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跳动怎么回事啊

肌肉跳动怎么回事啊,第1张

  肌肉的跳动其实是一群肌肉细胞产生收缩所引起的,在医学上称为肌束颤动。这种肌束颤动可以有不同的面积及幅度的大小,有的小颤动能感觉到但是看不到,较明显的 颤痛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来。假如肌肉跳动并没有伴随著肌肉的无力与萎缩的话,这种 肌肉跳动通常是良性的。良性的肌肉跳动大部分找不到什麼确切的原因,它可能在疲劳或压力比较大时出现,喝茶或咖啡也可能加重这种跳动。这种跳动大部份是间歇性 的,但是有少数人可能是体质因素而容易常出现。许多人曾经有过眼皮跳动的经验, 其实眼皮跳动也就是一种良性的肌束颤动。

  不过肌肉的跳动也可能是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警讯。肌肉的跳动如果伴随著肌肉的无力与萎缩,那麼就应该赶快找神经科医师了。这些疾病包括了脊髓中运动神经元的病 变,周边神经病变及少数的肌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运动神经细胞与肌肉间的讯号 传递出问题,神经不稳定的结果就会放出一些多余的讯号,进而让肌肉跳起来了。神经科医师必须要检查肌肉无力的范围,评估肌肉萎缩的程度,并且辅以神经传导及肌 电图的检查以找出病因来。某些疾病也可用药物来减轻肌肉跳动的情形。

  http://wwwntuhgovtw/neur/%E8%A1%9B%E6%95%99%E8%B3%87%E6%96%99/DocLib1/%E8%82%8C%E8%82%89%E7%97%85%E8%AE%8A/%E8%82%8C%E8%82%89%E7%82%BA%E4%BB%80%E9%BA%BC%E6%9C%83%E8%B7%B3%E5%8B%95%EF%BC%9Faspx

肌束颤动,即肌震颤。肌束颤动是指一个肌群或一些肌群细小的快速收缩,为肉眼能见到的最细微的不自主运动。患者亦常讲诉有肌肉跳动感。在温暖环境下,横纹肌松弛静息时所呈现的肌束反复不自主收缩称为肌束震颤,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皮下细速颤动,或呈水浪微波样蠕动。好发于手、臂、股、舌、躯干与小腿肌。常提示存在相关部位的下运动神经元病。

肌纤维颤动是在一块肌肉的肌腹上数厘米范围内的细小的、快速或蠕动样的颤动。是肌群的持续波动性起伏,由运动单元的连续自发性收缩所引起。由于过于细小,肉眼无法看到。肌电图上表现为小的、反复的、短时间的棘波电位。它以2~10个电位峰成群出现,以5~60Hz的频率引燃,以02~10s的间隔有规律地重复。肌纤颤在四肢、颜面、舌肌都可出现,但以舌肌最明显。这是因为除舌肌外,其他部位有皮肤覆盖不易发现。

正常人中,特别是在随意肌疲劳或处于高张力状态时,可出现广泛而粗大的肌束颤动。其特征是颤动幅度较为粗大,大多反复影响同一肌束,吸烟及咖啡能加强束颤。多见于腓肠肌与手臂肌肉,特别重要的是不伴神经、肌病其他病症,肌电图无去神经变化,临床无重要意义,称良性肌束颤动。

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疾病,它的医学名字叫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因为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所以它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症状是以下几个:

一是肌无力和肌萎缩。主要表现是一侧或者双侧手指活动笨拙以及无力。如果病情继续加重手部肌肉会发生严重萎缩,尤其是大小鱼际肌受损最为明显,甚至会出现患者双手可能会出现鹰爪形,而且会延伸至前臂、上臂多个部位,病情愈发严重。此外,还会影响到咽喉部位功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肌萎缩无力症状,导致吞咽困难、讲话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渐冻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全身上下多处的肌肉都将失去活力,就像一个人渐渐地被冻住了一样。

二是肌束颤动。当然这样的症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渐冻症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会出现肌束颤动的情况。不仅是受到累及的部位会产生明显的肌束颤动症状,还会影响到腭、咽、喉等部位的健康,均会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无力症状。导致患者的构音不清,且伴有吞咽困难以及咀嚼功能下降的情况出现。而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通常是发出的声音,不是特别的清晰,而且他的吞咽,咀嚼等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颤动不仅是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最严重的是可能会扩散成麻痹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且越来越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只有医生才能够给患者更准确的帮助。

三是呼吸困难。渐冻症患者很多都会感到呼吸困难,是因为前面的肌肉萎缩和肌束颤动引起的。因为呼吸方面是很多的肌肉组成的,当你这些肌肉慢慢的坏死,没有办法完成他的工作的时候,呼吸肯定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很多渐冻症患者不仅要做相应的康复,最关键是要保证他的呼吸。而病情严重的渐冻症患者,通常是需要住院治疗的,因为医院的呼吸机会给他很大的帮助,毕竟我们都知道,人只要活着都是需要呼吸的呀。

四是他症状,比如可能出现的运动系统以外的表现,如痴呆、锥体外系症状、感觉异常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多发症状。正是因为渐冻症是一种不典型运动神经元病,所以它的发病表现也是多发的,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而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预料的,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病情的变化,才能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

腿抖也叫腿打颤,在老年人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亦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多数是因为脊髓腰段前角细胞和所属神经纤维的变化或萎缩,属于一种细微的局限于一些肌束的极其快速而短暂的收缩,不伴有关节的活动。

湿度和机械刺激常可诱发,与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无直接因果关系,医学上叫“肌束颤动”。

“肌束颤动”要积极预防,主要方法是:加强体格锻炼,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促进下肢神经和肌肉的细胞代谢,防止衰老的进程。

也可服用一些营养神经和肌肉的药。此外,理疗、按摩、针灸、气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多发群体

1家族史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研究者对家族史的报道各不相同,从174%~100%,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是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不同。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正确评价有赖于震颤症状的征询以及临床检查。

2发病率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可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在瑞典和芬兰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比率为05:071,特发性震颤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见。

3发病年龄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起病,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4病程 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疾病症状

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病人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位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再维持姿位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计,表现为病人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惊喜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六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病人在60~70岁,中成长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饮食、穿衣、言语和操作。增长幅度越大,影响活动能力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潜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时特征性的。许多病人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就可减少震颤。42%~75%病人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日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据报道,特发性震颤可以伴有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在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姿位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唯一的症状。如果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会导致误诊为特发性震颤。

66%~47%特发性震颤病人存在肌张力障碍。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

特发性震颤可出现不典型的震颤表现,有手部的运动障碍、复合的静止性和姿位性震颤、原发性书写震颤、局限的发声震颤、下颌震颤、局限的舌震颤和直立性震颤。

在病程中一直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震颤不能看作为特发性震颤。如舌震颤、下颌震颤、发声震颤、原发性直立性震颤以及职业性震颤的任务特异性震颤,在病程中出现典型的特征性震颤时,上述这些局限性震颤才可视为特发性震颤的变异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81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