一运动的部位。
2、很少有人能做许多次引体向上。建议你第一组做到几乎竭尽全力,无论是三个还是四个。然后,再做两组,每组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做多少。下次健身当你再做单杠引体向上时,尝试每组多做一两个,或多做一两组,直到你能做若干组,每组做六次。
3、你的双手握位越宽,练习的重点越集中在背肌上。反之,你的双手握位越窄,练习的`重点则转向二头肌。
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刺激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
关于引体向上技巧,相信各位男性朋友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其实想要增加引体向上的次数,就应该保持身体的挺直和稳定性,而且不建议一次多做,最好分开三,到四组进行
引体向上发力技巧31、施力点
一开始的目标是训练你手臂肌肉引体向上的力量,而不是训练你的手指。在训练的时候保持你攀岩时一般抓点的方式并将双手与肩同宽。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分配,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才可能发挥你最大的能量,如果不该用力的部位过于紧张,就会导致身体僵硬或乱晃。
2、臀部
在引体的时候,上臂、胸部、背部这三个地方是主要的发力点,而臀部以下,一定要保持放松,让其自然下垂,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晃动。只要你腿部一用力,你身体必然晃动,一晃动就要花多余的精力和体力去控制。
3、小臂和手掌
小臂和手掌只是起到固定作用,只要引体的时候人不会掉下来,就没有必要过分用力。小臂和手掌的力量要灵活使用,感觉能轻松拉上去,小臂和手掌就放松一点,感觉需要费力才上去了,那就稍微握紧一点,避免突然用力会脱杆。
4、背部
背部是引体向上主要的训练部位,因此在引体的时候背部如果不出力就太说不过去了,其实背部和胸部发力是统一的,用力把胸挺起来,自然就用上了背部和胸部的力量,做引体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挺胸。
5、腰部
腰部用力往上顶,就能加倍用上背部的力量来帮助你。但要注意,时机一定要掌握好,在挺胸的同时送髋。
6、辅助
先找一张椅子放在你的施力点下方,接着站上椅子在施力点上做出Lock-off的姿势(略低于你的下巴)。将你的脚离开椅子,在施力点上挣扎五秒钟,接着再慢慢花五秒将自己放下(反向训练)。接着立刻回到椅子上重复刚刚的动作。五个上下后,休息五分钟。一次练习二到三个循环。
7、重量
当你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就必须开始在腰部加上重量(开始以十磅左右)或是利用健身房的机器做进一步训练。将外加的重量控制在你只能拉六到十二个引体向上的范围。一次训练五个循环,循环间休息三分钟。
8、节奏
不快不慢,稳扎稳打,用固定的节奏去引体,既省力又保险。在刚上杆的时候,力量足,但不要盲目的快速拉上去,做到后面,觉得费力了,也不要轻易的慢下来,还是保持之前的速度,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
在杆上吊太久不拉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吊太久会让你的肱二头肌和三角肌过度疲劳,等想拉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拉不上去了。
9、养生
每天保证一到两杯热牛奶,3个鸡蛋。不要暴饮暴食,在运动前半小时注意喝水,运动后洗个热水澡,有条件的去按摩放松或泡泡温泉。
引体向上发力技巧4NO1 确保严格的动作规范
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要求你在动作的起始位置时,手臂是充分伸直的。收紧核心肌群,肩膀往后收。膝关节可以弯曲,两小腿交叉放置。然后,把肘关节下拉到身体两侧,颈部肌肉要放松,以便轻松地超越单杆。一直上拉到下巴超过单杆的位置。然后,保持控制,缓慢地下降,直到手臂充分伸直。
只有当你充分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规范之后,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借助身体的摇摆惯性来做引体向上。在目前流行的CrossFit运动中,借助身体的摇摆惯性来做引体向上是普遍现象。
NO2 先练引体向上
如果你的目标是能做更多的引体向上,那就应该优先保证实现这个目标。这意味着你应该在休息日之后,首先练背,而且需要在至少一个月之内,以增加引体向上的次数为最优先的目标。而深蹲起更大的重量,或者增加多少上臂围等目标,则应该暂时冻结起来。
因为引体向上时,只使用体重负重,而不会增加额外的训练负荷;所以,不太容易导致受伤和过度训练。你应该每周至少练2~3次引体向上,并且在背部训练时首先做引体向上。
NO3 增强背阔肌
增强背阔肌将直接增加你做引体向上的次数。所以,你应该用联合采用大重量、低次数(每组做3~6次)和轻重量、高次数(每组做15~25次)的训练方式来增加背阔肌的力量和耐力。此外,在背部训练中适当多安排一些高位下拉动作,并且可以每周安排两次背部训练。
