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开REAR是不是和开空调一样费油

汽车开REAR是不是和开空调一样费油,第1张

汽车开REAR是和开空调一样费油的。

外循环的原理是利用风扇将车外空气送入车内,车内空气通过风扇吹出车外,外循环主要是用于车内空气比较浑浊,需要换气的时候使用的,另外,车主还可以通过开启外循环来实现挡风玻璃除雾的作用。

车上Rear按键是后挡风玻璃除雾开关按键,按下之后可以除去后排挡风玻璃上面的雾气,rear字面意思为后部,背部,车上的rear按键一般在汽车空调控制面板中,其实它就是后风挡除雾开关按键,不过现在很多车型都直接省去rear英文,直接是一个方框加向上波浪线图标。

后挡风玻璃除雾的装置原理是在后挡风玻璃上加入铜线,在后挡风玻璃上有水气有雾气的时候,利用电流加热至部分铜线,然后挡风玻璃加热,驱逐这部分雾气。

按照目前的汽车后挡风玻璃除雾设计,点击Rear按键,开启后挡风玻璃,它在运行10分钟左右会自动关闭,目的是保护这些电加热丝。

汽车空调上有Front按键和Rear按键,Front按键是进行前车窗除雾,Rear按键后车窗除霜,前窗和后窗的工作原理是有区别的,前窗是利用气流进行除霜,而后创设依靠电热除湿,来进行加热。

在许多车迷眼里,掀背式车造型新颖,转向灵活,停靠方便,比三厢车更有灵气。在汽车专家眼里,掀背式车也确实有其优点。清华大学汽车实验室主任林建曾说,没有“尾巴”,也许更好。据他分析,两厢车前部为发动机舱,乘客与后行李箱融为一体。

这种汽车的外形呈楔型,车身前部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向高翘起,高速行驶时借助高速附着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行驶的操纵稳定性。从车主的利益来讲,两厢车均设有宽大的举升式后门和活动后座椅,这就为其扩展多种用途提供了良好条件,折起后座椅,就可以比三厢车多了一个后货仓。

除此之外,掀背式汽车的经济性也更佳。在当前世界能源危机加剧、燃油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掀背式车因为造型小,重量轻,相对耗油少而更受到青睐。体积小的两厢车,在日益拥挤的道路上,灵活方便,道路占用率也少。自去年出现燃油价格上涨以来,各国政府都提倡能和环保车型,采取开增环保税等措施限制高油耗汽车的消费。

使得两厢车、小型车进一步受宠。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大汽车商都在掀背式汽车上大做文章,将最新的安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环保手段用在掀背式车上。例如菲亚特去年才正式推出的stilo,这款掀背车居然装有声控卫星导航系统、有7英寸显示器的连接互联网的PC、标准的ABS和电子稳定系统,配置的先进性与三厢车相比毫不逊色。

调节汽车座椅的正确姿势,你真的学会了吗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拿到了驾照。但是很多新手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还是不太会调节汽车座椅。如果汽车座椅姿势调不对,对我们日常开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汽车座椅的正确调节姿势,让你能够更好开车。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如何正确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我们在驾校练车时,上了教练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座椅的前后距离。我们在入座之后,只要提起座椅下方的调节手柄,解除固定装置,便可前后移动座椅。当我们调整好座椅位置后,再松开调节手柄就可固定座椅。

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调整座椅前后位置的时候,要注意座椅与踏板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否则驾驶员用脚踩踏板时的准确度与力度都会比较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有些驾驶员甚至有可能踩不到刹车踏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说完如何调整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后,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如何调整汽车座椅的高低。我们在调整座椅高低的时候,要保证眼睛的水平视线略高于挡风玻璃中上位置。否则如果座椅位置过低,会阻挡我们的驾驶视线,影响我们的驾驶安全。

我们在调整汽车座椅的时候,除了要调整座椅前后位置和座椅高低以外,还要调整座椅靠背角度,这样开车时才不会太累。我们只要旋动座椅左侧的调节钮,根据自己的身材进行调节就可以了。不过我们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时,一定要以背部的力量调节背倾角,背部向后靠时不要让腰部悬空,这样就可以减少驾驶过程中的疲劳。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如何调整座椅头枕的位置,座椅头枕不是垫在脖子上面的,而是要保证后脑勺能够枕在头枕的中间的位置。这样不仅能够枕住头部来分担重量,最重要的是在遇到意外事故时,能够保护我们的颈椎。如果没有头枕的话,撞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很有可能会直接压迫到脆弱的颈部,从而对脊柱造成伤害。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汽车后排座椅最好也安装一下头枕,以免汽车发生碰撞时受到伤害。

