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旁简介

脊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 4 代号 5 出处 6 夹脊穴的别名 7 脊旁穴的定位 8 脊旁穴取穴方法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82 层次解剖 9 脊旁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脊旁穴主治病证 11 脊旁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脊旁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脊旁 1 拼音

jǐ páng

2 概述

脊旁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夹脊穴[1]。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夹脊(jiájǐ EXB2)为经外奇穴名[2][3]。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4]。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3 拼音

jiájǐ

4 代号

EXB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6 夹脊穴的别名

华佗夹脊(《中国针灸学》)

华佗穴(《针灸学简编》)

佗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脊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7 脊旁穴的定位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5]。

夹脊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3]。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4]。近代诸书多同此说[4]。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4]。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4]。

经外奇穴——夹脊的位置

夹脊穴的位置

8 脊旁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俯卧位,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相应腧穴[6]。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82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背肌深层(竖脊肌)[5]。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5]。

9 脊旁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

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

10 脊旁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夹脊穴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胸1~4夹脊:治疗肺脏及上肢疾病[6]。

胸4~7夹脊:治疗心脏疾病[6]。

胸7~10夹脊:治疗肝胆疾病[6]。

胸10~12夹脊:治疗脾胃疾病[6]。

腰1~2夹脊:治疗肾脏疾病[6]。

腰3~5夹脊:治疗腰,骶,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6]。

11 脊旁穴的配伍

选穴和配穴可根据经脉的分布、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腧穴的压痛、反应点等,每次宜选择其中2~4个腧穴[6]。

胸1~4夹脊配大椎、肺俞、天宗,治肩背部疼痛[6]。

胸4~7夹脊配心俞、内关,治心痛彻背[6]。

胸8~腰2夹脊配胆俞、肾俞、三阳络、阳陵泉,治胸胁痛[6]。

腰3~5夹脊配关元、膀胱俞、环跳、足三里,治下肢麻痹[6]。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5]。

一般斜刺05~10寸[3]。

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胸腹部放散[6]。

注意:因本穴深部有脊髓和胸腹腔脏器,故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且出现麻胀感应立即停止进针。

122 灸法

可灸[5][6]。

13 文献摘要

《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虚弱羸瘦。

《针灸经外奇 谱》:主治风湿性脊柱炎、腰背酸痛。

14 脊旁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针刺夹脊等能调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gA、IgG、C反应蛋白,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和总积分值,提示本疗法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电针腰3~5夹脊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6]。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看书的时候要分类记忆

比如背肌学的时候 要分头,躯干,上肢,下肢几个部分 然后每个部分再分,这样在背的时候比较有条理,而不要跳着看跳着背 这样知识点都是散的。

像你学影像专业主要就是人体解剖比较重要,所以在学的时候更要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 不讲的部分的就不用记,肯定不考。

1 肋骨外翻我不了解,我建议你去知乎等网站查询下,有些肋骨外翻是后天的,可以通过健身或者康复师改善,有些是先天的,可能只有手术之类的方案才能解决。

2 驼背也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多数人搞不清楚驼背和头前引圆肩的区别

这种就是典型的由后天生活习惯养成的圆肩驼背

我亲身体验告诉你,这种是可以矫正的

如果你说的驼背是这种,那么你需要

1:买个泡沫轴,躺在上面,放松胸椎,没有泡沫轴可以用任何能让人躺下胸椎悬空的物品替代,比如椅子靠背,健身房的山羊椅,一次几分钟。

2,加强中下斜方肌、菱形肌,总的来说就是中背,这个动作需要你在练背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收缩肩胛骨,在绝大多数练背动作中,都是要预收肩胛骨的,所以和你训练并不矛盾,可以把预收肩胛骨放在所有的动作中进行,不需要额外训练。

3,放松胸大肌胸小肌(引发圆肩的最主要原因)

放松肌肉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按摩球挤压,但这种放松方式效率其实很低,肌肉难以放松,如果经济允许,可以买个筋膜枪,专门放松胸小肌。

