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要做哪些运动来恢复训练?

脚踝扭伤,要做哪些运动来恢复训练?,第1张

脚踝扭伤的康复训练:

跟腱拉伸,面向墙壁站立,健肢在前,稍屈膝,患肢在后,保持伸直,足跟放平不离地,轻轻向前绷紧足趾。保持两足跟放平不离开地面,髋部向前用力朝向墙面,保持这样的拉伸30秒然后放松30秒,然后重复练习。

屈膝跟腱拉伸,面向墙壁站立,健肢在前稍屈膝,患肢在后,屈膝并轻轻向前绷紧足趾。保持两足跟放平不离开地面,髋部向前用力朝向墙面,保持这样的拉伸30秒然后放松30秒,然后重复练习。

高尔夫球滚动,坐在一张稳定的椅子上,双脚着地,在患足足弓下放一个高尔夫球来回滚动,持续2分钟,注意坐直并且保持你的脚朝向椅子。

毛巾伸展,坐在地板上两腿向前伸直,对折毛巾套在患足的脚掌拇趾根部,并用双手抓紧毛巾的两端,保持没有受伤的腿伸直,朝向自己拉毛巾。维持30秒然后放松30秒,重复3次。注意过程中伸直腿,坐端正。

扩展资料:

脚踝扭伤恢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首先运动前热身应该充分,让脚踝关节韧带都得到足够的活动和拉伸,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当中。

2、整个训练需要保证安全,并且在有足够肌肉力量恢复之后再进行。如果训练不当或者操之过急,也容易发生再损伤。

3、平时训练时建议配带合适和舒适的护具或者肌内贴,跑步一定要选择平坦路面,不建议在斜坡、草地或者不平的路面,容易增加扭伤风险。

凤凰网—脚扭伤后如何正确的康复训练

我们在运动时常常会扭伤脚踝,在不太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时,也常常能看到由于穿着高跟鞋或厚底鞋而扭到了踝关节的人。

“有的人虽然扭伤比较重,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不进行就诊,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就诊时机。”医生提醒说,扭到脚踝后,要视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

“很多人崴脚以后,觉得其他人也都有扭伤过脚的情况,认为自己崴脚后有肿痛是正常的,不必去医院。有些韧带损伤,甚至骨折的患者,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这么严重。选择休息几天,疼痛减轻后继续行走。往往就会出现损伤部位的韧带撕裂不愈合,造成慢性踝关节不稳或者是骨折后继续行走造成骨折情况加重,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晚期形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的限制了患者的行动能力,使日常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为什么会崴脚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踝关节扭伤后,多导致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过度牵拉或撕裂,严重者会引起踝关节周围的骨折。由于踝关节是人体进行运动的承重关节,因此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

我们在进行下楼梯、下山、起跳后落地等活动,或者穿着高跟鞋在崎岖道路上行走时,一旦不能掌握平衡,就容易导致踝关节的扭伤,大部分情况下受伤时足处于内翻位置,损伤部位为踝关节外侧结构。

医生指出,扭伤后,有的人会由于出血造成的血肿使整个脚都肿起来了,有的脚踝周围会出现局部淤青,这是因为韧带表面分布有细小血管,韧带损伤后周围血管破裂就会造成局部淤青。淤青肿胀越重通常意味着踝关节损伤越重。

崴脚后如何处理

“崴脚后,如果感觉疼痛并不严重,也没有出现淤青,红肿,就可自行在家观察;如果在几小时之内,扭伤的地方迅速红肿,淤青,疼痛加重,就要立刻到医院去。”

医生表示:“反之,如果扭伤后没有肿胀,疼痛不明显,没有淤青,我们会认为伤到韧带和骨头的几率较小,可以先休息观察,如果症状不再继续加重的话问题一般不大。”

韧带完全断裂的时候会听到“啪”的一声,如果同时听到“喀拉喀拉”声,就有可能发生了骨折,如果您崴脚后听见这种声音往往提示损伤较严重。

如果我们无法判断崴脚的损伤程度,就可以遵照RICE原则处理后,尽快到医院去,由专科医生来判断。

提醒大家如果严重的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经常性崴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

第一、佩戴护踝增强踝关节稳定性,可以保护脚踝关节避免发生崴脚。

第二、每日坚持提踵练习,增强小腿三头肌力量及强度,也可以提高脚踝关节稳定性,防止发生崴脚。每次锻炼不少于30分钟,每日锻炼一次,连续锻炼3~6个月可获得良好效果。

第三、如为脚踝韧带发生断裂,应行手术治疗重建断裂的韧带,恢复关节稳定性。

这种情况是踝关节稳定性较差的表现,所谓崴脚,就是为外力使脚踝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受损。建议你平时加强踝关节稳定性锻炼。多走路对脚底摩擦和压力较大,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而且对踝关节稳定性没有多大的针对性帮助。可以适当走鹅卵石路,最好是站在平衡垫上训练踝关节稳定性,每周锻炼3-4次就可以了,大概就是隔天一次,不需要天天练,每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站姿提踵 

以站姿开始,非常简单的两个小动作,我们从小就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正向提踵,也要做反向提踵,这样才能既锻炼到小腿伸肌,也能锻炼到小腿屈肌。反向提踵时可以站在台阶或踏板上,如果站不稳定,可以手扶支撑物来平衡。

