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康复必要解剖——肩胛关节、肩胸关节主要肌肉群

肩康复必要解剖——肩胛关节、肩胸关节主要肌肉群,第1张

1、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肌(上下肌),大、小圆肌——使肱骨稳定于肩胛盂上

2、肩胸关节: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关节,临床上一般由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胛关节组成,他并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关节,而是相连骨头关节构成,可以支配上肢和肩关节活动,肩关节的运动也会导致这些肌肉有一定的活动度。主要影响肌肉:胸小肌,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后束;背肌——后据肌(上下),肩胛提肌,前锯肌,菱形肌(大小),背阔肌,斜方肌

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短肌、肱二头长肌、肱三头肌(外侧头、长肌)——主要与手臂肘关节相关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肩胛下神经C5-6)

冈上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

冈下肌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肩胛上神经C5-6)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腋神经C5-7)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肩胛下肌C5-6)

三角肌前束和后束

起点:前束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后束起于肩胛冈外侧缘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屈和旋内(前束),肩关节后伸和旋外(后束)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主要作用:内收内旋及屈肩关节

胸小肌

起点:第3-5 肋骨或2-5肋(肋骨变异)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 拉肩胛骨向上向前向下 、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帮助吸气(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第1-8或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5-7)

上后据肌

起点:C6-7棘突和T1-2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提肋骨(肋间神经T1-4)

后下据肌

起点:C11-12和L1-2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降肋(肋间神经T9-12)

大菱形肌

起点:T1-4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下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小菱形肌

起点:第C6-7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肩胛提肌

起点:C1-4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背阔肌

起点:T7-12棘突,L1-5棘突、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胸背神经C-8)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作用:拉兼顾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

相关骨性标志:锁骨,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粗隆,肩胛骨(内侧缘,外侧缘、上部、下部),冈上窝,喙突、颈椎C棘突,颈椎C横突,胸椎T棘突,腰椎L棘突,髂嵴

总结:主要功能——

1肩关节前屈、后伸、前旋、后旋、内收、外展等关节运动。

2是决定人体肩部活动如:手臂上举、“勾肩搭背”等日常生活举动的关键肌肉群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出现:

1、体态问题:圆肩、溜肩、含肩、高低肩、虎背熊腰、含胸驼背、头前引、富贵包、拜拜肉

2、疼痛健康问题:肩周炎、肩胛内侧疼痛、落枕、手臂发麻

3、对生活影响:关节稳定性降低,当收到外力突然撞击或抽拉时,容易导致肱骨错位或脱位、胸肌拉伤

肋间肌和膈肌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身体躯干章节再展开。

引用3Dbody,文章为自我学习资料笔记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背阔肌丰厚发达时,整个背部看上去才呈现出“V”字型。 发达背阔肌及斜方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冈下肌、等背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很多。

其中引体向上是人们普遍采用颇有效果的一种训练方法。 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十分简单,双手宽握单杠,两臂伸直,身体悬垂,腰背部以下放松,两小腿伸直或交叉。然后在吸气同时,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向上,至 下颚(下巴颏儿)超过横杠或颈后贴近横杠止。稍停后,边吸气边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慢慢下降,直到复原。 下颏超过横杠,这个动作叫“胸前引体向上”。颈后贴近横杠,也称“颈后引体向上”。

 

还有一种引体向上,是将特制的横梁挂在横杠上,双手握住架下的横梁,做引体向上。这个动作叫“平行握引体向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次引体向上超 过15个,可尝试着用皮带或绳束系上重物或杠铃片来练。有人喜欢把重物挂在腰上,也有人习惯系在脚踝处。不过有两点需要提醒您,一是重量要合适;二是注意 安全。

 

其他训练动作有:

坐式下拉吊棍

杠铃俯立划船

颈后宽握引体向上:锻炼背阔肌和肩部肌群

俯身划船:增加背阔肌厚度

宽握下拉:让背部肌肉增加厚度

T杠俯身划船:增加背阔肌厚度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 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

 

做耸肩练习需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握住器械的手柄, 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 肩抬到最高处时, 做顶峰收缩, 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

 

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 你可能常常见到一些健美者做着比较复杂的耸肩训练。比如,有人在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险。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锻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

 

强化斜方肌的其他训练

耸肩固然是强化斜方肌的主要方法,但有很多其他训练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 普通的硬拉就是一个强化斜方肌的好方法。事实上,在做硬拉时,少做一组,以一组耸肩来 替代,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你的训练目的是塑造完美的形体,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增 加力量(当然啦,你要是一名举重选手,我是不建议你用这种方法的) 。

