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夏天冒泡起沫是怎么回事

蜂蜜夏天冒泡起沫是怎么回事,第1张

蜂蜜夏天冒泡起沫是正常现象,未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纯天然蜂蜜,在气温升高或摇晃(比如蜂蜜的灌装、运输途中的颠簸),都会产生气泡。泡沫最为丰富的时候是新蜜取出来一个月左右、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

蜂蜜夏天冒泡起沫是怎么回事

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采用陶瓷、玻璃瓶等容器来贮存,应放在低温避光处保存,最好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不宜阳光直射。

蜂蜜随蜜源植物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无论是单花还是混合的蜜种,都具有一定的颜色。

蜂蜜起泡是一种自然现象。蜂蜜有一定的酵母菌存在,这种物质特定条件下就会出现发酵,在发酵时是会产生气泡的。

扩展资料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

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参考资料:

-蜂蜜

 蜂蜜表面有泡沫分为2种情况,

一种是正常的蜂蜜泡沫,另一种是不正常的蜂蜜泡沫。

1,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混合自身物质酿造而成的,可以说蜂蜜产生的过程是一种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气泡产生,而这些气泡是极为细小的,它们会浮在蜂蜜表面,呈薄薄的一层。

2,蜂蜜被酵母菌污染之后,酵母菌大量繁殖,分解糖分,并生成酸和二氧化碳,会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一般较大,并且蜂蜜会有极大的酸味或者酒精的味道。蜂蜜本身是糖浓度非常高的溶液,一般不利于细菌滋生,但是一些水分含量大的蜂蜜,比如波美度低于40度的蜂蜜,被酵母菌污染就会引起发酵,产生泡沫。这样的蜂蜜就没有食用价值了。

可以。

蜂蜜起泡沫可能是蜂蜜的特性导致的,原因是蜂蜜有一定程度上的“后熟性”,事实上蜜蜂在采集花蜜时酿蜜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此时工蜂将含有转化酶的唾液混入花蜜中,等采集蜂携带花蜜回巢后内勤蜂会继续加入转化酶,直到蜂蜜完全酿制成熟后这些转化酶仍在持续作用,从而导致蜂蜜尤其是新蜜的表面有一层泡沫。

蜂蜜在酿造过程中会有细微的气泡产生,所以在一些新鲜的蜂蜜表面,总能见到这样细微泡沫,或者去蜂农的帐篷里看他的存蜜,也有这样的泡沫,这并非是蜂蜜的质量问题,是蜂蜜本身一个正常的现象。

  蜂蜜发酵以后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不是表面细微的一层浮沫,另外蜂蜜发酵还会伴有腐败的酸味或者酒精的味道,跟蜂蜜自身的浮沫很好区别。

  蜂蜜起沫的现象一般发生在购买的新鲜蜂蜜或者未经加工原蜜上面,浓缩蜂蜜都是经过高温加热的,里面的活性物质基本没有了,所以基本不会有起沫的现象发生。所以,蜂蜜起沫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有时候从侧面可以证明蜂蜜的新鲜度或者活性。

蜂蜜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的作用,很多人都喜欢喝蜂蜜水,味道甜甜的。每一千克蜂蜜中含有3210千卡的热量,还有能够阻止机体脂肪沉积的维生素,优质糖分,矿物质等。夏天蜂蜜放久了会起一层白色的泡泡,而冬天呢蜂蜜会出现结晶的现象,想必喜欢喝蜂蜜的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么为什么蜂蜜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1、夏天起泡

蜂蜜在夏天的时候,会起一层白色浓密的泡泡,这是因为自然成熟的蜂蜜中,含有的蛋白质以胶体物质存在,它会影响蜂蜜的色泽和外观,这种蛋白质胶体物质能促使蜂蜜起泡泡。再就是由于未经过人为加工的蜂蜜,有很多活性抗菌物质,蜂蜜之所以能抗菌,除了是因为含糖量高和低的PH值以外,主要是蜂蜜含有的葡萄糖被氧化生成了一种抗菌的物质,而这种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氧气,也会导致蜂蜜表面有很多泡泡。

