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仰卧于床上,单侧下肢膝关节伸直,踝关节中立或勾脚,屈髋关节缓慢抬离床面大于70度,到达最高点之后保持不动,持续5秒再缓慢放下,同样方法对侧下肢做相同的动作。双腿各做一次动作为一个循环,每20个循环为一组。每天早中晚各做三组。抬腿角度可以由20-30度开始,3天内达到70度以上,必要时可以由家属辅助抬腿训练。该训练可以有效牵拉神经根,消除神经根水肿,防止神经根粘连。
2、仰卧勾脚蹬脚训练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平放于床上,先将脚背和脚尖向头端勾持续3秒,再把脚尖和脚掌用力向下蹬持续3秒,每勾脚蹬脚一下为1次,双脚训练可以同时进行。每天可以根据情况训练100次左右,可酌情增减。本训练有一定协同牵拉神经根防止粘连作用,主要是可以增加小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小腿“肌肉泵”作用,减少血栓风险。
3、仰卧位“五点支撑”
患者仰卧位,双脚支撑于床面,双膝屈曲约100度,腰部抬离床面,髋关节中立位,双侧大腿髋关节躯干保持同一平面,双肘支撑于床面,颈枕、双肘关节、双足五点支撑,腰部完全挺起。保持这种体位10秒为1次,然后放平腰部,稍事休息,再做下一次。每做10次为一组,早中晚各做三组,这种训练可以迅速增加腰背肌、腹部肌肉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为之后佩戴腰围离床活动打基础。
4、俯卧位“小燕飞”
患者俯卧位,双上肢前伸或后伸,双腿并拢后伸,腰部用力支撑于床面,使头颈及双下肢同时抬离床面,在最大动作幅度时腰背部和下肢呈现弧形面。每做一次动作保持2~3秒即可。每天随时可以做,和上面的训练间断开即可。这个训练同“五点支撑”一样可以增强腰背肌和腹肌的力量,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此种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即固定,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根牵引绳至床的脚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腰椎牵引方法”。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腰椎牵引方法(一)下胸腰段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综合征、腰椎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拉伤扭伤、腹疝、裂孔疝、动脉瘤、严重痔疮、严重骨质疏松、急性消化性溃疡或胃食道返流、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仰卧位和俯卧位等体位。
(2)腰椎的角度:通常以髋/膝的位置改变腰椎的角度,髋/膝的位置可在全伸展位到90°屈曲范围内调节。
(3)应用模式:根据需要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通常首次牵引力量选择>25%体重,适应后逐渐增加牵引力量。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为20~60kg。
(5)治疗时间:大多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
(7)辅助的理疗: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可用超短波、红外线等放松局部肌肉。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①根据处方,确定选择患者牵引体位,并使患者体位处于正确的牵拉力学列线上。
②固定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上缘应恰好处于髂前上嵴,反向牵引带固定于胸廓(或双侧腋下),分别将牵引带系于牵引弓和牵引床头。
(2)治疗中:
①设定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断续比例。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力量、时间,一般用渐增力量,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相应调整时间,牵引力大则时间要短。
(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控制参数回零后关机。
②患者状况再估价。
③记录本次牵引的参数,作为下一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尽量使自己放松。
(2)症状加重或有不良反应时及时告诉治疗师。
2工作人员须知
(1)为减少摩擦力可选择滑动的分离式牵引床,骨盆置于滑动部分;治疗前后,锁定分离床,治疗时再开启。
(2)可采用脚凳、枕头等调整患者腰椎角度。
理疗专科牵引是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颈椎牵引的作用: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颈椎牵引的方法:
牵引的力量: 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 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腰椎牵引的作用: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背部肌肉紧绷的患者,也可用腰椎牵引来让肌肉放松。腰椎牵引通常要持续做一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约六、七成的患者有效。
另脊椎狭窄多与骨刺有关,也可利用腰椎牵引的复健方式来改善症状,但效果比较差一点,约五成有效。
腰椎牵引的方法:
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所以不太可能用徒手牵引的方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
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
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牵引的重量由六公斤开始,视患者的忍受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三分之一为止。
通常住院的患者比较常用半持续性牵引,不过有些非住院的患者,因使用间歇式牵引的效果不佳,也会采用半持续性牵引,每次持续拉十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再反覆牵引。
