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武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武式太极拳内劲足,以意行气。下面是对于太极养生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的叙述,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下武式太极拳。
太极养生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1
武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预备势 第一段
第一式 起势
左脚开步 ⑵两掌平托 ⑶屈蹲按掌
第二式 左右揽扎衣
左揽扎衣 ⑴提脚起掌 ⑵迈步接手 ⑶弓步开掌 ⑷跟步合掌 右揽扎衣 ⑸转身起掌 ⑹迈步接掌 ⑺弓步开掌 ⑻跟步合掌
第三式 左单鞭
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四式 提手上势 ⑴收脚提手
第五式 白鹤亮翅
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六式 左右搂膝拗步 左搂膝拗步
转腰落掌 ⑵撤步伸掌 ⑶屈蹲捋掌 ⑷转身提掌 ⑸弓步搂推 右搂膝拗步提脚收掌 ⑺迈步提掌 ⑻弓步搂推
第七式 进步左搬拦捶
转身翻掌 ⑵提脚握拳 ⑶迈步搬拳 ⑷提脚拦掌 ⑸弓步打捶
第八式 如封似闭
收脚坐腕 ⑵跟步推掌
第九式 白鹤亮翅
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十式 抱虎推山
转体落手 ⑵转身提按 ⑶弓步抱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十一式 左右野马分鬃 右野马分鬃
扣脚转身 ⑵弓步分按 左野马分鬃摆脚转身 ⑷弓步分按
第十二式 手挥琵琶
跟步收手 ⑵虚步合手
第十三式 对心掌
收脚抱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二段
第十四式 右单鞭
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十五式 右云手
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收脚合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跟步撑掌 ⑸扣脚落掌 ⑹迈步掤臂 ⑺弓步架推 ⑻跟步撑掌 ⑼撤步合臂 ⑽迈步掤臂 ⑾弓步架推 ⑿跟步撑掌
第十七式 高探马
迈步落掌 ⑵弓步探掌
第十八式 左右分脚 左分脚
转身分掌 ⑵提膝合手 ⑶分脚撑掌 右分脚落脚转身 ⑸提膝合手 ⑹分脚撑掌
第十九式 转身右蹬脚
独立转体 ⑵蹬脚撑掌
第二十式 按势
落脚摆掌 ⑵上步举掌 ⑶虚步按掌
第二十一式 青龙出水
迈步提掌 ⑵弓步穿掌
第二十二式 闪通背
后坐提掌 ⑵弓步插掌 ⑶转体落掌 ⑷迈步提掌 ⑸弓步插掌 ⑹跟步合掌
第二十三式 左单鞭
转体带掌 ⑵弓步推掌
第三段
第二十四式 左云手
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二十五式 左下势
扣脚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六式 左金鸡独立
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七式 右下势
碾转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八式 右金鸡独立
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九式 践步打捶
跃步举拳 ⑵跪步打捶
第三十式 翻身二起脚
起身提拳 ⑵转身翻拳 ⑶上步穿掌 ⑷腾空飞脚
第三十一式 左右披身伏虎
盖跳伸掌 ⑵弓步贯拳(左) ⑶撤步伸掌 ⑷弓步贯拳(右)
第三十二式 肘底捶
穿掌分手 ⑵虚步藏拳 第四段
第三十三式 左右倒卷肱 右侧卷肱
撤脚沉肘 ⑵转身提按 ⑶跟步推掌 左侧卷肱叉步合臂 ⑸转身提按 ⑹跟步推掌
第三十四式 青龙出水
转体推掌 ⑵弓步穿掌
第三十五式 左拍脚
弓步搭手 ⑵独立拍脚
第三十六式 转身十字摆莲
独立转身 ⑵十字拍脚
第三十七式 跳步指裆捶
落脚落手 ⑵跃步摆掌 ⑶上步按掌 ⑷弓步打捶 ⑸跟步合掌
第三十八式 左下势
转体带掌 ⑵屈蹲按掌 ⑶仆步穿掌
第三十九式 上步七星 ⑴踏脚击拳
第四十式 退步跨虎
撤步穿掌 ⑵转身托掌 ⑶虚步掩肘
第四十一式 转身摆莲
扣脚展臂 ⑵转身摆掌 ⑶上步穿掌 ⑷提膝转身 ⑸虚步摆掌 ⑹摆脚拍脚
第四十二式 弯弓射虎
落脚落掌 ⑵转身捋掌 ⑶转身提拳 ⑷弓步架打
第四十三式 上步右搬拦捶
转体落掌 ⑵后坐下捋 ⑶提脚横肘 ⑷迈步搬拳 ⑸提脚拦掌 ⑹弓步打捶
第四十四式 如封似闭
收脚收掌 ⑵跟步推掌
第四十五式 双撞捶
撤步穿掌 ⑵弓步摆掌 ⑶后坐捋掌 ⑷跟步双冲
第四十六式 收势
屈蹲托掌 ⑵收脚并步
