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能直接举起600牛的物体,那么要举起地球,所用的杠杆的长臂要比断臂长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倍,1后面有23个零呢。假设能找到这样长的一根杠杆,将他的支点设在靠近地球的地方。
现在要把地球举起1cm,把手放在长臂一端按一下,长臂一端必须划出1018km这样大的一个弧形。其次这一按要花多长时间呢?假设一个人能在1秒钟内把600牛的物体举起1米高,那么要把地球举起1厘米,就要花上30万万万年的时间!即使阿基米德的手能够运动得像光速一样达到30万千米/秒,那么他要把地球举起1厘米,也要花上10多万年的时间。
据统计,目前寿命最长的人为115岁,所以阿基米德无论如何也没有能力移动这些距离。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请在客户端右上角点评价的满意☆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围绕哪里能转动,哪里就是支点。
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从支点画力的垂线,就是力臂。
1、如筷子:
支点在手的虎口(大拇指与二拇指之间),动力并拢筷子方向、动力臂在大拇指和食指的手指尖。阻力臂在筷子夹东西部位(靠近远端边缘),阻力分开筷子方向。
———————————↓———————————————————————↑—
△ (支点) 动力 阻力
———————————↑———————————————————————↓—
2、如扳手腕:支点在手臂的肘部尖端,阻力在手上,阻力臂就是手到肘部尖端,动力在手臂中间,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
△————————————↑——————————☞↓(对手)
△————————————↓——————————☞↑(自己)
支点(肘部) 动力(肌肉产生) 阻力(来自对手)
硬拉是锻炼我们背部的一个十分有效,同时强度也比较大的动作,当然,你选择较轻的重量来练习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你必定会加大你的强度,而且硬拉的重量,可以说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一定不要让刚开始硬拉的重量太大,当你用超过你承受能力的重量练习时,很容易让肌肉损伤。
一开始,完全可以用徒手动作来感受动作方法,也可以拿着没有杠铃片的杠杆来做动作练习,你要学会正确的方式,让更多的力量集中在背部。
硬拉这一动作,可以说是动用了我们身体的全部肌肉了,很多肌肉都可以练到,像臀部,手臂,腿部,肩部,背部等等都会参与进来。
但它之所以是用来锻炼背部,还是因为这个动作主要是靠背部肌肉发力完成的,尤其是你的下背部竖脊肌会得到很多的锻炼。
由于这一动作的强度大,就更需要让你的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你的腿部,手臂,背部都需要进行准备活动,手腕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因为很多人在硬拉完之后,手腕可能就会疼痛,因为这一关节要承受很大重量,同时又比较脆弱,所以一定要让腕关节活动开,当重量较大时,戴上护腕可以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在身体准备好之后,就要开始做硬拉了,首先你要调整好硬拉的起始动作,让双脚站立与髋关节同宽,脚尖朝向前方。
然后你就要注意腿部离杠铃的距离,你不用让小腿碰到杠铃,要让你的双脚穿过杠铃下方,让你能在杠铃前方看到你的鞋带即可。
这时你的小腿前侧距离杠铃还有几厘米的距离,当你弯身去握杠铃时,小腿就会碰到杠铃了,这时你的站立位置就是正确的。
然后就是你的双手的问题,你的握法和两手的距离,首先说常用的两种握法,第一种就是双手正手握。
这种握法的一个好处就是能让我们很好的保持上半身的平衡,避免肌肉的失衡,第二种就是一只手正握一只手反握的握法,这种握法可以避免在握杠时,杠铃的转动问题,相对于第一种更有力,更稳定。
双手握的宽度对你的动作影响很大,当你的双手越宽,你会发现在你拉起杠铃后,你需要抬起的高度就会增加。
这当然有可能增加你的肌肉的伸展,但是你也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活动度,让你不能正常的拉起杠铃。
所以,你的双手的宽度要适当,不能过宽,也不能太窄,太窄会让我们很容易就碰到腿部,而且不利于发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两手打开略宽于你的双脚。
今天我们要来讨论举重硬拉动作和传统硬拉在起始位置上的不同,这是举重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没有错,这两个动作都是从地上开始的,但是你以为用跟硬拉一样的方式把杠从地上拿起来高翻/抓举可能不是一个相当正确的想法。当你第一眼看到高翻会觉得很简单,但事实上在细微之处跟硬拉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那他们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杠的移动轨道
■分别是抓举/高翻/硬拉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都是从地上拉起来,怎么会差那么多?
硬拉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从地上拉起最重的重量,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杠经过的距离,在起始位置杠会放在中足的位置。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人类在硬拉这个动作它是属于第一类杠杆。
髋关节是你的支点,臀大肌和腿后肌等后侧链肌群负责把杠铃从地上拉起来(较短的力臂),而你手上的杠铃的重量则把你往下拉(较长的力臂),髋关节到杠铃这一段距离都是抗力的力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持杠铃尽量靠近髋关节。
而举重动作的起始位置,杠铃大约会放在大脚拇指关节(MTP joint)的上方。
为什么举重动作起始位置要在一个比较缺乏效率的位置呢?
最重要的是:起始位置(一拉)这一切都是为了要得到最佳的转换期和第二拉。
在某些情况下效率不是重点,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某个简单的机械,进行着不断反复的动作,而是更复杂的情况,要试着在单一时间内对某个特定目标进行加速。
举例来说,就像是你的目的是要打造一台最快、最有爆发力的汽车,那耗油的经济性就不是需要考虑的事了。
二拉是抓举和高翻让杠铃向上飞行的主要力量来源。二拉到爆发点的位置时突然的爆发让杠产生向上的动量,这时让运动员能够钻下去接杠。
一拉的作用就是要最佳化你的二拉,起始的位置最用是让一拉能够帮助最佳化二拉。(注意,这不表示一拉产生的速度没有帮助)
最佳的二拉位置可以定义为膝和髋弯曲到一个理想的角度同时脚掌能保持平衡,对地面产生最大的力量让杠铃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如上图)。 基本上举重的起始位置从侧面看是维持在较直立的姿势让手能够大致上是垂直,这有几个基本的原因。
第一,较直立的角度会尽可能的减少髋和腰椎的扭矩(torque)和减少之后在一拉时脊肌群的疲劳,因为下背和其他参与肌群比起来是相对容易疲劳的肌群。
并且这些肌肉必须能够保持脊柱的刚性使二拉的期间能够最大的让髋、膝伸展的力量转换到杠铃的加速上。
■torque=力量x力臂长
第二,较直立的躯干角度降低了髋关节的转矩让二拉时有较快速的髋伸展,因为一开始较小的转矩就能有较好的加速度和减少疲劳。
第三,在二拉时更小的旋转距离能够减少需要去维持平衡需求,让运动员能够更专注在爆发,而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维持身体的平衡。
第四,直立的姿势有助让杠保持更靠近身体,让手臂不需要花太多额外的努力让杠保持靠近身体。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力臂 > 力矩);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