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酸痛怎么办 下列方法让你远离肩膀酸痛

肩膀酸痛怎么办 下列方法让你远离肩膀酸痛,第1张

现在很多的白领们几乎是坐在办公室里工作8个小时,很少有起来活动的时间,因此,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旁边,缺乏走动,往往就会造成肩膀酸痛,而有的白领不知道肩膀酸痛是怎么回事,也不太去注意,时间长了就会痛的更厉害。那么,肩膀酸痛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吧!

长期不良姿势造成肌肉紧张

肩膀酸痛并不是由于什么原因而突然产生的,而是随着日常生活的积累而逐渐显现出来的症状。从职业上说,牙医、白领中患有肩膀酸痛这一职业病的非常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一直向前弯着身子工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也会用到肌肉,因此疲劳积聚。久而久之,便引发了肩膀酸痛。更棘手的是,肩酸会因长时间的不良习惯而恶化下去。

由于经常会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会致使脖子和肩膀部位周围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就会出现血管受到压迫,老废物积压。而这就是肩膀发酸以及沉重的真实原因。如果要是压迫到末梢神经,那时,就会感觉到肩膀出现酸痛,肩膀一旦酸痛,肌肉就会越紧张,最终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自测是否是肩酸体型

使背对着墙,保持立正的姿势站立。这时,不要特别用力,只需后头部、肩胛骨、臀部靠着墙就OK。若能使脚后跟贴墙的话就更完美了。后头部离开墙面的人,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可能性就大。

对脖子和肩膀肌肉的负荷持续不断的话,不久就会引发“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原本呈一定弧度弯曲的颈椎变成笔直的状态,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此状态持续的话,覆盖着背部广大区域的斜方肌,以及沿着脊柱走向的竖脊肌就会紧紧地收缩,进而使负担加重。脖子和肩膀的僵硬和酸痛,又是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第一原因。

随着交通的便利,现代白领伏案工作的时间增加了,活动的机会本来就少。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颈椎变直的人也越来越多。总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肩酸体型。

根治肩酸,从三原因着手

原因1:造成肩膀酸痛的第一原因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人的颈椎是由7个骨头所组成的,这其中,形成颈椎曲线的就是从上面开始数起的第五、第六和第七根骨头。当人的颈椎失去这个弧度的状态时,就被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由于失去了这个弧度,所以就导致了5至6千克的头颅重量从上方落到了脖子处,这就给周边的肌肉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原因2:头和颈的交界变窄

头和颈的交界为头盖骨最下方的枕骨和颈椎最上方的骨头之间。这里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神经和血管等集中的重要部位。颈椎变直的话,头和颈的交界就变窄,容易影响到自律神经和血流。结果就会导致头和肩出现不适。

原因3:骶骨和骨盆的关节几乎不活动

骨盆由骶骨左右呈心形的髂骨组合而成。骶骨和髂骨的连接部位叫做骶髂关节。原本,这个关节在前后左右可以移动数毫米左右,与脊柱的S型相协调,对全身起到缓冲的作用。

做7个步骤,矫正骨骼,治疗肩酸

1、通过收下巴运动解决颈椎变直的问题

颈椎的第五、第六和第七根骨头失去弧度的状态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要想解决造成肩膀酸痛的第一原因——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首先要活动出现问题的这三根骨头。平时伏案工作较多的人,请每隔15~30分钟练习一次。虽然动作很简单,但只要有意识地去做,就能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还有助于改善颈部皱纹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因操作计算机而引起身体不适的人也越来越多,如头痛、目眩、颈椎病等,其中颈背酸痛更是令很多上班族们受尽困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仅仅调整一下计算机的摆放位置,就可能大大缓解自己的这种不适。那么,上班族出现肩膀酸痛怎么办呢?

