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全车做隔音有作用吗?

汽车全车做隔音有作用吗?,第1张

全车隔音真心没啥用,只是能提高汽车音响效果,对行驶和引擎噪音的改善没有帮助(引擎噪音通过传动机构、行驶噪音通过悬挂,都直接传递进车厢了;且传递进来的都是低频共振形成的噪音感觉)

我多年前有一部轿车中华尊驰,花了4千大元,使用大能的材料全车隔音(四轮翼子板、四门、底盘和车顶、引擎盖和防火墙、后备箱全轮廓),都是一层减震胶+一层隔音贴膜;最后的结果只是关车门声音变厚重了,音响低音变浑厚了而已;一行驶起来噪音依旧。

  (1)汽车加机油要加到油尺的上止点最适宜

  (2)原因:把邮箱加满,会给车子增重,反而会增加油耗。

  补加机油的步骤:

  (1)将汽车停放熄火一段时间(10分钟左右),拔出机油尺,用擦布将尺上的油迹擦干净。

  (2)将擦干净的机油尺插到油尺管里,再次拔出机油尺,查看油尺上的油迹(这时机油尺上的油迹则与油底壳的油面是一致的),正常情况下,油迹应在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中线偏上。

  (3)根据机油尺上的油迹来判断是否缺油。如油量不足应马上加油,在加油时要不断地拔出机油尺,来观察添加机油的情况。

  (4)在补加机油的时候,要注意应尽量补加机油与发动机中的机油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品牌,不同品种的机油混加,以免机油中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发生反应。

从官网信息看,此次2020款改款帕萨特的两款入门车型(280TSI 商务版/精英版),配置表上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整备质量由此前的1455kg增加到1470kg,增重了15公斤。而330TSI版本和380TSI版本,整备质量则保持不变。

虽然官方并未对此次“增重”展开具体的说明,但很多人听到该消息的第一感觉,就会不由自主地联系到安全问题上,是不是对A柱进行加强了呢?

帕萨特“自我救赎”

实际上,在中保研事件后,这已经不是帕萨特第一次在安全问题上引发热议了。先是今年的1月份,上汽大众宣布主动申请参加另外一家安全机构——C-NCAP的碰撞测试,试图一扫中保研的阴霾。

最终帕萨特如愿获得了五星的碰撞成绩,不过大家也都知道,C-NCAP和中保研的测试标准并不一样,而且C-NCAP向来有“五星批发部” 之称,所以针对该结果,大家并不怎么买账。

紧接着4月20日,上汽大众宣布2020款帕萨特上市,新车主要对配置进行升级。其中有一个配置是被讨论最多的,也是关于安全的,那就是在入门车型上新增了前后头部气帘,达到了全系标配。

不过此举也并没有换来好评,反而被批没有诚意。因为增配的同时,价格也随之提高了,例如入门车型由此前的1849万涨到1859万,多了1000元。

而时隔5个月,大众又对帕萨特进行调整。种种举动的背后,说明大众确实慌了。从销量数据来看,作为曾经顶梁柱的帕萨特,今年1-8月累计销量仅为74541辆,已经被老对手雅阁和凯美瑞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当然,销量下滑还是次要的,在疆哥看来,影响最大的还是整个大众的安全性口碑。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因为帕萨特这事,在网络上还一度盛传“买大众车送头盔”的段子。

“消失”的中保研

虽然目前关于帕萨特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但可以看出,大众确实在“以它的方式”进行补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已经有所缓和,配合幅度不小的市场优惠,帕萨特的销量也开始回暖。

可时至今日,中保研还未对此事发声。这让人不禁想问,中保研到底怎么了? 更有趣的是,自事件发生以来,也没其它测试车型的消息了,当初那个受万人追捧的中保研,似乎一下子选择了销声匿迹。

引发两种观点

关于这事,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大家比较推崇的阴谋论,他们认为中保研和厂商或许背后真的有利益勾搭,迟迟不公布结果,无非就是想采取冷处理的方式,避开舆论的风头。

第二种说法则是站在中保研这一边,在他们看来,中保研不太可能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前期靠着拒绝送检车、测试标准严苛等优点,积攒了不错的口碑。

此外,中保研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并联合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八家财产保险公司与精友世纪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知道车辆在碰撞之后的维修费用,从而制定相关的保险收费标准。

这样一想,中保研和厂商其实是站在利益的对立面,中间或许有什么误会?当然,在疆哥看来,由于中保研迟迟没有发声,这种说法已经慢慢站不住脚了。

写在最后

帕萨特因为中保研背负了骂名,大众为此也付出了代价。而中保研,一定程度来说,是帕萨特将它的影响力推到了高潮,现在却因为本田皓影事件而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这样充满戏剧性的情节,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瓜可挖,大家不妨再等等看。

