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蛔虫病如何防治?

鹅蛔虫病如何防治?,第1张

鹅的蛔虫病是鸡蛔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生活史简单,属直接发病型,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数量多时,胃和大肠中也会发现虫体。雌虫产生的卵随粪排出,刚排出的卵没有感染能力,若外界温度、湿度适宜,虫卵经9~17天发育,变成感染期虫卵。

病鹅的症状与其感染虫体的数量和本身健康状况有关。感染较轻或成年后感染,一般表现不出症状,患病鹅通常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黏膜贫血,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一般不造成死亡。诊断时可通过查粪找虫卵,剖检寻找虫体。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鹅舍清洁卫生工作,垫草与地面的卫生是重中之重,保持运动场的干燥,及时清除鹅粪,并定期对地面、墙壁、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饲养区内,杜绝其他禽类的进入,禁止将不同日龄的鹅混群饲养。加强营养,饲料中应保证有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动物性蛋白。

春秋季各进行一次驱虫。可以参考以下药物,磷酸哌嗪片:按每千克体重02克拌料。驱蛔灵(枸橼酸哌嗪):按每千克体重025克,或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0025%驱蛔灵,必须在8~12小时内服完。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喂服。左咪唑(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溶于半量的饮水中,在12小时内饮完。丙硫苯咪唑(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25毫克混料喂服。

1、改善饲养环境:网床设计高度应为100-120cm左右,以便打扫。2、改善饲料:因蛋白质钙磷不足,可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3、改善光照强度:减少光照强度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鹅能看到吃食和饮水就可以了,灯光颜色可以选择红光、橙黄光等。

一、怎么防止小鹅咬背上的毛

1、改善饲养环境

(1)小鹅网床设计的适宜高度应该在100-120cm左右,这样可以方便打扫。

(2)鹅舍温度和湿度一定要适宜,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日龄的鹅所需温度,相对湿度要保证在60%-70%左右。

(3)鹅舍通风要良好,光线不要太强,定期保持卫生清洁,地面干燥,以人走进鹅舍不会感到闷、不刺激鼻眼为宜。

2、改善饲料

(1)如果小鹅蛋白质钙磷不足,可在其饲料中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

(2)缺盐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3天左右。

(3)缺硫可在饲料里面添加硫酸锌或硫酸钙,每只每天吃1-4克,还可以适当添加青绿饲料,防止啄毛发生。

3、改善光照强度

(1)一般减少光照强度可以使用25瓦的灯泡进行照明,以鹅能看到食物和饮水为宜。

(2)小鹅的灯光颜色可选择红光、橙黄光,大鹅可选择红光或白光,鹅群安静后啄毛现象就会减少。

(3)夏季养鹅一定要定期防除蚊蝇,但要注意用药浓度以及使用方法,以免中毒。

(4)在饮水中或饲料中可以适当加喂维生素B12,可预防由脱羽症诱发的啄癖现象。

二、鹅咬背上的毛是什么原因

1、遗传因素

(1)有些品种的鹅产生啄癖并不是由于缺乏某一营养,而是本身习性导致。比如麻鹅进行圈舍饲养时就会发生啄癖,这是因为它生活多年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可能具有一定遗传性。

(2)现代鹅行为学表明,在鹅群中也存在社会等级制度,由于鹅的个体差异,它们会采取最原始的决斗方法确定各自在鹅群中的地位。胜者在采食、饮水、交配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权,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比如调整鹅群,这时它们就会开始进行新的斗争,诱发啄羽癖。

2、环境因素

(1)环境条件恶劣也会引起啄癖发生,如果养殖环境恶劣,比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圈舍通风不良,过湿、过热,有害气体超过鹅群忍受程度,光线过强或光线明暗分布不均等,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啄癖。

(2)进入冬季后,鹅舍需要进行防寒、保暖,这时养殖户一般会加大放养密度,采取密闭方式减少空气流量。但是这样会导致舍内环境通风不良,鹅体较脏,发生啄羽现象。

​3、营养因素

(1)日粮中某些营养素不足或不平衡也可以引起啄羽癖,比如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会导致啄羽癖,高纤维含量则可有效预防该病。

(2)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一般会进行自配料,如果原料品质差、品种单一,氨基酸不平衡、维生素(VB、VD)缺乏,食盐不加或添加量不足,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等也可引发啄羽癖。

4、疾病鹅群

(1)如果鹅产生消化不良、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这时鹅会拉稀,肛门周围的羽毛就会被粪便粘连,引起啄羽。

(2)体外寄生虫也会引起鹅体表发痒,导致啄羽。

大规模养殖家养鹅一般常见的病症是什么?

