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个很大的问题,过去也常常说。佛陀教法分为三乘:人天乘、小乘、大乘;或者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一佛乘。五乘的分法是最后的一佛乘相同于三乘中的大乘;五乘把三乘细分了,其中人和天分开,小乘也分为声闻和缘觉两个部分。
人乘是怎么做得现世福报,比如怎么求现世财富,怎么得现世健康,怎么去做才能再世为人毕竟很多人并不会马上理解生命在六道里轮回的部分,也不会理解轮回的种种苦,所以有的人还会求再为人,在人的层面如何如何。这部分人佛陀当然也不弃,引领他们获得利益,给他们方法获得利益。
天乘就更厉害了,怎么做能投生天上,怎么样能获得天福,怎么做能保住天寿,怎么做能获得更殊胜的快乐这一大部分是天乘要涉及的。佛陀住世的古印度很多外道修行的目的仅止于投生天上,所以天乘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天道分的非常细,有二十八层天,分三大部分:有修福投生、有修禅投生、有修空投生的。想投生到不同的天上就要凭借不同的业力行为,当有人仅仅是希望投生天上,结果去了四天王天,佛陀会告诉他忉利天更厉害;有人投生忉利天了,佛陀就会告诉他还有更厉害的,更快乐的地方,以这些利益引领这类人前进。到合适的时候佛陀会告诉他,天道也在轮回里,天福也早晚会有一天享尽再入轮回。
小乘分声闻和缘觉。声闻乘的结果是阿罗汉,缘觉乘的结果是辟支佛。小乘修行最高能达到辟支佛,但是不能契入菩萨乘,也就是小乘和大乘还有本质区别。
声闻是听闻佛陀讲法而成就的阿罗汉。从一果阿罗汉到四果阿罗汉共四段进程,不同的阶段要修持的内容也不同,一果、二果虽然都是圣人,但是还没有严格意义地出轮回,所以一果、二果还需要在六道转,完成到达三果的修行。到三果阿罗汉了,就不再需要投生轮回了,在生死里也仅当下一生,可以不再入轮回,但是又不是真的修完毕,在其他环境没有地方可待,就在色界天的最高五层中修持,以达到四果境界。到了四果阿罗汉就可以彻底的出轮回了。
小乘修行根本目标是对治自己的见思二惑。一果阿罗汉要破除三界共八十八品见惑,在见上没有错误才可以成为一果阿罗汉,所以一果阿罗汉必须在天眼的层面。如果这个人没有天眼不可能成为一果阿罗汉,因为他不可能看到三界的所有事物,自然也无法破除三界事物的干扰和错误。
二果到四果阿罗汉要做的是在见惑破除的基础上去破除思惑。也就是思维上的错误,三界思惑共八十一品,这个是刚性的,不是瞬间就能跨越的。三界的思惑如果都能破除,是要在思维层面下很大功夫的,所以才有在色界五不返天修行的情况出现。
如果我们不能启动自己的思维,无法自己思维佛法,不可能达到二果阿罗汉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修小乘佛法不肯自己思维,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人的说法见解,就算把所有经文都背下来,也不可能成为二果阿罗汉。
到达四果阿罗汉就是已经破除了八十八品见惑和八十一品思惑,在见思两个方面不再有疑惑,这两个方面也不会再给他制造麻烦了。
到四果后就是要看心、守心,让心避免十二种粗重的心动,这十二种心动是牵引投生十二类生命的源头。不动这个心就不会投生对应的环境,所以可以不入轮回了。
小乘的最高境界就是辟支佛的境界。到了这里必须要有慧眼了,也就是在慧眼层面以上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辟支佛。慧眼是一个什么状态他在任何事物上都可以看到灵灵闪烁的智慧在其中。就像六祖惠能,初听旅客念《金刚经》,随后说到“心内常生智慧”,这种状态就已经是慧眼层面了。也就是在任何处、任何事、任何思维、任何见、任何触中都可以发现其中的智慧。这种人确实应该算是根性很利的,可能有的同修是这样的人,不过这种人比例真的不高。那些老实、听话、肯干的人,能成阿罗汉,要想上升到辟支佛果没有自己的久修善根是无法企及的,也就是想修到辟支佛果没有长久的铺垫是没希望的。所以小乘的修行,乃至现在很多人提的小乘,一般也是到阿罗汉果就止步了,因为再上就不是靠几生几世的修持能获得的了。小乘到了阿罗汉是天眼级别,到了辟支佛必须是慧眼级别。
大乘和小乘拼的地方也不同,小乘拼自己修行,看心、守心做好就可以了出轮回。大乘不止于此,大乘是以慈悲心为基础,菩提心为方向。也就是说小乘就算到了辟支佛果也无法启动菩提心,勉强可以有慈悲心,但是想落实菩提行真的没有这个能力。
于是阿罗汉的慈悲心体现在他的无言,他没办法说话,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可观察八万劫内的生死因果,无法观察到更远的源头,所以他不敢说话,因为不知道这事是怎么回事,说了担心说错。我们知道佛陀收了一个老人出家,这老人被很多阿罗汉拒之门外不收他出家,阿罗汉们在八万劫内没看到此人的一丁点的善根所以不收他出家,而佛陀收了,因为佛陀看到此人在无量劫前在某佛前发愿,有这样的一个前缘。所以阿罗汉的慈悲在于忍,要忍着不说、忍着不动心、忍着不去表达、忍着看大家随自己的业力前行。就算前面有大坑阿罗汉也不能说,因为这是本人的业力使然,必须要去经历这些,不经历,不能醒,所以干扰他人的因果进程是不慈悲的。
辟支佛也有慈悲心,但是也无法表达,因为他没办法表述圆满。而辟支佛就嚣张了,他体现慈悲的手段可以比阿罗汉多,他可以在身体的周围释放出非常多的神咒,就像我们看动画片看到的那种如飘带一样的咒轮,辟支佛以流露这些神咒等等来利益大众。