如果没有,建议以第二种方式,拉伸为主。

但胸小肌起点在345肋,终点在肩胛骨上,活动空间比较小,所以比较难拉伸

建议参考这个链接,有详细的gif以及各种解剖图,比较直观

网页链接

4,圆肩和驼背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总的来说是由于驼背引发的圆肩,两者不可割离,同时纠正,互相会促进另一方的改善。

5,身体的体态问题形成,通常是经年累月,可能驼背的习惯从初中高中就有,不要指望短短个把两个星期的纠正就能调整回来,做好以年月为单位的斗争。

体态即使纠正回来,也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会再变回去,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在生活中随时注意的事情,也就是说,除了上面的纠正,你还需要尽量多的注意。

我的左边肩膀17年的下半年就纠正了回来,但右边至今还未有明显改善,共勉吧。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

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

不论正立或倒置,仰躺俯卧均不管;

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

二、轴和面

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

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

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

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

三、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布广,体表器管及管腔;

单扁立柱假复纤,复层变移六样全。

四、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疏松致密和网状;

血液淋巴在其内,骨与软骨及脂肪。

五、神经元

神经细胞亦称元,胞体突起形多样;

质含纤维尼氏体,核大圆形染色浅;

突起分为轴树突,传导冲动受刺激。

运动系统

六、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七、骨的数目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听小骨,藏在中耳鼓室里。

八、颅骨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

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

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九、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够成大致同,前方椎体后椎弓;

椎体形似短圆柱,表面密质内部松;

椎弓左右相对称,又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细窄称弓跟,后部宽扁叫弓板;

弓上伸出七突起,一个棘突向后伸;

椎体椎弓围成孔,空连成管上下通;

多孔连通称椎管,脊髓藏纳在其中;

相邻上下椎弓根,围成两侧椎间孔;

单块椎骨不成孔,脊神经根过此孔;

颈椎跟部横突孔,椎动静脉一齐通。

十、各部椎骨的特点

椎骨共计二十六,颈胸腰骶加尾骨;

椎骨差异较明显,各部均有其特点;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

寰枢两椎最难忘,颈七棘突特别长;

胸椎体侧有肋凹,棘突叠瓦后下方;

腰椎体大是特点,棘突平伸宽又扁;

五块骶椎铸骶骨,上宽下窄向后凸;

盆面光滑背面粗,四条横线融合处;

骶前骶后四对孔,各孔都与骶管通

末端两节缺椎弓,先天形成骶裂孔

尾骨一块已退化,四块尾椎融合成。

十一、胸骨

胸骨形似一把剑,位于胸廓前正中;

上柄中体下剑突,七个切迹在周边;

柄体交界胸骨角,标志结够有三点;

左右二肋气管杈,上下纵隔分界线。

十二、鼻腔结够

两口四壁一中隔,三甲三道一隐窝;

道上有孔通鼻窦,上甲覆盖嗅黏膜;

十三、鼻旁窦

鼻旁窦,共四对,额蝶筛颌各一对;

都有开口通鼻腔,发音共鸣如音箱;

筛窦分为前中后,前中开口中鼻道;

后房开口上鼻道,上颌额窦中鼻道;

上颌窦口位置高,蝶窦开口甲上方。

十四、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十五、全身骨骼

全身骨骼二零六,躯干四肢和颅骨;

颅骨分为脑面颅,枕额蝶筛各一块;

成对顶颞两侧分,下颌犁舌为面颅

上颌下甲听小骨,鼻腭颧骨和泪骨;

上肢肩锁肱桡尺,腕骨八块掌指骨;

下肢髋股膑胫腓,跗骨七块跖趾骨;

躯干分为椎胸肋,颈七腰五胸十二;

腰椎下接骶尾骨,胸椎连肋十二对。

十六、骨骼体表标志

骨骼体表突出部,针灸体检有用途;

从头到足认真触,首先触摸脑面颅;

眶上下缘面颧骨,侧面颧弓和乳突;

下颌角和关节突,枕外隆凸最突出;

躯干脊柱颈第七,胸腰棘突向下数;

左右肋弓胸骨角,颈静切迹和剑突;