2、刺激和充分拉长头和颈的交界

为了使网球不滚动,可以用一本厚约2cm的书充当固定物,并从斜45度的方向施加压力。网球的硬度正好给头和脖子的交界带来适度的刺激。做完后,你一定会感到头和肩都变得轻松,脑子也清晰起来。

3、增加球的力度,唤醒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与脊椎和头部的不适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是一个使骶髂关节活动顺畅的矫正法。这里也使用到网球。同样地,只需将网球放到骶髂关节处,并仰卧之上。躺着时候的爽痛感,就是关节得到刺激的有力证据。保持该状态3分钟。将这两种矫正法合为一套来每天练习的话,效果更佳。但是,每个方法每天练习不得超过3次,且每次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4、通过浸泡到下巴的全身浴促进血液循环

肩膀酸痛是因为肌肉紧张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针对这种情况,热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泡澡可以有效的缓解肩膀酸痛。

5、不要让穴位按摩器弄伤了肌肉

很多人会用穴位按摩器等用力刺激僵硬部位,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荐。因为这样容易使肌肉组织手上。所以集中刺激一个地方的话可能会引发炎症。

6、可以用热毛巾敷脖子的斜侧面

症状严重时,用毛巾热敷的方法也有效。

7、仰面睡觉时不靠枕头枕头放到头的两侧

关系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生活习惯之一为睡觉时的枕头。

针对肩膀酸痛的轻度症状,自己在家按摩就可以了。具体操作方法是,肩井穴和缺盆穴结合起来按摩。肩井穴是我们在按摩肩部时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有治疗肩酸痛、头酸痛,以及落枕等问题的作用。缺盆穴则位于人体的锁骨上窝中央,可以很好地配合肩井缓解肩酸背痛。这种操作每天只需做一次,一般选在晚上比较好,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肩膀酸痛可能算不上大病,但时不时地发作,还是让人苦不堪言。现在很多的办公室办公一族,低头玩手机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颈椎上的小毛病。有时候稍微的侧一下头或者转一下头,可能都会觉得脖子肩膀有酸酸的感觉。那么对于上班一族肩膀酸痛除了可以找医生找理疗师外,大家还可以在上班之余做下以下的颈椎放松操。一共是5个动作,每个动作1分钟。

1、左右转动。自然站立或者挺胸坐直,双臂自然下垂,头部向左转动一次再向右转动一次,不断循环,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左右分别15次。

2、前后点头。自然站立或者挺胸坐直,头部先向前附下再向后尽可能仰,前俯后仰时颈项尽量拉长,前后分别15次。

3、自然站立或者挺胸坐直,双手置于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30次。

4、自然站立或者挺胸坐直,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部,头颈则向后用力,相互抵抗10次。

5、双手托天。自然站立或者挺胸坐直,双手上掌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三招缓解上班族肩膀酸痛

1转颈摆头

对于长期待在冷气间使用电脑的工作者,建议工作时要常摆头、转颈,常按压颈椎两侧的酸痛点。

2微微出汗

每天要找时间到空气好的户外走动,至微微汗出,把整天在冷气间束在经络内的寒气排出,或用热水淋浴全身至微汗出亦可。

3按压穴道

A、后溪穴(第五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处)。随时利用桌子前缘,按压此穴道(每次按压1~2分钟即可),同时转动头部,效果更佳。

B、内关穴(仰掌,在腕横纹中央上2寸,即腕横纹往上3横指处),按压此穴,可调整全身气血,起到温经止痛的作用,尤其对颈部的痛效果特佳。

大部分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有肩膀酸痛的现象出现,然而对于肩膀酸痛怎么办的问题很多人都了解的不多,因此症状就难以缓解。对于肩膀酸痛怎么办的问题,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多休息多按摩即可。

1伸展法

有肩膀酸痛等症状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经常练习伸展法,经常练习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肩膀酸痛的症状,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肩膀不受到伤害。做伸展法的时候应该坐于椅子上,然后将上体正直同时双收自然的摆放在大腿上。与此同时头部应该向前低伸展,然后再回到原始状态,接着向后仰至最大幅度伸展,回到原始状态后再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展。