NO4 增强肱二头肌
任何需要弯曲肘关节的背部动作中,都需要肱二头肌参与用力。引体向上也不例外,你的肱二头肌越强壮、耐力越好,你做的引体向上自然就越多。
有两种引体向上方式可以重点刺激肱二头肌,一种是双手对握的窄握引体向上;另一种是反握引体向上。你应该确保在每周的背部或者肱二头肌训练中,安排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引体向上训练。
为了增加肱二头肌的耐力,你应该用高次数来进行某个肱二头肌训练动作的训练,每组做15次以上。一个很极端、但很有效的做法是,在肱二头肌训练的最后,用轻重量做100次哑铃弯举,或者拉索弯举。
NO5 加强握力和前臂肌群
引体向上不仅使用到背部肌群和肱二头肌,还需要使用前臂肌群和握力。只有所有参与用力的各个环节都很强大,你才能做更多的引体向上。所以,你每周还应该进行1~2次针对前臂肌群和握力的专门训练。
NO6 增强附属肌群
虽然做引体向上时,主要用力的是背阔肌和肱二头肌,但这个动作实际上会同时附带刺激到多个肌群,如斜方肌、大圆肌、三角肌,甚至肱三头肌。
这意味着诸如直立划船、耸肩、坐姿推举、法兰西推举和划船等训练动作,都能帮助你增加引体向上的能力。比如,哑铃划船动作就不仅能刺激到背阔肌,还能刺激到三角肌后束、大圆肌、斜方肌和股二头肌。
NO7 提高训练强度
要想快速提高引体向上的能力,有两个高强度训练法则尤为有效:
1 不完整动作训练法:你可以整个一组全程做不完整动作,也可以在做完整动作到力竭之后,继续做不完整动作到力竭。
2 消极性用力训练法:最后一组时用,在正常训练到力竭之后,在训练搭档的帮助下,上拉到下巴超过单杆的位置,然后用自己的力量,以尽可能慢的速度,控制着身体缓慢往下放。
NO8 向阿诺德学习
阿诺德·施瓦辛格有一种高效策略:比如,阿诺德可能会设定50次引体向上的目标,他会连续做不同的次数,直到做完50次。有些组可能做12次,有些组可能只做了5次。
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如果50次对你来说有点多,你可以先把目标设定为做完15~20次。随着能力的增强,再逐渐增加目标次数。
引体向上发力技巧51、双手一定要握紧单杠,防止打滑。
这样做的好处:确保你双手的握力,能够对身体有一定的控制力,在上背部和肩膀得到适当的肌肉收缩。增加握力,让拉起身体重量更加容易。
如何做:站在一个箱子或者长凳上,双手能够轻易抓握住单杠,双手握距略宽于肩,挤压单杠三次,并在最后一次试图“抓碎”单杠,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维持这样的握法。
2、沉肩,做一个反向耸肩。
这样做的好处:这样可以防止你试图用斜方肌的力量拉起身体,而学会和掌握背阔肌以及上半身主要肌肉,大圆肌,肩袖肌群工作。动作一定要精准,对症下药。
如何做:吊挂在单杠上,在向上拉的过程中感受肩胛骨向脊柱合拢,你会感觉到腋下的背阔肌紧张,保持你的双肩远离耳朵。如果你还无法吊挂在单杠上,尤其女性,先从高位下拉机器感受沉肩(肩胛骨向中间靠拢)开始。
3、憋口气,为全力向上拉做好准备。
这样做的好处:大多数人在上拉时会时背部弓起,但这种形式会破坏你上拉的力量,并有可能造成背部受伤的风险,收紧腹部,保持脊柱垂直稳定,就好像你即将全力一跃,满满的都是力气。
如何做:当你吊挂在单杠上时,想象将你的肚脐拉向你的肋骨,在整个上拉过程中保持腹部收紧的状态。
4、收腹提臀,绷紧你的屁屁。
这样做的好处:挤压你的臀部和大腿肌肉一起来稳定你的下半身,让你的腿保持稳定,不会在上半身拉动身体时分散你力的传递。
如何做:尽可能绷紧屁股,骨盆应稍微抬起,同时微微向下的角度。
5、假设身体在一个“悬垂举腿”的位置,增加稳定性。
这样做的好处:这个姿势会让你的背阔肌和腹肌一起参与工作,这将增加稳定性,让你更加专注在向上拉的过程。
如何做:收紧腹肌,和你的腿部“融为一体”,并使你的腿部稍微在你的身体前方,让你的身体形成一个大大的C,并在整个时间内保持这个姿势。
纠正驼背的方法有手扶墙压胸腰练习、两臂翻握挺胸腰练习、背手挺胸练习、坐位挺腰背、扩胸运动,下面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
1、手扶墙压胸腰练习
距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上举,扶墙,上体尽量向前任,挺胸、凹腰,脚不能前移,胸贴住墙,保持4拍再还原。这个练习应经常性练习,以使少年儿童逐渐形成挺胸拔背的姿势。
2、两臂翻握挺胸腰练习
背对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内旋后举翻握杠,然后抬头,挺胸至最高,两臂尽量内收夹拢,两腿直立。保持4拍再还原。做6~8次,注意呼吸自然。
3、背手挺胸练习
两腿开立,两手体后十指交叉握紧,然后两肩呷骨后锁,两臂后上举至最高,挺胸立腰,再还原。2拍1动,做16次。
4、坐位挺腰背
椅背上绑一物,如小皮球等,人正坐于椅子L,臀部尽量靠里边,后背顶住物体,两手向后扶住椅子后背,然后尽量内夹两臂,抬头挺胸。4拍完成1次,做6~8次。
5、扩胸运动
两腿开立,两臂前平举,然后两臂向侧打开扩胸,再还原,如此反复练习 16一20次。要求向后扩胸速度要快,有一定力度,扩胸时抬头、挺胸、收腹。
人民网—中医解读驼背的原因 矫正驼背可试试7个锻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