 

另一个强化斜方肌的训练是直立划船。 当你把杠铃向上拉到下颚时, 你能感觉到你的斜方 肌正在收缩,这也正是这个训练的关键所在。

 

有一些训练运动并不是锻练斜方肌的,你要注意区别。如哑铃侧平举,这是针对三角肌中束的训练,而不是斜方肌。在这个动作中,当你的双臂用力平举时,要以两肩为轴,注意不 要耸肩。 不论你在训练中的进步如何,你都会发现,在练过耸肩后,你能耸起更大的重量。但是, 就像练很多动作一样,耸肩训练的原则是:不要太轻,更不能太重。合理的重量应该是,你 可以严格地按照要求完成整个动作, 即两肩尽量向两耳靠近, 保持一会儿, 不要屈肘。 然后, 两肩同时下降到最低点。整个动作可以做 10~12 个重复。 训练斜方肌的惟一缺点是:当你的斜方肌发达起来以后不久,你的衬衫衣领就会“变小” 。

 

 

 

          

 

 

资料如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跟你一样是一名医学生 也是临床的

上学期已经给我们上过 嗯 给你简单的说一下吧

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颈肌:1浅层有:颈阔肌,胸锁乳头肌;2深层:前,中,后斜角肌

背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竖脊肌

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膈上的三个孔:8腔10食12主(分别为腔静脉孔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

上肢带肌(肩胛):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臂肌:1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2后群有肱三头肌

屈膝关节:缝匠肌,肱二头肌(主要的)

伸膝关节:肱四头肌

1、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淋巴引流其及临床意义。

2、胸前壁诸肌的名称、位置、形态、起止、神经支配及功能,肋间隙的构成及层次关系,肋间肌的名称、位置、结构特点、起止、神经支配及功能,胸内筋膜的配布,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及临床意义。

3、背部诸肌的名称、位置、形态、起止、神经支配及作用。 1观察胸膜的形态,胸膜腔的构成及解剖特点,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2肺根的组成及各管道的排列关系。气管、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3肺的位置、形态、分叶以及与肺内支气管的关系,肺段支气管的名称和走行,支气管肺段的形态,结构及临床意义。 1、纵隔的境界、分布、内容及毗邻关系。

2、上纵隔:胸腺,上腔静脉及其属支的关系,主动脉弓及三大分支的毗邻关系,迷走神经、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的排列关系,动脉韧带与左喉返神经的关系。

3、下纵隔: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及横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心包各大血管的形态,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的各腔及心壁的构造,心静脉的名称和走行,左、右冠状动脉的行程、分支和分布,主动脉起始部位的解剖特点。心脏、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奇静脉、半奇静脉的行程以及与食管静脉间的关系。

胸部的横断面解剖——第7颈椎棘突和两侧肩关节上缘的连线,为颈胸分界线。由于肋骨向前下方倾斜,所以胸骨上缘的位置,低于第7颈椎棘突。颈胸分界面是一个向前下方倾斜的面,而胸部横断面为水平切面,所以在胸部上位水平断面的前半部有颈部的内容。 胸部横断面,以胸骨角为标准断面,以10mm层厚向上、下断层,胸部横断面男性一般有18层左右,女性15层左右。

3.第1横断面或称颈根部的横断面,该断面两侧的肩关节已剖开。断面中央为第7颈椎椎体。该断面可分四部分:椎体前部、椎体侧部、椎体后部和肩胛区。

(1)椎体前部:该部以气管为中心。在气管两侧有甲状腺侧叶的剖面,呈三角形。甲状腺侧叶的外侧有颈动脉鞘的断面,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在气管及甲 状腺侧叶前方有4块肌肉:

①胸骨甲状肌:仅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前方。

②胸骨舌骨肌:位于胸骨甲状肌前方,在该肌前方有皮下组织及皮肤。

③肩胛舌骨肌:该肌位于胸骨甲状肌前方外侧,亦覆在甲状腺侧叶的前外方。

④胸锁乳突肌:位于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前外方,肌腹断面为长椭圆形,位于皮下。 气管后方有食管,为一个扁的肌性管,紧贴于气管膜部的后方。

(2)椎体侧部:椎体前外方有颈长肌,该肌后外方有椎动脉。在颈长肌外侧有一较大的肌肉断面为前斜角肌,其后方有中、后斜角肌断面。在前中斜角肌之间为斜角肌间隙,内有白色的臂丛神经断面。

