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的效果和作用 背部刮痧的方法步骤

背部刮痧的效果和作用 背部刮痧的方法步骤,第1张

刮痧是很多人喜欢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夏天中暑的时候,喜欢通过刮痧来缓解症状,刮痧的部位一般来说会选择后背,那么背部刮痧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呢?

诊断相关疾病

背部刮痧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诊断疾病。如刮拭背部在心俞部位出现明显压痛,或大量痧斑,即表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将出现问题。

缓解肌肉疼痛

背部刮痧可以调节肌肉收缩和紧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帮助病灶修复

背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消除疼痛病症,缓解肌肉紧张,身体疼痛感和压迫感明显消失,有利于病灶修复。

增强全身抵抗力

刮痧过程中,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 ,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加快,体内废物,毒素能快速排出体外,血液得到净化,全身抵抗力也会增强。

刮痧是很多人喜欢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夏天中暑的时候,喜欢通过刮痧来缓解症状,刮痧的部位一般来说会选择后背,那么背部刮痧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呢?

治疗五脏六腑病症

背部刮痧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症。如刮拭心俞可治疗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刮拭肺俞可治疗肺脏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咳嗽等。

背部刮痧的操作方法

背部刮痧由上向下刮拭。

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峯处刮拭。可先对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背部刮痧因采用刮拭方法中的补法,注意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身体瘦弱,脊椎棘突突出者,可以从上而下用刮板棱角点按两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刮拭可视患者体质,病情用刮法中的泻刮或平补平泻的手法,用力均匀,尽量拉长刮拭。

1、后背刮痧的正确方向应该是自上向下刮,先左后右刮。

2、刮痧时,一般原则上是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而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因此后背刮痧的正确方向应该是自上向下刮,先左后右刮。

背部刮痧可以活络筋骨,行血运气,将人体的风寒、湿热、邪气排出体外,强化五脏六腑,调理自律神经系统。背部刮痧的好处有很多,那么如何使准确掌握刮痧的方法,通过刮痧调理人体机能,实现刮痧的功效呢?

背部刮痧好处和坏处

背部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那么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背部刮痧的好处

一、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三、舒筋通络,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四、排除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背部刮痧的坏处:

一、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人体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纵使背部刮痧油如此多的好处,但在背部刮痧后也要注意一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项吧!

一、背部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背部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背部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背部刮痧后不宜在原处补刮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五、背部刮痧排毒后饮食调理

刮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把背部刮痧作为一种日常保健美背的方式。每周进行一次背部按摩或刮痧,坚持一段时间一定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此外,在这里提醒各位,进行背部刮痧时要注意一定的手法来刮,力度适宜。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称为“出痧”。这是一种刮痧后出现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处理。

刮痧可直接在颈椎的痛处进行,一出痧,疼痛马上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刮痧不要太用力,象搓澡的力度就行;先刮最痛的部位,但要找到痛点所在的经络,最好顺着经络的走向来刮,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这样刮出来是一条粗线,切不可乱刮。颈椎刮痧的体位与部位  1刮痧的体位  颈椎病刮痧通常的体位有俯卧位、侧卧位、俯伏坐位,以俯伏坐位为多。  2刮痧部位  (1)额部:多刮拭颈部两侧及颈肩部,第7颈惟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  (2)头部:头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常用穴位有太阳,百会、风池等。  (3)背部:背部正中为“阳经之海”一督脉,两侧为膀胱经及华佗夹脊穴,是五脏六腑经气所注之背俞穴所在。这一部位及两侧,肩胛冈上、下是临床常用的刮痧部位。  (4)胸腹部:经常刮拭胸腹部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  (5)四肢:多由上向下按经络分布及颈椎病病邪侵犯的部位刮拭。  总之,颈椎病的刮治部位主要是颈部、肩背部及有关穴位如风池,肩井、太杼、天宗、膈俞、肾俞、曲池、列缺、合谷等。  虽然刮痧有助于颈椎病,但是不要盲目使用刮痧,危重病症、年老体弱这、妊娠妇女、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当忌用刮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9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