抖音车评人说 奔驰E级铝换钢后增重300公斤,还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减震器断裂形成断轴,今天六叔就告诉你事实的真相。

01奔 驰 E 级 铝 换 钢 的 真 相

1、奔驰的平台化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奔驰的MRA后驱平台采取了技术共享的原则,因此就车身结构和设计上来说,奔驰S级、奔驰E级、奔驰C级、奔驰GLC、奔驰GLE、奔驰GLS等车一致。(你可以理解为以上这些车在被动安全方面基本一致,但在主动安全方面因车价和定位原因有很大差别。)下面虽然是以E级车举例子,但也同样可套用到其它MRA后驱平台车的身上。

2、奔驰E级车到底有没有铝换钢?

事实上是有的,抖音车评人说奔驰E级车的四门两盖都是铝换钢,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海外版本的奔驰E级车四门也是钢制结构,前后机盖是铝合金结构。进入到国内后,前后机盖变成了软钢结构。

3、奔驰E级车到底为什么要进行铝换钢?

降低成本将前后覆盖件进行铝换钢,说破大天也是为了降成本。

国内铝材供应商制造水平这一代奔驰E级(V213)是2016年上市的车型,它的概念设计要再往前追溯到2011年,车身材料就要被确定,这是奔驰标准的开发流程。由于奔驰对所使用的每一款材料都有自己的内部放行标准。2011年的时候,国内并没有得到奔驰放行的汽车铝板供应商。如果从欧洲进口原材料,物流周期在3个月左右。铝合金材料加工出来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材料会变硬变脆,这样会导致在后续铆接过程中产生开裂,所以根据奔驰的内部标准,铝合金板材从卷材生产出来到在工厂完成后续铆接的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但如进口原材料的话,考虑到铝板一般起订量都在10吨以上,无法在6个月内消耗完这些材料,从而导致巨大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4、铝换钢后,到底增重了多少公斤?

有一个汽车的专业名词叫“整备质量”,就是你在4S店购买的新车,加满1箱油以后的总质量。这个整备质量可以在右侧B柱上的铭牌上看到,是每个车型做公告的时候必须要申报的内容,之前媒体提到的国内长轴版的奔驰E比海外版重300公斤,其实这个指的是整备质量。事实上,国内版本比国外版本在整备质量上重了200公斤,这200公斤来源于以下3方面,

铝换钢的影响上文提到,四门两盖中的四门跟海外版本一样都是钢材,两盖指的是前后机盖尾门的覆盖件换成了软钢,六叔实际测量后重量共增加了20公斤左右。

国内版本轴距的增加在车身长度方面的零件都需要做相应的加长,比如车身,内饰零件,外饰零件,线束,地板传动轴等等,所有这些零件的加长会增加额外的重量。

中国市场增配奔驰E在中国标配全景天窗,但海外入门版是不带天窗的,仅全景天窗相对不带天窗的顶盖,重量就增加近30kg。后排座椅针对中国客户调整成了滑动式座椅,可调节椅背角度,座椅底部增加了滑动机构,坐垫也进行了加长加厚提升了舒适性,也增加了部分重量,另外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也是全新的设计,是更宽大的扶手,同样也会增加重量。除了座椅外,油箱的容量也从海外版的41L增加到66L,加满油后重量也会增加。另外还有国内版本的E级针对中国市场还增加了一些NVH方面的专属优化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的总和才是导致整备质量相对海外版本增加的真实原因。

5、E级车断轴跟铝换钢到底有没有关系?

E级车之前的断轴属自身设计问题,目前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召回,新出厂的车没有发现过这个问题了。对于国内版本比国外版本重了200公斤来说,在国内奔驰都重新进行了标定和耐久测试,因此抖音车评人说车身变重而发生的断轴,属于无稽之谈。

02六 叔点 评

作为购车人,大家对网上的信息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抖音上的车评人都喜欢黑奔驰,其实都是有利益关系的。

第一,奔驰没给他们充值。

第二,黑奔驰有流量。

第三,黑奔驰能让自己成为公知,迎合那些买不起奔驰的键盘侠们。

事实上,同样的价格,你买奔驰也好,宝马奥迪也罢,在驾驶风格和配置上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但在车身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其实豪华品牌都有自己的底线,不会拿百年口碑开玩笑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买帕萨特的车主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了,毕竟中保研25%偏置碰撞A柱断裂,可不是召回能解决的问题。

