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母猪常见的品种都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优点?

养殖母猪常见的品种都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优点?,第1张

大约克夏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偶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产性能: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大约克夏猪全身皮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大小适中,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平直。肢蹄健壮、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等特点。

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原产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遍布世界各地,中国1963年开始引入。其全身白色,头狭长,背腰长,胸腰椎有22个以上,肋骨16对,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高。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但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杜洛克原种猪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

汉普夏猪体型大,毛色特征突出,被毛黑色,在肩部和颈部结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有“银带猪”之称。头中等大小,而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驱臀部肌肉发达。颜面长而挺直,耳直立,体侧平滑,腹部紧凑,后躯丰满,呈现良好的瘦肉型体况。被毛黑色,以颈肩部(包括前肢)有一白色环带为特征。成年公猪体重约315~410千克,母猪约250~340千克。性情活泼,稍有神经质,但并不构成严重缺点。产仔数较少,平均约9头,但仔猪硕壮而均匀。母性良好。据多品种杂交试验比较结果,用汉普夏猪为父本杂交的后代具有胴体长、背膘薄和眼肌面积大的优点。

种猪测定技术规程是规范种猪测定过程中各项技术操作的具体规定,拟定规程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是:①测定方案的效率;②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③测定方案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拟定种猪技术测定规程,应结合我国种猪生产实际,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也要便于操作,可行性强,最终应起到遗传改良效果。

(1)送测条件与要求受测猪的选择

①受测猪编号清楚,有3代以上系谱记录,符合品种要求,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同窝无遗传缺陷;②送测猪场必须是近3个月内未无传染病疫情,并出具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送测猪在送测前10天应完成必要的免疫注射,并佩有法定的免疫标识;③送测前15天将送测猪在场内隔离饲养,“中心”派员协同场内测定员采集2毫升血清/头,送省或省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中心”要求的血清学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送测猪只;④送测猪在70日龄以内,体重25千克以内,并经2周隔离预试后进入测定期。测定组与头数要求①采用公猪性能测定方案,送测猪要求来源于5个以上公猪血统的后代,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3窝,每窝选1头公猪,共15头。即每个场每批送测15头公猪;②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则在(1)的基础上,每窝增选1头去势公猪和1头小母猪,即每个测定组3头,15个测定组,共45头。

(2)测定性状个体性能测定方案应测定的性状有: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活体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若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除测定以上性状外,须进行同胞屠宰测定,测定的主要性状包括:胴体重、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腿臀比例、胴体瘦肉率、肌肉颜色、肌肉pH、系水力(或滴水损失)、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等。(3)测定方法①种猪收测在2天内完成,送猪车辆必须彻底清洗,严格消毒。“中心”接到送测猪后,重新打上耳号,由测定员按规定进行以下各项检查:系谱资料,健康检查合格证和血清学抗体检验结果,场地检疫证书。

②送测猪到“中心”后,以场为单位进入隔离舍观察2周,经兽医检查合格后进入测定。

③送测猪隔离观察结束后随机进入测定栏,转入测定期。

④在隔离期和测定期间均自由采食,可单栏饲养,也可群饲。

⑤个体重达27~33千克开始测定,至80~105千克时结束。定时称重,进行活体背膘厚测定。每天记录饲料耗量,计算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100千克体重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

⑥送测猪患病应及时治疗,一周内未治愈应退出测定,并称重和结料;若出现死亡,应有尸体解剖记录。

⑦测定结束后,若屠宰应进行胴体测定和肉质评定(测定方法见42、45)。(4)测定猪的饲养管理测定猪栏舍条件应尽量一致,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确定相应的营养水平和相应的饲料配方。

性能测定公猪单栏喂养,2头全同胞或6头半同胞一栏,均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或采用ACEMA电子识别自动记料系统,一般12~15头为一个单元群养。(5)测定成绩评定种猪测定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按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进行性能评定。(6)测定成绩的公布及合格种猪的利用测定结束后,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报告书,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公布。场内测定成绩由各育种场填写,报中心测定站审查后,由中心测定站统一申报,并予以公布。同时,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证明书送各测定单位。经测定判定,不合格的种猪,应予以淘汰,不能留作种用;经测定判定合格的种猪,除进行良种登记外,可进行现场拍卖,对优良种猪应送人工授精站,以充分发挥优良种猪的作用。

编者按:种猪是生猪养殖产业的根源,也是最神秘、最具有技术壁垒的上游环节。

好的育种,就是在不同猪种中找到或培育出长得快、产仔多、瘦肉率高、抗病力强、风味佳的基因。

培育一头综合性能优异的种猪,需要经过几代的繁衍,其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我国种猪产业多年来严重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

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猪肉对中国老百姓又意义非凡,所以七亿头猪的商品量,中国不可能让“种”卡在外国人的手里。

于是,近些年我国养猪业开启了一场“种源自救”运动,一批育种领域的黑马也开始崭露头角!

