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在一个步态周期的不同阶段,其髋、膝、踝关节角度存在明显不同。速度是关节角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不同速度行走,其关节角度的变化也不一样。偏瘫患者的步行速度都较慢。
1、髋关节异常症状表现
支撑相初始接触地时,偏瘫患者髋关节屈曲角度减少,而在摆动前期,即足离地时,其伸展角度减少,且髋关节伸展延迟、受限,髋关节的伸展在摆动期才开始,迟于正常人,原因是髋屈肌张力过高,髋伸肌痉挛。在摆动中期,髋关节屈曲角度减少,髋关节外展、外旋、内收、内旋形成划圈步态。
2、膝关节异常症状表现
初始接触地面,如果足跟着地,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可能是膝屈肌痉挛,股四头肌无力所致;但如果足底着地,则膝关节角度减小甚至过伸。支撑相中期,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少甚至出现伸展,即膝反张,其原因可能与股四头肌痉挛或控制能力减弱、踝关节不稳定有关。摆动前期,即足离地阶段,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减少,小于40°,其主要原因也是对抗屈膝的主要肌肉股四头肌痉挛,及绳肌的不适当活动。如果站立不够稳定,摆动前期甚至会消失。
摆动初期因屈膝不足,靠患肢向外侧划圈来代偿。中末期膝关节屈曲仍然受限,
可能是跖屈肌或屈髋肌无力等原因,摆动相最大屈曲平均为47°,膝关节僵硬是偏瘫步态的典型特征。
3、踝关节异常症状表现
偏瘫患者在首次着地时,是足趾着地或足掌拍向地面。承重反应期,踝关节过度跖屈,呈马蹄足,这是因为跖屈肌痉挛,背伸肌瘫痪或跟腱挛缩。支撑中期,正常踝关节从15°跖屈位到背屈10°位的转移动作消失,重心不能充分地从足跟转移到前足中部,导致膝过伸或以躯干前倾代偿。支撑末期,缺乏蹬离动作,没有足跟离地。
摆动初期,因背伸不充分,使足趾不能离开地面,即足趾拖曳。摆动中期,足趾继续拖曳向前;另外,足内翻肌痉挛,足背屈肌和外翻肌无力,会出现足内翻。足下垂、内翻、足趾拖曳是偏瘫步态的典型特征。
踝关节的角度变化与行走速度关系不大。足平放后,都有轻微的跖屈;随后,角度平滑地增加,至站立后期,有11°~13°的最大背屈。健侧初始接地时,踝关节基本处于中立位,最大背屈角度为16°~18°。其中,在蹬离期,较快速度组跖屈角度更大,以便产生更多能量使身体向前推进。
下面是整理的“ 2018年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先天性马蹄内翻 ”,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外科主治医师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卫生执业资格考试栏目。
2018年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先天性马蹄内翻
一、概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talipesequinovarus)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出生后即有畸形。本病有遗传因素,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内翻肌(胫前肌及胫后肌)强而短缩,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长,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强于足背屈肌(胫前肌)。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关节畸形,在畸形的基础上负重造成畸形更加严重。
二、病因:
1、遗传因素
患者中有家族史者的比例29%;另外单卵孪生的发病率远比双卵孪生为高,比例为33∶3。
2、胚胎因素
胚胎3个月之内,足处于马蹄内翻的三个原始畸形状态,即下垂,内收和旋后(内翻)。
3、宫内因素
胎儿在宫内体位不佳,足部受压,长时间处于足内收、后跟内翻、踝部下垂位。
4、环境因素
注射胰岛素、缺氧可能导致马蹄内翻足。
例题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足内收、内翻
B足马蹄内翻
C足马蹄内收 内翻
D距舟关节脱位
E跟距关节脱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围绕着距骨为中心发生的跗骨间关节内收,主要是距舟关节的内收、跖屈、旋后。
三、症状体征:
1)僵硬型:畸形严重。踝与距下关节跖屈畸形明显,距骨跖屈,足跟似乎变小,乍看似无足跟而呈棒形,故又称棒形足。跟腱挛缩严重。从后方看,跟骨内翻。前足也有内收内翻。
2)松软型:畸形较轻,足跟大小接近正常,踝及足背外侧有轻度皮肤皱褶,小腿肌肉萎缩变细不明显。较大的特点是在被动背伸外翻时可以矫正其马蹄内翻畸形,能使患足达到或接近中立位。
四、危害:
1、患儿站立困难,走路推迟,跛行,扶持站立时可见足外侧或足背着地负重。
2、年龄稍长,跛行明显,软组织与关节僵硬,足小,小腿细,肌萎缩明显。
3、长期负重后足背外侧可出现增厚的滑囊和胼胝,少数发生溃疡。
4、同时伴有其他畸形,生活工作困难,易产生自卑心理。
五、治疗方法:
1、优化分期,对症施治,循序渐进
(1)手术治疗跟腱延长术、胫前肌移位术、软组织松解术、三关节融合术等
(2)非手术治疗:中药熏洗、中医手法按摩、复位、夹板固定等
(3)个性化功能康复锻炼
2、微创技术,准确定位,选择性强
针对足内翻患者常出现的痉挛,借用微创神经阻滞术定位准确、选择性强、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缓解胫骨后肌的痉挛,纠正足内翻、剪刀步,提高步速,改善步态,使行走能力大幅度提高。
例题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包括
A足下垂
B前足内收
C后足内收
D前足内翻
E后足内翻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包括足下垂、前足内收内翻、后足内收内翻。
足踝扭伤不容易康复,有一部分原因是归结于踝关节周边的软组织比较少,恢复起来相对来讲要慢,但还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人的问题。
因为有 很多人根本不拿足踝扭伤当回事儿 ,扭伤之后拍片子骨头没有什么问题就开始自由活动了,在 本来应该休养的时候,反而进行了大量的运动, 之后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开始出现踝关节的不适以及疼痛的症状,此时再想恢复就很难了,因为错过了扭伤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很多人觉得踝关节扭伤不爱好。
就在昨天出门诊的时候,还看了一个踝关节扭伤的女士,伤后半年仍然不好,仍然会有关节的肿胀,问她受伤以后休息了多久?她的回答是:“ 根本也没有休息几天,脚踝不太疼了,我就开始继续打网球游泳了,两个月以后开始脚踝明显的疼痛,怎么修养也不好了! ”
踝关节扭伤常见的原因
在 运动人群 当中踝关节扭伤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像打篮球这一类竞技性的运动,在冲撞的过程当中以及身体快速扭转的时候,非常容易导致踝关节的扭伤。
另外踝关节扭伤在 女性人群 当中非常的常见,由于穿高跟鞋会影响人身体的稳定性,非常容易扭伤踝关节。
另外的原因常见于外伤。
踝关节扭伤后的自我判断很重要当踝关节扭伤以后,建议暂时先不要行走,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踝关节的 活动是否会有剧烈的疼痛, 仔细观察自己的踝关节是否会明显的 出现畸形? 如果不明确是否存在畸形,可以 双踝关节 对比,如果有明显的形态的改变,那么很可能存在骨折。如果 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都会诱发剧烈的疼痛 ,甚至有的人可能会听到踝关节的 骨摩擦 的声音,那么就确定您存在了踝关节的骨折,那么此时应该及时求助去医院治疗。
扭伤后尚能行走,疼痛不重,次日出现皮下瘀血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扭伤以后 没有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疼痛尚能忍受, 还能坚持步行回家的朋友们,建议在家中按照以下的方案处理自己的踝关节扭伤。
第一,休息。 无论您的踝关节次日是否会出现疼痛的加重, 休息都是第一位的 。因为很多踝关节扭伤,虽然当时并没有特别的疼痛,但是往往在次日会出现明显的踝关节周边的 皮下淤血以及肿胀 ,这是因为在踝关节扭伤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韧带的撕裂,大家看下面的gIf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良好的休息才能给予踝关节周边韧带撕裂,重新愈合生长的机会。如果过早的运动,虽然当时并不会有很明显的疼痛加重,但是 韧带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 很有可能在损伤以后,1~2个月的时间就会出现踝关节明显的疼痛。有人会说我踝关节扭伤很多次了,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大夫您就是在吓唬人, 但是那是针对您自己的经验,在我们临床工作当中遇到了太多这种扭伤当时没有问题之后开始出现症状的患者,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对于 踝关节扭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
