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率怎么计算

体脂率怎么计算,第1张

计算人体脂率的方法是使用体脂秤、皮脂厚度测量仪或皮褶厚度测量仪。

体脂秤,体脂秤利用身体阻抗原理来测量体脂率。通过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在脂肪组织中遇到较高的阻力,而在其他组织中的阻力较小。体脂秤通过测量电流通过身体所需的时间来估算体脂率。这种方法虽然便捷,但准确性可能受到身体水分、肌肉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皮脂厚度测量仪,皮脂厚度测量仪通过测量身体的皮脂褶皱来估算体脂率。常用的测量点包括上臂三头肌、肩胛下角、肩胛上角等。测量时需要确保皮脂褶皱的位置准确,并使用专用的质量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然后,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将测量结果转化为体脂率。

皮褶厚度测量仪,皮褶厚度测量仪通过使用特殊的测厚仪器来测量人体皮褶厚度来估算体脂率。常用的测量点包括上臂三头肌、腹部、大腿肌肉等。通过测量多个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体脂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是估算体脂率的方法,准确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精度、测量技术、人体水分含量、肌肉密度等。因此,即便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设备和技术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为获得更准确的体脂率测量结果,最好在相同条件下、相同设备和技术下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体脂率与健康

体脂率是评估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体脂率与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过量的脂肪积聚在体内,不仅会增加体重,还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正常的体脂率范围会因性别、年龄、肌肉比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男性的正常体脂率范围为6-24%,女性的正常体脂率范围为16-30%。

当体脂率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体脂率。降低体脂率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通过均衡的膳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和减少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可以帮助减少身体脂肪的积累。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脂肪,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体脂率和BMI可以作为判断胖不胖的参考指标。具体来说:

1 体脂率:体脂率即身体脂肪含量占体重的比例。计算公式为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体脂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仪器测量、用皮脂厚度计测量和目测。美国运动委员会(ACE)提供的参考标准如下:女性必需脂肪含量高于男性,而存储脂肪含量男性则高于女性。

2 BMI:身体质量指数(BMI)用于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BMI值低于185表示偏瘦,在185-239之间表示正常,在24-269之间表示偏胖,超过299则表示肥胖。

综上所述,体脂率和BMI可以作为判断胖不胖的参考指标,但需要注意,这些指标仅供参考,而不是绝对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健康需求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判断。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较为复杂,目前的标准是以DEXA测量为主,但所耗费时间及费用都相当不经济,因此这几年出现了较方便的生物电阻测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简称BIA),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颇准确的测量值,适合在家庭中及医师在门诊使用。

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 = 腰围 × 074

参数b = 体重 × 0082 + 3489

身体脂肪总重量 = a - b

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 (身体脂肪总重量÷ 体重) × 100%

扩展资料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沈雁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水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成人每日需要的饮水量=体重(公斤)×30~40(毫升)。

儿童代谢旺盛,需水量比成人多。2岁以上的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80~90(毫升)。2岁以下的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100~150(毫升)。

参考资料来源

-体脂率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参数a=腰围(cm)×074,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参数a=腰围(cm)×074,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扩展资料:

女性比男性有更高比例的必需脂肪,因为她们需要孩子、食物和其他受激素调节的身体功能。对于男性来说,必需脂肪通常占体重的2~5%,女性约占10~13%。

储存的脂肪由脂肪组织中积累的脂肪组成,其中一些脂肪位于胸部和腹部以保护身体内部器官。总的来说,推荐的最低总脂肪百分比将高于身体的基本脂肪百分比。

很难直接测量身体脂肪百分比,所以目前互联网上常用的方法是评估人的性别和体重数据。

-体脂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639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