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膝盖曾经也疼过。那时因为太年轻,自恃体力过人,盲目参加深圳百公里徒步活动,9个小时内暴走了近40公里,当时最后一段路已经疼得路都不能走了。第二天,膝盖外侧肿痛得不行,休息两天才缓解了。至此之后,膝盖就落下了病根,走路不到一小时就开始痛,更不能跑步了。
有一年冬天凑热闹上山看雪,膝盖疼复发,下楼梯都难。医生检查后说是滑膜炎,只开了管扶他林给我。后面又做了两次冲击波治疗,也无效。直到前几年看颈椎,才顺便把膝盖给治好了,也研究了很多东西出来。
膝盖疼,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急性就是受到瞬时或快速积累的损伤,比如摔倒撞到,或者我那样的。急性的如果没处理好,就会演变成慢性的。
大多数的膝盖疼,都是慢性的,随着年岁的积累而发生,一般中老年人比较多见。年轻人膝盖疼,基本就是运动积累的劳损,比如跑步、跳绳。在短期大量运动的减肥者身上,这个问题尤其多见。
有些膝盖疼休息后能缓解,或者不作就不再复发;有些是平时不疼,但是走路没多久、上下楼梯、跑步均会疼;有些是平时走路就会疼,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去就医时,一般做完基本检查后,会让你拍个片子。如果显示有什么冬瓜豆腐,那么医生就会给你诊断为骨性关节炎、滑膜炎、髌骨软化、半月板损伤之类的。
知道是什么并不重要,那已经是既成的结果了,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通常的解释是负重过度、劳损,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减肥者采用游泳、骑车等方式,减轻体重;或者休息,减少使用膝盖;也有强化大腿肌肉的做法。
但实际上,膝盖疼的问题与体重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肌肉力量无关,而是与膝盖的使用方式有关。有人胖了一辈子,膝盖依然没有问题,而许多挺瘦的人,年纪轻轻膝盖就出麻烦了。
我们一般用膝盖来站立,或者走路。这两个是日常最基本的动作,当动作习惯有问题的时候,就会对膝盖形成异常的压力(包括剪切力、冲击力等)。即没有用正确使用膝盖的方式使用它,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累积才会显现,以前都是年纪大的人才膝盖疼。而过大的体重或者频繁、高强度地使用膝盖,会放大错误动作习惯的影响,让年轻人膝盖也提早疼起来了。
我们先从站立开始。
很多人的膝盖往往都是紧绷的,使得它持续受到张力的约束。比较严重的人,还会有超伸的现象。
如果膝盖紧绷或超伸,那么大腿及上身的重力就不能顺利地通过膝盖,传导到小腿,然后落到地面上。相反,这部分体重会压在膝盖上,超伸得越厉害,压力就越大。
而在走路时,膝盖不仅受到上方的压力,而且同时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这是双重的夹击,根据迈腿的幅度,膝盖承受的压力可以去到体重的3-4倍。如果是跑步,速度的加成可以将这个压力再提高2倍。
走路发出咚咚咚很大的响声,脚后跟着地的人,通常膝盖都容易出问题。
如果穿上高跟鞋,膝盖的问题会更大,整个人都得重新调整,才能保持站立的姿势。
长期穿高跟鞋的人,膝盖会更加地紧绷,当然也更容易令膝盖受损。
这还是理想的情况,假定双脚是平行的,没有出现外八或内八。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有外八或内八的,偏向用脚掌的外侧或者内侧着地。
根据内外八程度的不同,膝盖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向外或向内的扭力。
上下的冲击力,再加上这个扭力,会让膝盖的某处受到最为强大的撞击。如我的情况,当时走路外八,所以受力最大的地方就在膝盖的外侧。而且左右两脚不均衡,有一点长短脚和O型腿,右侧膝盖相对左侧伤得更厉害。
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再加上足弓、鞋子等的不同,所以最后就造成了膝盖受损的地方不一样。
不管你胖不胖,是否剧烈运动,哪怕总是坐着,只要不正确地使用膝盖,总有一天会出现膝盖疼的问题。
而膝盖理想的受力方式是这样的。
站立时,膝盖应该放松微屈,使得上身和大腿重量得以传导到脚掌,最终落到地面上;同时上身向上提拉,臀部略微后坐,与下肢形成对拉之势。这样膝盖便能做到灵活自如,没有多余的负担。
在走路时,迈腿应该由上身抬起大腿,膝盖完全不用力,落地时,轻轻放下,全脚掌着地,过程中膝盖也不会受力;蹬腿时,同样膝盖放松,使得地方反作用力能越过膝盖继续向上传导,同时与上身提拉的力相合,充分利用,走路便十分省力。
如何才能做到理想地使用膝盖呢?
