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魄户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3个椎骨(第3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肺俞,按压有酸胀感。
2 魄户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3,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3 魄户疼痛什么原因
魄户位于背部,穴在肺俞两旁,应肺,当穴位出现疼痛现象时,要考虑是否与肺部疾患,肩背疾患有关,具体情况最好就医检查,确定症状后调理治疗。
4 魄户的作用
魄户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足太阳膀胱经主表,统一身之阳气,脏腑之气皆通于太阳,而脏腑之俞皆在背部,且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犹如阳关之温煦照耀,气化功能得以协调,气血安和,该穴有肃降肺气,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安心神,补肺滋阴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肩背痛,肺痨,项强,上臂疼痛或麻木,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等症。
1 膀胱经不通的症状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通过剌激膀胱经,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不通,那么依据《黄帝内经》上的说法是,如果膀胱经有问题的人会发冷,穿厚衣服也觉得寒冷,而且流鼻涕,头痛,项背疼痛僵硬;眼珠疼痛得好像要掉出来,颈项好像被人拉拔一样难受,腰疼痛得好像要折断一样,膝弯部位好像结扎一样不能弯曲,小腿肚也疼得像撕裂一样,股关节屈伸不灵活;癫痫、狂证、痔疮都发作了;而膀胱经所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
2 膀胱经在哪里膀胱经在人体身上一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其具体穴位如下: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3 自己怎么打通膀胱经打通膀胱经的方法有: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打法、按摩、针灸、艾灸、拉伸等方法,但一般若是自己疏通的话,以下两种方法比较实用:
1、敲打法可用手握成空心拳状,轻轻敲打在上肢、臀部以及下肢的膀胱经穴位位置,类似于敲肝经、胆经的方法,力度不宜过大,时间在5分钟为宜,以免伤及身体。
2、拉伸法拉伸身体的某些部位,不仅可以运动后的缓解酸痛,还能刺激到膀胱经,如:
(1)先以坐姿,伸直双腿,吸气双手高举头顶,呼气,双手臂带动上半身向前向下,手可以碰触到脚趾,保持5个呼吸,然后吸气双手带动上半身向上还原,可重复做。
(2)摇篮式,先身体平躺,弯曲双腿,双手抱住小腿,前后摇摆。
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的拉伸动作几乎都有一定的作用。
3、双掌擦颈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以双手掌根提捏或摩擦颈肌至发热为度,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不仅可以疏通气血,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防治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4 膀胱经什么时候打通最好15—17点。
根据中医二十小时经络运行当令时间来看,膀胱经在下午3—5点的时候当令,此时按摩或拔罐等方法刺激膀胱经,可更好的疏通经络,排出毒素,气血通畅。注意刺激膀胱经后要多喝水,加速尿的排泄,避免空腹或过饱的状态下刺激膀胱经,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膏肓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位置。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病入膏肓”。它形容一个人病势深重,已经很难挽回了。其中的膏,指的是心下部位。肓,指的是心下横膈以上的部位。这个成语的来源,相传是《左传》。话说晋景公有一次得了病,日重一日,于是派人到秦国请高明的医生来。秦国派来的医生,叫做医缓。但是医缓还没等来的时候,晋景公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病化作两个小孩蹦蹦跳跳跑出来玩。其中一个神情慌张地问另一个说:“听说那个医缓是名医,很厉害,说不定会有手段来伤害我们啊”!另一个却说:“放心吧,我们处在心之下、膈之上,这么隐秘而深入的地方,无论是针刺还是药食,都无法触及我们,所以没问题的”。晋景公一觉醒来不久,医缓就倒了。谁知道,医缓对晋景公端详良久,竟然也说,您的病处在心下膈上,无论是药物还是针石,都没办法触及,所以没办法医治了。晋景公听完,夸赞医缓是良医,给了赏赐之后就送回去了。不久,晋景公真的病死了。
