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什么药用。其注射液最大剂量能用多少

黄芪有什么药用。其注射液最大剂量能用多少,第1张

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粗长、表皮皱纹稀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优。中医学认为,黄芪的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证实祖国医学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黄芪确有明显的强壮作用。灌服黄芪的动物,增重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时间延长,尿量增加。黄芪还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防治循环衰竭。对实验性肾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尿中蛋白定量减少。

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近几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很快,可直接喂猪催肥的约有500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松针粉:在猪的日粮中加入25%~5%的松针粉,日增重可提高30%左右。

(2)艾叶:在猪的日粮中加入2%~3%的艾叶粉,日增重可提高5%~8%,可节省饲料10%左右。

(3)槐叶粉:在猪的日粮中加入3%~7%的槐叶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0%~15%,节省饲料10%以上。

(4)葵花盘粉:在猪的日粮中加入3%的葵花盘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3%以上。

(5)芝麻叶:利用芝麻叶喂猪可以代替37%的稻谷,且日增重提高20%左右。

(6)薄荷叶粉:在猪的日粮中加入4%的薄荷叶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6%左右。

(7)鸡冠花:在肉猪的日粮中加入5%的花或10%的茎叶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0%。

(8)野山楂:在猪的日粮中加入100千克的山楂,可以增强猪的食欲,日增重提高10%。

(9)芫荽(香菜):在小猪的日粮中加入4%的芫荽,日增重可以提高11%~23%。

(10)党参叶:在仔猪的日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党参叶,日增重可以提高16%。

(11)蚕沙:在猪的日粮中加入适量的蚕沙,日增重可以提高13%左右。

(12)蚯蚓粉:在猪日粮中加入适量的蚯蚓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0%~15%,体重25千克以上的猪日喂25克,50千克以上的猪喂50千克。

(13)麦芽粉:在哺乳仔猪、断奶猪和僵猪的日粮中加入4%的麦芽粉,猪的体重分别提高23%、1513%和564%。

(14)葡萄渣:在后备母猪的日粮中加入10%~15%的葡萄渣,日增重可以提高5%~7%,节省饲料35千克左右。

(15)柠檬酸:用含柠檬酸3%的饲料喂养10日龄仔猪,日增重可以提高30千克。

(16)醋:在肉猪的日粮中加入05%~2%的醋,猪采食量可增加10%,日增重可以提高15%左右。

(17)沸石:在肉猪的日粮中加入5%的沸石,日增重可以提高30%以上,育肥期缩短20天。

(18)稀土:在猪的日粮中加入006%的稀土,日增重可以提高30%以上,节省饲料10%以上。

(19)白芍:每头猪每天喂白芍10千克,日增重可提高 3%~5%,日粮中加入2%,日增重可提高2%左右。

(20)糖精: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005克的糖精,猪日增重可以提高10%以上,饲料消耗降低4%左右。

常用的中草药育肥处方有:追肥散、保健散、增重散、首乌合剂、肥猪灵、健胃生长剂等。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卵状披针形世椭圆形,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蝶形花冠,淡**或白色。荚果具黑色短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干旱,适应性强。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厘米,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

生的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炙的就是用密糖加工过的,加工过的比较上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38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2023-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