每次伸展的时间应该坚持15-90秒,四个方位全部完成为一组,坚持3-5组即可。同时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动作必须要轻柔缓慢,千万不要过度的用力,否则的话同样会对颈椎造成一定的损伤。

2转动法

除了伸展法有利于肩膀酸痛的健康之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多做一些转动法,同样非常有利于肩膀的健康。做这种练习方法之前,应该先坐于椅子上并且将上体正直,同时颈部保持直立的原始状态。开始的时候先慢慢将头部转向右侧,然后眼睛同时看着右侧的肩膀的后侧,并且均匀呼吸,之后再慢慢的还原至原始状态。

这种转动法的练习每次应该坚持15-90秒时间,然后再换另一侧,每种方法应该重复3-5次即可。经常做转动法的练习可有效的锻炼颈椎的灵活性,从而帮助你有效的预防肩膀酸痛。

3环绕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做一些环绕法的练习来起到保护颈椎的功效。环绕法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坐于椅子上上体正直,同时颈椎部位也保持直立的姿势,然后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原始状态)。

接着再吸气慢慢抬起肩部上提,看上去像耸肩膀的动作,然后呼气的时候慢慢从前之后绕肩部下落还原至原始状态,连续12-15次。之后再进行反方向动作,吸气抬肩从后向前侧的方向绕肩部呼气下落,同样连续12-15次,这样经常练习可有效的放松颈部肌肉,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4按摩法

适当的按摩同样可以有效的缓解肩膀酸痛的症状,按摩的时候人体应该坐于椅子上上体正直,然后颈部保持直立。接着抬起单侧手臂,用四指轻轻的向反方向的肩膀,并且进行按摩,每天应该坚持20此的按摩练习,这样便可有效的缓解疼痛的症状。在肩膀酸痛怎么办的问题上,按摩法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

5热敷法

肩膀出现酸痛等情况的时候,不妨采用热敷法来进行有效的缓解。所谓的热敷法其实就是用热毛巾敷在肩膀酸痛的地方5-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强血液循环,从而保证肩膀的血循环通畅。

结语: 对于上班族的白领来说,肩膀酸痛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不仅会影响日常的工作,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以上的文章内容就是详细的讲解了有关上班族肩膀酸痛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分享给那些工作的上班族们,希望能够缓解你们的肩膀酸痛。

      冬病夏治"三伏贴"我们听得很多,也有不少人贴过,但是很多人搞不懂具体是贴在哪个位置和穴位,有些人甚至认为随便贴在背部就可以的,其实不然。在一年之中最为炎热“三伏”期间,利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毛孔扩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穴位贴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增强体质、祛除寒邪,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祛病、防病、养生的功效。属冬病夏治。 

因为三伏贴是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因此,准确的穴位贴药是十分重要的,贴药不同的位置和穴位,防治的疾病不一样。

三伏贴贴的位置和穴位: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治疗原理:     

(1)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治疗作用: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比如三伏贴 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一岁以下的婴儿,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发烧患者,咽喉发炎者及短时间敷贴就会大量起水泡者,并不适合三九天穴位敷贴疗法。

三伏贴对于我们身上很多疾病其实都是有治疗作用的,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在三伏天用三伏贴来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那么三伏贴能不能治疗肩周炎呢?

三伏贴能治肩周炎吗

有一定治疗作用。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自限性无菌炎症,主要表面为肩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而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医学手段,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将三伏贴贴在人体肩部的位置,其中的温热散寒的药物,可以帮助人体把体内的寒气散发出来,对于肩周炎是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所以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是可以适当使用三伏贴的。

三伏贴能治腰肌劳损吗

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腰肌劳损通常表现为腰部的慢性疼痛,这种疼痛时间比较长,常常由于天气变化、劳累,长时间的工作、疲劳等等因素,导致腰痛加剧,而三伏贴中都是一些温热药材,贴后具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作用,针对腰痛可以选择关元、气海、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等穴进行针对性治疗,但腰痛腰肌劳损在日常还需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进行调理治疗。