这个传说故事,虽然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它侧面说明了,古人把膏肓之地,看做生命的最深处,最重要之处。病到了这里,也就没办法医治了。
那么,这个膏肓之所,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有一种解读认为,膏肓穴位于魄户穴和神堂穴之间。魄户穴内应于肺,肺藏魄。神堂穴内应于心,心藏神。所以膏肓穴就是心肺两脏气血根存和交换的枢纽。心主血,肺主气。两者都是维系生命的重要脏器。同时,膏肓穴还位于中上两焦之间的关卡处。故而,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关系到生死存亡。还有一种解读认为,膏肓穴深处所藏的膏脂,是提供心火燃烧的“柴薪”。如果这个地方受邪了,比如阳气衰微,则心火难以燃烧,心神难以自持,人的生命也就要终止了。
所以说,膏肓穴,别看位置不起眼,但却是维系我们生命的一根绳索。这里的阳气散了,心神也就灭了。
既然膏肓穴如此重要,它又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呢?这就是补益虚损、调理肺气,甚至可以帮助我们起死回生。
说它能起死回生,一点都不夸张。曾有医案,说一男子,年52岁,1978年7月的一天,中午冒风雨回到屋内,忽然晕厥,冷汗淋漓而颜色苍白,四肢冰凉。舌黯,两目上视,不能言语,呼吸痿弱,情况万分紧急。这个时候辩证,为风寒直中,脉道阻滞。医家用左侧膏肓穴挑刺放血,患者顿时神智情形,冷汗渐收。这说明什么?说明风寒之邪直中膏肓。医家把膏肓内的邪引导出来,病就好了大半。
当然,这是医家的治疗方法。我们普通人,可以通过艾灸膏肓穴,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现代临床观察,艾灸膏肓穴可以补益肾阳元阳。这很好理解——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源于肾。比如说,肺病日久,损及肾脏,导致肺肾两虚的久咳患者,可以通过艾灸膏肓穴来补益肾阳,起到益肾平喘的作用。由于肾气虚弱、精髓不足导致的健忘、神经衰弱、失眠等,可以通过它来艾灸调治。生殖系统的遗泄之疾,可以艾灸膏肓穴来调治。还有脾肾不足导致的完谷不化、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腹中冷痛等,可以用它来调治。总而言之,它可以补益一身之虚损,实用价值还是很大的。
感冒三穴
主治:重感冒。
取穴:包括安全穴、金斗穴两边三穴。安全穴在大椎骨下缘陷凹处,金斗穴在大椎的第五椎旁开四指处。
原理及应用发挥:
1金斗穴即膀胱经的魄户穴。
2陶道连同两侧的魄户共计三穴治疗感冒效果极好,用三棱针点刺效果更佳。
3安全穴在督脉上,督脉统诸阳。魄户穴在膀胱经主表与肺通,亦在后背与肺相应,三穴治感冒效果甚效。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一条最大的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的走完听宫穴后,进入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
足太阳膀胱经取于眼内角的睛明穴处,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叉于头顶部百会穴处。
分支: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的位置,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成左右沿肩胛骨的内侧,脊柱旁开1寸5分,一直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的位置,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另一条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处。
最后一条分支:从颈项分出下行,通过肩甲内侧,从附分穴下行至腰部,沿大腿后外侧至腘窝处与前一支脉汇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足外裸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治至阴穴处,进入足少阴肾经。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储尿的器官,膀胱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尿和排尿。
膀胱以肾直接相通,两者之间又有经脉,相互络属,因此,膀胱与肾为表里关系。
膀胱的水从两个方面能进入膀胱,第一是从三焦渗透入膀胱,第二是从肾脏通过输尿管之后进入膀胱。
做酒可以蒸馏两次,第一次呢是最好的酒,第二次呢是较差一点的酒,我们人体也会蒸溜两次水分,身体是不会浪费每一滴水的。
膀胱会储尿和排尿,全赖以肾的气化功能。
肾为什么能气化水呢?
是因为小肠的火在下面烧,因此当小肠的火不够时,膀胱的水就不能正常的气化会,变成冷水,此时的水呢停留在最底部,只要有一点的尿,就会感觉到胀,变成了尿频。
怎么办呢?
