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学唱歌后我变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

假期学唱歌后我变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第1张

改掉大白嗓实现开口跪

1白声

第一是唱歌的时候过度使用声带,第二是没有气息支持或者说气息与声音处于分离的状态纠正方法:

(1)首先发声,我们通过气泡音来练习,气泡音是用来找正确的发声方法的,需要放松,自然第一步是保证发出来,一开始的气泡会比较毛躁,不好控制大小,那么这时候保证颗粒感存在就可以了

(2)然后是呼吸,我们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来练习感受横隔膜的存在,让横膜动起来可以大笑快速呼吸,甚至剧烈运动去迫使横隔膜运动起来。

(3)最后是气息,我们可以用叹气来练习,就是放松地叹气,让气息和声音能够慢慢地更好地连接在一块。

2抖声

表现为声音无规则的颤动。其原因是由于喉头位置不稳定而动摇,各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

纠正方法:

首先要控制好喉头位置,要求发声的准确性加强音准观念和发声动作的稳定性。由于颤声属于习惯性动作,所以尤其需要平时在练声中严格要求。只有在中声区,踏踏实实地去体会反复练习,才可能纠正此错误发声现象。

3沙声

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发声,总是感觉气不够用换气时费劲,体力消耗大,控制声音困难,音往往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横隔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如腹肌、背肌、咽状肌等软弱无力其次就是因为声带闭合不严

纠正方法:

用咬嗷的感觉来体会横隔膜的力量和声带的闭合力以及西者之间的有机配合,在深呼吸后做短促呼气,以锻炼横隔膜的弹力。练声时可以母音分别作短音和长音练习

贾斯汀·比伯身体恢复健康,大秀背肌,他以后的演艺道路会越来越好,因为大家比较看重他身上的才华。 Justin Bieber出生于1994年是加拿大流行乐男歌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名了,而且给大家带来很多精彩的作品,他的人生充满曲折,也遭遇过很多不好的事情,不过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伙子,他曾经向武汉捐赠20万。

贾斯汀比伯的艺术道路会越走越远。他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布了自己的个人专辑,2010年发布的歌曲《Baby》获得很高的热度,他也凭借着这首歌获得了MTV音乐奖最佳新人奖。至此之后,他一路高歌前行,拿到的国内外奖项越来越多,他的艺术细胞确实非常发达。他在2022年6月的时候,他患上了拉姆齐·亨特综合征,半张脸面瘫。粉丝们比较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不过还好他已经恢复了,可以继续创造作品。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经历过很多痛苦,但最终都挺了过来。他小时候的声音非常动听,即使长大了到达了变声期,但是他的声音依旧很有辨识性。《 Love yourself》也是他的一首代表作品,获得第59届格莱美奖年度歌曲提名奖。他曾经患了抑郁症,也得过新冠,但最后都痊愈了。他已经和自己的妻子结婚,虽然他和妻子在结婚之后都遭遇过一些困境,却一直不离不弃。

贾斯汀比伯在年少的时候吸过毒,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但是他能够渐渐走出来,并且摆脱过去,这种毅力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好的经历,有很多人确实不太喜欢他。然而他并没有在意这些流言蜚语,继续用歌声打动网友。

指导意见:

注意端正身体的姿势,平时不论站立、行走,胸部自然挺直,两肩向后自然舒展。坐时脊柱挺直。看书写字时不过分低头, 更不要趴在桌上最好睡硬板床,以使脊柱在睡眠时保持平直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做矫正体操。矫正体操有很多种,有各种形式的徒手操,有利用各种体育器械的矫正操。矫正驼背主要以增强背肌、挺直躯干和扩张胸廓为主。

一中轴骨

(一)椎骨

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二)肋骨(从第一到第十二,共12对)

(三)胸骨

(四)胸廓

二颅骨

(一)脑颅骨

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1对)

(二)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块,每侧各32块)

1肩胛骨

2锁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桡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块)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②掌骨(共5块)

③指骨(共14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

(二)下肢骨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髌骨

4小腿骨

①胫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块)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

楔骨3块

②跖骨(共5块)

③趾骨(共14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肌肉

一头部肌

(一)颅面肌

1颅顶肌

2眼周围肌(眼轮匝肌)

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前外侧肌

(一)颈浅层肌和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侧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后斜角肌

三躯干肌

(一)背部深层肌

1夹肌

包括:头夹肌、颈夹肌

2竖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间肌

①肋间外肌

②肋间内肌

③肋间最内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侧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内斜肌