鹅全身是宝,综合综合利用价值很高,饲养简单,投入产出比高,饲养风险小和经济效益优于养鸡、鸭,一个致富的好门路。养鹅是以草换肉,鹅吃百草,能利用大量青绿饲料和一些粗饲料。这是由鹅生理特点决定的,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半倍比鸡大1倍,依靠这种强力运动和其中砂石研磨,鹅的盲肠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能使纤维素发酵分解成低阶脂肪酸,能使纤维素易于溶解和吸收。鹅对青草中粗蛋白质的吸收率达76%。养鹅饲料来源广、价格便、成本低。鹅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对舍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好的房舍,除雏鹅舍外,冬季舍内温度只要保持0℃以上就可以。鹅的疾病很少,对养禽威胁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按自然感染性病率种类,鹅比鸡少1/3。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一般从初生到宰杀上市为一个生产周期,在草食畜禽中,一般牛是18个月,肉羊是5-6个月,肉兔是3-35个月,鹅生产周期最短为2-3个月,我国目前大部分鹅种肉鹅生产周期为70-80天。鹅合群性好、便于管理。鹅性情温顺,不乱跑乱跳,便于放牧和庭院管理,不一定占用壮劳力,老、弱、妇均可饲养。

品种是决定效益的内因,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好果才有好效益。养鹅品种问题,可以说我国鹅资源丰富,仅列入全国家禽品种志上的就有12个,还有一些品变种。如广东省习惯饲养当地灰鹅狮头鹅、乌宗鹅、马岗鹅等肉质好。安徽喜欢养雁鹅、皖西白鹅,虽然产蛋少30-40个,但种鹅分3-4个产蛋期,可四季产蛋孵化生产肉鹅。江苏省习惯饲养太湖鹅,产蛋较多(60个以上),喜欢仔鹅2㎏左右上市,肉质较嫩。东北喜欢养豁眼鹅、籽鹅,年产蛋均在100个以上。浙江省饲养浙东白鹅,优点开产日龄早约150天,可四季产蛋孵化生产肉鹅,60日龄体重可达35㎏。湖南饲养溆浦鹅,虽然年产蛋量较少30个左右,但出肉率高半净膛为873%-886%,60日龄体重3㎏以上,肥肝效能较好可达600克。四川省喜欢养四川白鹅,产蛋、产肉、产毛效能均衡,是一般规模养殖的首选品种,年产蛋60-80个。新疆由于气候条件差,他们养伊犁鹅,粗放饲养,大多白天飞走自己觅食,晚上回来补料,是我国鹅种中唯一由灰雁进化来的鹅种,此鹅如改变饲养环境条件,生产效能潜力较大,粗放饲养年产蛋10-20个。养什么品种,要看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来选择鹅种。如以生产肥肝及肥肝酱为主,则应饲养狮头鹅、溆浦鹅和法国的朗德鹅或其杂交种,如专门生产鹅肥肝出口,应以饲养朗德鹅为主。如以生产鹅肉为主,则应用杂交鹅。