第二,要冰敷,冰敷很关键 。当踝关节周边的软组织以及韧带受到了扭伤,出现了 撕裂,就会有出血、会导致水肿、并伴有炎症的形成 。此时在受伤的72小时内冰敷可以非常好的控制这种出血,减轻局部的肿胀,帮助抑制炎症的形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衣服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冰袋,建议冰敷一定要采取 冰水混合物,也就是说要有冰有水 ,一次冰敷的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急性期的24小时内,建议每间隔1~2小时冰敷一次,25~72小时这一段时间内,根据肿胀的情况决定冰敷的次数肿胀比较重,就多敷几次,肿胀比较轻,可以保持在4~6次之间。
第三,加压包扎 。虽然目前在医学界对于踝关节扭伤以后冰敷是否有效的说法存在的争议,但是大家对于加压包扎的理解还是相同的,有的研究甚至证明,在踝关节扭伤当时给予良好的加压包扎,消肿的效果要比冰敷还要好。
大家可以在当地的药店,有 专门的弹力绷带,或者是自黏式绷带 ,适度的给予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很好的抑制扭伤以后形成的肿胀,帮助减轻疼痛。有人会说具体缠绷带多紧才能是最好呢,其实这个力度很简单, 就是您缠绕绷带以后能将您的小指放入到绷带与皮肤的间隙内就可以了 。然后绷带一定不要过紧,否则会影响损伤局部的血运。
第四,抬高下肢 。抬高下肢主要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消除肿胀,减轻因为肿胀带来的疼痛。一般建议抬高的 高度在30度 左右即可。
以上这些措施就是对于踝关节扭伤保守治疗的大米原则,其英文的开头字母正好形成了大米的英文 RICE ,然而现在还有另外一种建议,那就是 PRICE 原则,多了一个P,而且放在了开头的位置,那就是保护(protection),一般是建议要患者使用 拐杖 或者是 支具 保护自己的踝关节。 谢医生对于这个保护的理解是:患者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扭伤后一定不要过早行动,导致将来出现后患,这是最关键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意识比支具和拐杖更有用。
在家治疗多久需要去医院检查呢?如果您经过了以上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保守治疗,三天症状越来越缓解,那么就可以继续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治疗。
如果 三天左右以后,踝关节的肿胀仍然没有明显的减轻疼痛反而呈现出加重的趋势, 那么建议您一定要到医院进行x光或者是核磁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踝关节的其他损伤,比如 骨挫伤、严重的韧带撕裂 等。
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们,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可能是最好的办法,所谓 亡羊补牢 ,既然已经 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系统的自我康复来帮助我们 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强踝关节周边肌肉的力量 ,来帮助我们减轻症状。以下是一些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易行的康复动作,如果 踝关节扭伤3~6个月 以后,踝关节仍然存在疼痛的朋友们,可以尝试进行这些康复动作的锻炼。
第一,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这个动作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即可以,建议每次踝关节做画圈运动30次左右即可,每天两组到三组。
第二,跟腱伸展 。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跟腱,放松踝关节,建议每组30次左右。
第三,站立位小腿伸展 。做这个动作一定要感受到小腿后方肌肉被拉伸、牵扯,一次30秒即可,三次一组,每天三组是可以的。
第四,站立位比目鱼肌伸展。 这个动作是为了伸展小腿的肌肉,更好的帮助放松踝关节。
第五,跨腿踝关节拉伸 。适度的给予踝关节做拉伸运动,加大踝关节的屈伸范围。
第六,抗背屈训练 。这个康复动作需要借助一条瑜伽带,在一开始训练的时候可以选阻力比较小的。利用瑜伽带的阻力做背屈运动。
第七,抗跖屈训练 。方式和抗背屈相反即可。
关于康复要说的几句话 :
很多人在踝关节陈旧扭伤以后到医院看病都咨询医生要用点什么药,要做什么样的检查,要做什么样的理疗? 却忽视了自我康复的重要性,然而自我康复对于这种慢性损伤的治疗却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对题主问题的解答,踝关节扭伤以后往往并不是恢复的效果不好,而是在踝关节扭伤了,当时没有做正确的处理,没有好好的休息,在踝关节受伤以后也没有坚持做系统的康复锻炼,所以就会导致扭伤后症状出现反复,效果差,人为的因素相对来讲比较大。只要做好正确的处置,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效果并不差。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谢谢了!足踝扭伤,多数是内翻位损伤,医学上统称为:外侧付韧带损伤。细分为:1距腓前、后韧带损伤;2 跟腓韧带损伤;3 胫腓联合韧带远端损伤 。
