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正确的咀嚼方法

吃东西正确的咀嚼方法,第1张

1、吃东西时,紧闭双唇,人中(鼻下的凹线)要伸直。

2、食物进入口内,先用左边的臼齿,上下用力的咀嚼,再用右边的臼齿,上下用力的咀嚼,最后再用上下门牙咀嚼,每一口都充分咀嚼以后,再吞食下去。

资料扩展

一、咀嚼时间

专家们通过实验表明,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如果你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这就是科学家给出的标准答案。据专家说,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30次则较为理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在我们享用的食物里,谷类、肉类和蔬菜的比例应该是3∶1∶1以此比例进食,就能维持健康。

二、多咀嚼的作用

1、延长吃饭的时间。因为人大脑对是否吃饱这个信号反馈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反应,吃太快会导致你吃饱的时候,大脑没有及时收到胃得反馈而导致吃多,因此多嚼是延长吃饭时间的一种方式。

2、增加对食物的实际感受。增加嚼的过程,能够延长食物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加充分体会到我们所吃的东西的味道,口感,转移我们吃饭的目的,带着品尝的心态去吃饭,有利于我们从暴食的异常神经反馈中走出来(网易公开课中有关于暴食行为的课程),从而避免一次性吃过多食物。

3、对消化有好处。

每个人吃饭的时候,同样的一碗饭有的人要吃十分钟,而有的人可能3分钟就吃完了,吃十分钟的人会将一口饭嚼更多次,而3分钟就吃完的人可能没咬多少下就吞到肚子里了,那么一口饭要嚼多少下才最为合适的呢?

传统的米饭餐点可以均衡摄取米饭、汤、鱼和蔬菜,包含很多可以增加咀嚼次数的食物。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在吃大豆制品、海藻或根菜类等各式各样的蔬菜。这类食材多半可以增加咀嚼次数。像羊栖菜、莲藕、萝卜咸菜、油炸豆腐、萝卜乾、炒牛蒡丝、鱼干等,这类传统平民食物富含纤维,可增加咀嚼次数。相反地,汉堡这类柔软且可迅速食用的速食会降低咀嚼次数。

比较两者的咀嚼次数和用餐时间,米饭餐点的咀嚼次数是1019次,而用餐时间是13分28秒,速食则是562次和8分27秒。米饭餐点的咀嚼次数压倒性较多。而且,就营养成分而言,米饭餐点的总卡路里数较低,蛋白质多而脂肪少,非常适合预防生活习惯病。

中小学现在进行的「饮食教育」目的之一是透过饮食方式来保持健康。厚生劳动省正在推动「咀嚼30」运动(牙齿保健和饮食教育的检讨会),建议大家要确实咀嚼再吃下去。如果小时候就养成正确咀嚼的习惯,不但可以预防生活习惯病,对维持健康也有效。因此,建议要咀嚼30次。

日本口腔卫生师会发表的「确实咀嚼十项目」如下,归纳出了咀嚼方式的重点。只要注意咀嚼方式即可,是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保健方式。

1)每一口都咀嚼三十次才吃下去。

2)想要吞下去时,再咀嚼十次。

3)要咬到食物的形状消失。

4)混合着唾液品嚐美味,然后才吞下去。

5)不要用水帮助吞咽。

6)减少每一口的份量。

7)吞下口中的食物之后,才将下一个食物放入口中。

8)选择有嚼劲的食材。

9)每吃一口就把筷子放下来。

10)一边享受对话,一边吃。

其实也不是说每口饭都必须要嚼20次,只不过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我们尽量的多嚼几次。因为嚼的次数如果比较的多,那么吃下去的饭就会更加容易消化,当然说这话的意思,也不是说我们一口不嚼,直接吞下去的饭就不会被消化,只不过交的越多,消化的速度肯定会越快,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吸收饭里面的一些营养成分。

其实在我们中国一直都是讲究细嚼慢咽的。

从古至今在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提倡大家细嚼慢咽,之所以会提倡大家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细嚼慢咽确实是更加有利于消化,更加有利于我们人体吸收饭食里面的营养。如果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那么细嚼慢咽也会让我们看上去更加的优雅,这也是为什么老祖宗会提倡大家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原因了。

另外细嚼慢咽,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大家减肥。

通过研究表明,细嚼慢咽会让人有一种特别饱的感觉,因为细嚼慢咽之后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很多女生平时都想减肥,但就是减不下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多嚼两口,有了那种特别饱的感觉,以后我们吃饭的量就会比较少,这样就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大家吃饭的时候就必须要交多少次才行,实际上在很多场合下很多人吃饭还是比较着急的,例如在部队当中吃饭的时间一般都会有规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当兵的人吃饭似乎都有一些狼吞虎咽。还有就是在一些学校里面很多孩子吃饭的时候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不过我觉得小朋友们吃饭还是应该多嚼几次的,这样对身体也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4902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