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对七肋;

内外上髁大结节,鹰嘴桡尺有茎突;

掌指足跗均好找,髋骨上缘为髂嵴;

前后上棘结节突,坐骨结节易摸到;

耻骨结节莫害羞,股骨大转胫粗隆;

内外侧髁腓骨头,股骨前缘内外髁;

体表标志基本齐,认真触摸要牢记。

十七、脊柱的韧带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十八、脊柱的形态

脊柱前观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

如此形态很科学,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伸,腰隙最大易进针;

前后看过观侧面,生理弯曲更明显;

胸骶两曲凸向后,颈腰两曲凸向前。

十九、胸廓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

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二十、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头大盂浅囊松弛;

前后上外肌腱强,运动灵活欠稳固;

二十一、肘关节

肱骨下端桡尺上,包于一个关节囊;

肱桡肱尺桡尺近,三个关节一名扬;

三个关节在一囊,肱尺为主屈伸忙;

前后囊壁较松弛,两侧韧带来加强;

桡骨小头环韧带,半脱位在小儿郎;

屈肘三角伸直线, 脱位角线都改变。

二十二、膝关节

结构复杂关节大,侧副韧带两侧加;

前后韧带相交叉,抽屉试验前后拉;

内C外O半月板,缓冲稳固是专家。

二十三、膝关节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

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二十四、跗骨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二十五、颅底内面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

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

筛板有孔眶坂薄,颅部外伤易骨折;

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

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脉沟两侧过;

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

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

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

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很清楚;

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

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象

条河。注:①血液和脑脊液。

②指视神经孔眶上裂。

③乙状窦沟。

二十六、新生儿颅骨

新生儿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

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

二十七、膈肌

膈肌圆圆顶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

收缩下降胁吸气,舒张呼气向上升;

腱①肌②三个孔,想想各有谁贯通?

注:①腱:膈肌中心腱。

②肌:膈周围部为肌质。

二十八、肌的分类

骨骼肌,数量多,血管丰富神经广;

作为器官不可少,参与运动是特长;

根据外形分四类,长短扁阔轮匝肌;

孔裂周围轮匝肌,根据功能分六类;

内收外展拮抗肌,旋内旋外屈伸肌;

根据部位分三类,头肌躯干四肢肌。

二十九、躯干肌

躯干肌,宽而扁,背肌斜方背阔竖;

背阔内收旋内伸,竖脊伸柱头后仰;

颈肌大致分三层,胸锁乳突颈阔浅;

前中后斜是深层,舌骨上下居中层;

胸肌大小肋前锯,肋外提肋助吸气;

膈如穹窿阔而扁,三个裂孔上下通;

主动脉孔在脚间,降主动脉胸导过;

食管裂孔在左前,迷走神经食管过;

腔静脉孔再右前,恰好穿过中心腱;

下腔静脉来通过,腹前外侧肌四对;

白线两侧腹直肌,腹前外侧三层肌;

腹外腹内腹横肌,外肌插袋内肌扇;

横肌好似系腰带,下缘参与提睾肌;

部分加入联合腱,止于正中腹白线;

会阴肌肉共八块,肛门三角肌三块;

肛提尾骨肛门外;生殖三角肌五块;

会阴浅深两横肌,坐骨球海绵体肌;

男性尿道括约肌,女性尿道阴道肌;

躯干肌肉基本齐,掌握特点容易记。

三十、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肌腱裂,管长仅有四五厘;

男性精索来通过,女性子宫圆韧过;

内外两口四个壁,外口浅环内深环;

前壁外腱腹内斜,后壁腹横筋膜镰;

上壁弓形内横肌,下壁腹股韧带连。

三十一、表情肌

表情肌,有特点,起于骨面止于皮;

喜怒哀乐它表达,发音咀嚼变参与;

口眼轮匝闭孔裂,额肌收缩皱额皮;

神经损伤肌瘫痪,皮肤疼痛丧表情;

三十二、前壁肌

分析命名原则,联系关节运动;

掌侧屈与旋前,背侧伸和旋后;