足踝扭伤后正确处理:
首先48小时内冰敷,严禁搓、揉,外喷活血一类的外用药,需要拍片子排除骨折,如果没有骨折,也要和骨折一样制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6周,禁止下地负重行走。如果轻微损伤也需要弹力绷带固定,减少行走负重,利于撕裂的韧带修复。拆除外固定后,下地时候(根据情况有时候还需要弹力绷带辅助固定下地行走)会出现下肢或足踝部位肿胀,那是因为长期制动下肢静脉、淋巴及组织间液回流受阻所致,韧带损伤后伴随的血肿吸收不良也会出现长期的肿胀。
处理方式:1局部热水足浴,中药熏洗活血促进血液循环。
2 功能锻炼 练习踝关节屈伸及抗阻力外翻,来增强外侧付韧带的任性及强度。
足踝扭伤后,如果按照以上方法正确处理,恢复至少也需要三个月,(10—14周)。所以,古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是非常有道理的。
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足踝扭伤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那样做。在门诊上,经常遇见足踝扭伤患者,医生建议打石膏或支具固定,多数患者都会一口回绝,一脸不屑得说,又没有骨折,打什么石膏?给我开点外擦、喷剂或消肿、活血、止痛药就行啦。简直是本末倒置,制动(固定),固定,固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有很多足踝扭伤的患者因为当初没有得到正确处理,所以就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常见的有,下楼梯足踝不稳,阴天,下雨天伤处会反复出现酸胀,疼痛。正常行走或奔跑时候容易崴脚。
这就是为什么足踝扭伤不容易好,还很难康复的根本原因。
足踝扭伤并不难治,30多年来我处理的踝关节扭伤上千例,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处理不好的,以下是我处理的一些经验。
踝关节扭伤最佳的处理时间是扭伤后24小时之内,处理方法第一步是复位,中医说任何扭伤都存在错位,有关节错位的,也有筋错位的或肌腱错位的。处理这种错位时是不能先按摩的,因为按摩对软组织损伤有影响,一般直接用复位手法复位就行了。第二步采用治疗损伤的药(最好是针对软组织损伤的中药),不要采用止痛药,临床上见效最快的用药方法是外敷药,这样能快速处理损伤引起的水肿和瘀血,不建议采用冰敷,虽然冰敷能止血和慎痛,但会加速血凝结而不利于化瘀,瘀血不化积于体内,虽然症状消失但会留下后遗症(即久后出现疼痛或天气变化时症状明显)。
经过这样处理,只要复位好,用对药,一般处理后24小时之内就能恢复正常,正常工作生活而不复发。有一患者,下午右踝关节扭伤后就得到急时处理,第二天早上就开车四百多公里外办事,至今五年也不见复发,也没有症状,一切正常。
处理时要注意,一不能按摩,直接复位。二不采用冰敷,也不要只涂抹些止痛药,外敷药时最好能敷十至十二小时。三如较重者多敷几次药。四如有骨折接骨折方法处理。
要点:复位好用对药。
踝关节扭伤时,由于软组织小血管破裂出血,一般会有局部疼、肿胀,导致站立、行走困难等表现。症状轻重因损伤程度而异,轻者仍能坚持行走,严重者不能挪步,甚至不能站立。
那么,足踝扭伤为什么不容易康复,甚至比骨折还要难康复呢?原因如下
脚踝扭伤情况,有时候要比踝关节骨折更为严重。
主要是由于脚踝向内侧发生了扭伤的情况,因而其下胫腓韧带、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很可能会存在有撕裂伤。
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有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滑膜炎、踝关节骨关节炎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在有必要时,则应要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以规避一些不必要危害的发生。
在发生脚踝扭伤情况后,患者此时往往需要固定一个月,而且一般到三个月后才能正常行走,半年才可以进行适当的跑跳,只有这样多加注意,才可以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如果足踝扭伤一个月后仍肿痛,就需要去医院复查,有可能是因为损伤程度严重,康复起来比较慢,或是伤后继续走路等,导致新生组织刚愈合连接又被活动拉扯开,致经久不愈合。
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可小看脚踝扭伤的情况了,要注意治疗。
平时的脚踝扭伤怎么治疗好的快?