③腹横肌

④腹直肌

2后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四上肢肌

(一)连接上肢与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连接上肢与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③肱肌

2后群(为肱三头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层

①肱桡肌

②旋前圆肌

③桡侧腕屈肌

④掌长肌

⑤尺侧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层(为指浅屈肌)

3前群第三层

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5后群浅层

①桡侧腕长伸肌

②桡侧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侧腕伸肌

6后群深层

①旋后肌

②拇长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长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侧群(为大鱼肌)

2内侧群(为小鱼肌)

3中间群(包括: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

五下肢肌

(一)髂区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内侧群

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①后群浅层

包括: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

②后群深层

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消化系统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与颊

(三)牙龈

(四)腭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颌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4盲肠

5阑尾

6结肠

7直肠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胆道

1肝总管

2胆囊

3胆总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隐窝

1肝肾隐窝

2陷凹

(三)网膜

1小网膜

2大网膜

3网膜囊

七系膜

(一)肠系膜

(二)阑尾系膜

(三)横结肠系膜

(四)乙状结肠系膜

八韧带

(一)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三角韧带

4肝圆韧带

(二)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呼吸系统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窦

1上颌窦

2额窦

3蝶窦

4筛窦

二喉

(一)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勺状软骨

4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

4甲状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顶

2肋胸膜

3膈胸膜

泌尿系统

一肾(左右各一)

(一)结构

1肾小盏

2肾大盏

3肾盂

(二)肾的被膜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二输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的种类

1动脉

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

2毛细血管

3静脉

包括: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

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

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

①窦房结

②房室结

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三)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

①左冠状动脉

包括:前室间支、旋支

②右冠状动脉

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

①心最小静脉

②心前静脉

③冠状窦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四)心包

1纤维心包

2浆膜心包

3心包窦

(五)动脉

1肺动脉干

①左肺动脉

②右肺动脉

2主动脉

①升主动脉

②主动脉弓

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③头臂干

包括: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3头颈部的动脉

①颈总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②颈外动脉

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

向后发出:枕动脉、耳后动脉

自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

终末支是: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③颈内动脉(入颅腔)

4上肢的动脉

①锁骨下动脉

包括: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

②腋动脉

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

③肱动脉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

④桡动脉

包括:掌浅支、拇主要动脉

⑤尺动脉

包括: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⑥掌浅弓、掌深弓

5躯干的动脉

①胸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肋间后动脉、膈上动脉

b脏支

包括:支气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b脏支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6盆部的动脉

①髂总动脉

包括:髂内动脉、髂外动脉

②髂内动脉

a壁支

包括: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闭孔动脉

b脏支

包括: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③髂外动脉

包括:腹壁下动脉、旋髂深动脉

7下肢的动脉

①股动脉

包括:股深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②腘动脉

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③胫前动脉

④胫后动脉

包括: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⑤足背动脉

包括:弓状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动脉、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包括:左肺上、下静脉,右肺上、下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①上腔静脉系

接纳:

a头臂静脉(接纳: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b头颈部的静脉 接纳:

I 颈内静脉(接纳:颅骨、脑、面、浅部和颈部大部分区域的静脉)

即:颅内属支

颅外属支(接纳: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II 颈外静脉

III锁骨下静脉

C上肢的静脉

包括:上肢的浅静脉(接纳: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接纳:腋静脉)

d胸部的静脉

包括:胸腹壁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脊柱的静脉(接纳: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②下腔静脉系

接纳:

a下腔静脉

b髂总动脉 接纳:(髂内静脉、髂外静脉)

c下肢的静脉

包括:下肢浅静脉(接纳: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下肢深静脉(接纳:腘静脉)

d下腔静脉的属支

包括:壁支(接纳:膈下静脉、腰静脉)

脏支(接纳: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

e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接纳: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二淋巴系统

(一)淋巴组织

(二)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颈干

②左、右锁骨下干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肠干

4淋巴导管

①右淋巴导管

包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②胸导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结

头颈部的淋巴结

1头部的淋巴结

①枕淋巴结

②乳突淋巴结

③腮腺淋巴结

④下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2颈部的淋巴结

①颈前淋巴结

②颈外侧淋巴结

a颈外侧浅淋巴结

b颈外侧深淋巴结

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内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的淋巴结

