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点辅导:初生儿病证——硬肿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点辅导:初生儿病证——硬肿症,第1张

[概  述]

 1定义 硬肿症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一种病证。以全身皮肤发凉,肌肉硬肿,或伴哭声低微,吸吮困难为特征。古代医籍中无本病病名,据其症状可归为胎寒、血瘀、寒厥、五硬等范畴。现代医学称新生儿硬肿症。

 2发病情况

 ①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②发病年龄:常见于1周以内的初生儿,早产、体弱儿更易罹患。

 ③预后:若硬肿面积较大,全身症状重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病因病机]

 1病因

 ①内因:先天不足,元阳不振:多见于早产、体弱、双胎儿,因素禀胎寒,阳气虚寒,或生后患病,阳气更虚,阳虚生内寒,寒凝血涩,气血运行失常,不能温煦肌肤,濡润全身,营周四末,故肌肤不温而硬肿。

 ②外因:护理不当,感受寒冷,或感受他病:多见于先天不足的初生儿,因气候寒冷,保暖不当,致使寒邪入侵,伤及脾肾之阳,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故身冷,浮肿。阳虚则寒,寒凝气滞,气滞则血瘀,故肌肤硬肿。

 2病机

 阳气虚衰,寒凝血涩。

  [临床表现 ]

 出生后一周左右,尤其是早产体弱儿,常有保暖不当诱因史,其症见全身发凉,局部皮肤僵硬,不能用手捏起,体力衰惫,气息微弱,哭声细小无力,动作少,反应低下,昏昏多睡,严重者面颊肌肤僵硬,关节强直,活动受限,不能吮乳。

 [诊断要点 ]

 ①寒冷季节,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皮肤硬肿而冷,或伴不吃,不哭,反应低下。

 ②体温不升或低下(35℃以下),四肢或躯干皮肤冰冷。皮肤肿硬,先从小腿、大腿外侧开始,继而累及臀部、面颊、上肢,甚至波及全身,皮肤紫黯不能用手捏起。

 ③硬肿多局限于患处,一般不波及眼睑、阴囊等皮下组织松弛处。

 [类证鉴别 ]

 新生儿水肿

 新生儿水肿有多种原因,如先天性心脏病、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出现早,多在生后1~2小时或1~2天内发生,水肿波及范围较广,眼睑、头皮、四肢、阴囊等皮下组织松弛处都可发生。

 皮下坏疽

 皮下坏疽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产或用产钳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及臀部)易于发生。局部皮肤变硬,发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辨证论治 ]

 1辨证要点

 ①辨阳虚和血瘀

 阳虚:全身冰冷,僵卧少动,皮肤苍白,硬肿范围较广,哭声低怯无力,唇舌淡白。

 血瘀:全身发冷,皮肤失去柔软状态,僵硬不能捏起,肤色紫暗,唇舌暗红。

 ②辨内寒和外寒

 内寒:肌肤不温,皮肤板硬,身冷肢厥,心腹硬急而痛,哭声低怯无力,面色苍白,大便溏泻而不思纳者则为内寒之象。

 外寒:面色苍白或紫绀,肢端发凉,形寒踡缩,皮肤板硬而凉,关节强直不利,肌肉肿胀,犹如冻伤。

 2治疗原则: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3分型论治

 ①阳气虚衰

 症状: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昏昏多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仰头取气,关节不利,局部皮肤硬肿、苍白,范围较广,舌淡白,苔薄白,指纹淡红或隐伏不现。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参附汤

 ②寒凝血涩

 症状: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硬肿先起于小腿、大腿,继而臀部,甚至波及上肢及面颊。患处皮肤色暗发紫或红肿,面色晦暗,舌黯红,苔薄,指纹沉滞不显。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

 [预防与护理 ]

 预防

 做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产伤、窒息、感受寒冷。

 寒冷季节做好新生儿保暖,调节产房内温度为20℃左右,尤其注意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保暖工作。

 护理调摄

 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燥,睡卧姿势需勤更换,严防发生并发症。

 应给足够热量,促进疾病康复,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必要时鼻饲,或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血浆等。

肩颈部位出现僵硬、酸痛,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保持低头时间过久或者双侧肘关节缺乏支撑,导致颈肩部肌肉充分处于疲劳状态,时间长了形成劳损,就会出现酸痛的感觉。通常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严格避免低头伏案时间过久,尽量选择有靠背的座椅,双侧肘关节有支撑,头部略微后仰,这种姿势能够有效保持肌肉放松,并且要在颈后部垫一个软枕或者暖水袋,能够起到保暖以及热敷的作用,能够有效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炎性代谢产物代谢之后肌肉变成松弛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缓解。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口服消炎止痛药,比如尼美舒利、布洛芬、扶他林肠溶胶囊,这些药物都能够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减轻炎性水肿。

可以口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比如七叶皂苷钠片、归龙筋骨宁胶囊等,这些药物也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水肿消除的作用。可以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之后能够让紧张肌肉变松弛,也能促进恢复。