1、争取在48小时内进行冷敷的工作。
2、由于踝关节处结构复杂,损伤后如果肿胀比较厉害,缺乏经验的常人无法判断是否骨折,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做检查。
3、要注意抬高患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48小时后进行热敷和理疗。
4、情况较轻者,48小时后即可开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了,而不需要长时间休息,长时间休息会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等继发问题。
可以进行足内翻练习:克服弹力带的阻力做足背伸(勾脚尖)的动作,还原时一定要缓慢,离心训练被认为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次数不限(约在12到30次之间),做到小腿前面有微微地发热跟酸胀感即可,练习2-4组,也可以改变脚踝的位置,进行练习。
5、在康复治疗期间,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好好休息做治疗,不能掉以轻心。恢复后可以适当做些简单的活动,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以上便是关于脚踝扭伤的问题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已经崴伤1年零8天了,期间看过不少医生转过几家医院,又是磁共振又是X光,又是超声波冲击治疗、中药,内服外敷,草药、膏药、有小针刀手术…能想到的都想都试过了,都没什么明显效果,甚至有加重的迹象。走路都痛了,真怕后期走路都困难。真郁闷现在医学不是已经很发达了,怎么一个简单崴伤都这么难治愈?
足踝关节扭伤是可以康复的。
但是康复的时间会花的比较长一些。
不容易恢复的原因有两个
1它是全身承重最多的关节而且它的使用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因为损伤之后,整个足踝的生物力学发生了变化,导致其关节的稳定性变差,非常容易形成一个习惯性的踝扭伤。
2从它本身的结构以及损伤机制来说,足踝的损伤一般是外侧副韧带的损伤,韧带的自我修复功能是非常差的。损伤之后有个自我修复期,但是韧带他是回不到原来的那种弹性的。
康复训练的话,主要是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一个最基础的动作就是踮脚尖
踮脚尖
保持10秒
每组做6到10个
早中晚各做一组就ok了
坚持一个月,目前的症状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改善。
但是就算症状一点都没有了,也要坚持锻炼。要防止一个习惯性的踝扭伤形成。不过也不需要担心,只要按照上面这个方法坚持半年到1 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
从病理上讲,足踝扭伤之后局部组织会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升高了伤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血液中血浆成分外渗,及白细胞等趋化因子向伤区的聚集,受伤脚踝处就会出现发热、肿胀、疼痛等炎症。
一般扭伤后 24小时—72小时内 会到达脚踝肿胀的顶峰,严重的话会感觉脚踝麻木、脚发沉、软组织淤血等。
更严重,还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这是创伤骨科最严重的并发症。
为什么不容易康复?
由于扭伤,会伴随着韧带拉伤,而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结缔组织,主要是稳定踝关节。我们的韧带好比一条橡皮筋,如果拉伸之后,没有回到原状,久而久之会松弛、失去韧性。
一旦扭伤 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 若没有适当保护, 会拉长复原时间, 同时会出现以下隐患:
● 3个月以上或者长距离行走,仍存在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走平路也容易出现扭脚
● 在行走的过程中常出现“闪”一下或者“打软腿”的情形
● 下楼梯时本能地小心翼翼,很怕扭脚,或者感觉很难控制脚踝
● 在运动中很难像平时一样快速地改变方向
足踝扭伤后,且未经过正规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或缝合手术),经一段时间后虽然可以行走,但韧带未完全愈合,松弛的骨头间会产生撞击,或者经常出现扭脚的现象。
一旦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日常活动中(如行走、奔跑)踝关节需要承受身体几倍的力量,韧带连接骨头处容易出现撞击,久而久之易发生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
所以,意外扭伤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损伤或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西药打针输液这个人在医院住了几天没用,就回家采用中药外治。最后两张用了第一天后,肿在明显消失。所以选对治疗方式很重要的
我的脚踝扭伤,医生说要休息三个月,整个夏季报销,我用了五周时间,调理,然后就上场踢球啦
崴脚,扭伤脚,第一时间用接骨丹膏药2次治好每次10天左右,受伤后千万别用冰敷,当然止痛但他会留下骨病,难好是没有急时用上活血化瘀的好药,凡事医院治疗,门诊治疗吃药打针的都是活动就肿胀,韧带软组织损伤需要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修复毛细血管网才行,膏药是活血化瘀修复毛细血管网,3一7天内消肿8一15天左右锻炼走路,40天左右治愈,
一般来说比较严重的扭伤会造成轻度骨裂,这些都会产生严重的肿痛.较轻的肿痛一般3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康复,前提是你作了正确的应急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手段.比较严重的肿痛一般需要1个月以上随之会伴有较重的浮肿.我曾经就因为扭伤2个多月才消肿.希望你不要把脚下垂不能空着!会影响康复!
