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肌酐高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第1张

肌酐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地形成肌酐,再开释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为什么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紧密,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过肾小球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取,逐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所以,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根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根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根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偏高或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根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肌酐为什么会偏高,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因此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藏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凡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配合医嘱来改善。肌酐是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其本质是肌肉的代谢产物。如果在体内肌肉量,肉类摄入量和活动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体内肌酐水平也必将稳定。

一,什么是肌酐?

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在体内可以全部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几乎不分泌和重吸收。

因此,肌酐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率功能。而平时生活中,一旦肌酐高于正常值,有可能略微升高,多多少少反映了机体肾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二,肌酐升高有哪些原因导致的?

1,体内水分丢失。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大汗,饮水少,尿路多等等,均可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肌酐升高等。

2,过度劳累。

不注意休息,经常熬夜追剧,也可能会引起肌酐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3,服用了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等,也可能造成肾功能的变化,引起肌酐升高。这些原因多为一次性升高,改变生活生活方式,停用损害肾功能药物等等,肌酐水平也会慢慢的恢复正常值。

4,多种原因。

如肾脏本身的原因(各种肾病),以及肾脏以外的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肾脏损害,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伴发机体各种感染(如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也可出现短时间内肌酐升高等。

二,肌酐升高怎么来改善?

1,对于肌酐急性升高,一般情况下改善生活方式,停用对肾脏损害的药物等,肌酐基本可降至正常水平,不需要特殊注意。

2,但如果各种原因引起了肾功能的损害所致的肌酐升高,我们平时生活中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

注意低盐,低钾,低脂,低磷,低蛋白和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同时生活中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等。

(2),必要时可服用减少肌酐的药物对症治疗,若肌酐升高过高或者过快,必要时可以采用血透或腹膜透析等对症支持治疗。

3,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身体提升代谢和排出体内毒素及废物,对养护身体健康和维持健康的身体都有很好的辅助帮助。平时每天不熬夜,不晚睡,保持每天有7~8小时的充足睡眠,这样对身体健康和第二天的精力充沛都有很好的辅助帮助。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慢慢地形成肌酐,再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被再次吸收,所以我们每天所产生的肌酐几乎都随尿液排出,一般不受尿量的影响。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脏疾病的初期,血肌酐的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的时候,血肌酐才会升高。它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影响?第一、酸中毒。大量的毒素和废物堆积,很容易引起酸中毒,临床症状为乏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意识不清等,所以一定要及时纠正。第二、人体机能的紊乱。肌酐高表明人体机能代谢异常,导致毒素、代谢废物滞留,难以排出体外,容易使人体出现紊乱,导致各种代谢失衡,如糖代谢、脂代谢、盐代谢异常,引起多发病,比如高血压、水肿、贫血等。第三、尿常规的异常。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还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第四、累及多系统。肌酐高还会累及人的心脏、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全身性的伤害。所以肌酐过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血肌酐这个指标代表这什么?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它也是几乎都由肾脏代谢,只要你检查前两天剧烈运动、吃大量肉,它的量是很恒定的,临床上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但是肌酐这个指标有个缺点,就是对于早期肾脏损伤不敏感,这是因为我们两个肾脏具有很大的代偿能力,肾功能受损比较少时,它也基本没啥动静,滤过能力也不受大影响。

 而肌酐这个指标基本上是在肾功能受损一半以上,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所以说肌酐升高很可能就是出现了肾功能损伤、衰竭了,必须重视!

肾功能受损会出现哪些症状?

 1、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2、钠代谢失调: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3、钾代谢失调: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有唿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

 5、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6、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

 7、唿吸系统病变。

 8、循环系统病变。

 9、消化系统病变。

 10、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11、感染。

 12、神经肌肉系统病变和皮肤症状。

 13、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长迟缓等。

 14、代谢失调,如:糖类代谢障碍、脂质代谢障碍、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失调、代谢废物潴留等。

随着肌酐的升高身体的反应也是有不同的表现,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点的跟肌酐到了尿毒症范围很大的差别,从人的精神样貌各个方便都明显不同,所以解析这个问题还是从肌酐一期到四期来分析,这样我们看了容易明白它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每个医院测量肌酐的值有所不同,一般我们正常人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

