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三个阶段如下:
1、导入阶段:引起注意,建立教学目标,唤起兴趣和动机,课的概述(包括内容和教学方法)。
2、主体部分:回忆先前学过的知识,处理信息和例子,集中注意,运用学习策略,练习,评价反馈。
3、结论部分:总结和复习,知识迁移,进一步激励和完成教学,评定阶段,评价反馈和补救教学。
阶段一
运用故事性、冲突和矛盾的事件,个人的或者感情因素的介入;明确指出目前学习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提出陈述性知识的重要性。把教学目的与个人生活目标或者工作要求联系起来,使教学目标个别化。
用有趣的、动态的形式呈现教学目标;提醒学习者某些学习策略,指出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要求;让学习者知道需要记住材料的形式。先行组织者或者摘要对于概述是有用的形式;刚要和图形也是有帮助的。
阶段二
先行组织者、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和回复原先有关的概念。形成联系和组块,在句子中精细加工事实或者列表性知识,讲解或者叙述性的结构、重组模式、形成联系、组块和精细加工、组织性知识,表象、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讲解或者叙述性知识结构的分析、图形组织者的运用,如框架和概念图,运用精细加工模式。
用画线强调、列表提出反省性问题;前置或者后置的嵌入式伴随性问题。提示学习策略,记忆术的运用,如位置法、关键词法、限定词法等。
考虑不同目标对不同练习形式的需要;回忆与再认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任务,这与智慧技能不同;考虑填空练习的需要;认识陈述性知识中熟练的重要性。考虑不同陈述性知识对评价性反馈的不同需要;评价列表中与元素之间联系的正确性;通过结构性知识评价“理解。
阶段三
调整认知结构;学习者形式摘要、中期报告。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增加可能联结的数量,运用情境的多样性促进学习者做出推断的多样性。展示目前的学习对学习者的帮助。评价学习者记住陈述性知识的能力;主要形式有:填空、问答等。对没有记住的知识及时补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