来源:中国畜牧街 这个站点你可以找鹅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资料很完善的。

想大规模养殖仓鼠有什么养好

首先要饲养它的场地,还要有饲养它的专业知识!看看法律上规定饲养它要什么特定条件及证件,有了这些就可以了。

什么鱼适合大规模养殖效益大

给你一点详细的资料了 自己总结一下 如果想更方便一点 去中国畜牧街(xumuj) 去看看吧找找资料区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编辑本段]轮捕轮放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编辑本段]日常管理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矽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编辑本段]综合经营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回圈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编辑本段]概况中国公元前11世纪殷末时就有池塘养鱼的记录。 公元前5世纪的《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汉代养鲤已十分普遍。唐代由单养鲤发展成草鱼、青鱼、鲢、鳙等多种鱼类混养,是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突破。至宋代,各地从长江中张捕上述4种鱼苗进行饲养已相当发达,并已认识到这些鱼类不能在池塘自然繁殖。明代出现了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和轮捕轮放等先进养鱼技术的萌芽,并对鱼池建造、放养的密度和鱼种搭配、投饵、施肥、鱼病治疗等均有较详细记载。明代中叶(15、16世纪)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在鱼塘堤上栽种桑树、果树等,将养鱼和养蚕、农作物种植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经营。1949年以来,池塘养鱼逐步向养鱼发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发展。1958年后,中国研究成功鲢、鳙、草鱼、青鱼、鲮、团头鲂等主要养殖鱼类的全人工繁殖技术,改变了长期依靠张捕天然鱼苗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先进养鱼经验的普及、主要鱼病的防治、配合饵料的研制和推广,也促进了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中国池塘养鱼现无论在总产量、养殖面积或集中连片鱼池平均单产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世界池塘养鱼历史也很悠久,如中世纪中欧和西欧的修道院里已在池塘养鲤。目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主要国家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苏联、美国等。 [编辑本段]池塘条件高产池面积一般10亩左右,水深25米左右。因高产池内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丰富,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很少能透射到05米以下水层,应进行机械增氧或加注溶氧量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层水的溶氧条件,提高放养量和产量。池塘土质一般为砂质壤土。水质要求微碱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放养前应清除池内过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虫害。 [编辑本段]饲养技术中国池塘养鱼的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主要用人工方法繁殖鱼苗(见鱼类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见鱼类苗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3个主要阶段。 放养鱼种的规格要根据不同鱼种的较佳生长阶段、当地气候条件、养殖技术水平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加以确定。中国通常采用的鱼种规格为草鱼100~500克、青鱼500~800克、鲢50~300克、鳙50~500克、鲮15~50克、鲤15~50克、鳊或鲂15~50克、鲫15克左右。养殖技术的要点如下。 混养和密养 即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这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与单养一种鱼类比较,不但可以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需要的饵料种类不一,还能充分地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如青鱼和鲤食螺、蚬等底栖动物;草鱼和团头鲂食草,但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很差,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的茎、叶细胞,能起肥水作用,培养浮游生物和提供丰富的悬浮有机物;鲢、鳙则以浮游生物为食。若将这些鱼类混养,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饵料资源,又防止了水的富营养化。此外,鲤、鲫、鲮、非鲫均有取食残屑物质的特点,它们在觅食时翻动塘泥,可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池塘生产条件。混养中各种鱼之间也有争食、挤占生活空间等矛盾,通常可采用控制某些鱼类的放养量、对某些鱼类提早收获、放养规格不同的鱼种等方法来加以避免或缓和。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了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则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中国各地因气候、所养鱼种、饵料资源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种混养型别。最普遍的是以鲢、鳙为主和以草鱼、鲢为主的型别,其次是以鳙、鲮、草鱼为主的型别,多见于珠江三角洲;青鱼、草鱼并重和以青鱼为主的混养型别多见于太湖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则多以鲤为主。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放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避免放养初期因鱼种较小而使水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养殖后期因鱼长大、生活空间相对减少而使鱼类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可取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编辑本段]日常管理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反映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矽藻及其他藻类(主要是鞭毛藻类)为优势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的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水色的控制主要靠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投放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可根据鱼的计划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全年总的投饵量,然后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摄食强度、水温等每天酌量投喂。饵料要新鲜、优质。投饵要固定地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目的在于培养池中作为饵料的浮游植物,其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包括禽、畜肥和绿肥,并辅以化肥。此外,高产精养鱼池内因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容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对鱼类生存造成威胁。如中国鲤科鱼类常在黎明前后当溶氧降至 1毫克/升左右时,先在水面呼吸,称为“浮头”;如溶氧继续下降至02~05毫克/升时,则开始死亡,是为“泛池”。为此须经常观察鱼池动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减轻浮头程度和防止泛池。 [编辑本段]综合经营中国有些地区还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有着较久历史的广东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还可适当间种香蕉或蔬菜),桑叶喂蚕,蚕沙(是蚕粪、残桑、蜕皮和死蚕尸体等的混合物)和蚕蛹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从而形成一个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回圈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湖南的养鱼、种菜、养猪结合,江苏的养鱼、养奶牛、养鸭、养猪结合,也都是综合经营的典型(见图),取得良好经济效果。

大规模养殖蚯蚓,蚯蚓会生病吗

蚯蚓很少生病,但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蚯蚓也会发生一些疾病。如致病性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时,会使蚯蚓产生拒食、拉稀粪等症状。另外,如果摄食了过多的蛋白质饲料时,会发生蛋白质中毒,蚯蚓的环带红肿,分泌粘液增多,甚至蚓体变黑、肿而死亡。蚯蚓生病时,往往在饲养床上不吃不动,或蠕动异常,如转圈或痉挛。平时只要认真检查就很容易发现生病的蚯蚓。并把它捡出来处理。 防治措施:1、饲料堆沤发酵应彻底,减低含蛋白质多的饲料;2、在调制好的饲料中加入1%蚓康,或定期用EM原液泼洒饲养床,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兔子怎么大规模养殖的好