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是慢性肾病一期,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这个时候肌酐只是超出正常值的一点点我们身体没有很大的差别,平时注要为容易疲惫,精神跟平时没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所谓的慢性肾病是隐偌性强的原因,我们根本无法察觉。

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慢性肾病二期,肌酐到了这个了这个程度身体负荷进一步加重,更加容易就会感受到累,没有力气不想动,经常想睡,喝酒容易就吐,脸色开始暗淡,脸和脚会出现轻微水肿,整个人看起来会被人觉得虚胖。

186umol/L为肾功能损伤慢性肾病三期,肌酐到了这个程度人的免疫力下降,初出现感冒的次数增多而且难以治愈,到了慢性肾病三期比较多患者发现,这个时候因为身体的明显不适会到医院就诊,抽血化验发现肌酐升高,但已经是到了慢性肾病三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451u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慢性肾病四期,肌酐400多以上人的脸和脚水肿的更加明显,有的患者身体体质差的话随时会因为肌酐高晕倒,而我们的身体表现会厌食,想吐,气喘,头晕,血压居高不下,水肿。

肌酐707也就是尿毒症期,这个时候我们不做透析的话身体会越来越严重,血压一样很高难以控制,水肿的原因,脸部表现为臃肿,脚一样肿胀,眼圈发黑,无法睡眠,无法平躺,呼吸出现急促,需要那时透析才行。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所以肌酐高身体表现也不同,还有的人肌酐到了2000多才透析的我们不要去学习他们,因为肌酐到了这个程度迟早要面对所以要透析对自己有好处。

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可以了解肾功能,而且两者都主要由通过肾脏排泄清除

正常成人空腹的血肌酐参考范围为53 106微摩尔/升

尿素氮的参考范围为29 75毫摩尔/升

血肌酐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内生性肌酐和外源性肌酐

内生性肌酐主要是我们的肌肉组织中的肌酸和磷酸肌酸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

外源性肌酐也就不难理解了,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肉类,在血液循环中不能结合蛋白质,主要通过肾脏的肾小球过滤并在由肾小管排泄,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成人的尿液:每天(24小时)尿量大概为1000 2000ML

多尿:每天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ML

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者每小时的尿量小于17ML

无尿则是每天24小时的尿量小于100ML或者一点尿都没有

而正常人要把肌酐和尿素氮等代谢毒素排出体外则每天患者至少得有500ML的尿液

而血肌酐升高则提示肾功能受损,病情进展出现肾功能衰竭,此时如果积极防治部分患者可以逆转,否则最终将发展成尿毒症。

肾功能障碍则导致患者尿少或者无尿,尿素氮和肌酐等毒素则在体内不同程度的蓄积而出现相应的不适

血肌酐升高导致患者不适表现如下:

1、在肾功能受损的早期和中期:在早期部分患者可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腰酸背痛、晚上起来小便的次数明显增多以及轻微贫血,而到了中期,上述症状更加明显了当然部分患者也可以无任何症状,一发现的时候就就已发展到了尿毒症

2、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时,因为患者无尿或者少尿,肌酐和尿素氮等毒素几乎不能通过尿液排出,则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

各个系统受累表现如下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没有食欲,患者口腔呼出气有尿味,部分患者伴有腹痛,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消化道出血

心脑血管以及神经肌肉系统表现:患者可以出现疲惫、失眠、心慌、气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记忆力和判断能力明显下降,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精神失常、抽筋,四肢麻木和烧灼痛,如果不及时抢救,严重的患者可以陷入昏迷,最终因为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血液系统:贫血最常见,口腔出现倾向,严重患者可以伴发脑出血

内分泌和骨骼系统: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糖升高,性功能减退,出现骨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行走不便以及自发骨折

血肌酐数值是肾功能中比较常见的指标之一,肌酐出现升高和异常一般就是提示肾脏出现功能性损伤。肌酐升高后提示肾脏的部分功能出现了损伤或丧失,当肌酐升高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的不适症状,常见的症状有 恶心呕吐、乏力、疲倦、嗜睡、血压高、头晕、贫血、浮肿 等常见不适症状的出现。

肌酐升高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第一阻断病情,不让病情发展,第二针对于血液,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清理出去,第三 针对于肾脏恢复肾脏的功能,提升肾小球滤过率,肌酐随着尿液排泄出去,第四 就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只要从这四个方面去治,肌酐就能降下来,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后期不反复。当然,具体的用药肯定是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定,首先你一定要明白到现在为止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病,到现在为止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具体对什么药物最敏感,只要诊断清楚了,那就有办法治疗,治疗的预后很好。