再说说第二点,关节僵硬是因为你长期打石膏的原故和扭伤使得关节筋骨没有恢复力度.由于严重的扭伤当你走路的时候会感到脚后跟疼 还有脚背不能与小腿想压也就是说不能弯曲脚踝.都是由于严重的扭伤造成韧带撕裂或拉伤及关节间密闭性变差.
古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的!这是一个简单的含盖.轻微的扭伤1个来星期就可以恢复.但是根据你说的情况再根据我自身经验我判断你要想完全消肿需要45天左右!要想走路不疼关节没有大碍至少需要3到4个月!这些都是估计,但是我想只要你康复措施到位我想用不了这么久就可以活动拉!多找找这方面救治办法,方法很多的
治疗方法
1、平时避免感冒、劳累、忌烟酒。
2、中药熏洗 根据舒筋活血、散瘀止痛、温经通络、软坚散结的治则,选用如下组方进行熏洗,每天2次每次30min,每剂熏洗3天,10天为1个疗程。处方:鸡血藤30g,生南星30g,红花30g,木鳖子20g,生二乌15g,木瓜25g,三棱25g,莪术25g,海桐皮30g,路路通30g,桑枝30g,桂枝30g,山甲15g等。用布将上药包好,用冷水先浸泡20~30min,然后再加热煮沸,30min后倒入脸盆先熏后洗患处。
3、 手法治疗 (1)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手握其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食指从肩部起运用“缕法”缓缓向下缕顺,缕时,每隔一段缕捏1次,以达到理筋分筋之目的。(2)术者右手大拇指运用“顺法、从肩�、臂�至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进行点揉,以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3)术者两手掌由腋下至肘部,下达前臂运用“搓法”先轻后重,由重转轻进行搓动,以达到舒筋散瘀及松解肌腱的功效。(4)术者一手或两手握其患肢的远端,运用“运拉”法顺势牵引,牵力不可粗暴,使患肢伸的功能逐渐恢复。(5)术者左手固定其患肢的上臂,右手握其腕部,运用“屈法”使患肢的掌心向着肩部屈曲。此时,术者手法用力要均匀,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肘部的软组织损伤。
以上手法在第一次熏洗后进行,反复施术3遍。时间以15分钟为宜,每天1次。
4、按摩法。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又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的记载。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通过按摩能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松解组织粘连。功能锻炼,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与按摩相得益彰,配合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的中药熏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5、做操,运动。治疗和防止病情扩大。
一.肩关节
1. 徒手训练
⑴叉腰和背手:主要训练内旋;
⑵摸头:单手或双手摸头,主要训练外旋;
⑶匍匐:趴地伸上肢,双手伏于地,利用臀部进退以前举肩;
⑷坐于桌旁:患手置于桌上,利用自身体重自行各方向的活动;
2. 器械训练
⑴体操棒训练;用健手带患手作肩关节活动。
⑵滑轮训练;通过头顶的滑轮,用健手带动患手外展上举,但此法易致肩痛。
⑶摆动训练;弯腰伏于高台上,患者握适当重物作各种方向的肩关节活动。
⑷肩胛梯;以手指爬升墙上有小阶梯的肋木。
⑸肩胛轮;同时训练肩外展上举与旋转。
3. 被动训练
⑴全范围运动;由治疗师根据解剖和生理进行,是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方法。
⑵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法。
⑶松动术。
二.肘关节
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同时有利于肘关节挛缩;
从功能角度考虑,肘关节挛缩的康复重点是恢复屈肘,其次为伸肘;
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
运动治疗以患者的耐受度或轻度疲劳感为宜;
积极预防骨化性肌炎。
三腕与手
腕与手的挛缩多源于外伤、烧伤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其评定与康复治疗较复杂
在临床上,脑震荡系指外力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时性功能障碍。过去多认为脑震荡仅有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损害。现今病理学的研究,认为此种观念并不全面。虽然脑震荡在多数情况下可无器质性改变,但部分患者则可伴有轻微病变。有人认为脑震荡是脑干内神经元的病变,可有核仁移位、染色质溶解及神经纤维的部分断裂等变化。
脑震荡(cerebralconcussion),系指头部外伤后出现暂时性的 意识障碍,可有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脑组织轻度充血、水肿,甚至点状出血,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
临床表征: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伤后意识立即丧失,多较轻,一般不超过半小时;b.逆行性健忘:醒后对受伤当时的事不能回忆,健忘程度与脑震荡的轻重成正比;c.头痛、头昏:可因情绪紧张或活动头部、变换体位加重,一般3~5天后自行消失,少数患者持续时间较长;d.恶心、呕吐:多数病人呕吐数次后即停止,少数几天后才恢复;e.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部分病人有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多汗、四肢冰凉等,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可见。
一般性治疗和预防:
伤后应卧床休息1~2周,注意减少脑力劳动,并予镇静、止痛剂,以及静脉注射50%葡萄糖,大多数病例都可以恢复;对少数头痛较重 患者,可用磷酸组织胺、麦角咖啡因等。在治疗观察过程中,很重要 的是警惕颅内血肿发生
脚踝保护套推荐
脚踝保护套推荐,运动的人受伤是难免的,但一旦季节变换,受过伤的人就会隐隐作痛。很多脚踝受过伤的,每次换季脚踝都会痛,所以脚踝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以下分享脚踝保护套推荐。
脚踝保护套1要想适当保护脚踝,就要定期锻炼脚踝,加强肌肉能力。
但是很多人在运动后还是容易出现脚踝受伤的情况。而且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踝关节
会有、抽筋。
那么脚踝保护的作用是什么呢?