大乘的慈悲是以法眼基础去做的,也就是大乘的慈悲是以授法为主体。比如一个烦恼要如何解除,以什么方法破解这是大乘要研究的对象。如果面临了种种烦恼都解不开,就不是在走大乘的路了,所以大乘不同于小乘的不入轮回,大乘的玩法就是要入轮回,在生死里体会那么多烦恼痛苦,理解那么多痛苦烦恼,才能真地感受众生的痛苦,从而激发大慈悲心,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有人说“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可是菩萨道不是在人世间受苦遭罪就完毕了,而是在受苦遭罪的同时要能在其中体会,并且破解这些痛苦烦恼。所以我说过:“你所面临的痛苦烦恼,不只是你自己的,还是众生的。”你能解决了这个烦恼,才能把这个方法告诉给同样痛苦烦恼的众生,帮助他们也解决这个痛苦。如果我们没有手段没有方法,众生的痛苦解除不了,这个菩萨道就是还没走到位,这个菩萨道还没抓到精髓。
于是大乘的根本就是在于:在生死的体会感悟中、在烦恼和痛苦的磨练中掌握解决的方法,并能以此方法开解此类众生,这是大乘的根本。有的人有了方法没有慈悲心,也就是把法握着,看到众生有苦有求了也不肯伸手,这就不合适了。
所以大乘的门槛在慈悲心,大乘的根本在于传递解脱的方法,而大乘的目的并非是自己不入生死、不再受轮回,而是以慈悲心帮助更多众生也同样不受生死、得到快乐。这是大乘的正常心态,这样的大乘才契合佛乘,才适合叫做一佛乘。我们看看佛陀的行做,对十方众生、九法界一切众生完全的帮助,完全的利益,有什么样的要求就给予什么样的帮助,佛陀是在救度一切众生,那么菩萨道就是在学习救度某类众生。什么时候菩萨道能做到对九法界众生都能救度了,就能叫做真正的一佛乘了;什么时候对十方众生都能救度了,是需要有大慈悲的心量了。所以慈悲心是根基,但是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方法能传递,这个慈悲也是空慈悲、假慈悲、样子慈悲。
严格来说大乘行者是佛子,是佛陀的儿子,是佛陀的亲子,因为这孩子和爹更像;而小乘好像是抱养的,怎么养也不是一条心。大乘的目的和行做标准与小乘是截然不同的,并不是以求自己安乐为根本出发,而是以救度自己的痛苦为出发点,能救度更多众生同享快乐,所以大乘和小乘表面上看是差着慈悲心,但是若深说完全是不同的。
楼主 您好
后学将引据佛经,来解说小乘果位与大乘果位的关系,然而在讲解之前,必须说明一下:
果位,其实只是施设,依於修行人亲证的智慧境界以及断除烦恼障的层次而有差别,然而所亲证的种种智慧证境,都不能外於自心如来,因为一切法、一切种子都是含藏於自心如来,因此一切果证,只是依於自如来(或称本来面目、真如、真心、入胎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阿伽陀识)所显现的功德法藏而有差别,虽然一切众生本具佛种,然而要依修行,而使开显,后学举经为证:
入楞伽经: 如來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众生身中,为贪瞋痴不实垢染阴界入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如來世尊復說常恒清凉不变。
虽然本具佛种,然而含藏许多污染种子如贪嗔痴,必须藉由修行才能使其净化,然而不管清净或污染,真心如来藏,本来都是恒守自性清净涅盘的体性。有经为证: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說如來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說如來藏空、实际、涅盘、不生不灭、无相无愿等文辞章句,說名如來藏;大慧!如來应正遍知,为诸一切愚痴凡夫闻說无我生於惊怖,是故我說有如來藏;而如來藏无所分别,寂静无相,說名如來藏。
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的真义,如来藏虽真实有,但是无我性,因此具足空性与有性,而一切法也都具足於如来藏中,因此在搭配金刚经的一句名言: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样说明后,学人就不难明白,一切果证,都是依於如来藏所显现的功德,玵有差别。接著说明小乘与大乘果位的关连:
小乘修行唯断我见与我执,但是没有亲证自心如来藏,因此无般若智慧,然而大乘菩萨必须以亲证自心如来藏为入真佛门的开始,所以不共小乘,也不共通教,故名别教。有经为证:
入楞伽经:「大慧!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
明白了大乘与小乘的差异之后,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同处,那就是解脱的证量,依於断除我见与我执的证量,而施设四果:
初果:
现观五阴身心自我虚幻无常,而证知无常无我,断三缚结: 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又名见地。
二果:
楞伽经云:斯陀含顿照色相妄想生相,见相不生。也就是证知色法的无常相与缘起相,而能远离淡薄欲界五尘五欲的贪执,又名薄地。
三果:
