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种食物叫“纳豆”。看起来黏糊糊的,请问是什么,是菜还是调味品啊?

日本有一种食物叫“纳豆”。看起来黏糊糊的,请问是什么,是菜还是调味品啊?,第1张

纳豆像豆腐一样,在日本也有上千年历史,早期是平民每日挑担沿街叫卖,和 我们的豆花一样,

那时将纳豆 加上酱油,葱,芥末,搅拌出丝,放在热腾腾的饭上加上新鲜蛋黄,就是最好的食品。

由於有特别味道, 并不是人人爱吃。十年前,由於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纳豆含特别养分。

这发现也引发了研究纳豆热。发现纳豆除了有大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营养,更有经枯

草菌发酵后产生的独特的营养成分超越了各类食品,是目前所知对身体多方面维护

最广泛且有效益的健康食物,日本电视台几乎会定期介绍以纳豆为主题的公益性

节目,藉此提醒日 本民众多食用纳豆对自己身体的各种好处。

以往许多日本人不喜欢纳豆发酵中产生的臭苦味及黏丝,而不吃 纳豆,近几

年,冲著健康, 原本不敢吃的人,也开始常常吃。许多人知道"要健康,就

要吃纳豆"。现在许多吃 法,也将纳豆臭苦味大大遮盖了。

阳光生产的纳豆含有非基改黄豆全部营养(比肉还好),再加发酵后增加的特

殊养份,含有皂素,异黄酮,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叶酸,食用纤维,

钙,铁,钾,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100多种以上的 类,维生

素K2,二砒啶酸等重要养分,适合长期食用维护健康。

  网上把纳豆说成了神仙食品,逢纳豆必说源于日本,高科技。其实,就做法而言,日本纳豆是我国北方农村酱黄豆的半成品,就是普通的大豆,经过煮熟(或蒸熟),再滤水发酵就可以了。说白了,小鬼子太精,把咱的东西掐头去尾,换个概念,又拿回来忽悠咱们。

  日本纳豆的做法是从中国唐代引进的,最早是生产于“老纳”(寺院僧人)的厨房中,所以叫纳豆。中国人,特别是在淮河以北的人对酱黄豆都不应该陌生,它和咸雪菜一样是北方农村的主打菜。20年前我们村每家每户都会做这玩艺儿,每家每户也都吃过。当时只有10多岁的我,也曾在家人指导下主做过一回,并参与制作过不下10回(每年家里都要做几次,老妈和姐姐做酱豆时我打打下手,也叫参与吧,嘻嘻!)当年做法如下:

  把大豆浸泡一夜后加水煮熟或隔水蒸熟,要熟透了再闷一会儿,但也不能太过,烂成一锅糊糊就不好了。然后滤去水份,用洗干净的化肥口袋装好扎紧袋口,外裹塑料布之类密封,放在厨房用很多麦草或稻草中焐热。那时农村烧柴草,厨房原本温度就高,不需要另外加温,一般夏天三四天、冬天六七天左右就能长很多、很长的白丝,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纳豆。

  虽然日本人很爱吃这样的纳豆,但我们农村人却不认这东西。因为这时的豆子丝长、很粘,味臭不好吃,保质期不长,很容易变质腐烂。所以还不能成为上桌的菜。我们要把它们拌上面粉(最好是炒面)摊开曝晒干,这样保存时间长,口感也好多了。干吃法做成这样就可以了,吃的时候,直接放鸡蛋、香椿末炒熟就行。还可以做成水酱豆,即把晒干的面粉豆子加入开水和盐、糖、酒等佐料,装坛加盖密封两周后食用。我爱吃以西瓜代替开水闷出的那种酱黄豆;我大姑做时会放入剁碎的红辣椒、西瓜,那叫一绝,特受欢迎,在当时收到一瓶大姑送的酱豆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不过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特别耕地都被征用建了开发区、工业区,人们不再做了而已。

  我的理解,干吃的那种还是可以叫纳豆的,而湿酱豆因为经过了二次封闭发酵,还能不能叫纳豆或是发挥纳豆的功效就不知道了。不过好像也有一种说法是发酵的豆子容易霉变,吃多了也致癌的,所以大家吃纳豆也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吃“酶”变吃“霉”。

  今年夏天,老公的老家还托人带了晒干的酱豆来,我一在合肥做生意的老同学也从怀远老家带了许多干酱豆来(湿的不好保存和携带)。所以,与其迷信日本人工厂化生产出来的纳豆,真不如把钱贡献给中国北方广大农村的农民大妈们,价格绝对不到日本纳豆的1/10,最关键是做出来的东西绝对正宗、地道多了。

  以上这些是我刚刚为你搜来的。

纳豆跟豆豉的区别:

1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纳豆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气味,很像腐烂的食物。

2豆豉是以大豆或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菌、曲霉或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而制成。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加入盐、酒、干等,抑制酶活性,延缓发酵过程。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豆豉经常被用作调味品。

3中国的霉菌有根霉、米曲霉和毛霉黑豆。细菌发酵酱油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特殊功能的食品,它具有很强的蛋白酶作用。在日本制作纳豆的细菌也是枯草芽胞杆菌。

4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蛋白酶使原料的大豆蛋白水解、发酵成熟时,会使水溶性氮的含量增加,大豆的硬度下降,蛋白酶更容易接触的蛋白质水解产生一系列的中间,如蛋白胨、多肽、氨基酸,如低分子量蛋白质吃之后,再也不能直接为肠粘膜吸收消化。

扩展资料:

纳豆 ,起源于中国古代 ,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干豆豉, 水豆豉。

参考资料

_纳豆

_豆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06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