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旗子在一场战役中发挥的作用极大,它可以传递消息、鼓舞士气、排兵布阵等等。所以一般古代打仗都会安排专门的人手去举旗子。
一、传递消息
因为古代并没有通讯工具,所以一般来说都是通过旗子来传递消息的。虽然旗子看似无用,但其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而战场上的士兵也是通过这些旗子的指令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鼓舞士气
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在两军交战时,如果能把对方的旗帜弄倒,那可以说这场仗就已经胜了一半了。而且古代出行打兵都会带很多的旗帜,旗帜越多给人的感觉声势就越浩大,因而给人造成一种自己军事很强大的感觉。同时旗帜不倒,也代表着己方势力还未结束,会给还在奋斗的士兵一种鼓舞。
三、排兵布阵
战场本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局面,所以需要将军们根据实况来布置合理的阵势。这时候就需要扛旗者按照将领的指挥排兵布局,这样才能让旗下的士兵能够得到相应的指令,从而及时转换阵型。
四、认清敌友
战场上本来就是一个很混乱的局面,大家也不可能认识全部的人,这时候就需要看其旗帜来分清是敌是友。所以说它就像一盏明灯,能在士兵们杀得昏天黑地时给他们一个方向。
所以总的来说,本来打仗虽然人数很关键,但这绝对不是决定因素。混乱但又让其不乱,这就是旗帜在一场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往往会给局面带来新的突破。所以说在一场战役中,旗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懿传中出席重要场合,大家都戴钿子头,可为何只有娴妃是旗头?
钿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重要活动时盛装的表现。身份越贵重的女人,钿子头也越好看。虽然如懿是皇上的娴妃,但是她却是选择了相对来说比较内敛的旗头。
如懿的宠爱再一次让后妃们感到危机,所以就面临着新的算计。海兰因为如懿进冷宫后变得成熟,她也怀有了皇子。如懿冷宫出来了的第一个合宫家宴上危机四伏,每个人心里都揣摩着想法。这个家宴上如懿的头饰最与众不同,简单的簪花和一个**的流苏。簪花的沿着多偏向暗色系,尅建这时的如懿还是为了低调。其他妃嫔穿的都是朝服带着簪帽,耳朵上也是一耳三个耳环。如懿的耳环也是一个,难道内务府还没有做好如懿的首饰。其实不然,在看纯妃的打扮装饰也和如懿一样,难道妃位的妃子都是这样穿衣打扮。
如懿本来是皇上看中的嫡福晋人选,要不是她的姑母突然之间成了废后,估计如懿现在也已经成了皇后了吧。如懿在后宫的位分很尴尬。宫里面的所有妃子都很忌惮如懿,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皇上的意中人,也不是因为她的姑母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的位分。后宫里,论家世,如懿不是最好的;论姿色,如懿不是最美的;论功劳,如懿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却高居妃位,惹人嫉妒。如懿本人还是挺隐忍的。她知道太后皇后慧贵妃都不喜欢她,而且她本人就不怎么重视打扮,所以,每次出席重要活动的时候,如懿都是普通的旗头,不显眼,也不戴什么昂贵头饰。
这种旗头肯定不是谁都可以戴的,其实《还珠格格》中的造型就已经显得很浮夸了,在真正的历史上,旗头是清朝晚期才出现的东西,它被普遍用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是很不科学的,同时这种旗头还是女便服的搭配造型,这与很多清宫戏中穿戴的场景都不同。
现在电视剧中太多的旗头造型都是现在人的改造其实现在很多清宫剧对与旗头的采用都是比较不符合历史的,就拿旗头来说,它的出现年代是可以进行考究的,可很多清宫戏的拍摄者根本不管史实如何就一股脑的采用旗头来装扮剧中的宫女与格格,这样的设计肯定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同时我们所能见到的大多数电视剧中的旗头造型都是经过了现在人的改良,古代是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造型,同时旗头只用于女便服上,这与很多电视剧中格格也戴旗头的情节就显得冲突了。
旗头的历史旗头在清朝的时候被称之为耷拉翅,它最早出现在清朝的晚期,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来说,旗头这种装饰物在清早期和清中期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很多电视剧中的清朝格格都会搭配着旗头,这其实也是在一种对历史的错误解读,在清晚期,旗头都是女子穿便服时的搭配装饰物。
其实在清代,女子的穿衣风格和头饰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多次的改变,在清朝早期,清朝女子还是盘发的,在光绪末年的时候,女子的旗头装扮开始盛行,旗头最早的样子其实就是一个两头把,在当时妃子把头发缠到两侧,在把中间的位置插上花,到了后期因为竞争的实在太激烈,咸丰帝还下令妃子控制这种攀比的行为。
其实像《还珠格格》这类清宫剧中对旗头的运用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虽然这种设计有种突兀的感觉,不过从美感或是从根本上来说, 它还是起到了对清朝文化的推广作用。
普通宫女头上无流苏,高等一点的宫女如女官带一个流苏,宫妃一般按品级打扮,根据所要见的人不同,带不同式样的流苏,如果对方的品级高于自己,自己的打扮就不能抢对方的风头,如果有皇帝在场,那么就没有品级高低的讲究。皇子福晋与命妇进宫皆按品级打扮,正室一般是两侧流苏,侧室一般为单侧。