太极养生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2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
拳法身法
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砸得磁实,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
提顶
头有提携全身之势,头顶百会穴与档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走架打手时,将头颈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骨节得以节节贯串,圆活灵通。能提顶,头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头直目正,顶悬身拔,左右旋转,轻灵如意。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提顶有益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流畅,才会有“满身轻利”之感,始能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灵敏莫测,变化无穷。
吊裆
吊裆系与提顶相对而言,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串,提顶可携起全身,裆部首先给予配合,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开,臀部自然顺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裆部松垂,腰肌宽舒,尤如悬吊一般。如此动静做势,轻灵而不漂浮,沉稳而不重滞。全身产生一种虚实交相运用的弹性,发放时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顶吊裆,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涵胸
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说:“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如不能涵胸,气易上涌,影响呼吸通畅,精神紧张,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习者应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松肩
肩关节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也不可肩关节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控制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松肩之同时,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贴身。“腋半虚,臂半圆”,两臂才有弹性,既不?会被人压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扬高抬。肘沉则臂缩,肩才能松;肘舒则臂长,力始达于指尖;肘裹则气聚,身势趋于缜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撑,撑则劲整,多用于以肘击人。
松肩、沉肘,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头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随之上抬。气血就会阻塞了肩、肘关节部位,影响劲力畅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关节僵滞,走架固然难以轻灵圆活,与人推手更易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顺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会受到影响。
学练太极拳,不应仅仅满足于掌握太极拳套路,而应把精力放在探索太极拳的规律上——把握、掌握、拿住太极拳之放大、缩小、螺旋、方圆、松紧、快慢、刚柔、掤、捋、挤、按、探、捌、肘、靠、进退、顾盼、中定等规律。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基本功述略。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
只有在运动的状态中,对太极拳的这些规律有了感性的、逻辑的、体察的认识,才能说对太极拳有了了解。此外,太极拳并不是刻苦学练就能掌握的,老前辈们往往把练太极拳称之为“玩太极”。这样,就让太极拳的修养行为成为一个很放松、很自然、很个性化的生命的内在“游艺”。