1肘淋巴结

2腋淋巴结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胸部的淋巴结

1胸壁淋巴结

①胸骨旁淋巴结

②肋间淋巴结

③膈上淋巴结

2胸腔脏器淋巴结

①纵隔前淋巴结

②纵隔前淋巴结

③气管、支气管和肺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1腹壁的淋巴结

2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结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②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③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盆部的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

3骶淋巴结

下肢的淋巴结

1腘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

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问题分析:

你好,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

意见建议:

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一、练习背肌的8个健身动作

 1号动作: 引体向上

 掌心向前,举起手抓住横杠,两手距离宽于肩,身体自然下垂。然后用力,把自己的头部拉过横杠,再慢慢放下。

 2号动作: 单臂提重

 右手抓住一只哑铃,左手和左膝盖都放置在长凳上。右手自然下垂伸直,使用上后背的肌肉力量把哑铃拉到腰间。稍作静止,然后慢慢放下哑铃。

 右手抓住一只哑铃

 3号动作: 弯腰提重

 手掌的掌心向后,然后抓住杠铃,双手张开,比肩膀略宽,然后臀部后挺,上身前倾,让身体平行于地面,其次把杠铃拉到胸前静止,最后放下。

 4号动作: 坐姿划船

 坐在长凳或者地板上,从低滑轮抓住缆索,然后用力向腰间拉,做出划船的动作。重新伸直手臂的时候要慢一些,感受到其中的阻力渗透。

 5号动作: 肩胛收缩动作

 这是个小动作。抓住低滑轮的缆索,坐在长凳或者地板上,手臂自然前伸,两臂距离与肩同宽。在不弯曲肘部的情况下,尽可能向后挺收肩胛骨。到了极点后再恢复到最初的姿势。

 6号动作: 抱胸卧球

 脸朝下伏卧在瑞士球上,两脚顶住墙壁或者勾在一张长凳上。胸部离开球,在胸前交叉两手臂。下倾,使上腹贴在球上。上扬,离开球面,这时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如此反复。

 7号动作: 拢手划船

 双手靠拢的姿态下抓住低滑轮的缆索,要求掌心相对,把绳索拉倒腰部,最后伸直手臂,到起始的状态(在双手靠拢之前,要求做在凳子或者地板上)。

 做的时候,眼睛向前方凝视,能帮助你保持后背挺直。

 8号动作: 拉揽索

 坐在长凳上,向上举手抓住阻力缆索,两手距离稍微宽于肩。上身要保持垂直,然后肩胛骨向后拉,肘部向下,把缆索拉到胸前。然后抓着缆索让其自然向上收。

  二、背部训练的要领

 1反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朝向身体,正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向外。

 2在垂直拉类动作中,背阔肌参与更多;在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参与更多。一般说来,做动作时,躯干越接近垂直,背阔肌参与越多;躯干越接近水平,菱形肌和中背部肌肉参与越多。要全面、平衡地发展背部,这些知识很重要。

 3在最低点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我敢打赌,有95%的训练者在背部训练中动作幅度不足。这就像有些人用半蹲代替深蹲一样,他们想利用大重量来显示自己,而不关心做出正确的动作。

 要想自起点到嵌入点充分发展肌肉,全程动作是必需的。在起点和终点,使得背部保持紧张的同时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以确保正确完成拉类动作。

 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能够帮助我们专注于利用背部肌肉而不是手臂肌肉。把你的手臂想象成钩子,即可减少手臂的参与,有效刺激背部肌肉。

 4做背部肌肉锻炼的时候总是保持挺胸,不要放松自己的身体。如果你在意下背部健康的话,这一点在所有动作中都非常重要,如果想要锻炼好背部,就一定要严格遵守。做动作时,抬高胸腔,保持挺胸。这会使得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背部在负重时弯曲是导致下背部损作的首要原因,因此做动作时要使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

  三、背部疼痛怎么缓解

 这里有几个运动可以加强你的锻炼。仰卧起坐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肌肉的方式。

 你还可以试着骨盆倾斜。躺在地板上,膝盖弯曲,弯向你的肚脐,背部接触到地板。不要用你的屁股和腿来帮助你。保持5秒钟,重复5- 10次。如果躺在地板上不舒服, 试着在健身球上做仰卧起坐。6做低强度有氧运动

