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我与产科共成长”的稿子

求一篇“我与产科共成长”的稿子,第1张

因为年轻,因为冲动,因为爱好挑战,学习检验专业的我报考了中国医科大学妇产专业的研究生,连跑带颠赶上了录取的末班车,2005年8月我开始妇产专业的学习,研一学基础课的时候,我利于闲暇时间跟着本科生上《妇产科学》课,终于把《妇产科学》六版书狼吞虎咽地嚼了一遍,啥都没记住,还觉得很吃力,有时候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想法浮现在眼前,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但是既然选择了,就慢慢地往前走吧!

时间飞逝,转眼间硕士论文的实验做完了,开始进临床实习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在科里认真而仔细地做每一件事情,我的导师李秀琴教授很照顾我,实习刚开始让我管理较少病人,以后逐渐增加,同时为了让我能快点成长,给我介绍了一个妇产科知识宝藏--------中国妇产科网,从此我就像婴儿不断汲取母亲乳汁一样在中国妇产科网上浏览着,学习着,成长着。从网上我认识了各地的专家,看到了许多专家的讲课的视频,有一种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感觉,还听了许多前沿知识的讲座,开始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索然,反复听加上查阅相关资料,终于弄明白了,很高兴,这时的我好像一个七岁的孩子在海边拾到他寻找已久的七彩贝壳。每当遇到疑难病例我就到中国妇产科网上搜索或者求助,中国妇产科网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将病例所涉及疾病的诊治规范、治疗原则及最新进展等都娓娓道来,细细评述着。

微创手术为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我最初接触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跟随王永来教授实习的时候,当时就是看热闹。后来实习轮转到了微创病房,开始日复一日的举宫训练,起初总是配合不好术者,总挨说啊,“方向感不强,举宫要领没掌握。。。。。。。”,一时间我头大眼晕耳朵发热,晚上回寝室,我来到中国妇产科网,搜索腹腔镜举宫,出现好多资料,一时间不知道看哪个是好,其中包括留置举宫器步骤、注意事项及举宫要领等等,此时的我像森林里饥饿的狼遇见了寻觅已久的美味,痛痛快快地饱食了一顿。第二天,我向术者主动要求举宫,自己留置举宫器,全神贯注配合术者,手术很顺利,我也圆满地完成了举宫任务,以后举宫日子好过多了。

如今在锦州市妇婴医院妇科从事腹腔镜工作,中国妇产科网更是我们医院妇产科医师的良师益友,腹腔镜手术的技巧在论坛视频上清晰可见,好多专家的手术录像让我们大饱眼福。同时,我们医院参加了中国妇产科网举办的会议直播活动,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不但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受益匪浅,而且充分调动我们基层妇产科医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将学习的新知识新观念运用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惠济于我们的广大患者。

回忆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离不开中国妇产科网的丰富的营养,相信在中国妇产科网畅游的所有的网友都有同样感受,由衷地感谢中国妇产科网的版主及默默奉献的管理者们,汇集各种营养素,为中国妇产科医师煲制了如此美味多样的的营养汤,时时刻刻营养着中国的妇产科医师。我想,中国妇产科网营养了中国的妇产科医师,也就营养了中国的母亲;营养了中国的母亲,也就营养了中国的孩子,也就营养了祖国的未来,营养了我们的民族,所以我要衷心的祝愿我们中国妇产科网越办越好,越走越远,酿出更多的营养素,煲出更丰富的营养汤,其意义深远,同时希望我们中国妇产科网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所有的妇产科医师团结在这里,积极学习,不断进步,为我们中国广大母亲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兴旺全力以赴!

以下是腹腔镜操作的基本步骤。1、人工气腹于脐轮下缘切开皮肤1cm,由切口处以45度插入气腹针,回抽无血后接一针管,若生理盐水顺利流入,说明穿刺成功,针头在腹腔内。接CO2充气机,进气速度不超过1L/min,总量以2-3L为宜。腹腔内压力不超过213KPa(16mmHg)。2、套管针穿刺腹腔镜需自套管自套管插入腹腔,故需先将套管针刺入,方法见本章腹腔穿刺节。腹腔镜套管较粗,切口应为15cm。提起脐下腹壁,将套管针先斜后垂直慢慢插入腹腔,进入腹腔时有突破感,拔出套管芯,听到腹腔内气体冲出声后插入腹腔镜,接通光源,调整患者体位成头低臀高15度位,并继续缓慢充气。3、腹腔镜观察术者手持腹腔镜,目镜观察子宫及各韧带、卵巢及输卵管、直肠子宫陷凹。观察时助手可移动举宫器,改变子宫位置配合检查。必要时可取可疑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4、取出腹腔镜检查无内出血及脏器损伤,方可取出腹腔镜,排出腹腔内气体后拔除套管,缝合腹部切口,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5、腹腔镜检查后处理:(1)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缝合腹部切口前虽已排气,腹腔仍可能残留气体而感肩痛和上腹部不适感,通常并不严重,无需特殊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21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