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背部按摩方法

简单的背部按摩方法,第1张

针对背部的按摩方法有很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具体的按摩手法以及按摩的具体部位。第一按摩的手法,背部因为比较平坦宽阔所以可以采取的按摩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滚法、拿法、捏法、揉法、点法、按法、推法等等。具体的手法分别是用手去拿捏

背部按摩手法视频教程如下: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

2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3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 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4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5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6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7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8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原始点的治疗原理:是确定寒性体质的前提下,依据中医理论“寒者热之”、“阴病阳之”,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治疗健身效果。

为什么原始点总是分布在身体的外侧和背部呢?因为外侧和背部是阳经集中分布的区域,而寒病或称阴病就要在阳经上取穴才是符合中医辩证法则的。而实施完手法之后,为何要进行热敷呢?也是遵循“寒者热之”的辩证法则。

通过原始点按摩手法和热敷可以改善病灶部位的微循环,使病灶部位的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消除各种症状。从中医上讲就是通则不痛,只要使原始点处筋肉疏松,则病灶部位的疼痛也就自然消失。可见张钊汉医师的原始点治疗法则还是遵循中医理论的。

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

 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因为太久的工作时间会感到身心疲惫,都会选择去按摩,按摩对人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的相关信息。

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1

 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

 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 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

 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

 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

 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2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的一起一落按下,叫做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

 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以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

 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背部按摩手法18步骤3

 (1)背起令患者与术者相背而立,若患者疼痛较重不能坚持站立时,可由助手扶住其两腋部尽量向上提拔,帮助患者站立。术者两肘部弯曲自下而上勾挽患者两肘,以背臀部紧贴患者腰骶部,然后身向前俯,膝关节微屈,慢慢将患者反背起使其足尖完全离地。

 (2)牵引患者被背起后,由于强制脊柱后伸,往往产生一过性疼痛加剧,并使腰背肌处于保护性肌痉挛中。此时术者应保持弯腰屈膝位片刻,并嘱患者不要屏气,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使脊柱在重力牵引下,拉宽椎间隙和推间关节间隙,解除保护性肌痉挛,疼痛可马上减轻。此为动作关键,不可在患者肌肉强直状态下作晃抖挺臀展动的动作,以免加重病人痛苦。

 (3)晃抖术者感到患者腰部已放松后,将患者身体从术者背上渐渐滑下,以患处对准术者骶尾部,并令患者头颈部尽量靠近术者背部,两腿放松下垂然后术者用骶尾部作缓和协调的左右晃抖动作,带动患者腰部和下肢亦左右摆动。左右晃抖过程中患者可有痛感,故动作宜缓和,幅度不宜太大(图43)。

 (4)动在左右晃抖过程中,当术者感到患者身体摆动已协调时,突然作一伸膝挺臀动作,使错位关节受展动,而在韧带、肌肉张力作用下自行复位。把握住挺臀展动的时机,亦是背法的关键(图4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6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