今天关于汽车座椅调节的知识讲解就到这里了,由于每个人的身材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车主的身材比较高大魁梧,有些车主的身材个子比较矮小单瘦。因此在调节汽车座椅高度和前后距离的时候,都是会有所不同的,所以大家在调整座椅前后位置和高低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材来调整到最佳位置。

汽车进行排气改装的作用是什么

改排气管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满足视觉效果,也就是外观的美感,第二是满足视觉和听觉效果,第三是减少背部废气的压力,这有利于高速行驶时的高车辆性能,在这三种类型的修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是最常见的。

其中绝大部分只能为了美观改,只有少部分是为了美观和音效改的,第三种基本上就是改装背压,只有玩车的人才会这样,而且很多人对改压有很多误解,汽车改装排气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排气的背压。

改装排气系统弯头少,管径粗,降低了排气的阻力,从而匹配之后升级程序引擎;说白了,但实际上,如果一辆汽车只是修复了燃气和排气系统,而没有更新ECU。那么性能的提升将是微乎其微的,充其量也只是改变声音。

让汽车的声音变大,如果不换ECU,只是把排气和进气换成更高的流量,只会让车更弱(低端扭矩损失)。在街上看到的那些大声喊叫的,基本都是为了吵,这些都不是性能车,排量小的话,即使油门踩到空档,也不会闹太大噪音。

运动和安静对于喜欢玩的车主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加速需要伴随着发动机的声音(大多数认为是干吼)才够刺激,这个改装非常简单,找个地方在三元催化器后面的排气管上钻个孔,然后焊上排气就行了。

这些类型的出口有一个遥控阀,阀门关闭后,废气通过普通排气系统,无噪音,阀门打开后,废气直接从开口处的排气口排出,由于消声器没有降噪作用,所以声音特别大。

改装简单,不影响发动机,部分车主可能会增加一点心理马力,这种效果类似于排气管的漏气效果,真正高端的排气模块可以在车内安装电子控制系统或根据发动机转速自动调节内部排气阻尼器。

排气见过,汽车也好,摩托车也好,有的人就是为了好看的霸气或者低声浪,而那些真正的玩家投入重金,全套改装,包括油门加大,大气门进气口、ECU升级等等,甚至是避震系统,想要再次改款,达到竞技水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般原厂是900钼甚至1200钼,换上大流量的扬程,比如200钼,300钼甚至直通,再配上大流量的进气,效果会更好,进气和排气运行畅通无阻。通常只有刷完ECU增加动力后才可以换进气口和缸头,否则排气管太顺畅,低端扭力就没有了。

还有就是整段的,追性能的人一般把排气段换成整段的,第一段提高顺畅度,声浪更大,除了减轻重量外。中尾段的排气管变得更顺畅,没有中段的消音鼓,比较极端,还有钛合金的,除了颜值,重量和声音也更好,当然价格也高一些。

对于大多数改装排放的车主来说,改装排放是一个误区,他们大多以自己“霸道”的尾管改装和排气声浪为主要目标,不过高性能车型的排气改装目的是为了改善电气系统的不足,保时捷以其额外功能而闻名,在选择运动型排气系统后,其功率输出略有增加,但在小排量车型上,降低背压会导致扭力下降,对于早期更换小排量车型尾部的车主来说难度更大。

车屁股上背车轮的车主要就是SUV车型,有老款奇瑞瑞虎,斯柯达野帝,铃木吉姆尼,北京bj40,2020,角斗士,猎豹q6,JEEP牧马人,丰田普拉多中东版,兰德酷路泽,三菱帕杰罗v93等车型。