客观地说,我国生猪育种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使用了国外的数据,引进了国外的种源。

国内的育种方向都有西方的影子,甚至很多到现在依旧被西方的“经验”制约。

但是近些年国内生猪育种方向发展也出现分化,其中有的育种企业还在使用西方的育种方式并延续其方向,有的育种企业则在借鉴西方育种优势的基础上开始了以“本土化”为核心的育种之路,并开创全新的品系,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育种猪)属于后者!

本土化育种任重道远,育种航线必须不断修正

育种10年,家育目标坚定、初心未改,一直在努力实践本土育种理念。

“我们育种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中国营养、中国管理和中国疾病环境的种猪,只有这样的基因才是符合中国市场的。

”家育种猪集团董事长毛区健丽曾说。

“通过这么些年的育种经验来看,很多从国外引进的种猪,其基因确实不错,但是一引进到中国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主要是不适应国内环境导致的淘汰率较高,这其中有疾病环境的不适应,营养的不适应等等。

例如欧洲的猪主要吃得是大麦,到中国主要吃玉米豆粕等肯定适应不了,从而影响育种性能,这就需要育种公司做好营养体系的配套和本土化的改良。

”家育种猪集团销售总经理张晓波在广西第七届种猪博览会上的课题分享中说到。

其实,做育种的人都知道,评判一家种猪公司优劣的标准一是看是否有大量的测定数据,二是看是否有独立标准的营养体系。

“家育种猪与嘉吉合作,在全国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种猪定制营养,用恰到好处的营养以保证优质的基因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张晓波说。

然而,本土化育种的过程任重道远,绝不单单只是调整营养体系或改善养殖环境这些方面,育种航线的不断修正一直伴随着家育的整个育种过程。

据了解,自2012年从加拿大Genesus购进1200头纯种母猪后,到目前家育的核心畜群规模已经扩大到6000头,每窝平均出生的仔猪数量增加到15头,比刚开始引进时还多了一头。

家育种猪集团的下一个目标是在五年内将窝产仔数再增加135头,并减少公猪的背膘。

而像这样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家育根据本土化的需求每年都在对父系种猪和母系种猪育种值性状权重进行调整。

“就拿母系种猪调整的状况来说,刚从加拿大引种时,加拿大的育种建议是母系猪选产总仔数,到目前,总仔数有所提升,但针对日龄和背膘的选留强度不够,目前背膘进展不大,甚至有退步。

于是在2017年,我们结合本土市场的反馈,调整了产总仔数改为产活仔数,并增加了背膘/瘦肉率的权重。

从今年起,家育的母系种猪保持大白种猪的在国内的综合优势,新增健仔数、乳头数,并强化家育系长白种猪的繁殖性能,加强产活仔数权重,新增健仔数、乳头数。

父系种猪各方面的指数也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调整。

例如2017年后根据本土化需求将父系种猪调增背膘/瘦肉率的权重,调整了眼肌面积的权重等,而今年我们更加突出家育系杜洛克种猪的肉质优势,控制采食量(避免积肥),加强眼肌厚和肌内脂肪。

而这些调整,是为了未来餐桌上的消费者对猪肉的口感有更多的认可!”张晓波说。

据了解,家育有一个针对每一性状进行3-5年改善的目标,跟随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育种航线!

经过本土化的改良,目前家育种猪各方面性能已经明显优于初次引种,现在家育的种猪精液或猪只完全不依靠从西方公司引进。

这也保证了不会将国外的疾病引入,保证了种源的百分百无疫病。

数据——育种公司的最大资产

育种的本质是筛选!只要有足够大的种群规模和种群数据支撑,就可以不断的进行对比、筛选、优中选优,不断优化育种成果,永无止境!

“今天的家育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养猪企业,更是大数据公司,通过每天积累数据、分析数据,最终用数据创造更多的价值!”毛区健丽曾这样给家育定义。

据了解,目前家育已有种猪出生个体登记记录81万条+85万条测定+超过4万个DNA芯片检测数据;每年新增出生个体登记数据近20万条,测定数据17万条,芯片检测数据28万个。

测定数据包括产仔数、眼肌厚度、日增重等指标,以从中选择性状表现最好、数值最高的猪进行育种,从而提高每一代的性能!

如此庞大的数据累积,足够大的种猪群体,足够多的育种素材将为后期所有育种工作打下夯实基础!