这种“游戏的艺术”,是心态的解放,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亦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真谛。太极拳的真谛,说到底,是一种圆的运动。圆代表着循环不已和生生不息——这种充满生机的运动。不是仅靠严肃认真就能把握的,必须在放松的心态下,用动作催动气血。使之更好地流通。
太极游艺是以游戏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神意(大脑)支配形体(肢体),按照方圆、松紧、螺旋、反向等肢体动作,来帮助理解太极拳哲理的一种锻炼方式。
刚开始进行太极游艺活动时,很多人会不习惯。因为其所选编的招式招法运动的部位,多为人们平时很少运动的部位。这些看起来一学就会,而循法操持大多数人却做不到位的游戏,是一种太极思维的建立过程。太极思维和我们平时前就是前、后就是后、左右就是左右的单线条的思维方式不同,它讲究有前必有后、有方必有圆、有心必有身、有内必有外。建立了这样的太极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太极文化、太极拳,才能更好地协调身心,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舒适、更快乐。
太极游艺。亦称之为太极身心协调健身法。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一式两手互搏
在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有一位赢得所有读者喜欢的人物——老玩童周伯通。他的武学绝技是“两手互搏术”。我们这里介绍的两手互搏术则很简单,就是右手握住左手,或者左手握住右手,具体操作原则如下。
其一,主动去握的一只手要用力气(静静地用力,武学中的术语是静力)、尽量不让另一只手抽出来。
其二,另一只手想办法,尽量通过扭动、蛹动、旋转等形式,从紧握的手中抽出来。
其三,抽出来之后,换另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往外抽。如次反复多次。
老辈人称练太极拳要练出“美人手”,手上的气血流通得好,皮肤很细腻,这是其中的一个锻炼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二式拳掌变换
太极拳的招式招法,除了内功心法、身法、步法、眼神外,其余的都不外乎拳掌的变换。拳掌变化的灵动性,决定着招式招法的协调性和互变性。这里介绍的拳掌互变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主要锻炼的是大脑支配拳掌的能力。
右手四指卷曲。拇指盖在食指、中指上,成握拳状,拳心朝下,拳眼对准左侧;左手五指伸直,掌心朝下,指尖对着右手握拳的拳眼。拳和掌均暗暗地使劲。随之,非常快地,左手变拳,右手变掌,右掌对着左拳。两手反复变换。
一开始很多人做这个动作时不协调,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关系,只要反复锻炼逐渐就熟练了,不用脑子的支配亦能很快捷地进行拳掌变换,使之成为下意识的动作。
锻炼的时候,手可用力地握紧或伸直,也可不用力地握紧或伸直,这对气血通达指尖很有益处。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三式两臂反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向前就是向前,向后就是向后。但是在传统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中,向前时要有向后的意识,向后运动时要有向前的寓意。要理解这一点,按照传统太极拳的要求,对照拳论反复“默识揣摩”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这个游戏,也可以帮助理解太极拳的这个理念。
两手松弛地握拳。随之,右臂按照上、前、下、内的方向,画立体的圆;左臂则按照上、内、下、前的方向,反向画立体的圆。
刚开始时要同时画这两个立体的圆,一般人会左臂干扰右臂,会觉得很不习惯,很不协调,甚至会左臂和右臂顺方向画圆了。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关系,只要反复训练,练着练着,时间长了就能做顺了。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四式圆伸循环
这个动作在传统太极拳中叫做“阴阳连环手”,其在拆手拆架中运用时的意义是,对方的手打过来的时候,我用一只手将其往下圈揽并化解,同时另一只手向前伸,直指对方的喉咙(注意力集中在颈后部)。不过,在太极身心协调健身法中,本式则是帮助大家体会太极拳圆伸一体之理念的。
基本动作要求:两手均成伸手式,五指自然伸直,掌心微含。
动作运行轨迹:左臂按照上、内、下、外的线路画圆弧的同时,右臂手心朝下,手指朝前,放松地伸出;然后,右臂按伸出的线路往收回,左臂稍稍往外画一点弧线,等一下返回的右臂。随之,右臂按照上、内、下、外的线路画圆弧的同时,左臂手心朝下,手指朝前。放松地伸出。两臂如是循环往复同时做圆伸。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五式立轴转肩