1、护踝可以收紧脚踝肌肉,加强脚踝肌肉,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经常扭伤脚的朋友。
2、防止脚踝韧带受伤。脚踝保护可以给脚踝提供压力,防止肌肉放松,对脚踝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脚踝保护就像在脚踝上贴一层保护膜!我们打篮球,跑步,跳跃的时候,难免会踩到别人的脚。没有足够的保护,我们很容易伤到脚踝。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跑步时控制脚踝运动的力量大部分来自小腿:比如小腿后侧的比目鱼肌
和腓肠肌在落地缓冲和“擦地”过程中发力,胫骨前肌
主要控制脚的背屈(勾脚动作),小腿外侧的腓骨肌主要控制外翻过程。这些肌肉力量决定了脚踝的耐力和稳定性。
脚踝哪种最好用
Bauerfeind(保而防,鲍尔芬
)运动中的韧带损伤和因不加限制的运动而造成的负荷过大而设计,该护具由两部分组成:整体的插入功能垫高弹材质护踝和半弹力绑带系统,绑带八字缠绕在脚踝上,提升了脚踝的稳定性,保护脚踝不至外翻。适用于囊韧带过度疲劳和保护脚踝不受伤害。
保而防(BAUERFEIND) 护踝MalleoTrain Plus稳定加按
京东
69800
去购买
保而防(BAUERFEIND) 护踝活力轻薄透气减压型便携运
京东
33800
去购买
迈克达威包裹得很到位,可以让脚腕受力更均匀,起到保护韧带的作用,有助于韧带损伤的恢复。
迈克达威(McDavid)195 护踝运动扭伤防护护脚踝崴脚
京东
24600
去购买
LP护踝专业防护弹性保护性很好,不笨重,高帮鞋适用,贴合度不错。绑带加压设计有效固定住主体滑动,同时提供了加压保护效果,穿上去以后感觉很舒服,安全感十足,在球场上蹦跶再也不用担心会崴到脚。
LP757CA护踝高透气型跟腱开口户外运动脚踝关节稳固支
京东
23500
去购买
脚踝保护套2护脚踝套其实也分很多种类,基本常见的就两种:
1、绷带型
2、护踝型
首先是最基础的弹力绷带,相信大家都知道这种绷带。球员们一般在比赛前都会由专门的理疗师为他们的脚踝打上厚厚的绷带,一般情况下打绷带之前都会先使用皮肤膜打底。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这种绷带的防护效果比较不错,贴近你的皮肤,能够在你受伤的时候做出最快的反应。全世界的运动员都在选在这种方式,我相信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优点:防护效果比较好,轻便,穿脱球鞋容易,适应所有球鞋
缺点:成本高,耗时,还需要有比较熟练的手法
迈克达威这款433R绷带是比较不错的一款,也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1、袜套。2、绷带。有一层袜套打底,足弓部分的感受会好很多,穿脱也比较方便,并且有着八字缠绕的绷带加持,防护的效果比单纯的弹力绷带还要好一点。
有一点,我要说明,这款433R不太适用于重心比较高的鞋款,当时我穿着利拉德3加上这款绷带也差点扭伤,因为利拉德3的后掌重心比较高。它比较适合平时强度不大的比赛或者半场养身篮球。
接来下我们来聊聊护踝型:护踝型我所推荐的三款都是属于三级防护型。首先我们来聊一聊ASO护踝,它不仅适用于篮球场同样适用于网球场。跟大家熟悉的`迈克达威195R一样的生理结构,三重保护。给予脚踝需要的一切保护,同时舒适性和轻便性成为它的优势,相信大家都有看到很多NBA球友使用这款护踝,足以见得它的功力。
脚踝保护套3踝关节及韧带