楞伽经云:过去未来现在色相性非性,生见过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结断故,名阿那含。这是说三果那含观察现在过去未来的色阴都没真实不坏的体性,明见三世色法的过患,由此令其五下分结断除不在出生。又名离地(断三缚结加上离欲界生)。
四果:
楞伽经云: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明、烦恼苦妄想非性故。这是说,阿罗汉亲证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等三昧、以证解脱果、已具五力、以证三明,三界有的烦恼妄想都已经断尽了,现见三界有都没有实体性的缘故。这是小乘声闻极果----俱解脱阿罗汉。
那接著我们来对照大乘菩萨行者,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在何位阶有其相对的证境:
我们可以参照菩萨缨络本业经,有很详尽的描述,其中有提到:
菩萨缨络本业经卷下: 发心住者,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行、一切法门,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多闻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
也就是经过了好几劫的修善,培植三宝的信心,加上不犯重戒,具足十信之后,才能入初住位,接著广行外门六度菩萨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到了第六般若波罗蜜时,
菩萨缨络经: 佛子!成就第六般若故,名正心住。佛子!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心常行空、无相、无愿故,名不退住。
六住位薰习了第六般若成就,到了七住位时,开悟明心证真如,而入无生毕竟空界,也分证解脱三昧----空、无相、无愿,其解脱证境相当於初果须陀洹。然而亲证法界实相,发起了般若智慧,其智慧更胜妙於小乘初果。(补:六住满心时,虽然尚未亲证自心如来藏,然而也已经现观人无我,因此当判定为六住满心位)
而到了十住位时(大般涅盘经主要讲述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之境界),因为眼见佛性,而成就世界如幻观。从开悟之七住位开始,依般若智慧渐除烦恼障,直到十住位眼见佛性而成就世界如幻观,得以薄贪嗔痴,成就二果解脱。
至於三果解脱,开悟明心七住位以后,只要伏除性障,断除五下分结,即可断除欲界爱,而发起初禅身作证,即是三果解脱。然而菩萨道深入般若智慧乃致成就一切种智为主修,因此始从十住位到十回向位的三贤位,只要断除五下分结,就能成就三果解脱。
而初地以上,一直到六地时,成就六地之无生法忍,也不由加行而证灭尽定,烦恼障现行悉断,相当於四果解脱,然而其无生法忍之智慧证境,非阿罗汉、辟支佛所能想像。
因此,总结如下:
初果 =====> 大乘六住位满心
二果 =====> 大乘十住位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
三果 =====> 大乘十住位至十回向位之三贤位,若断除五下分结,即是成就三果解脱
四果 =====> 大乘六地菩萨,证灭尽定而成俱解脱大乘无学。
四果的施设,只是依於解脱的证量而施设,而大乘菩萨位阶,主要是以般若智慧乃至一切种智为主修,解脱果只是附产品,大乘菩萨道本是涵盖了解脱道了,只要依著次地而修,自然到了该亲证某解脱果时,自然就能取证了。并不是像小乘急证而想要当生脱离生死不在渡化众生。
简单的解释一下
小乘 是"度己"的
大乘 是"度人又度己"的
由来:之所以有大乘小乘的区别,那是因为各人的根基不同,有人只想自度,有人还想度人。
区别:如上说述,小乘自度,达到声闻或缘觉的境界,而大乘度己度人,达到菩萨和佛的境界。
小乘和大乘是修习的不同阶段,没有小乘的自度,如何能够度人,自度之后,当发菩提心觉悟众生即为大乘。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92786htmlfr=qrl3
根据印度当时佛法之部别,略分为四:一、萨婆多部,依‘俱舍’、‘婆沙’,称为有宗。二、较有宗稍进步之经部。此二部属小乘。
参考: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835htm
正量部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正量部是从早期佛教犊子部分化出来的,尔后成为本宗的代表,活跃在西印和西南印。据7世纪上半叶玄奘记述,除北印以外,正量部已遍及全门19个国家,僧众6万人,中心在摩腊婆。西南摩腊婆与东北摩揭陀,并列为五印的两大学术重镇,其时,正量部有寺数百座,僧徒两万余人。但关于此部的具体历史状况,所知很少。
参考: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D7%A8%CC%E2%C0%E0/%CE%C4%BB%AF/%D6%D0%B9%FA%B7%F0%BD%CC%CA%B7/RESOURCE/GZ/GZLS/LSBL/ZGFJS/14380_SRhtm