我们的习惯就像笔迹,一旦形成就难以自觉与更改,所以基本每个膝盖疼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但你现在知道了,也改不过来,动作习惯必须通过持续的训练才能养成新的习惯,没有捷径可言。
我前几年为了纠正,每天练习几个小时,持续了几个月才将外八与上身不发力参与走路的习惯给改掉。
现在我总结出了更好的练习方法。
一、站桩
通过站桩卸掉膝盖的拙力,关键在于微调身体重心,使得膝盖完全不受力,并使重力主要落在脚后跟上。
二、激活臀部和腰胯
多数人臀部和腰胯是不用力的,没办法将上身用起来。
做一个蚌式开合的动作,幅度不需要大,重在找到臀部的感觉,臀部发力才有意义。
三、单脚站立
要纠正外八或内八,就必须训练以形成新的习惯,控制脚掌的走向。
单脚站是走路的分解,做好了,才能走好路。试着通过站立、抬腿、放下的反复练习,重新建立正确的走路姿势与习惯。
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需要你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去琢磨,比如怎么站桩、怎么找到臀部的感觉、怎么单脚站稳。医生不会讲这些东西,很多“科普”其实都没讲到点子上,但我告诉你的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它可以让你的膝盖恢复活力。
这一年多以来,我收过一些膝盖疼的学生,从轻微的走路久膝盖疼,到严重的跑步膝、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韧带损伤、骨关节炎等等,全都有效。
在我们的定义里,有氧运动一般包括游泳、跑步、快走、骑车、跳绳、登山、爬楼梯、踩椭圆仪等,跟我们所接触到的认知一样,大部分的运动都需要大量用到我们的膝盖去发力,如果长期不恰当的去做有氧运动,确实会磨损到膝盖,导致膝盖痛。
我建议先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有氧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对于大多数常做有氧运动的人来说,一般有两个目标,一是保持健康,喜欢做有氧运动;二是想要借助有氧运动去进行减肥。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有氧运动并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运动方式,比如对于体重基数较大的朋友、年迈的朋友、心脏功能不好的朋友等,都不太适合做太多有氧运动。
身体较为肥胖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去进行跑步运动,自己的体重本身较重,跑步的过程会给自己的膝盖造成很大的压力,长期坚持不仅磨损,还可能导致膝盖骨破裂,从此不能正常行走。
我建议目前做有氧运动导致膝盖疼的朋友可以考虑换种运动方式,并不是有氧运动才能减肥,可以为自己做一个健身计划,综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一起进行,肌力训练能使你的肌肉紧致,即使体重不下降的情况下,你的身形也会看起来轻盈很多。
而且对于有氧运动我们一直都存在着一些误会,有氧无氧运动之间并无存在着百分百的界限,比如举重、投掷、单次跳跃,以及90分钟以上的耐力运动等,你无法用运动方式去限定它属于哪一种运动。
如果想要减肥,不妨综合性的做运动,不单单只做有氧,每天的训练量可以按照比例来划分,比如先做力量训练再做有氧运动,如果想要腹肌马甲线,还可以把腹部运动留在最后做。
运动经验告诉我,腹肌训练放在结束运动前去做是最有效果的。可以每天进行30分钟的力量训练,做深蹲、腿举、高位下拉、哑铃弯举、杠铃硬拉等动作,力量训练不分男女老少,多去训练有助于身体增加力量,肌肉量增长。
尤其是女性,不要畏惧自己身上长了一些肌肉,肌肉量增长有助于加强身体的基础代谢,你身上的肌肉在你即使不动的时候也容易燃烧脂肪。
不要再单一的做有氧运动了,综合性运动减轻你某一部位的压力,更加健康高效的完成减脂。
大多教练也不懂的物理肌肉力学。(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
简单描述:经常锻炼就是在锻炼力量。放慢动作,增加停顿,就是主要锻炼耐力。快速的做很多,就是在锻炼爆发力。
很显然,第一次举大重量是你的爆发力。也就是所谓的潜力被激活。(潜力能力如同有人看着楼上孩子掉下来,突然的就跑过去接,还真能接住。)这种爆发力做的次数少,就不会感觉到任何的酸痛。但是根据人的体能不同,反复做多了,事后也会出现不同的疼痛感。
第二次举小重量,但举的次数多。主要锻炼耐力,次数说了肌肉就不会像一两次那么没有感觉和反应了,肌肉就会变得更结实的过程,所以你会感觉到酸胀感。
力需要一步步锻炼,由轻变重,由少次变多次,给身体机能一个适应,到逐步稳健发达的过程。
绝对力量、静力、暴发力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关系?
同样一个锻炼动作,如何做能分别锻炼力量,耐力,爆发力?
你可能是哑铃的训练方法不正确:
手放在稍微倾斜的凳子上,然后哑铃放手里,放在手上指尖的部位,小臂不动然后握紧,把哑铃提到手腕的部位,在滑落到指尖,再握,如此反复。
下面详细解答具体部位:
1、哑铃弯举,训练二头肌
2、哑铃屈伸,训练三头肌
3、哑铃正反手翻腕,训练前臂肌肉
4、哑铃上举+站立飞鸟,训练肩部三角肌
其实训练之前:具体的动作去查一下图解,网上很多。(不要盲目去练),不要一开始强度就很多。。。。
每天只要练一个部位,每天至少8组,每组8——10个力尽为止(新手可以适当减少)。配合无氧运动的呼吸方式。
4天一循环,然后休息一天,保证充足睡眠以利肌肉完全恢复。
你可能饮食方面也没有计划:
给你一个饮食计划:
早上我总吃2碗粥加2个鸡蛋
中午要多吃蔬菜和肉类
晚上不要吃得过饱(因为要锻炼)
睡觉前一小时喝一杯牛奶加一个面包
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睡眠很重要哦)
不是运动量大,怀疑是哑铃的重量太大了。
1、如果选择的哑铃重量过大,当用哑铃练侧平举、前平举等动作时,由于需要手臂伸直稍有弯曲,会对肘关节产生重力伤害,练的多了手肘自然会很痛。
2、如果是这个原因就需要马上减轻哑铃重量,人体的各个关节都是非常脆弱的,不易修复。所以锻炼都要尽量避免关节受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