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於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於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过几件辽宁省出土的金树形步摇冠饰件,金树是冠状伞形,一根两枝树权分别展开了大小四十余件树枝小枝权,每一小枝权顶端各有一两个可以活动的小金环,环下各系一片金树叶,稍一触动枝摇叶摆,华美无比。它的出土使我们感到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封建帝王妃嫔生活之奢侈。史载,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明代四大名画家之一唐寅在《招仙曲》一诗中写道:“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璫交龙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摇用“郁金”,这也许是用金属与珠宝镶嵌的一种步摇形制。其中不乏明代时兴起来的焊接新工艺。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实用耐久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技术。
清代步摇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制作新工艺方法。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有一件“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风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著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
在另一图录中又有一件“吉庆有余”流苏,形制近似类同。与针梃连接的流苏顶端是一金累丝的金戟(古代作战武器),戟上挑著一个下垂的金累丝的磐,磐的两端义各下垂一珠串,一串为珍珠青金石蝙蝠点翠华盖,下坠著红宝石坠角。另一串为珍珠蜜腊鱼及点翠华盖,红宝石坠角。整个流苏由戟、磐、蝙蝠、鱼等组成,谐音“吉庆有余”。这件流苏寓意吉祥,形式别致,不但起著装饰发式作用,还集嗡意、象徵、谐音於一体,堪为流苏首饰的上乘之作。
流苏一词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装饰车马帐幕时用的彩线丝穗。而步摇与流苏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辙,至於步摇的名称为什麽没有被沿袭下来,反而为流苏一词所取代,尚有待日后的进一步考证。
满族妇女所喜爱的流苏,多种多样。顶端有凤头的、雀头的、花朵的、蝴蝶的、鸳鸯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层、二层、三层不等。现在北京故宫珍宝馆展出的清代后妃首饰中,有一件“穿米珠双喜字流苏”,它是皇帝大婚时皇后戴的。流苏顶端是一羽毛点翠的蝙蝠,蝙蝠嘴裏衔著两个互套在一起的小金环,连接著一个羽毛点翠的流云如意头。如意头下平行缀著三串珍珠长穗,每串珠又平均分成三层,每层之间都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串珠底层用红宝石作坠角。整个流苏自顶端到坠角长二十八厘米,是流苏中较长的一种。这种长流苏一般歪插在发髻顶端,珠穗下垂,刚好与肩膀平。此外,清宫珍藏的流苏,顶端以凤衔滴珠的最为常见。如“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等。凤凰是百鸟之王,据说它能给人带来幸福、美好、光明。凤凰衔珠的形象,寓意凤鸟筑巢,准备育雏。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多子多孙,所以后妃的头饰中以凤凰为题的很多。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清代汉族妇女服装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 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 诟桑 糯┖焐 R灿写┖煲拢 浔呦獍锥欣 诟桑 糯┖焐 寤ㄐ R灿械拇┫庥泻诒呤蔚奈蘖毂 渡 抡撸 笄肮蚁闩埔淮 凵瞎沂背奖怼⒀狼 ⑾愦 刃‖锛 R灿械脑谝路 饷娼峤刍粕 樱 乖谘 枇讲嘤肷榔耄 拥亩送酚行逦啤;褂邪咨春股溃 诳愫煅 ⒑於嵌担 蟾 刑嵘唷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有多种含义,包括但不限于:
1 代表身份和地位:例如,国王的旗帜被称为“常”,上面画有日月图案,寓意天明。主帅的旗帜则立在军中中央,其他将领也有代表自己身份的旗帜。
2 表示方位:有五种颜色的旗帜,分别代表东方(青色)、南方(红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和中央(**)。
3 指挥队形阵式:在战斗或操练时,不同的旗帜颜色代表不同的阵形,例如青色旗帜表示布直阵,白色旗帜表示布方阵,红色旗帜表示布锐阵,黑色旗帜表示布曲阵,**旗帜表示布环阵。
4 作为军中通信工具:旗帜与鼓、金、角等器材相互配合,用于保证上下联络畅通。
5 象征意义:如纛,它是军队中最大的旗,也称为“旗头”,通常插在帝王车上。它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激发军队的士气。
古代军队中的大旗具有多种功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古代打仗因为没有即时通讯系统,所以只能靠军旗还有击鼓的方式向士兵们传达指令。那在古代战场,各个不同的军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冷门的问题。其实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甚至几万的士兵能战胜兵力强于自己数倍的敌人,例如官渡之战、还有赤壁之战等。主要原因就和将领在战场上,对士兵的临时指挥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这要是放在现代,在双方武器装备同等的情况下,想要以少胜多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人多虽然能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士兵那还是一盘散沙,变的毫无战斗力。所以平时对士兵的训练非常重要,总不能上了战场突然忘了军旗或者鼓声的意思,那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所以古代战场的军旗文化,往往就是能打胜仗的关键。