有些患者在做完腰椎牵引后会觉得不舒服,则可减轻牵引的重量或改用其他复健方式。因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软骨或神经发炎时会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刺激(牵引也算是一种刺激)就会觉得不舒服,可改成趴着做、减少重量或改用其他方法,不必勉强。
做完牵引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会教患者如何「保养」患处,例如平时保持正常姿势、适当活动(例如久坐会降低新陈代谢、体内会释放出废物,所以每坐半个小时就应动一动,让软骨补充营养、排出废物,也比较不会对脊椎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等。
腰椎牵引方法(二)(1)腰椎持续牵引法:
此种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即固定,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根牵引绳至床的脚端,绳子通过滑轮后每侧各悬挂15—20斤重量,床脚抬高5CM,以产生牵引力,24小时不间断牵引。如开始时因不习惯感到不适,可以短时停止牵引或减轻重量但,再逐步增加至所需重量和牵引时间,—般需卧床3~4周,随着症状好转后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以不引起起症状为限、漫慢增加活动量,需再巩固疗效2—3个月。防止急于早期正常活动导致症状复发。 若不抬高床脚,则应绑住上身,以对抗加由腰椎牵引。牵引必须舍身骨益牵引带的拉力须作用在绍骨舅上,并须保护督突额跺防发生压疤。
⑵牵引床治疗:
病人卧于电动控制牵引床上,胸骨及骨盆分别用特缚带固定,以超过体重10Kg的牵引力进行牵引1小时。可给予数次减轻牵引力,这样病人既舒适又安全。牵引后卧床1~2周,必要时在1~2周内可重复牵引3次。
⑶电动按摩牵引床:
有的医院专门设计制造三种电动控制牵引床,在持续缓慢增加牵引力同时进行电动按摩,也有中定的疗效。此法既达到牵引月的,又有按摩椎拿作用。
⑷三维动态牵引:
采用专门设计的电动三维运动牵引床,与普通牵引床最大的区别在于三维运动牵引床的床面一般可分为三段,以头颈段、胸腹段和骨盆下肢段,其骨盆下肢段床面不仅可以平面滑移而避免患者身体与床面产生摩擦力,而且可以沿着X、Y和Z轴进行任意的侧屈、旋转和屈伸运动。牵引状态下的三维被动运动与自然状态下被动运动对腰椎结构尤其是椎间盘结构的生物力学效应有明显的差别,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治疗作用。三维动态牵引还可按照被动运动的控制方式分为手控和程控,按照运动速度分为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国产三维牵引床采用了程控快速运动模式,这种运动方式不能在发动后加以中止,且运动能量较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软组织的牵拉损伤,故并非理想的三维牵引方式。美产三维牵引床采用了手控慢速运动模式,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经验,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幅度,可根据病人对慢速被动运动的反映来调整被动运动,较为安全,疗效也更高;慢速运动能量较较低,病人感觉舒适,是目前较理想的脊柱牵引方式,作者推荐临床采用。当然,如果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将手控三维牵引床国产化,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牵引力选择
①机械牵引不能太猛,最好缓慢递增、依病人体质、肌肉发达程度及配合情况而施行。
②施行牵引治疗后应卧床休息1周,以提供软组织牵拉反应及损伤的修复,防止因破碎之椎间盘滑出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
③椎椎弓峡部不连、滑脱者不宜施特大重力牵引。
(3)自身重量牵引:此法为保健性牵引法,采用两手上举抓住上面横杆,利用体重达到牵引作用,如吊单杠—般。用于青少年早期特发性脊按侧弯,轻型腰腿痛可以试做,每天数十次到数百次不等,还可伴做引体向上运动加强重力。此法不适中严重腰腿痛和年龄较大体弱患者。
⑷手法牵引: 医生用手来完成颈椎牵引,由于手法牵引角度和力量可根据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加以更适当的调节,并根据牵引时手感的变化而加以控制,具有机械牵引不可比拟的优点,牵引的效果要明显好于机械方式。根据我科脊柱推拿临床经验,采用单侧下肢的不对称牵引有时比采用骨盆牵引带的两侧对称牵引更有益于神经根减压。
牵引的体位及角度选择治疗体位时,病人的舒适度及是否能保持放松是重要的考虑角度,而不是上述原则。采用仰卧位还是俯卧位以及前屈或后伸的幅度取决于治疗时病人是否感到舒适。对于腰椎弧度稍平直或正常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俯卧位牵引非常有效,而对于关节运动受限及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者采用仰卧位平直牵引通常非常有效。膝、髋关节处于中等屈曲位是为了保持舒适,而绳索的角度应保持笔直。若采用大重力牵引,这一点尤其重要。牵引时应不断地尝试变换前屈、后伸及侧屈的角度为每个不同的个体找到最有效的体位。当采用仰卧位牵引时,需注意大腿的姿势和带子的角度影响着以免追牵引的前屈的幅度。大腿姿势仅控制髋关节的屈曲但很少影响腰椎弧度,同样带子与桌子的角度并不总是有效地控制着脊柱的屈曲幅度。骨盆带的选择可能是决定脊柱屈曲度的最重要条件,从后面牵拉腰椎是必要的。腰椎中立位仰卧牵引(无后凸)姿势 腰椎牵引可有效地得以控制无论在仰卧位还是俯卧位,病人的舒适和保持放松是选择姿势的主要考虑。
当牵引时,腰椎的屈曲幅度可通过垫枕于骨盆底下及前述的方式加以控制。如想采用仰卧位后伸牵引,俯卧位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而骨盆牵引带应置于前外方向牵拉。采用前外方牵拉的俯卧位牵引。该技术能应用于部分腰椎后凸患者。牵引的实际重量由绳索角度及将牵引桌面调整为后伸来控制。俯卧位牵引对缓和剧烈疼痛及肌卫有特效。
患者可置于俯卧位作为治疗方式而后不移动病人而进行牵引。俯卧位牵引的另一优点是治疗师可在牵引中触诊棘突间隙以估计其位移量。牵引模式选择将依靠病人的状态及是否舒适。维持牵引和长紧张时间的交替牵引对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而关节运动受限及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对短紧张时间的交替牵引更有效。某些机械牵引装置在维持牵引时相对无效主要因无法消除治疗期间的松弛效应。为了更有效,机械牵引设备在患者放松时能否持续克服松弛是重要的一环。