抖音车评人应该拿吸铁石去宝马4S店

会有新发现的 不用谢我,我叫雷锋

黑奔驰都黑不到点子上 真悲哀

哪天看到奔驰的律师函发来 就都消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迈腾比凯美瑞还轻,为啥说凯美瑞皮薄馅大?首先说,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迈腾比凯美瑞还轻,因为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德系车就是要比日系车安全,车重底盘稳,操控性能好。通俗的说,在他们眼里,德系车就代表着安全,以至于大家都人言亦言,就成了大家的一种共识,慢慢的,日系车成了皮薄馅大的代名词了。当大家看到了迈腾居然比凯美瑞还轻,就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怎么可能呢?这里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一下,汽车的轻重与否,真的与汽车安全有很大的关系吗?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吧!

汽车车重不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影响汽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车重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从汽车安全角度来说,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所谓主动安全,就是能够主动避免危险的发生,从人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驾驶员的安全驾驶习惯,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等人为因素的,我认为这些都是属于主动安全的范畴。因为,即使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换不同的人驾驶,安全程度也会不一样。

从汽车主动安全配置方面来说,比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ACC巡航系统等等,一些电子辅助系统,这些都可以算是汽车的主动安全配置,它们能够主动预防汽车发生事故或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这些不管是人为因素还是汽车的主动安全配置对汽车的安全保护重要性,相比我们所认为的汽车车重对汽车安全的影响的重要性要大得多。所以单纯地把汽车车重大小去衡量一辆汽车的是否安全的观点,我认为是不客观,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再从汽车的被动安全来分析,所谓汽车的被动安全配置,主要包括了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保险杠,笼型车架等,这些配置主要是当汽车在发生危险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或者降低车内人员的安全受伤害的程度。这我们可以看出,主动安全是预防,避免危险的发生;而被动安全是危险事故已经发生了,是减少或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安全,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外的人员安全。

所以,我们去衡量一辆汽车的安全级别怎么样?我认为更应该从汽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高低去衡量,而不是单纯的以汽车的重量大小,钢板的厚薄,关门的声音等等一些表面的现象去判断就安全与否。如果以车重来衡量汽车安全,那凯美瑞比迈腾还重,是否就可以说凯美瑞就比迈腾安全呢?所以,同级别汽车的轻重与否,车身钢板厚度怎么样,并不是决定汽车是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说皮薄馅大,汽车就不安全,并不成立。

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

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不管是德系车还是日系车,在汽车研发的设计阶段,汽车就是用来开的,而不是用来撞的。因为如果在一定的危险速度上两车相撞,汽车的轻重与否,或者钢板的厚薄与否,其实对最终的安全结果都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没有所谓的哪个更安全的讨论了?只能说,在保障基本的汽车安全设计情况下,德系车的设计理念更侧重于在高速上行驶的动态表现;而日系车更注重于城市路况,经济舒适的家庭用车方面,也就形成了各自风格特点不同的区别,也无所谓的哪个车系更安全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作为同级别车型的迈腾和凯美瑞,单纯以车重的大小来对比两车的安全与否,既是不客观也是不合理的,更不应该得出皮薄馅大等不安全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人为的因素,从汽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上面去分析对比两车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如何,来做对比,更合理!

以上看法,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谢谢大家!

碳罐多长时间换一次

碳罐之理所当然容易老化损坏我觉得同样是有原因的,由于碳罐本身比较脆弱,其内部所填充的物质大多数基本都是活性炭和燃油蒸汽,汽车驾驶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但碳罐可经不住磕磕碰碰,非常多碳罐仅仅仅仅是受到壹些震荡,其性能那么就会大大减弱,因而定期更换碳罐是很必需要的。

虽然在非常多汽车的使用就说明上并未明确标准碳罐的使用寿命,不过按照常年累积的修理案例来看,大部分汽车在驾驶行程到了4-6万公里上下的情况下,车上原装的碳罐那么就会出现各类各样的问题,碳罐损坏可能那么就会影响到车里面汽油味增重、汽车发动机难以起动或出现挫车现象,这已经严重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理所当然一旦发觉碳罐损坏,就必须要马上更换。

碳罐多少钱一个

碳罐本身我觉得并非一个很贵的部件,但按照适配汽汽车型号号的不相同、部件品牌的不相同,价钱方面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差异,但绝大多数产品的价钱基本都在一两百块之间,具体价钱需要参照各自当地汽修店的定价,假如需要更换就必须要在加部分工时费,总价大多数不超过三百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40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2023-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