旗帜对于古人来说就是通讯利器,能有效传递各种信息还有位置。在古代军旗中,“纛”是军队最大的旗,也称为“旗头”,一般都是插在帝王车上。纛也是一代一代传了下去,直到后来变成了一种象征至高无上意思的旗帜。皇帝亲征往往是最能够激发军队士气的,士兵们只要看到纛,就明白自己是与皇帝同在一线作战,战斗力自然飙升几个等级。所以纛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提升士气。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军旗,叫牙旗。牙旗一般都是主将或者主帅所立,士兵打仗也需要知道统领的位置,这样才能准确接收下一步指示。古代最早官署为牙,居住的屋子叫牙宅,将领也叫牙将,所以军旗就取名牙旗。到了北宋年间,“牙”字经过讹变成了“衙”,大家对后面这个字应该就比较熟悉了,衙门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影视剧中见到。所以牙旗在战场上就是象征主帅的标志。
号旗在古代战场上是最重要的一种旗帜,号旗分很多种颜色,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指令。代表进攻、防守、撤退、检查士兵伤亡情况等,这些都是通过号旗实现的。所以将领能不能把号旗使用好,就是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在平时训练中,士兵可能要记十几种不同颜色号旗所代表的意思,记错其一可能就全乱了,所以这方面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只要训练有素,就有以少胜多的可能。
号旗在不同朝代叫法可能会不一样,但作用都是差不多的。有些号旗会用不同的图案已作区分,因为敌人可能已经猜透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所以只能跟着变阵。现代战场我们已经有了即时通讯系统,使得传达信息变的更高效,但如何防止信号不 扰也是个大问题。如果和总部失去联系,那士兵的处境就非常被动了。
清代后妃梳什么发式,可以说是一件神秘莫测的事情:自从慈禧垂帘听政,以“母仪”昭著天下才揭开这一秘密。流行于清末的“大拉翅”被世人认定是宫廷后妃的正式发式,宦官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法,流传至今的戏剧舞台上。其实,清代后妃发式也与清代社会发展一样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朴实到奢华的过程。
统治清代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耕种、采摘的生活方式。为了行动快捷,便于骑射,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一长辨,盘一圆髻。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统一。到后来努尔哈赤建后金国,始建冠服制度。宫廷后妃命妇为了大典时戴朝冠的需要,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清初,再次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小两把头”的出现,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容、美饰的审美型发展。
清中期,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小两把头”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年纪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年老的梳“两把头”,首饰选质地高贵的,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稳重。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到清代晚期,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发型。“大拉翅”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需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可谓两全其美。《清宫词》曰:“凤髻盘出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底。”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与她在清宫中的地位有关。她所处地位与清代的皇太后、皇后都不同。加之她奢侈无度、生活靡费。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美”的标准。
清代后妃发式从简单的“小两把头”到“叉子头”、再到“大拉翅”都有明显的满族传统特色,点缀这几种发式的头饰,也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下边分别叙述:扁方: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合著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书中,曾讲到“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上”。扁方一般长32—35厘米之间,宽4厘米。厚0.2—0.3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一端似卷轴。梳“叉子头”或“大拉翅”,都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汉代男子盛行戴冠、弁、冕作装饰,装冠、弁、冕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件12寸长的大簪,从左穿到右。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的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由此可推断,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很多,有金、银、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宝石等。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如金缧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刻多种多样。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能制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后妃们戴扁方、故意露出两端的花饰,有的还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一束绿穗,走起路来,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美丽的仪态。