一、肩井穴按摩。

肩井穴的按摩手法很灵活,主要的手法是拿肩井,将拇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其余四指放在对侧,前后对应用力,向上做提捏的动作,每提捏一次后稍做休息,再次提捏。也可以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还可以拍一拍、搓一搓,动作要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10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

二、风池穴点按。

用右手的拇、食指点按颈后两侧的风池穴3~5分钟。

三、转动肩膀。

转动肩膀是一种很简单而且有效的方式,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且缓解颈部紧张 。做这个运动时,双肩简单的往前转动,然后往后,而且双肩要同时转动,每 次10--15秒,然后再重复。起初为不论何时只要你感觉到头痛,或是开始感觉到颈部肌肉僵硬,都可以做此运动。

四、揉捏。

用右手拇、食指分别从上至下揉捏颈部两侧肌肉3~5分钟。左手捏右肩部斜方肌,右手捏左肩部斜方肌各30~50次。

五、抬头。

做点头抬头运动,抬头的时候头部尽量往后仰。可以缓解颈部酸痛,做左右摆动运动,适当抬肩,可以缓解肩颈酸痛。

六、爬墙锻炼。面对墙,以食指和中指沿壁交替向上爬行,使胳膊尽量举高,然后缓缓回到原处。

颈肩背部肌肉僵硬酸痛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伏案工作,在电脑面前工作的人群,时间不宜过长,工作一个小时左右时要休息一会,做颈部运动,转动一下头部,按摩、揉、捏。

二、注意准确判断病症:

很多人经常头晕、头痛、恶心,但不知道是颈椎病,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应当及时进行诊断,积极防治。

三、饮食禁忌:

A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B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C忌过咸、生冷饮食;

D忌吸烟酗酒;

E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F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G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病情分析:

您好,关于新生儿的治疗,目前我们一般使用的是静脉给药,因为,长时间的肌肉内给药,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就您所说的情况,目前您的宝宝可能肌肉内给药比较多,从而由于药物吸收不良而产生一定的生理表现。

意见建议:

建议您可以给新生儿局部理疗,如果效果欠佳可以进行局疗硫酸镁湿热敷。祝您好运!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伴有水肿、低体温的临床综合征。单纯由寒冷引起者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重症多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

  病因

  (一)寒冷损伤:本症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寒冷损伤是本症的主要原因。胎儿娩出后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生后数日内如保温不当,产热不能抵偿散热时,新生儿即不能维持正常体温,随即出现寒冷损伤。

  (二)感染:感染可诱发硬肿症。

  (三)其它:如新生儿红细胞多。

  症状

  (一)体温不升: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二)皮肤硬肿: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肿两种情况。

  (三)器官功能损害:轻者,器官功能低下。表现为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重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检查

  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触之如硬橡皮样。皮肤呈暗红色或苍**,可伴水肿,指压呈凹陷性。累及部位依次为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治疗

  (一)复温:

  1.复温方法:

  ⑴轻-中度患儿,体温>30℃产热良好。

  ⑵重症患儿,体温<30℃或产热衰竭(腋-肛温差为负值),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暖箱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34℃),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复温时的监护: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定时检测肛温、腋温、腹壁皮肤温度  及环境温度(室温和暖箱温度)。

  (二)热量及液体供给:

  补足热量及液体才能保证复温成功并维持正常体温。热量开始每日210KJ/kg (50KJ/kg),并迅速增至418-502KJ/kg(100-120KCcl/kg)。早产儿或伴产热衰竭患者可再适当增加,在低温时因糖耐量低下,代谢抑制,须严格控制葡萄糖输入速度,宜维持在6-8mg/min,以防止血糖过高,但有低血糖时可提高输入糖量。复温后糖耐量恢复应适当增加输入糖量至8-10mg/kg/min。如热量不足也可根据需要,添加静脉滴注脂肪乳剂。每日液体入量可按1ml/Kcal给予,重症伴有尿少,无尿或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

  (三)器官功能紊乱的治疗。

  1.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

  2.DIC治疗。

  3.争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4.肺出血的治疗。

  (四)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细菌的情况,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应慎用。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是什么?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会发生皮肤改变,起初皮肤发凉、发硬,不易捏起。进而皮肤肿胀,压时有凹坑儿。新生儿硬肿症发生顺序为下肢、臀部、面颊、下腹部,再至上肢甚至全身。如果发现新生儿硬肿症,应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是什么

新生儿硬肿症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低体温、硬肿症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发生顺序

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常见于小腿、大腿外侧皮肤,严重时脸蛋儿皮肤亦可发硬。有时从鼻子和嘴里冒血沫子,呼吸微弱,这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患硬肿症的新生儿,由于体温过低,体内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因缺氧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特别是肺出血,病情十分凶险,患儿常因不易抢救而死亡。因此,早期发现硬肿症,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新生儿硬肿症检查

1、血常规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伴DIC时凝血活酶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FDP降低。

3、血气分析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血生化

血糖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62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