你养的什么兔子啊

怎样大规模养殖野生小鱼

鸡蛋黄。

要煮熟的,取一小块用细纱布兜住了(密眼的鱼网也可),在水面上溼一下,然后用手轻轻地在鱼网外面捏一下,鸡蛋黄就碎了,然后再把纱布在水面上轻轻地晃动几下,让鸡蛋黄的碎末散到水中,小鱼苗看见了就开始吃了。一次不可太多,多了沉底后鱼苗可能就不吃了,影响水质。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卵胎生鱼,如孔雀鱼、红箭、熊猫、玛丽等。

洄水喂养。

洄水其实就是富含草履虫或者是轮虫的水,这样的水是需要自己培养的,这里不再多说了。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小型卵生鱼,如神仙鱼、灯科鱼。

丰年虾。

丰年虾可以自己买丰年虾卵自己孵化,也可以直接喂去壳的丰年虾卵(粒度很小许多鱼苗都可以直接吃,方便干净)。丰年虾孵化出后,可以立即投喂,随着时间的增加会成长为大个体的丰年虾,可以喂养稍大一点的鱼苗。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多种鱼,营养价值高、方便、干净,不受季节影响。丰年虾以及丰年虾的孵化方法

水蚤的幼体。

也就是从市场上购买小鱼虫(枝角类、挠足类),放在水盆、小缸子、宠物盒中都可以,广口的容器为最佳,因为水蚤会游到水面附近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进行呼吸,如果口小可能造成窒息死亡。这样过夜后就可以在表面捞取新生的白色幼体,可直接喂养小鱼苗。如果要长期饲养,可以在容器中加少量营养液(酵母粉),放在有光线的地方,适当的换一些水,就可以长期给小鱼苗提供食物了。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卵胎生鱼,如孔雀鱼、红箭、玛丽等。

碾压饲料。

把小的颗粒饲料(挑选粒度小且营养丰富的),用硬卡片压碎成沫,然后直接撒在水面喂养小鱼苗。这种方法适合喂养1cm以上的鱼苗。

可以参考普通水产养殖里面的鱼苗、鱼种饲养部分。管理上强调投喂细颗粒的饲料、高密度养殖、严防天敌、注意水质与病虫害。

班头雁最大规模养殖场

安徽开金大雁养殖场

养鸡场养多少只鸡算大规模养殖

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标准,肉鸡,蛋鸡,散养鸡的养殖都是不一样的,一般五万只以上就属于规模化养殖,十万以上就是大规模养殖

有。

寄生于鹅的绦虫属于膜壳科的剑带属和膜壳属。种类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冠状膜壳绦虫、矛形剑带绦虫、缩短膜壳绦虫、巨头膜_绦虫等。它们寄生于小肠。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的体形都较大,一般长10-30厘米,前者宽5-18毫米,后者宽2-5毫米。虫体均分为头节、颈节和多个体节(孕节),其中剑带绦虫有20-40个体节。两种绦虫生活史相似,均以多种剑水蚤为中间宿主,虫卵被剑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经7-9天发育为似囊尾蚴,当鹅吞食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后感染。似囊尾呦在鹅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含有成熟虫卵的妊娠节片(孕节)。此外,淡水螺丝可以作为某些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除鹅、鸭外,野生水禽也能感染,成为本病的自然疫源。

你说的问题90%的养鹅户都有这种现象,鹅苗长了几天就互相啄毛,有的背部被啄的光秃秃的,严重的甚至死亡,即便不会死,长势也会受到影响,其实这个啄羽问题如果你管理的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请做好以下几点:

1:营养因素、饲料配合不当、缺少蛋白、维生素或饮水不足。

2:管理因素:鹅舍湿度过高通风不良、鹅舍光线过强、光色不适、饲养密度过大。

3:生理因素:初生鹅对外界事物好奇感、体内激素增加、换羽时皮肤有痒感。

4:疾病因素:副伤寒、大肠杆菌等疾病早期可出现、另体外有寄生虫、表皮创伤、出血或炎症均可诱发啄癖。

防治:由于此疾病病因复杂、诱因较多,预防主要是加强管理,提高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饲养密度合理、保持良好通风。合理安排光照和时间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发现后、尽快找出病因、隔离被啄伤个体。同时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防继续感染。

啄羽现象:可在饲料中添加石膏粉、每只1-4克,或食盐1%-2%。连续使用2-3天。

以上前两点占的因素是比较大的,你可以作为参考

养鹅需要防虫。鹅饲养户应该实施有计划地定期驱虫,这是预防和控制鹅寄生虫病和球虫病的一项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鹅群正常生长发育,保障鹅体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9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