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慢板屈伸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

藏族慢板屈伸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第1张

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体态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是: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90°前俯。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力、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边”舞蹈动律。 藏族女性的体态特征:含胸、垂肩,体前倾,重心微移至前脚掌,背部向上延伸至头顶,下颚微含,胯部上提,切无踏腰。

1、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个“屈”除了要求颤膝外,也包括懈胯,由于这一律动的特点,使藏族民间舞蹈下肢主动,上肢松驰,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动律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

2、膝部的颤动和屈伸在藏族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肩膀与腰相平(弓腰),双手成环抱形左右摆动。(因为当时藏族人民被压迫,手的动作代表人民的思想斗争)之后立起腰,代表人民解放的欢乐和尊严。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藏族舞的基本动作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是什么 篇1

 1、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1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1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1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1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1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1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藏族舞是什么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3、藏族舞的活动仪式

 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乡宾客依次就座于嘉宾席,并接受主人献上的青稞酒,按习俗用中指蘸酒挥弹三次,以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重。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是什么 篇2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三个方面:身姿稳定、手臂晃摆、脚步颤踏。

 1、身姿稳定

 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身姿要保持稳定。

 2、手臂晃摆

 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颤踏

 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呈现出自然摇摆的状态。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是什么 篇3

 一基本步伐二手形三脚位

 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单靠步

 ⑥ 连靠步

 ⑦ 长靠步

 锅庄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

 “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

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半农半牧区中甸“锅庄”的表演,牧区色彩较重;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时,农耕生活的气息更浓。

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腿部的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地,小而快地的弹性动作,有时弹性动作会替换为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

藏族舞蹈的颤动或屈伸步法要随着身体的重心移动,移动的同时要带动身体放松的上肢,手臂要随着舞蹈动作产生飘动的感觉,自己不能刻意的去移动身体的上肢,藏族舞蹈的身体上肢不能有丝毫的主动表演行为。

藏族舞蹈着重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有一种劳动动作形成的协调美感,藏族舞蹈在跳动时,非常强调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等身体部位的配合,男女舞者的动作配合给人一种奇异的优美感觉。

你说的藏族舞蹈的膝盖的动律,就是藏族舞蹈里面最关键要掌握的屈伸,藏族舞蹈的动律习惯跟这个民族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你要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藏族人民常年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带,气候恶劣缺氧,决定藏族人民的体态不是昂扬向上的,在跳藏族舞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体态问题,才会跳的像藏族舞蹈。其次,藏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区别于农耕文化,一定要区别于江南小民族舞蹈的柔弱娇俏,想要跳的好看,要注意舞蹈时的热情奔放。在完成屈伸动律时,掌握起来并不难。你的脑海可以想像一下青藏高原连绵起伏的雪山,和无边无际的视野,这就延伸到你最需要注意的膝盖动律,切记膝盖没有完全直、也没有完全蹲死的时候,而是灵活的、平稳的、连绵不断的颤动律,切记做的有棱有角。注意了这些,相信你的藏族舞蹈会有很大的进步

藏族风格舞蹈主要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胸部的屈伸,答案:错误。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

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

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

藏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如下:

腿部的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地、小而快地弹性动作,有时弹性动作会替换为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藏族舞蹈的颤动或屈伸步法要随着身体的重心移动,移动的同时要带动身体放松的上肢,手臂要随着舞蹈动作产生飘动的感觉。

民间舞蹈(folk dance) 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2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