当治疗腰突症时,牵引时间应短些。由于椎间盘间隙的增宽,椎间盘内压随之降低。这是按良性作用,我也相信这就是玛修所演示的对照中介运动进入椎间盘间隙。由于渗透力量很快平衡周围组织的压力,提示压力的降低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当压力达到平衡时,突出物吸纳效应马上丧失。如果这样,当病人中止牵引后盘内相对周围组织的压力,至少是理论性的,逐渐上升。如果这样,治疗后疼痛再现。作者还没有观察到此类逆反应,如果交替牵引延续10分钟以上或维持牵引延续8分钟以上的话。多见的是,首次牵引仅延续3到4分钟。
腰椎牵引的其他考虑巴黎斯采用徒手腰椎牵引来治疗椎间盘突出,这些技术有时应用一个向指向一侧的突然推冲。Kaltenborn描述了用于关节松动的不同手法牵引技术,Manual牵引也可用于病人忍受牵引的试验及发现最舒适的牵引角度。 ⑴单侧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涉及指向外侧的拉动已被理论化地描述为对单侧侧凸牵引的理想方法,据认为较两侧牵引更为舒适和有效。这一理论听起来不错,但由于涉及病人体位、可供的合适设备等问题的限制,临床应用却很少。
腰椎牵引中的侧向拉动控制还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大多数商业性脊柱牵引设备并未采用这一技术;其次,当在采用这一技术的牵引设备上进行单侧牵引时,病人身体将在牵引过程中滑向治疗床的一侧,并使身体沿着牵引方向拉直。而试图稳定脊柱以防止身体在再伸直时,控制侧屈的确切区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例如,当采用皮带去稳定病人身体的扭曲时,多数侧屈发生在正巧低于皮带的那个节段,而该节段只能通过X线检查来确定。应用侧向牵引技术时,病人身体滑向台面的对侧并在牵引力下拉直身体可采用高粘滞性牵引甲胄技术以解决。通过这一技术,侧屈和椎骨分离通过腰椎结合起来。 A)仰卧位单侧腰椎牵引:注意,仅右侧骨盆垫被牵引力钩住。B)俯卧位单侧腰椎牵引:注意,仅右侧骨盆垫被牵引力钩住。该技术可采用一后外侧方向的拉力或一千外侧方向的拉力。
一、 急性期
1、卧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较硬的床垫,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上要间康治疗仪,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 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 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3、坐位 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与病人膝到足认错的高度相等,同时把要间康治疗仪放在椅子靠背上。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
4、起座 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 恢复期
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背部肌力增强,一可增加腰椎活动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稳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1 腰椎间盘突出能做俯卧撑吗
能,但是要谨防受伤。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要避免反复弯腰以及劳累,不严重的话,适当正确做俯卧撑对腰椎间盘突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并且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维护腰椎稳定。但是仍然不建议患者进行该运动,因为俯卧撑对腰部用力要求颇高,如果动作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腰部用力不均,给腰椎造成损害,加重病情。尤其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者,更不适宜做俯卧撑。如果为了腰椎病的治疗,可以做倒走或悬吊等运动。
2 做俯卧撑要注意什么
1、做俯卧撑一定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再到困难,次数由少慢慢增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长时间没有锻炼,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拉伤肌肉。所以做俯卧撑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心急。
2、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身体的现状,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控制运动负荷。就拿老年人来说,人体衰老之后各个器官也就会随之衰老,身体肯定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健壮。所以在做俯卧撑的时候不用做到那么标准,更不能给自己身体进行负重锻炼,这样很可能会对骨骼以及肌肉造成伤害。况且,老年人都患有骨质疏松,稍有不慎就可能骨折。
3、要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因为俯卧撑也是一种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运动,如果没有做准备运动,很可能伤害到身体的器官或者是遇到其他意外情况。所以说,在做俯卧撑之前,应该先压压腿或者是活动一下四肢。
4、老人禁用指式、击掌、负重练习法。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此法。
5、俯卧撑为重力训练,长期做俯卧撑容易对指关节(拳式)、腕关节(掌式)和肩关节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引发以上部分疼痛和受损。所以做完俯卧撑之后,要多多休息,最好可以对身体进行按摩,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过度劳损,平时需对这些关节多加保养。
3 腰椎间盘突出注意事项 睡木板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禁忌不可过度劳累,避免病情加重。疼痛严重时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如需要下床,需要佩戴护腰带,加强对腰椎的保护。平时要注意适当放松腰部,多做腰部按摩动作。坚持睡木板床对治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木板床能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的感觉。在睡觉时可将枕头类柔软的东西放在腰部下方。或者采用俯卧位平躺,也可缓解疼痛的发生。