太极拳要求身体的各个大关节均要松开,只有松开各个大关节,内气才能“节节贯穿”,毫无阻碍地实现拳论所述的“气遍周身不稍滞”的境界。其中,松肩至为重要。肩不松,颈部就不能放松:颈部不放松,给头部供氧的途径就不畅。松肩的方法多种多样,身心协调健身法的松肩,要求两肩部能反向同时做立体的转肩运动,动作要领如下。
两臂向上举,在头顶上方,两掌指尖微微相接,掌心相对。随之,右臂以肩为轴,按照前、后、下、上的轨迹画立圆;同时,左臂亦以肩为轴,按照后、下、前、上的轨迹画立圆,两臂交错画立圆,不要相互影响,各自按各自的轨迹运行。转数圈后,两臂反向再做,反复多次。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开始练习时两臂会相互十扰,做不到按各自的轨迹画立圆,需在反复揣摩的基础上逐渐习惯。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六式肩臂通透
背部的肩胛骨一般人很少运动到,日久天长则气滞瘀堵,不利于养生。传统内功太极拳认为两个肩胛骨下缘连线中间的位置为“劲源”——发劲的源头,此处如果不灵动、不松开,则发劲不畅,阻碍功夫的施展。此外,臂亦需要多锻炼,连带着整个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也能获得运化。如何锻炼肩胛骨和两臂可交错做挤动转圆。
其一,两臂向两侧伸直,手心朝下,手指指向身体的两侧,成“一”字。
其二,两臂的肩胛骨处分别按照上、左、下、右的轨迹画立圆,或按照上、右、下、左的轨迹画立圆。此时,肩胛骨处好像在相互催促着、挤压着各自交互地画立圆。随着两肩胛骨交互地画立圆,两臂的肩、肘、腕、手也相互促动地做波浪起伏运动——此为行家所言的“大关节蛇形,小关节蛹动”。
反复多次做这样的运动,可帮助松透两肩胛骨、两臂、两手,从而为更深入习练太极拳奠定基础。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七式肘胯旋转
太极拳对肘部的运动特别看重。“浑身是手手非手”、“空四梢”、“腕为秃肢”,这些论述都是对“没有手”的表述。其实,“没有手”是不可能的,这里指的是精神和注意力不能放在手上,而是要“走肘”,以肘的运动来实现手的放松、手的空松。此外,腰胯部也需要松开,使之灵动,从而让气血上下畅通没有阻碍。松腰、松胯均有专门的训练内容,这里介绍的是走肘和松胯合练的方法。
首先把精神注意力放在肘部,使之左右各自(分别、同时、交错、反向)画立体的或扁平的“8”字,手随肘而动。画“8”字没有一定的规律,可随心意而画。此方法可称之为“乱环肘”。
其次,随着肘画“8”字的逐渐熟练,胯部也需要配合着画平“8”字。胯部画平“8”字,要以尾闾尖为笔虚虚地指向地面,在地上画平
“8”字。同时两胯部相互放松递送,以使尾闾方便地画平“8”。熟练后,画“8”字可多种多样,如立体“8”、混合“8”等。
肘和胯画“8”字,可有效锻炼肘部和腰胯的灵活性。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八式手脚画圆
太极身心协调健身法所安排的手脚同时画圆,可强化大脑的运动神经支配肢体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此外,太极拳在盘拳走架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上下相随”。这个方法是提高这种能力的一种辅助锻炼法。
两脚先自然站立,随之重心右移提左脚,大脑支配左脚向前、右、内、外的方向画平圆:同时,大脑支配左手向前、左、外、内的方向画
平圆。
画了几圈之后,重心左移提右脚,大脑支配右脚向前、右、外、内的方向画平圆:同时,大脑支配右手向前、左、内、外的方向画平圆。
初练这个动作,绝大多数人只能勉强画出一个平圆(或腿或手),手和脚的动作很不协调。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关系,只要多做、多想就会逐渐做出来了。这个练习也是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法。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九式周身抖颤
松透周身,让身体的各个关节都灵动无碍——这是太极拳锻炼的必由之路。通过周身抖颤的练习,将来练水性太极拳做“翻滚”、“扶摇”、“羊角”等动作时,才能如水之波浪般一动无不动。
步骤一:松抖膝部——两膝先前后动颤,随之左右动颤。
步骤二:松抖手部——两手仿佛面条般丝毫不用力,随便抖动。
步骤三:松抖肩部——两肩部自由地上下、左右、前后抖动。
步骤四:松抖胯部——两胯前后交错地放松而动,幅度小而速度快捷,不用拙力。
步骤五:同时抖颤——同时抖颤腰、胯、肩、手、膝部。抖的时候要自然、不用力。这是难度最大的抖颤,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做好。
抖颤的目的是松透周身,但是注意不要勉强而为,要放松地逐渐摸索着实施。