起点多有共性,层次止点不同;

屈腕最浅一层,屈指浅深两重;

指总伸肌一块,伸食伸小专用;

拇指运动灵活,对掌肌占头功;

手指精细动作,蚓状肌起作用。

三十三、前壁肌前群

桡尺腕屈掌长肌,指浅指深拇屈肌;

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前方肌九块齐;

三十四、前壁肌后群

桡侧腕长腕短伸,指伸小指尺腕伸;

拇长展伸拇短伸,一块旋后食指伸。

三十五、髋肌

髋前髋腰屈旋外,髋后配布肌七块;

臀大中小梨状肌,闭孔内外股方肌;

大伸旋外中小展,其余四块旋外肌。

三十六、大腿肌

大腿肌分前内后,前群缝匠股四头;

内侧收肌有五块,股薄耻长短大收;

后群共有肌三块,半腱半膜股二头;

两前五内三块后,大腿肌群基本齐;

三十七、大腿肌内侧群

内侧肌群共五块,浅深两层依次分;

耻骨长收股薄肌,短收大收全到齐;

三十八、小腿肌

胫前踇趾长伸肌,腓骨长短外侧群;

后群小腿三头肌,踇趾长屈胫后深。

三十九、上肢带肌

上肢带肌要记全,三角伸屈内外旋;

一二三四练外展,练好外展得三年;

上下冈,大小圆,上外展,下外旋;

小圆个小也外旋,大圆个大站下边

大圆肩下功能同,上臂内收又内旋;

上肢带肌整六块,功能牢牢记心间。

四十、臂肌

上臂屈肌肱二头,屈肘前臂能旋后;

还能协助屈上臂,肌肉健美不用愁;

喙肱上臂屈又收,肱肌仅仅能屈肘;

后群伸肌有一块,名字叫做肱三头;

它伸上臂又伸肘,还使上臂向内收;

四十一、前臂肌

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

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

桡侧腕屈屈肘腕,手腕外展成一霸;

屈腕还有掌长肌,尺侧腕屈别记差;

它使腕部屈又收,五个浅肌争天下;

中层肌,指浅屈,誓与指深争高低;

屈近侧,屈掌指,屈肘屈腕属第一;

深层肌,指深屈,不与指浅争高低;

屈远近,屈掌指,屈腕也能效点力;

拇长屈,笑嘻嘻,掌指指间都能屈;

最深层,旋前方,前臂旋前不要忘;

前臂屈肌九块整,作用牢牢记心上;

伸肌桡侧腕短长,指伸四指美名扬;

小指伸肌伸小指,尺侧腕伸里面藏;

伸肌全家十儿郎,旋后千万不能忘;

拇长展,拇短长,示指伸肌指前方;

四十二、大腿肌

前群缝匠肌四头,内群薄耻配三收;

大腿肌肉要牢记,后群腱膜有二头;

缝匠屈髋又屈膝,蹲在地上不能起;

四头屈髋不屈膝,一脚踢球进门里;

薄耻收髋都旋外,大腿内收站得齐;

二头屈膝来伸髋,脚跟却把后脑踢;

屈膝小腿能旋外,立正之后就稍息;

半腱半膜同二头,也能屈膝来伸髋;

还使小腿能旋内,时装模特不能离;

屈髋向前屈膝后,大腿作用永记牢。

四十三、小腿肌

小腿前群胫骨前,脚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伸肌伸踇趾,羞羞答答躲中间;

趾长伸肌位在外,四个足趾伸向前;

前群都使足背屈,功能牢牢记心间;

后群小腿三头肌,红烧腓肠比目鱼;

腓肠还屈膝关节,跳起芭蕾足跟提;

胫骨后肌躲中间,也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外起腓骨后,趾长内附胫骨面;

后群都使足跖屈,腘肌屈膝又内旋;

外群腓骨长短肌,足又外翻又跖屈;

小腿肌肉要牢记,万米比赛跑第一;

四十四、体表的肌性标志

肌肉体表突出部,临床诊治有用途;

从头到足依次触,首先触摸头颈部;