汽车发展历史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

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体的股份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在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Trouithick)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台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分钟。此后的三年内,伦敦街头也出现了蒸汽驱动公共汽车。当这个笨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骚动。说起来,这种车比现在的筑路用的压道机还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坏未经铺修的路面,引起各种事故。市民们当时曾呼吁取缔这种汽车。为此英国制订了所谓的“红旗法规”,具有讽剌意味的是,由于这条法规的实施,使得英国后来在制造汽车的起步上大大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

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Etience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CountNicholasOtto)又发明了对进入汽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提高了发动机效率。这种发动机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改称为奥托循环。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苯茨(Kart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苯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苯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与此同时在1893年就与威廉迈巴特合作制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试验性发动机的德国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迈巴特的协助下,又于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车”。该车是在买来的一辆四轮“美国马车”上装用他们制造的功率为11马力,转速为每分钟650转的发动机后,该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当时所谓“令人窒息”的速度从斯图加特驶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就此诞生了。实际使用表明,此车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轮汽车卖给了一个法国巴黎人,由于这种三轮汽车设计可靠,选材和制造精细,受到了好评,销路日广。

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苯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视为汽车诞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汽车司机必须是勇敢、机智的机械修理工,在许多场合下他不得不“从汽车内爬出或爬到汽车下”或者到乡下铁匠那儿去修车,所以一般人是望车莫及的。尽管如此,坐在极为嘈杂和震动非常厉害的机械上,不仅要饱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晒雨淋,而且全然没有今日司机的舒适和气派,况且马车手认为汽车抢占了他们的生意,当汽车与马车并行时,他们常常扬起皮鞭抽打汽车司机。

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了,特别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时,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短短19年,就生气1500辆。此间的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跌,汽车价格低廉,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也是此时开始,美国汽车便成为世界宠儿,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所以,人们说,汽车发明于欧洲,但获得大发展那是在本世纪初30年代的美国。福特采用流水作业生产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上树起了第三块里程碑。

短短几年时间,汽车已经从一种实验性的发明转变为关联产业最广、工业技术波及效果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汽车行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而且也取决于汽车工业应用这些技术的投资能力和世界汽车市场的投放容量,两者相互影响并受到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及人们对环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应、意外变化及国家政策等的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表明了汽车运输的机动性,而且还培训了不少驾驶军用卡车的驾驶员,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学习到了一些汽车机械技术,于是战后汽车买卖兴隆,在美国,汽车制造商和附件的供应商全负荷生产仍不能满足要求的迅猛增长。汽车价格几倍于战前。但时隔不久由于经济箫条汽车高需求即宣告结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汽车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高,几乎生产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战中的美国发了横财,战后的美国工业越发兴旺,汽车生产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汽车、钢铁、建筑这三大工业曾被誉为“三大支柱”,而汽车工业更是美国工业骄傲的象征,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研究豪华小汽车为主。但当1973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汽车工业便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日本似乎对此早有察觉,他们大量研制生产的是小型节油汽车,结果终于在1980年把美国赶下了“汽车王国”的宝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谓“后起之秀”,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日本才出现第一部汽车,几年后日本人才开始研制汽车。但谁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车(向我国上海)的日本,60年后竟然出口汽车达6400万辆,登上了汽车王国的宝座。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汽车发展史上一个特大新闻。当然美国也决不会就此罢休,到底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未来的汽车市场仍是世界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有人以美国汽车之王通用汽车公司为例,它平均每15分钟用于汽车生产的投资就高达180万美元,这真是令人惊讶的数字。因此,人们预料在将来,只有资金庞大的汽车公司才能有这样的投资能力,不过由于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来汽车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独有戏,中小型汽车公司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为了占领未来汽车市场,如今已有许多公司把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如微型电子计算机、无线电通讯、卫星导航等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汽车正在走向自动化和电子化。有了卫星导航系统,汽车可接收交通卫星的通信资料,确定汽车所在位置,从而自动提供最优行车路线,并且显示出交通图;汽车的雷达系统可以把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告诉给驾驶员,这样停车就更容易;而语言感知系统可以用图、表和声音告诉驾驶人员汽车的各个部位情况,此外还可按“音”行事,执行驾驶有关指令等等。另外汽车的能耗,排放废气、噪声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将减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将日益提高,即使再次发生石油危机,汽车工业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专家们认为,汽车是当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将来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别的任何开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车取代。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生产的一辆载重量为4吨,最高时速60千米的货车,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解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1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