(3)椎体后部:有椎管、椎板、棘突和横突。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在横突与棘突之间有竖脊肌,横突外侧接第1肋骨。在坚脊肌后方,棘突末端两侧有横行的菱形肌,其外侧端有前后方向较宽的肌束为肩胛提肌及其外侧的前锯肌。菱形肌后方为横分的斜方肌。

(4)肩胛区:肩关节已剖开,关节腔已显露,在肱骨头前方有肱二头肌长头腱,外侧有三角肌包统,内侧有肩胛骨的喙突,关节盂及肩胛冈。在肩胛冈前方有冈上肌,后方有冈下肌,内侧有斜方肌。在喙突内侧有一近三角形骨的断面,为锁骨,与其相连的肌肉为三角肌。 前锯肌、冈上肌、锁骨及喙突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为腋窝顶。内有臂丛、腋血管的分支及脂肪组织。锁骨断面内侧的血管断面为颈外静脉。

胸部的冠状断面——胸部冠状断面,以腋中线平面为标准平面,以2cm层厚向前、向后断层。

4.第1冠状断面该断面分纵隔区和两侧胸腔及胸壁。

(1)纵隔区:为中纵隔的冠状断面,右心室已切开,在心脏周围有心包及心包腔。右心室及左心室位于膈肌中心腱上面,与膈下的肝左叶相对。

(2)胸腔及胸壁:心脏右侧为右肺,占据右侧胸腔。在该剖面上,可见右肺上叶、中叶。右肺水平裂已显示。右肺上叶与左肺上叶在中线处相邻,仅隔薄层的纵隔胸膜。左肺上叶的舌叶与心包相邻。左肺下叶没有显露。两例胸壁由第2~9肋骨断面及肋间肌构成。第2肋软骨与胸骨柄下缘相对,在胸壁外前方有胸大肌。

胸部的矢状断面——胸部矢状断面以正中矢状面为标准平面,以层厚2cm,向左右两侧断层。自左向右逐层描述每一个断面内的结构。

5.第1矢状断面该断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胸腔及胸壁,另一部分为肩胛区。

(1)胸腔及胸壁:胸腔内有左肺上叶和下叶,左肺上叶位于前上方,呈梯形;左肺下叶位于后下方,呈三角形,位于膈肌之上,与脾及胃的贲门部相对应。上、下叶之间有斜裂分隔。 胸壁由第3~11肋骨及肋间肌构成。胸壁前方有胸大肌和胸小肌,胸壁后方有前锯肌。

(2)肩胛区:肩胛骨位于该区中央,肩胛骨前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后方有向后上突起的肩胛冈。冈上窝内有冈上肌,其浅面有斜方肌及锁骨的断面;同下窝内有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等。冈下肌浅面有部分三角肌断面。肩胛骨下缘与第3~9肋之间,有呈放射状定行的前锯肌剖面,其后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及背阔肌。 腋窝位于肩胛下肌、胸大肌和胸小肌以及第3肋骨之间,以诸结构围成尖向上的三角形腔隙,上部有腋动脉及其周围的臂丛断面,腋静脉位于二者的下方,其余部分有脂肪及淋巴结等。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有一沟,为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有头静脉及脂肪。 sternal angle:是胸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1、该角两侧平接第二肋。

2、向后平第四胸椎下缘,该平面为:

3、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4、主动脉各段的分界线。

5、气管分叉和食管第二狭窄处。

6、胸导管由脊柱右前移向其左前处。

背阔肌有一个极其实用重要的作用:防治驼背和脊椎病。

背阔肌是背部最宽大的肌肉,纤维浅而薄。其在胸腰筋膜内的宽广附着点以及在肱骨的特定附着点,让它对肩关节产生着巨大的力量。

背阔肌在肱骨处的附着点也有和胸大肌类似的扭转,这一共同特点可能是这两块强大肌肉存在协同关系的原因。在过顶投掷运动中,扭转展开。

背阔肌对肩关节的伸展从180度至-40度全都有参与,它与胸大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协作,下拉上举的手臂,是上肢拉的动作模式中最主要的肌肉。