胸锁乳突咬颞肌,斜方竖脊背阔肌;

胸大前锯腹直肌,三角肱桡掌长肌;

肱二三头臂部肌,桡尺腕屈指伸肌;

股二四头大腿肌,半腱半膜臀大肌;

趾踇长伸胫骨前,小腿三头跟腱连。

四十五、消化管

消化管,长又长,全长九米不夸张;

起始口腔咽食管,胃呈囊状贮食粮;

小肠分为三部分,时二指肠空回肠;

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降水平与升部;

降部后内大乳头,胆汁胰液排此处;

消化吸收有帮助,左上空肠右下回;

大肠分为五部分,盲阑结直和肛管;

二袋一垂盲结肠,三大特点别小肠;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盲肠;

麦兰两氏压痛点,诊断疾病参考处;

升横降乙直肠肛,肛门工作日夜忙;

许多疾病易患处,肛门内外括约肌;

手术当中要分清,以免造成肛失禁。

四十六、乳牙

乳牙二十切尖磨,始齐脱落六三六。

四十七、咽

前后略扁肌性道,上宽下窄漏斗状;

十二厘米计长度,消化呼吸共通道;

咽的前壁不完整,向前分别通三腔;

鼻腔口腔和喉腔,侧通鼓室咽鼓管;

软腭会厌分界面,鼻口喉咽三部分。

四十八、食管

食管三段颈胸腹,全长总计二十五;

三个狭窄是特点,起始左主穿膈处;

损伤炎症和肿瘤,异物常在此滞留;

全长还有三压迹,主动气管左心房;

食管结构有特点,上皮复层扁平状;

黏膜下层食管腺,肌层分为骨平滑;

上骨下滑中骨滑,吞咽上快下缓慢。

四十九、胃

胃居剑下左上腹,两口两缘分四部;

贲门幽门大小弯,贲门底体幽门部;

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治莫延误。

五十、肝

肝居右季腹上区,形似楔形质软脆;

上下两面前后缘,前缘锐利后钝圆;

上面膨隆下面凹,下面两纵一横沟;

镰状韧带分左右,右叶体积大得多;

下分四叶三条沟,左右方叶尾状叶;

横沟肝叶中央见,肝管门脉肝固有。

五十一、肝下面“H”沟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

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

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五十二、胰

胰居腹腔后上部,形似三棱长柱状;

分为头体尾三部,内部结构分两部;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

外泌胰液内激素,消化食物有帮助;

胰岛细胞ABD,A高B岛D抑素;

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五十三、小肠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五十四、十二指肠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

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五十五、大肠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

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

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五十六、阑尾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

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五十七、直肠

直肠位于骨盆腔,骶尾两骨在后方。

十到十四厘米长,上连乙肠下接肛。

矢状骶曲会阴曲,右左右弯在冠状。

盆膈分其上下段,直肠壶腹和肛管。

男邻精囊前列腺,精管壶腹和膀胱。

女前子宫和阴道,男女就是不一样。

呼吸系统歌诀

五十八、外鼻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

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

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

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五十九、鼻腔外侧壁开口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六十、喉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

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六十一、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六十二、喉腔

喉腔分为三部分,两腔一庭两裂分;

前庭向上通咽喉,中间两侧延喉室;

下腔通向气管腔,气流通畅有保障。

六十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气管长约10厘米,C形软骨十五根;

气管颈段较浅短,颈前正中能摸到;

前皮肌峡后食管,两旁侧叶大血管;

管杈平齐胸骨角,主支气管下外伸;

左近横平细而长,右较陡直短粗状;

气管隆嵴偏向左,异物容易向右进;

管壁断面镜下观,由内向外分三层;

黏膜又分两薄层,假复上皮是特征;

黏膜下层最疏松,腺体生长较旺盛;

外膜结缔组织中,透明软骨作支撑。

解剖学学习背诵记忆方法。

由于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众多,想学好没有过多的窍门,更多的是靠你的背功,要背下来,非得要下功夫不可,但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好,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下面谈谈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一)总则