簪:簪的使用很早,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就有圆椎形的骨簪出土。春秋战国时期,金簪、玉簪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帝王饰玉簪、后妃饰金簪。其次象牙簪、玳瑁簪均为臣子戴的簪。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不外实用型和装饰型两种。实用簪多为光素长针挺,质地多为金、银、铜等,在盘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装饰型簪多选用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清宫后妃头簪多用金、玉珠、宝石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精美。如故宫现存“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用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雕刻成一笔写成的“寿”字,簪挺就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样方法雕制的翡翠盘肠簪,红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的佳作。金錾福字簪,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闻名。再有,在金、银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挺两部分组成。簪头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花叶枝杈,再将宝石做成的花辨、花蕊的底部钻上孔,穿细铜丝,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轻轻一动,擅摆不停。使飞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杈形象逼真,维妙维肖。戴在女性头上,无疑增加了几分娇态美姿。
头花:头花是清宫后妃梳“叉子头”、“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松、竹、梅)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都以制作精致,形象逼真而著称。清宫后妃喜戴头花,因花朵大、覆盖面大,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富丽堂皇。清代后妃戴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亦有显示身份、地位的意思。在慈禧的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还喜欢戴大朵绒花。这是因为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因此,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以求吉祥。尤其应时节顺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绒春幡,清明日戴绒柳芽花,端阳日戴绒艾草,中秋日戴绒菊花,重阳日戴绒朱萸,冬至节戴葫芦绒花……
流苏:1904年,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了几幅油画像,其中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衣氅衣,头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为慈禧增添了雍容富贵之感。流苏与古代八大首饰中的步摇极为想象。“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始见于汉代宫廷后妃的礼制首饰。汉代以后,步摇逐渐流行民间,成为妇女喜爱的首饰之一。清宫后妃称步摇为流苏。其形式多种多样,顶端有龙凤头、雀头、蝴蝶、鸳鸯、蝙蝠等,或口衔垂珠、或头顶垂珠。珠串也有一层、二层、三层不等。在故宫珍宝馆展出的一件“米珠双喜字流苏”,是同治帝大婚时,皇后戴过的。流苏顶端是羽毛点翠的大蝙蝠,其嘴里衔着两个小金套环,下面衔接一个羽毛点翠的如意云头。如意云头下平行缀着三串长珍珠。每串珍珠又平行分为三层,层与层之间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串珠最底端用红宝石作坠角。整个流苏长二十八公分,戴在发髻顶端,珠穗下垂与肩平。是流苏中最长的一件。清宫珍藏的流苏多为皇后所戴,以凤衔滴珠的数量最多。如一龙一凤对峙的称为“龙凤呈祥”,双凤对立的称“彩凤双飞”,牡丹花与凤凰的是“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等。皇帝自喻真龙天子,皇后就是鸟中之王的凤凰。封建帝王希望自己多子多孙,所以皇后头饰中凤凰及凤鸟育雏的题材就很多。
此外,后妃头饰中还有勒子、钿花、疙瘩针、老鸦瓢、耳挖勺等满族特色的首饰,都是清宫后妃梳“两把头”用以固定、装饰发髻的。随着满汉风俗习惯、服饰文化的融合,清宫后妃头饰逐渐被民间所吸收,由此演变出许多深为妇女喜爱的头饰,流传至今影响很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