腰疼可以贴三伏贴吗

腰腿痛贴三伏贴是有一定作用的,三伏贴采用了冬病夏治的原理,对很多病症有着一定的调理作用。

虽然三九贴适应范围很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建议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要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

三伏贴的作用

一、穴位作用:

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药效作用:

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伏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1方药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特点: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

(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班蟊、附子、大戟等。

(3)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动物内脏、鳖甲。

(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2穴位的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贴敷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结合以下选穴特点:

(1)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贴敷药物。

(2)选用阿是穴贴敷药物。

(3)选用经验穴贴敷药物,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

3贴敷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药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

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敷药。

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药上热敷或艾灸。

本来身体很 健康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肩膀有些痛,后来感觉到越来越痛,甚至早上穿衣服、梳头发,凡是能抬高胳膊的事都不能做了,还有夜间疼痛加重,甚至疼得睡不好觉。这种肩部疼痛病就是人们常听说的肩周炎。

肩周炎常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且女性高于男性,所以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又因感到肩部冒凉风,中医又叫它“漏肩风”。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发病的因素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加上外伤、劳损等,使肩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并出现痉挛缺血、缺氧,这些炎症代谢产物堆积,导致无菌性炎症发生,时间越久,还会导致关节囊下方粘连,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出现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肩周炎由于病因复杂,病势反复缠绵。目前西医对该病治疗手段单一,容易复发,中医使用多种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肩周炎,并减低其复发率。

中医认为肩周炎为“肩痹”范畴。是外感风邪、湿邪、寒邪,或静而少动,或体力劳动劳损伤致经脉,导致血瘀于肩部,而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中医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治疗。

一是通络止痛

中医中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有很多,但并非所有中药都能透达肩膀缝隙处,所以选择中药关乎疾病治疗效果。马钱子这味剧毒中药有利关节、通络止痛的效果,张锡纯指出,(马钱子)在 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方面,实远胜于他药。外用马钱子,直接贴敷于肩部疼痛处,能让马钱子的有效成分直接到达肩部缝隙深处,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在临床上,如果久治不愈的肩周炎患者可以选择含有马钱子成分的中药, 如东乐膏外敷 于肩部,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该膏药除了含有马钱子,还有 大黄、玄明粉、乳香、没药、冰片这些中药协同清热活血、消肿止痛。

二是扶阳

为什么肩周炎患者多为50岁左右的人群?是因为这个年龄段人群多呈肾阳虚状态,肾主骨生髓,肾阳虚是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扶阳是治疗肩周炎的一个有效手段。扶阳比较简单的方法是艾灸。这个治疗方法需要家人帮忙,可以先轻轻按揉颈肩部肌肉,然后艾灸风池、大椎、 命门、 肩井、肩髃、肩贞、中府、天宗穴这些穴位。还可以使用扶阳罐来进行。另外,还可以自己艾灸腿上的足三里穴。

三是活动筋骨

能活动肩部的运动有很多。不过很多医生认可太极拳。主要是它有三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太极拳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其运动特点、运动强度更适合50岁左右的人群。另外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比较喜欢太极拳。

第二个优势是,50岁左右的人群属于更年期期间,全身激素分泌异常,内分泌紊乱,这也是肩周炎发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另外,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太极拳对内分泌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减轻精神压力,抑制内分泌激素的紊乱。

第三个优势是,练太极拳时能使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在肌肉的上下、左右、内外牵拉运动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而且也为肩关节起到很好的保护固定作用。

日常防护肩周炎

1.避免劳累,比如经常伏案工作,双肩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要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造成慢性劳损,还需要每隔40分钟左右活动一下肩部。

2.重视肩部防寒保暖,即便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子,不要让肩关节外露,要知道每一次受寒,都可能直接诱发肩周炎的发生。

3.坚持 体育 锻炼,对太极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练一练,也可以选择做体操、散步、慢跑等运动,都对防肩周炎复发具有不错的效果。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988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