学习过程中应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突出一个“勤”字。

手:勤动手(解剖操作、辩认实物、善于动笔)。

眼:勤看(教材、实物、图、记录)。

耳:勤听,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口:勤提问、勤讨论、勤口诵。

脑:勤思,亦即同时接受手眼耳口“学习”的同一知识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痕迹”,使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具体记忆方法

1、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认识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2、加强直观教学,促进形象记忆。

试验证明,认识某一物体形态各所需时间是:语言需求28秒,线条图约需15秒,黑白照片需用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实物则为04秒。

亦即众多形象直观教学中,尤以实物教学最有助于记忆。因此,应尽量到实验室接触实物。

3、遵循科学规律,狠抓课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后初期(约20分钟至24小时)遗忘最迅速,尔后要相对慢得多。因此,对于解剖学这门记忆内容极其浩繁的学科,课后复习十分重要,而考前突击的做法,显然违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注意轻重缓急,牢牢抓住重点

学习时,明确划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见教学大纲)。重在“掌握”,重视“熟悉”,善待“了解”。

5、运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1)比较记忆。将相反或相似内容进行比较。

(2)特殊记忆。对某一整体,当需记忆其中大部分内容时,有时仅需记忆特殊的部分。如:鼻窦开口部位可取记上鼻道开口的鼻窦,前臂肌神经支配可仅记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范围、七条眼球外肌只须记住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其余均由动眼神经支配等。

(3)“头文字法”记忆。如:“景致动人嘛”(踝管诸结构由前向后排列顺序)、“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腕骨名称及排列)。

(4)理论联系实际记忆。如:上下肢大出血如何压迫止血?

(5)活记忆。a、先理解后记忆,如:空肠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吻合:b、结合活体记忆。

(6)绘画记忆。要诀:学好形态学,应画形象图。位置需准确,线条要清楚。比例要恰当,重点要突出。注解要确切,批示莫有误。

(7)分析记忆。a、根据形状分析,如:圆孔、卵圆孔、棘孔。b、通过结构分析,如:视神经管、颈动脉管、颈静脉管。c、局部位置分析,如:茎乳孔。d、名原则分析,如:桡侧腕长伸肌。

(8)综合归纳记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归纳。把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同一性质问题归纳在一起。如:进食后,糖类物质经何途径到达右手拇指?在此产生的CO2和H2O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9)前后联系记忆。将前后学习过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0)笔记记忆。经思考形成笔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核心,找出规律。

(11)编成顺口溜、歌诀记忆。如: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神一指半,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中指半。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有酸咸。如:学习颅神经时可以这样背: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付舌下完。再如:背腕骨骨骼名称时可以这样背: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沟。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忆犹新

等等。

解剖学口诀

1\ -----运动系统-----

全身骨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

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

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如果没有强壮宽厚的背部,那么无论你怎么练都不会让你看上去更加强壮。想要V字型的身材,背部的训练必不可少,这里给大家分享锻炼肌肉的方法,坚持训练你的背部肌肉。不过任何锻炼都要循序渐进,先从比较基本的背部训练开始,三个月之后就可以进行更加高级的背部训练,等到下一个夏季到来的时候撑爆你的T恤,

端先来看我们的计划方案,如下:

项目组数每组次数

屈身杠铃划船315,12,10

宽握器械划船212

单臂哑铃划船212

前高拉背训练器212

方法/步骤

屈身杠铃划船

身体前屈,膝盖稍微弯曲,双手握杠铃,两手距离略比肩宽,提杠铃至腹部,然后慢慢回原位。

宽握器械划船

坐在器械上,双手宽握器械臂,用力拉至胸口下方,然后回原位。

单臂哑铃划船

单臂握哑铃,另一只手支撑,用力提拉哑铃与胸部平行,然后回原位。

前高拉背训练器

宽握拉杆,用力拉至胸口锁骨上方,然后慢慢回原位。

注意事项

屈身杠铃上提的重量一定要慢慢加,不可过猛,否则容易伤到腰部。

后三项训练要选择正确的重量,就是每组达到12次一定要有力竭的感觉。这样才能达到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44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