声闻乘法的修证次第(程序),被总结为七贤四圣凡十五个阶梯,十五阶梯又分为顺解脱分、顺抉择分、见道、修道、无学道五位。如下所示:
┌五停心┐
│别相念├─顺解脱分(资粮道)
│总相念┘
七贤─┤暖 ┐
│顶 ├─顺抉择分(四加行)
│忍 │
└世第一┘
┌预流向───见道
│预流果 ┐
│一来向 │
四圣─┤一来果 ├─修道
│不还向 │
│不还果 │
│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无学道
缘觉乘有两种:一是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观修而得觉梧;二是出于无佛之世,独自观察事物的因缘和合本质而得觉悟,这种缘觉圣人称“独觉”。菩萨道的修证次第,经论中一般分为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等觉、妙觉(佛),共42个阶位;或于三贤位前加十信位,成52阶位;或在十地前、十回向后加四加行位,成56个阶位。
小乘佛教特点:
1、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是多佛菩萨的信仰,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阿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
2、小乘佛教没有法门,只有持戒、修心、禅坐的一种修持方法;大乘佛教号称8400法门,目前实则只有禅、净、密三法门(ZM还不为一些佛友承认)。
3、小乘佛教世尊讲法从不放光;大乘佛教世尊讲法前基本都是放大光明,照亮十方世界。
4、小乘佛教说六识,大乘佛教讲八识。
5、小乘佛教中阿拉汉(阿罗汉)是受人天敬重的圣人(广义阿罗汉包括佛),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是只顾自己的自了汉。
扩展资料:
佛教流传:
佛教发展于印度,阿育王时代派遣多位法师向各地和国外传播发展,逐渐在各地形成了不同部派。按照流传线路来看,基本可分两个方向。古印度大陆的各个部派,向北方流传的,陆路的经过中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或海路从印度南方传到中国的南方再传往中原一带,形成汉传佛教。
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晚些传入西藏地区的成为藏传佛教。以上为北传佛教;另一个部派是分别说系的铜碟部,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如就所属部派来廛,凡是信仰南传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南传佛教,如盛行中国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小乘佛教
其实根本不存在小乘佛教这个流派,而是大乘佛教出现后将之前的流派贬称为小乘佛教,正式的称呼为部派佛教或上座部佛教,释迦摩尼灭度后一百年,初始佛教出现了第一次分裂,分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两派,表面分歧是对当时的戒律的严守(上座部)和变通(大众部),而实质是对物质世界认知的基础观念,上座部偏有,而大众部偏空;随着佛教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佛灭后400年,大众部衍生出大乘佛教,它是大量吸收印度各派哲学思想而形成的新兴哲学流派,从佛灭400-600年间,正式出现大乘佛法,在互相争论中,大乘占据了主流,同时贬低上座部佛教为小乘,上座部部分流派南传至东南亚一带,因以巴利语传法,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佛教),就是流行于缅甸,泰国,老挝的佛教,名称因传播途径形成多个称呼,南传佛教,巴利语佛教,上座部佛教,等等,大乘佛教东传至中国,称为汉传佛教,并在中国形成显宗七派,佛灭1300年后,公元九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的一支大量吸收印度教思想,并同时吸收印度教多种仪轨,形成密宗,自此,佛教大乘佛法被分为显宗和密宗两种,密教也随之东传至中国,称为唐密,而后,唐密在中国消亡,经再传至日本得到保留,称为东密(真言宗),而印度的密宗至公元11世纪,面临严重考验,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为了抵抗伊斯兰教,佛教与印度教结成联盟抵抗外来宗教,这时密教不仅吸收印度教思想和仪轨,更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民间信仰,使密教再发展为时轮教,不幸的是这次抵抗伊斯兰教运动失败了,佛教在印度彻底灭亡了,而西藏在同时期将密教思想和时轮教思想悉数引进,并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藏密),伴随密宗在西藏的独立发展,又形成了格鲁派,噶举派等教派,汉传怎形成了律宗,净土宗,禅宗等宗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