 坐姿提踵 

坐姿和站姿有何不一样?站姿提踵时,腓肠肌参与的更多,它距离踝关节还有一定距离。而坐姿提踵对比目鱼肌的刺激更大,它距离踝关节近一些,保护能力更强。

踝关节旋转

以坐姿开始比较方便,双腿稍抬离地面,给脚踝的旋转留出足够空间。保持腿部稳定,最大限度地旋转脚踝,逆时针与顺时针都做,可以锻炼踝关节的韧性。

芭蕾站姿 

练习芭蕾站姿的好处,除了锻炼腿部肌肉,还有效锻炼核心。两脚跟相对,脚尖向外侧展开,双脚尽量呈“一”字型。膝盖绷直,腿部内侧肌肉收紧。背部挺直,腹部收紧,不要刻意挺胸,而是感觉整个躯干向上提。 

弹力带勾脚 

勾脚的动作既可以锻炼小腿,也能强化脚踝,最好以坐在地板上的姿势进行,辅助拉力不大的弹力带。其中弹力带勾脚有两种方法:

1、弹力带绕过脚底,双手抓住两端,用力踩到极限,然后慢慢收回。

2、弹力带绕过脚背,两端可以固定在床腿或门上,用力勾回,慢慢还原。 

抓毛巾 

这个练习训练可以加强我们的足底肌,这部分也和崴脚有密切关系,需要松解和激活。尤其是当你有习惯性崴脚后,更需要锻炼足底肌。可以先从坐姿开始,适应后提升到站姿。

方法:轻轻踩住毛巾,脚趾用力,模拟手抓东西的动作,把毛巾抓起来。

很多人回答是,那么你的脚踝还疼吗?

又该运动了。许多人在运动后感到脚踝疼痛。

很多人甚至告诉我,他们之前有扭伤。但总是不好。总感觉脚踝反复肿胀疼痛,有的人甚至感觉脚软。

其实这并不是罕见的疾病,而是踝关节扭伤后的慢性踝关节不稳。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慢性踝关节不稳比急性踝关节扭伤更具破坏性。

第一,74%的脚踝扭伤都有残留症状。

如果之前有过踝关节扭伤,一定要小心,因为研究表明,74%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持续性的参与症状。

主要包括踝关节无力和一些由踝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情况在受伤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存在。

以前我们常常以为踝关节扭伤是短期无害的,但其实长期的症状和反复的扭伤会逐渐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会发展成关节炎,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10%至15%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踝关节。90%发生在外侧副韧带损伤。

在这些患者中,30%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而42%的患者会再次复发。

尤其在运动员中,踝关节扭伤的复发率可高达70%至80%。

第二,是不是都是韧带松弛导致的?

很多患者甚至一些医生认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是韧带松弛造成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慢性踝关节不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性踝关节不稳,一类是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1机械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周围有结构性损伤。

这可能是韧带松弛引起的,会有明显的外侧副韧带损伤。你也可能有软骨损伤,这意味着滑膜炎。

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抽屉实验清楚地看到。

2然而,另一种伤害是不同的。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韧带损伤,但仍有踝关节失控感。走路感觉不稳,甚至反复扭伤。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最早提出于1965年。由于反馈传入神经障碍,周围肌肉不能在踝关节的异常位置产生应力收缩。最终,关节失去控制,扭伤增加。

如果你猜,你觉得是结构问题多还是本体感觉障碍多?

其实踝关节不稳60%是功能性不稳,只有40%是结构性不稳。

简单来说,这是本体感觉障碍的错。

3你听说过本体感觉障碍吗?

这里主要说本体感觉障碍,因为过去人们更注重肌肉力量和韧带完整性。

但说到本体,感觉人还是很奇怪的。

说到本体,我感觉他的另一个名字比较能接受,就是深情。

在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中,有一种位置很深的感觉,我们称之为深度感,包括位置感、运动感、负重感。

当然也包括平衡感和大脑的综合运动感。

简单来说,本体感受就是人体无意识的自我保护。

然而,外周肌肉韧带的刺激会导致本体感觉的发生。但一旦受体和传入神经纤维因各种原因被破坏,就会影响本体感受。

结果,踝关节运动意识和位置意识信息的准确性改变。影响神经肌肉控制,对关节运动做出反应。

简单来说,正常情况下,脚落地的那一刻,可以发生肌肉的局部微调,使平衡更加稳定。这就是本体感受的自我保护功能。

但是脚踝扭伤后,这种感觉有一个传导和形成的屏障。脚落地时无法及时调整。

结论是脚又扭了。

4脚踝扭伤后怎么办?

这么多,回来看看。脚扭伤后怎么办?怎么才能摆脱慢性脚踝不稳?

如果是急性发作,一定要记住四个要点。

把冰刹住,压上去。

相信你在很多地方都见过RICE原理,就不多说了。这个知识相信大家都懂。

但是急性损伤后我们需要什么康复方案呢?

首先,我们更重视脚踝受伤后的锻炼。

目前的康复计划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神经肌肉控制和姿势控制功能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更加重视肌肉力量的训练。目前稳定脚踝周围肌肉力量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内翻肌的肌肉力量训练。但是很少有人关注本体感觉训练和肌肉神经控制训练。正是这些方面往往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因为这种训练可以重建和增强踝关节的保护反射,进而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动态平衡能力。

比如单腿站在体操垫上,脚踝训练板,使用小蹦床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些平衡训练器。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关节活动度可以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动态姿势控制。

但是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要防患于未然。

踝关节扭伤发生时,不仅要注意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更要注意深度感觉。

脚踝扭伤不可怕。可怕的是慢性脚踝不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49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