答:把小肠的温度加起来。
用灸法:关元穴+中极穴。
当膀胱出现问题的时候,主要的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者是小便不利,甚至闭尿或者是遗尿还有小便失禁。
小肠有温度又跟心脏有关系,所以咱们的五脏六腑是紧密联系着的。
因此中医治病要治整个人,而不是只治疗一个病症。
一个正常的人,每次的气化,膀胱就会慢慢的膨胀,膀胱尿液储量达到400CC的时候,就会感到胀,此时就会去小便。
膀胱经的虚症:小便清水,后背胀痛寒冷,腰痛无力、肥胖。
面色不华,皮肤干燥,早衰皱纹。
膀胱经的实症:小便短赤、尿频,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疼痛,头痛头晕。
面部皮肤油腻、易过敏,黄褐斑、痤疮。
膀胱经一共67个穴,气血循行时间下午三点到五点。
攒竹穴:除了治疗眼睛的问题外,还可以治疗打嗝,方法用力掐出痛感。
睛明+眉尾+瞳子髎+攒竹
这四个穴在一起可以用放血疗法,或者艾灸,治疗视力不好,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眼睛红肿。
眉冲穴:神庭,上星一样治疗鼻子的问题。
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这些是头部的穴位。
我们大概知道它的位置就行了。
每天梳理头皮,我们就可以梳理了头上的全部穴位。早上起床用手指梳理头皮一百下,脱发也得到了改善,脱发少了头发也开始慢慢的长着。
天柱穴:取穴治疗后项强痛。
奇穴安眠穴:天柱穴外开一寸,晚上睡不好,睡不香,可以按压安眠穴,注意不要揉到天柱穴哦,因为膀胱经的气血会很旺。
大杼穴:骨会大杼,骨头有病,通通可以在大杼穴上治疗。
风门穴:我们的后脑有好几个带风的穴位,它们容易进风,同时也是人体的冷却系统。
风门还可治疗后背的痈,后背痈身为三种:
一,痈里面已经是红色,外面的头是白的,脓块就在里面。
二,白色的没有头。
三,凹陷进去的。
这三种痈可以用灸的方法,在痈上面灸完之后再在风门穴上灸。
肺俞穴:后面的背俞穴都可以用俞募治疗法,治疗内科病。
厥阴俞:第四椎旁开15寸又称心包,可以治疗心脏病。
注意:膀胱经在背部分两条一条是督脉外开15寸,另一条是督脉外开3寸。
现在分享十八个背输穴,治症大多是俞募治疗法。
都在督脉旁开15寸。
心俞:第五椎旁开,如果按压痛,一般就是心脏供血不足,有心脏病的人,这里会有压痛点。
如果痛点按之闷痛,就是心虚,虚症。
如果是刺痛就是堵到了。
督俞:第六椎穴旁开,督脉是诸阳之会,临床上有血癌时,会在这里找到压痛点。
膈俞穴:第七椎旁开,血会膈俞,膈俞穴的上面是心,下面是肝,心生血,肝藏血,所以膈俞穴统领全身的血。
血病有:贫血,瘀血大便出血或者小便血。
有人说我口很渴,可是不想喝水,表示身体里面有瘀血。
消渴穴:第八椎下旁开属于一个经外奇穴,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诊断糖尿病。
肝俞:在肝脏的后方,如果有肝病可以在第九椎找到压痛点,肝病,肝痛都可在肝俞治疗。
胆俞:胆有问题在第十椎找到压痛点,尤其是胆结石的话会很痛。
四花灸治疗肺结核:双穴的膈俞胆俞
脾俞:第十一椎旁开,脾主四肢,四肢的问题,肌肉无力,关节痛,风湿痛都可以用上。
胃俞:第十二椎旁开胃病治此。
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用胃俞+中脘。
胃疼用中脘穴跟梁丘穴(会郄治疗法)
三焦俞:第十三椎旁开,三焦是水道,
治疗如: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肚子胀满。
肾俞:第十四椎(命门)旁开,肾病在此治疗。
肾俞还治腰痛。
气海俞:第十五椎旁开,近取穴可以治疗腰痛,痔疮等。
大肠俞:第十六椎旁开,治疗大肠问题。近取穴治腰痛,可以治便秘及下利。
关元俞:第十七椎旁开治疗妇科的问题,男人腰痛的问题。
小肠俞:第十八椎旁开,治疗小肠问题,腰疼腹泻。
中膂俞:第二十椎旁开,治疗肾虚,消渴病,腰痛,大小便问题与妇科赤带白带问题。
白环俞:第二十一椎旁开,接近尾椎骨,治疗疝气,大小便,腰酸背痛,妇科白带。
会阳:在尾椎骨上,很少用。
膀胱经在此穴后往下走,等会讲腿上的穴。
现在再回到背部,开始另一条分支。这条经络的穴位大多数都是辅助督脉旁开15寸的穴来加强疗效的。
附分: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与肩中俞,肩外俞,大杼一起治疗颈项肩背的问题。