坚持体育运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坚持体育锻炼,特别要注意加强腰腹肌的力量练习,缓解脊柱蜕变的进程。腰、腹肌力量加强则腰椎的稳定性就会好,就能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但要注意锻炼是时间不宜过长,锻炼的力度也不宜过大。避免腰椎再一次受到伤害。适用锻炼的运动例如有:仰卧于床可作仰卧挺腹的动作,仰卧时可在腹部放一个枕头,双臂向前伸开,然后将双臂及双腿向上抬起。
注意防寒保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注意做好腰部的防寒保暖的工作,特别是秋冬季节,应早穿保暖衣裤,保暖衣裤最好选择高腰的,避免腰部受风、寒、冷的刺激。可适当帮腰部做热敷,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这样对腰部不好。要加强对腰部的保护。腰椎间盘突出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需卧床休息,直至疼痛缓解。
4 俯卧撑正确姿势 两手距离变化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手法、脚法变化手法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从方向上又可以分为指尖向前、向内、向外三种撑地姿势。全掌撑,就是用全手掌撑地;拳撑,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撑地;指撑,就是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指撑所需要的力量大,难度也最高。脚法,可以分为两脚并拢和开立两种形式,还可以分别用脚背或脚弓撑地。
身体倾斜的姿势变化高姿俯卧撑,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适合初学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撑,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适合一般锻炼人群。低姿俯卧撑,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高、手低,脚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撑地,手脚不在同一平面。这个姿势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上肢,对健身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锻炼频率变化可以快慢结合,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也可以定时计数,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还可以单纯计数,练习者不间断做俯卧撑,直到力竭。频率的变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交叉运用它们,锻炼中就不易感到疲劳了。
1 腰椎间盘突出对睡姿有什么要求
俯卧位时胸部受压,腰椎前凸增大,易产生不适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哪种睡姿好呢由以上来看,保持一个良好的睡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
腰椎间盘突出的睡姿应该是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侧卧一般不必过于讲究左侧还是右侧卧位,因为人在睡眠中为了求得较舒适的体位,总要不断翻身,一夜约20-45次。仰卧时,只要卧具合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变化不大。
2 腰椎间盘突出睡姿一定要正确
患了腰椎间盘突出后一定注意自己的睡姿,不正确的睡姿,如如俯睡会增加腰椎弧度,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过度受压和拉伤前方的软组织(如韧带)。同时,此睡姿大部份的体重落在肋骨和肠脏,从而压著横隔膜和肺部,影响呼吸。
3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要注意坐姿站姿1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2站姿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下肢传至足,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突出,站立不应太久,要适当进行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4 中药外敷帮助治疗另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掌握正确的睡姿后,建议配合中药外敷来治疗,可以主骨生髓、温补肾阳,对腰椎和骨骼的保健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对于骨病的治疗,我国中医常用“蝇毒草透骨法”外敷来治颈椎、腰椎病和类似骨病效果很好,有效率可达九成以上。
方子药材:蝇毒草200g、红景天100g、藏红花20g、川芎100g、山甲100g、独活150g、续断80g、三七50g。
做法:将以上药材味研为细粉,在一起熬制成膏状,每天敷用在颈椎处3-8小时,连续使用一个月即可治愈颈椎病、腰椎等病,本方可活血舒筋通络,糖尿病、孕妇、月经者慎用,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找下蝇毒草透骨法具体药材配伍自己熬制。
在过去人们常常自己配药熬制成膏状,敷在疼痛处,由于配方比较复杂且熬制比较麻烦火候难以掌握,好在有老中医就根据古法的配方和手工熬制方法,把蝇毒草透骨法直接熬制成现成的膏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蝇毒草透骨法有相关的文章资料,文章中有更为具体的使用方法,需要可以自己查看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症才能治好腰椎病。患者最好选择较硬的床板,睡觉时让骨骼有着力点,对骨骼的休息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