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第1张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刮痧从中医角度来说是一种养生排毒的方式。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刮痧的顺序应该从哪里开始,用上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刮痧起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分享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1

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刮痧力量: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痧频率:

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怎样背部刮痧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刮痧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店铺是专门在刮痧的,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这边给大家提醒,第一次尝试一定要谨慎的哦!刮痧也不是随时能做的,我建议最好在用过餐之后的1至2小时后进行。这样也能让你有很好的体验。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2

痧是体内疾病在体表的特殊表现。刮痧,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施以刮的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斑或出血,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生理状态、克服病痛的外治法。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出现瘀血斑的现象。有经验的施术者,会区分痧的颜色及形状,而判断病邪之状况。

痧色鲜红,痧粒分散表示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若痧色暗红或青黑,痧粒密集甚至成团,则代表病情重、病程长。

在祖国传统医学里,人的脏 (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共有十二个,脏腑各有其经脉,各司功能,并且左右平衡,一如西方医学的中枢神经,顺脊椎而下左右各一,异曲同工。刮痧基本上以经络为主,或刮痧后体表显示瘀痧情形,除其病邪,然后再施以温灸,顺畅其经脉,逐风、寒、湿,并补充正气之不足。

刮痧操作的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部位详述如下:

(一) 后颈与背部的刮痧:

1 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

4 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

1 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

2 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

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

1 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

2 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 。

4 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垂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温灸整体的操作程序:

1 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

2 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于刮痧后,以艾条温灸每个患处五至十分钟。

刮痧是一种很常见的疗法,如今也非常盛行。刮痧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活血祛瘀,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舒筋通络等。在刮痧前,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手法。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介绍肩颈和背部的刮痧手法,一起来看看吧。

肩颈刮痧的按摩手法

1、在目标部位涂上活血油,刮拭颈部正中线,从哑门穴开始至大椎穴,再往下延伸到胸椎、腰椎和骶椎督脉巡行处,直到长强穴。

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部,从风池穴开始至巨骨穴。

3、刮拭背部两侧,主要位置在足太阳膀胱经巡行处及脊椎旁开15寸和3寸的位置。

背部刮痧的按摩手法

1、将美体刮痧精油在背部抹匀,手持方形牛角刮痧板;

2、刮脊柱,美容师站在顾客头位,从颈部发际开始,一手安抚一手刮至大椎骨,使用刮痧板的1/3部位,走到侧边,一手安抚一手刮,一小段一小段的刮至腰部,使用平板刮至尾椎骨,重复十至二十遍。

3、刮两条膀胱筋,从肩筋开始一手安抚一手刮,刮至腰部使用平板刮至环跳,收力打圈;

4、刮肩胛骨缝,由肩颈筋开始弧形刮拭;

5、刮天宗穴,从上向下刮;

6、刮大板筋;

7、刮肋骨缝;

8、刮手臂至手掌(先中间再两侧)。

看完了文章,大家如果不懂得穴位可以网上找视频学习或者去医院询问专业医生,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刮痧。颈背部刮痧的时候要注意手法要轻柔,不能力道过重,不然会伤到脊椎。还有,刮痧手法也要依靠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刮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背部刮痧吧!

背部刮痧的要求 01

肩背部的刮痧要求患者坐着背对医生。如果趴下的话,肌肉就会放松下来,刮的效果就不好了,这个最好就是坐着刮。首先我们要找到病灶所在,通过按压找到痛点,往往就是原发病灶部位。治疗时,对疼痛点施以弹拨、点压、按揉的刮法,以达到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效果。

02

通常刮痧方向都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单向顺刮,不可来回重复刮。通常刮背部夹脊穴(或称督脉,或中枢神经)时,宜由后脑勺最突出的枕骨、大椎穴一直往下。 主风寒的胆经、膀胱经,则由双耳背面的高骨刮到肩膀。而刮腰部经络主肾,刮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部则主肝胆脾胃。

背部刮痧的做法 01

采用端坐位,或双脚分开,刮颈部正中部位,采用直线刮法,手法要轻,移动速度要慢,从发际向下刮颈背部正中督脉巡行区,刮10-20次即可。

02

如果病人偏瘦,颈部肌肉比较少,颈椎骨性凸出明显,可用刮痧板的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10秒钟左右。

03

然后沿直线刮颈背部。每侧20-30次,由于这里的肌肉比较多,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点,由轻渐重,最后3-5次再减轻。

04

刮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巡行线区,用刮痧板的边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开2-4指的区域,从上往下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

刮痧的注意事项 01

1、刮痧过程中不可开空调、风扇、避免空气对流。

2、老年人体质弱者、大病初愈、患皮肤病者禁做刮痧

3、月经期、孕妇禁做刮痧。

背部刮痧可以活络筋骨,行血运气,将人体的风寒、湿热、邪气排出体外,强化五脏六腑,调理自律神经系统。背部刮痧的好处有很多,那么如何使准确掌握刮痧的方法,通过刮痧调理人体机能,实现刮痧的功效呢?

背部刮痧好处和坏处

背部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那么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背部刮痧的好处

一、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三、舒筋通络,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四、排除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背部刮痧的坏处:

一、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人体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纵使背部刮痧油如此多的好处,但在背部刮痧后也要注意一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项吧!

一、背部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背部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背部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背部刮痧后不宜在原处补刮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五、背部刮痧排毒后饮食调理

刮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把背部刮痧作为一种日常保健美背的方式。每周进行一次背部按摩或刮痧,坚持一段时间一定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此外,在这里提醒各位,进行背部刮痧时要注意一定的手法来刮,力度适宜。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称为“出痧”。这是一种刮痧后出现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6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