魄户:肺藏魄,辅助肺俞穴治疗肺部问题。
膏肓穴:膏肓穴无所不疗,膏肓是起死回生的妙穴,症病患者可以灸膏肓灸足三里。
膏肓穴不太好找,它会躲在肩胛骨里,找的时候一定要把肩胛骨打开,手抱着枕头就能打开。
灸膏肓会感觉燥渴,嘴唇干裂这个时候去灸关元,气海中极,灸足三里把热气往下导,导到脚上。
神堂穴:心俞旁开15寸是,跟心俞治疗心脏问题。
肺藏魄心藏神所以神堂穴是心脏大穴。
譩譆穴:督俞外开15寸,辅助督俞穴。
膈关穴:膈俞外开15寸。
魂门穴:肝俞外开15寸,肝藏魂,加强肝俞的疗效。
阳纲穴:胆俞外开15寸。
意舍穴:脾俞外开15寸,脾藏意,人的意念是脾在管,同样的辅助穴。
胃仓穴:胃俞外开15寸。
肓门穴:三焦俞旁开,乳房属于三焦系统,所以乳疾可以用三焦俞肓门石门上灸。
志室穴:肾俞旁开,帮助肾俞治疗。
经外奇穴痞根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
痞块之根,中医认为肿瘤,硬块都有根,就像韭菜有根,韭菜割了,根还在,它还会继续长。
这个穴可以帮助诊断有没有肿瘤和治没治好,同时可以用此穴把根除掉。
胞肓穴:第十九椎外开三寸,也是膀胱俞外开15寸。近取穴治疗大小便。
秩边穴:第二十椎外开三寸。进取穴治疗痔疮,有消炎镇痛止血的效果。我们知道痔疮可以用孔最,承山,长强,秩边,温溜穴。
八髎穴:有八个点,分别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它们是全身最小的穴位。
八髎是治疗妇科常用的穴位,可以用大金条盒灸,很舒服的。
膀胱经背部穴了解完了,开始腿上的。
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殷门穴:承山到委中的正中点处,很少用。
浮郄穴:很少用。
委阳穴:足太阳膀胱经的别络,比如像淋巴肿大可以用委阳。
委中穴:膀胱经的合穴,有名的大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委中可以治疗腰痛背痛,痛在腰背的两侧用委中穴,督脉痛用后溪穴。
委中穴还有另一个名称叫血郄。也就是血的郄穴,血里有毒可以在委中穴放血。比如各种皮肤病,麻风病还有倪师说的一种叫波西肉瘤的都可以放血。
没事也可以经常拍拍它,保健拍四窝就拍了。
合阳穴:辅助委中
承筋穴:抽筋可以治,脚不能动,痉挛霍乱抽筋都可以用。
治疗痔疮出血,用承山,孔最,长强,在天应上放血把脓血放掉。
委中和承山可以用于中风。
走路摔倒时伤到尾椎骨,新伤时在承山的位置可以看到青筋,可以放血。
飞扬穴:膀胱经的络穴,主治腿没有力,飞扬,承山都是让脚有力道的穴道。
腿没力气了就不能飞扬跋扈了[呲牙]
跗阳穴:阳跷脉的郄穴,也治疗脚无力。
昆仑穴:膀胱经经穴,专治项背痛。
仆参穴:治足跟痛或者脚后跟痛,脚后跟的问题是肾脏在管,下半身水肿是肾脏问题。
申脉:主管阳跷脉。阴跷脉跟阳跷脉管我们走路平衡。
癫痫发在白天灸申脉,晚上发作灸照海,白天晚上都发作就两个都灸。
金门穴:膀胱经的郄穴,主治身站不能久立,可以止痛,消炎,镇痛。
京骨:膀胱经原穴,膀胱经头痛就可以用京骨。虚实都可以用。
束骨穴:膀胱经俞穴专治足太阳经络上的病,膀胱经的实证就是痛了三五天,用束骨。
通谷穴:膀胱经的荣穴五脏气乱时用天柱,大杼,还不行就用通谷,束骨。
最后一个穴至阴:膀胱经的井穴,治症就是胎位不正,用灸法。
[编辑本段]致晕11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编辑本段]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一点五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四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编辑本段]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魄户
功能作用:外散肺脏之热。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膏盲
功能作用:散热排脂。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神堂
功能作用:外散心室之热。
主治:
1 咳嗽、气喘、胸闷;
2 脊背强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