但是,庞大的数据测定是一项非常“烧钱”的工作,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研究员杨红杰曾说过:“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育种肯定是赔钱,就是所谓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对于这一点,张晓波表示认可,“截止2022年2月底,家育已获得43318个质控后芯片数据,相对应的成本与投入已超过千万元规模。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旦这些数据形成规模,加之更高效的管理与深度挖掘,将打通分子育种与表型数据、环境数据之间的数据孤岛,就可以进一步掌握数据间的意义,进一步加速种猪的育种能力。

这时,数据将真正变成育种企业最值钱的资产!家育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

严苛的选拔残酷的淘汰,只为育成一头好公猪

要想成为一头优质的种猪,前期经历千百次的筛选和比对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种公猪还是种母猪都是如此。

然而相对母猪来说,公猪的待遇会更好一些!

就拿赤峰家育种猪场来说,其两个公猪站生物安全级别最高,处于整个猪场的上风向,距离其他栋舍较远,每个单体栏都是6平方米的面积,以保证公猪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然而要成为一头合格的家育上岗公猪,除了待遇好,要求也相当更严苛!新公猪在6个月龄左右进入公猪站,6个半月龄左右开始进行训练。

新公猪训成后,会再次评估体型外貌、综合指数、血系等信息,决定是否进入生产群进行使用。

最后被“录用”的公猪会被每周采精一次,成年公猪每两周采精三次,或每周采精一次。

上岗之后公猪是不是就可以轻松了?非也!家育公猪上岗之后还要面临残酷的“淘汰制”!公猪根据区分血系进行使用管理,每血系限定2-3头最优的公猪进行使用。

各血系使用公猪要保证有足够的后裔数量,限定公猪的使用次数,公猪达到育种指定配种窝数即被“淘汰”。

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对公猪群体进行整体评估,包括体型外貌、使用次数、健康情况、血系、年龄等,评估后才能决定公猪是否有“继续任职的资格”。

据了解,家育公猪保持了年超8000头的测定量,年选留公猪只有600头左右,未选留出售或屠宰肥公猪超过7200头,所以留下来的公猪都造价不菲!

家育种公猪经过今年的培育和驯化,按照校正到100kg体重的标准来算,其背膘厚度、眼肌厚度、日增重、料肉比、肌内脂肪、产仔猪表型值等各个方面的数据都有明显进展。

其中家育TOP10%的公猪达100kg体重日龄从2018年-2020年逐年递减。

杜洛克公猪从2018年14018天降至2020年的13673天,长白由2018年的141天降至2020年的13847天,大白公猪则由2018年的1451天降至2020年的1399天。

这一指标的降低将直接降低肥猪的出栏天数,节约饲料成本!

从“好种猪”到“好猪精”,家育打通育种领域竞争的最后一公里

非瘟后,随着猪场对生物安全水平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猪场开始变“引种”为“引精”更青睐购买猪精产品,而家育拥有好的种猪,产品线向猪精进一步延伸也是水到渠成!

据了解,目前家育系猪精产品主要分为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精,三个品种各有侧重优势。

其中大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产仔高抗病性佳,长白猪精的特点则是能兼顾产仔与瘦肉率,杜洛克猪精的特点则主要表现为载肉量多、骨架均衡等!这些精液产品全部来自家育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保证了精液质量的稳定及最优秀的基因的输出。

为了保证猪精产品的安全性,家育每天采集的公猪精液样品送检公司内部化验室自检疫病,并定期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确保为客户提供非洲猪瘟、支原体等疾病双阴的公猪精液。

并通过顺丰快递运送,确保鲜精在48小时内送达客户猪场!

精液已经成为未来种猪场竞争的利器,从“好种猪”到“好猪精”,家育打通了育种领域竞争的最后一公里!

编后语:以本土育种理念为引导,以强大的数据为支撑,为了育好一头好种猪,家育已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烧钱”之路,如今成果初显,所有的积累都在变成“值钱”的资产。

育种领域新一轮的竞争已开始,这一次家育以猪精为抓手站上一个新的赛道,未来家育能在这条赛道上跑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1有共同来源,血缘清楚。地方品种分布于相对隔离的区域,未与其它品种杂交。经杂交选育的品种,自群繁育应在4个世代以上;

2纯种基础母猪达到1000头以上,符合育种指标要求的个体应在70%,即/S<-05244。3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10个以上;

3提供公、母猪初配体重,母猪初产、经产平均产仔数及育成数,21日龄窝重,肥育猪达到屠宰体重的日龄,活体背膘厚,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胴体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肉品质、瘦肉率等性能指标;

4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性基本稳定;体质健壮,体形外貌基本一致;

5健康水平应符合有关要求。 1由两个以上专门化品系组成,包括父系和母系,有固定杂交组合及相应的商品名称;

2经本专业委员会专家现场抽查或近三年内具有国家种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测定证明,商品猪生产性能稳定,产品规格化,适应市场需要;

3每个母系的基础母猪达到300头以上,每个父系的基础母猪达到100头以上,且3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5个以上;

4亲本系群体中有70%以上个体的性能符合育种指标;

5提供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同品种审定条件第3条;

6健康水平应符合有关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55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