背阔肌在肩关节足够的活动范围对于正确进行手臂在头部上方的运动很有必要,当它紧张时,脊柱代偿性后弓,会对脊柱背侧结构产生压迫,造成腰痛。

扩展资料

背阔肌和胸大肌共同协作,完成肩内收和肩内旋的动作。这两块力量很强的肌肉,在功能上有多处重叠,在肱骨上又有机械性的联结,像是一件背心的前襟和后摆。

由于背阔肌附着点广泛,它不仅能够移动臂部,而且还能影响躯干和脊柱。左侧背阔肌收缩可辅助躯干向左侧侧屈,臂部固定时,背阔肌能辅助脊柱伸和骨盆前倾。

-背阔肌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医学上,解剖学上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关系。

解剖上有一个标准体位

双手掌摊开,脚尖向前。

我们医生就在这个基础上描述各个器官、组织的位置关系。

在这种体位状态,大拇指就在小拇指的外侧。

然后我们再来看桡骨和尺骨。

桡骨和尺骨是构成我们小臂的两块骨头。

桡骨,英文名radius,位于前臂外侧,也就是靠近我们大拇指的那一侧。

尺骨,英文名称为ulna,位于前臂内侧,也就是靠近我们小拇指的那一侧。

后来,医生和解剖学家就用桡侧和尺侧来代指外侧和内侧。当我们说某个结构位于另一个结构的桡侧,就是说它位于另一个结构的外侧,当然,你一定要记住我们最初讲的那个解剖标准姿势。说某个结构位于另一个结构的尺侧就是说它在另一个结构的内侧。

这种做法比描述一个结构位于另一个结构的左侧和右侧更加准确,更加简单。比如大拇指是在小拇指的桡侧,也就是外侧,但是如果用左右描述,那么右手大拇指是在右手小拇指的右侧,而左手大拇指就在左手小拇指左侧,用左右描述位置就必须先说是左边还是右边,看这段是不是感觉很晕。为了避免这种晕,所以就用内外侧更方便

内尺外桡

内尺外桡

内尺外桡

重要的口诀念三遍

下次当看到磁共振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报告上面说桡侧韧带损伤,你就知道是外侧的

人体的结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全身不仅由骨骼和肌肉构成,同时还有神经来协调、帮助我们进行正常的活动,那么背部的肌肉是身体最大的一个大肌群,通常是由三部分肌群构成的。

首先就是背阔肌,像背阔肌的话,其实就是我们背部最重要的一个肌肉部分,也是平时一些男士锻炼背部的重点。像其他背部肌群的话也有小肌群,比如说大圆肌、小圆肌甚至背阔肌等。其次就是斜方肌。斜方肌的话,可能有的人认为它只是我们背部单独的一块肌肉,但是它是包括两块的,在我们脊椎两侧各有一块儿,并且它也是我们背上劳动最多的一名“员工”,通常在我们的活动中,它主要起一个协助性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竖脊肌,这块肌群的位置主要是在我们的下背部后腰位,通常是辅助我们腰部进行活动的一块肌肉,那么它在腰部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有的人可能每天对着电脑直接就坐一天,这样其实对腰部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在坐着的时候,腰部承受的压力是我们站着的数倍,所以平时也一定要锻炼好背部肌肉。

那么锻炼背部肌肉的话,其实可以尝试这三种运动,比如背部拉伸动作或者是颈部下拉,甚至还可以做划船的动作。像背部的一个拉伸动作,就是要把双手固定在墙面上,同时伸直的手臂和躯干中间的角度不要过大,感觉到自己背部肌肉拉伸的时候要暂停15秒左右,这样的话其实能起到一个缓解疲劳感的作用。然后可以再做一下颈部下拉的动作,这个动作主要就是能锻炼到背部的肌肉,不会因为一些角度或者是受力不匀的情况而受伤。

卧推:多关节运动(肩关节、肘关节),主要靠胸大肌和肱三头饥三角肌前束做功。

1、手臂肌群:腕部、前臂、肱三头肌等。

2、肩部肌群:三角肌、斜方肌等。

3、胸部肌群:胸大肌、前锯肌等。

4、背部肌群:背阔肌、菱形肌等。

5、核心肌群:竖脊肌、腹横肌等。

扩展资料:

卧推注意事项

1、保持平衡

不平衡是最糟糕的不过的事情了,往小了说谁也不希望肌肉一大一小不是!所以开始练习的时候平衡点很重要。

2、时刻收紧上下背部肌肉

卧推也算是个全身练习了,只不过很多肌肉不参与发力只参与支撑,比如腰背部肌肉。所以你要时刻注意收紧你的上下背部肌肉,软瘫的底座是不可能推起大重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162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