踝(距小腿)关节为一轴性屈戌关节。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内、外踝关节面构成踝穴,距骨滑车构成关节头
两踝间的距离即踝间径,男性平均73、1mm,女性平均66、0mm。两踝关节面呈向前开放约25°角。外踝比内踝低,并稍靠后,因此,通过内、外踝的踝关节横轴斜向后外方约20°。
尽管踝关节为单一的屈戌关节,但在跖屈或背屈时,其旋转轴仍较为奶灵活。当膝关节伸直时,踝关节可背屈10°,膝关节屈曲时,因跟腱松弛,踝关节可背屈30°。在行走、跑步和跳跃过程中,背屈时韧带最紧张,牵拉运动最明显。在放松时,只要不牵扯下面的胫腓联合和作轻微的腓侧屈曲运动,甚至感觉不到侧向运动。在背屈时,因腓骨轻微外旋,导致踝关节间隙增大。
距骨滑车关节面呈鞍状,前宽后窄,前端比后端宽约2mm。关节面在前后方向上微凸,在横向上微凹。踝关节囊围绕关节周围,近端起自胫骨下关节面和内、外踝关节面周缘,远端止于距骨滑车关节面周缘和距骨颈上面,距骨颈位于囊内。关节囊前后薄弱,两侧被韧带增强。
关节囊被下列韧带增强:
1、内侧(三角)韧带,居踝关节内侧、前方和后方。自内踝呈扁形向下,止于距骨、舟骨和跟骨,坚固地弥补了内踝短缺的部分。可分下列四部:
(1)胫距前部:自内踝前缘向前下止于距骨颈后部,恰在距骨内踝关节面前方。有些纤维越过距舟关节至舟骨。
(2)胫距后部:相当于外侧的距腓后韧带,但较短。起自内踝外面的窝,向后附于距骨内侧面及距骨后突内侧结节。其强韧程度有较大变化。
(3)胫舟部:位于前部浅层,起自内踝前缘,斜向前下,止于舟骨粗隆和跟舟跖侧韧带内侧缘。
(4)胫跟部:位于中部浅层,肥厚而坚韧,起自内踝尖,向下止于跟骨载距突。因之,胫跟部像外侧的跟腓韧带,不附于距骨。此韧带从内侧加强踝关节,有防止足向后脱位的作用。其下部附着点坚厚,永不会剥离,但其内踝附着点可发生完全断裂。
2、外侧的副韧带包括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
(1)距腓前韧带:位关节外侧,起自外踝前缘,水平走向前内,止于距骨颈外面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方。较为软弱,足跖屈及内翻时容易损伤。
(2)距腓后韧带:为外侧三束韧带中最强者,位置较深。起自外踝内面的指状窝,水平向后内,经距骨后面,止于距骨后突外侧结节,较胫距后部稍长,两者均与mu长屈肌腱鞘融合。此韧带在外踝的附着点甚为坚强,因之,距骨与外踝难于分离。当足极度背屈、内翻或踝关节完全脱位时,此韧带受到最大应力。
(3)跟腓韧带:为一强韧的圆形纤维索,一般长12mm,宽5mm,起自外踝尖前方的压迹,行向后下方,达跟骨外面中部的结节,其长轴与腓骨长轴呈向后10°~ 40°角,它的形状和方向与膝关节的腓侧副韧带相似。腓骨长、短肌腱跨过它的表面。
跟腓韧带位于踝关节运动轴后方,在足背屈时紧张,足跖屈时松弛。在重荷位时,跟腓韧带呈松弛状态,允许跟骨作旋后运动,当跟骨随足旋后时,跟腓韧带呈垂直位并绷紧,此时,可用手指在外踝下方摸到绷紧的腓骨肌腱和跟腓韧带。同时它的机械效应得到改善,韧带在方向上的这一变化是由距跟舟关节运动轴的斜位引起的。
屈髋的肌肉有: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屈膝的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屈髋”动作的“拮抗肌”则有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伸髋”肌群。正常情况下,伸髋肌群的收缩能有效制约屈髋肌群的作用,防止过度屈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