2、冬天结晶

优质的蜂蜜本身就是一种饱和态的溶液,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就会发现结晶现象,这种被析出的晶体物质并不是白糖,而是葡萄糖。此外,蜂蜜的种类和含水量,也会影响蜂蜜的结晶。自然的蜂蜜并没有白糖,蜂蜜主要含有果糖和葡萄糖,以及少部分的蔗糖,蜂蜜的结晶其实就是葡萄糖结晶的过程,有的蜂蜜葡萄糖含量低,也就不会结晶,或者结晶不明显,但这不能说明蜂蜜的品质。

3、其他说明

蜂蜜在高温下,会破坏葡萄糖的结晶核,所以冲泡蜂蜜水的时候,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40℃左右。真正没有加工的蜂蜜是具有膨胀性的,在夏天摇动后会出现白色的泡泡,但是又会自动消失。

1 蜂蜜起泡沫是怎么回事

蜂蜜中含有一种耐糖酵母菌,这种菌能分解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会上浮,所以才能看到蜂蜜起泡沫的现象。

2 蜂蜜起泡沫能吃吗

蜂蜜起泡沫程度较轻,可将蜂蜜掺水加热到62℃,保持半小时,即可杀死酵母菌。撇去蜂蜜表层的泡沫,即可食用。但严重发酵的蜂蜜,不仅色、香、味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宜再食用。

3 蜂蜜为什么有酒味

蜂蜜中的耐糖酵母菌发酵之后产生酒精,酒精又进一步分解成醋酸和水,使蜂蜜出现酒味和酸败味。

4 蜂蜜怎么保存

蜂蜜保存温度最好在10℃以下,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清洁的地方。存放时要将蜂蜜加盖密封,防止水分侵入,以免受潮发酵。存放蜂蜜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年,否则蜂蜜也容易发酵变质。

纯天然成熟蜜上面有一层白色泡泡,加工处理过的蜂蜜是没有。但是美观,纯天然成熟蜜经过摇动就会产生泡泡。这种泡泡在静置几小时就会基本消失,这并不是蜂蜜变了质量,如果没有泡泡,那么可能不是纯天然的蜂蜜,因为经过加工后这些泡泡就会消失,纯天然成熟蜜起泡泡的原因一般有两点:

蜂蜜中的蛋白质有四到七种,其中的含量一般为02%—1%,这些对蜂蜜的色泽和浑浊度有一定的影响,并能促使蜂蜜起泡泡影响蜂蜜的美观和包装,经过精过滤的蜂蜜可以将蛋白质过滤掉;

蜂蜜中的抗菌物质--过氧化氢,蜂蜜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得作用下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很不稳定,特别是夏天动一下就产生氧气,使蜂蜜呈泡沫状,但蜜是纯天然的哦,用高温处理可以使蜂蜜中的酶降低,也就不会产生泡泡了。

扩展资料:

优质蜂蜜如果将蜂蜜瓶迅速翻转,可以看到底部会有上升的气泡,如气泡上升的速度会很慢,这种蜂蜜产品质量比较好,因为这说明蜂蜜的密度比较大。

由于蜂蜜糖分多、渗透压大,所以嗜渗酵母和耐高糖酵母两种微生物在蜂蜜中最为常见。

嗜渗酵母最喜欢的温度是25-37度,在蜂蜜水分含量较高且温度适宜时可大量繁殖,发酵产生难以去除的泡沫,是蜂蜜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并且它还会将蜂蜜中的蔗糖转化为乙醇,有时还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酸,所以会影响蜂蜜的口味。

参考资料:

蜂蜜真假辨别方法 5招见分晓 新华网 蜂蜜为何会“冒泡”? 嗜渗酵母惹的祸 新华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748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