 你需要让你的心率上升,但高强度的练习可以对脊柱有很大影响。试着轻快地行走,在户外或在跑步机上。如果你去健身房,你也可以尝试固定自行车,椭圆机或踏步机。这些机器将帮助你的心率上升,但没有大强度影响你的脊柱。还有些病人发现水疗法是有帮助的,水的浮力抵消重力,让你觉得“轻便”。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发现在水里练习更容易、更少痛苦。

 目标是增加力量和灵活性,但不要那么逼自己,而让自己更痛苦。缓慢开始并逐渐增加重复量,你会开始看到效果。

  四、四点注意事项

 一、刚开始训练肌肉的时候要尽量降低负荷,不要寻求一些高难度的锻炼项目,多大量的运动,只要能找到背部肌肉的受力与发力感觉就可以了,这样才能有效果的刺激到所练肌肉,练对了肌肉才能有效果。

 二、背部肌肉是大肌群,需要大重量的负荷刺激。在完成第一步找到感觉后,需要不断的增加负荷才能达到有效刺激肌肉。

 三、对于背部肌肉的训练应该特意安排一次训练,集中精力和能量来训练,不宜和其他肌肉放在一次训练上,这样会影响背部肌肉的训练效果。

 四、多利用自由重量或自由器械训练,如哑铃、杠铃等。引体向上与哑铃、杠铃划船仍是训练背部肌肉的最好动作。

 结语:背部肌肉锻炼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上文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背部肌肉训练要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锻炼肌肉。我们在锻炼的时候还要遵循背部肌肉宽度与厚度训练基本原则,及动作握距的不同基本原则哦!

男孩子看起来不man,女孩子看起来不精致,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厚重多肉的背部吃了亏。

如何练出有线条的背肌呢?下面推荐3个训练动作,只要每天坚持做,一定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

1、哑铃划船

这个动作建议单臂轮流做,既可以保证全程动作到位,还能比双手同时进行时举起更重的哑铃,对背部肌肉的刺激也更大一些。

 

找一个高度在腰部左右的东西作为支撑,一只手握住哑铃,另一只手扶在同侧的支撑物体上,双脚可以并拢微曲,也可以一前一后呈微弓步。

上半身挺直,抬头挺胸,收紧你的核心,同时慢慢将整个上半身向下折叠,保持上半身与地面接近平行,越是平行,下背部受到的压力越小。

将哑铃从最低点向上拉,大臂紧贴身体侧面,通过屈伸手肘,来挤压背部肌肉,每一次在顶端(肘部必须超过背部平面)停顿1秒左右,感受你的肌肉被挤压在一起的感觉。

2、高位下拉

这是一个可以更全面的刺激你的背阔肌的动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重量,其次做好准备姿势。

记住,动作的起始位置不是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这时你的手臂被过度拉伸,背部影响较小),而是在手肘微曲,肩部完全下沉的状态下,背部紧绷的位置。

坐在座椅上后,保证双脚牢牢踩在地面上,大腿也被海绵器固定住,上半身挺直,微微向后倾倒,角度不宜过大。

 

双手握在握杆上,距离由你想要训练的目标肌群决定,一般来说,比较全面,也普遍的握距,就是刚好抓紧握杆两端的弯折处,对男女生都适用。

每一次动作前整个上半身,拉住握杆向下拉,手肘向背后伸出,握杆最终停留在锁骨上方1公分左右的位置,然后慢慢上放握杆,在肩膀即将要被拉上去的临界位置停止,重复动作。

3、海豚抬腿

这个动作的名字是我自己想的,因为做的时候,你需要想象自己就像一只海豚,需要将自己的鳍向上甩,而你要甩的就是你的双腿。

在卧推椅上趴下,髋部正好与卧推椅末端相贴,抓住卧推椅两侧的扶手,双脚用力并拢,双腿也贴在一起,保持整个身体的肌肉处于紧绷状态(便于发力)。

将双腿就像海豚的鳍一样,整个向上甩,下腹部完全离开卧推椅,感受你的上臀部和下背部的肌肉的挤压,控制住肌肉,慢慢将双腿下放,然后重复。

很多人感觉这个动作中,下背部的感受远不如臀部和腹部的强烈,但是,下背部因为脂肪含量较少(都囤积在腰侧和腹部),而且脊柱神经较多,不适宜加强训练量。

所以一般都是安排这样的多部位训练,顺带练到下背部,保证整个背部肌肉线条的统一性。

以上3个背部训练的动作,其实基本针对了我们背部的所有肌群,如果你有练背的迫切需求,每天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10-12下,配合适当的减脂运动,一定能练出背肌线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55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