太极拳基本功述略第十式提踵放松
经过以上九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动作的锻炼之后,会逐渐由不习惯到习惯,由做得不协调逐渐过渡到很协调,这样我们心灵(大脑)控制形体(相关动作)的能力会得到强化。此时,可通过提踵落身的锻炼,进一步放松身心。古人云:“圣人呼吸在踵。”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呼吸在踵,却可以做一做提踵放松的练习。动作要领如下。
两脚并拢,两手好像拉着丝线把各自对应的脚后跟提起来,脚掌着地,两臂在体前伸平,与肩等宽,手半握拳,仿佛真的握着丝线一般。随之,手轻轻地把想象的丝线放下,两脚后跟也随之落地,轻轻地、自然而然地震动一下周身。然后,再用手拉着丝线,把脚后跟轻轻提起来,再放松身心地落下脚后跟。反复做多次。
以上动作,除第七式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外,其他各式均为两脚并拢站立。
太极身心协调健身法可作为热身操抽出来单独锻炼,亦可在平时集体活动前抽出几个式子作为一种游戏来活跃气氛。
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能够强骨骼、增强肺功能、健肠胃、利脑养生。下面由我给您介绍:。欢迎阅读!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中医学中,本病称“漏肩风”、“肩凝”等,属“痹证”范畴。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溼邪乘虚而人,致经脉痹阻或跌打损伤,淤血留内,气血不行,经筋作用失常而导致本病。
健身原则 温经络,祛风溼。
太极 桩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撇,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离约30厘米。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亦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意念诱导:肩膀被太阳光照亮。站桩劳累或年老体弱、病情严重者可采用坐式。站、坐式可以相互调整。用这个功法每天可多练习几次,每次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站累了可用坐式,休息以后又可以练站式。
太极健身法 开肩舒筋术——玉女穿梭健身法
1动作操练:松静站立——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收脚抱球——转腰迈步——弓步推掌——扣脚平抹——收脚抱球——转腰迈步——弓步推掌——扣脚平抹——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两脚开立——松静站立——拍打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2技术要求:手推出后,上体不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
3练习次数:重复多次。
4时间:5分钟以上。
5意念:①起势,吸气: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用意念指挥两掌随着吸气徐徐直臂上提,同时收小腹,提 意念:气从双脚——膝——下丹田——中丹田膻中穴。呼气:两掌在体前徐徐下按,同时屈膝下蹲,松小腹,松 。意念:气沿任脉胸——腹中线往下直至下丹田气海穴。②左式,吸气:身体微向右转,收左脚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胸前成抱球状左下右上,同时收小腹,提 。意念:气从左脚——膝——髋——下丹田——中丹田。呼气: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左手上举翻掌停于左额前,手心斜向上,右手先向右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眼看右手,同时松小腹,松 。意念:气从中丹田——肩——肘——腕——掌劳宫穴,中气下沉丹田。③右式动作相反,意念相同。④收势,呼吸意念同起势。最后拍打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点按合谷、手三里和曲池等穴。
6机制与功效:玉女穿梭动作是通过使手三阴、手三阳经升降而达到人体经络畅通的目的。在双掌抱球翻转过程中,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受到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同时,左右穿梭的动作能增强肩部的血液回圈,减轻炎症,起到化淤止痛的效果。本法适用于康复期。
健身赠言 臂常摇,筋骨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