肌酐是人体的一个代谢废物,大多数都是需要通过肾脏来排泄的,所以在肌酐增高以后,往往代表了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发展为 尿毒症 。

在肌酐轻度偏高的时候,往往不会有任何的感觉,当肌酐升高到一定的程度,说明体内的代谢废物、毒素出现了蓄积。这时候首先可以表现出来的就是消化道方面的症状,因为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会造成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的症状。其次,会出现全身的皮肤瘙痒以及 贫血 、 骨质疏松 等相关的表现。

如果你肌酐高,在治疗的时候患者的心态一定要有良好的改变不可以有过激的心理压力每天可以适当的户外运动,但是可以适当的做些运动都对身体有不错的帮助。

很多病人,在化验肾功能时,因为血肌酐升高, 被医生告知肾功能不全,甚至被诊断为尿毒症。

一些人可能不理解,血肌酐升高危害竟然这么大!

血肌酐的正常波动

人不是机器,各项生理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身就会有上上下下的起伏。 血肌酐在基线范围上下20%左右的幅度都可能是正常的

比如说,在同一家医院查血肌酐,这次70,下次80,再下次85你看着觉得是在涨,但从长线看,是因为你的血肌酐本身就在70-85之间正常浮动,整体还是平稳的,并不是肾功能恶化。

另外,血肌酐在不同医院查,有个10几、20几的差别是很常见的。如果你把同一管血分别送到两家医院,这家医院可能查出来是70,那家医院查出来是90, 这种差别是因为检测方法、仪器不同造成 。要前后比对,就拿同一家医院的生化单比对。

通常女性血肌酐值比男性低,因为女性肌肉没有男性发达,老年人血肌酐值比中青年低, 因为老年人生活规律,基础代谢低,肌肉分解缓慢。

血肌酐正常,不代表肾脏无损伤

血清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常规指标。由于肾代偿能力很强,当人体肾脏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超过 50%,血清肌酐才会升高 , 当患者血清肌酐下降至正常水平的 1/3 时,血肌酐才会明显升高。

因此,肌酐检测结果正常,不代表肾脏无损伤。

在肾病初期时血肌酐值通常不 高,而 当肾实质损害到中等或严重时,血清肌酐值明显升高 。所以血肌酐测定对中晚期肾脏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升高的临床表现

根据 导致血肌酐升高的病因 ,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肾小球肾炎

(2)泌尿系结石

上尿路结石主要是肾和输尿管的结石。下尿路结石主要是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结石在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症状。

可见肌酐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因此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需时常监测肌酐,配合药物,手术等方面的治疗。

生活道公益 健康 认为,血肌酐高一般说明肾功能有问题了,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肾脏固有细胞受损,发生纤维化。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这是西医上的看法,中医就是从症状上判定的,中医的司外揣内。一般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严重时候可能会腰膝酸痛,还可能出现耳鸣耳聋、齿摇发脱等症,男子阳痿遗精、精少,女子经量少,闭经、不孕等症状,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症。也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

肾病多虚,真出现了血肌酐高了,就属于实证了,就要好好治疗了,必须重视起来了。

血肌酐高说明肾功能出了问题,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肾功能有问题,主要出现以下不适。

1恶心,呕吐

血肌酐高,最早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主要是因为毒素刺激胃肠道所致。

2贫血

肾功能不好会出现贫血,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畏冷,记忆力下降。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

3皮肤瘙痒

肾脏功能衰退到尿毒症会出现皮肤苍黄,皮肤上有尿素霜沉积,皮肤瘙痒难忍。

4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还会引起肾性高血压,血压较难下降,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成年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为59-104μmol/L,成年女性为45-84μmol/L。当人体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率恒定,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因此,血肌酐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那血肌酐高身体有什么不适呢?

1水代谢失调

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这是由于患者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使得肌酐含量升高造成的。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不适症状。

2代谢性酸中毒

肌酐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神经系统也会受到牵连,整个人虚弱无力,头痛,心烦意乱。

3内分泌功能失调

对男性而言,“肾乃先天之本”,是体现男性性魅力的重要因素。当血肌酐高时,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性功能障碍。儿童血肌酐高还可表现为生长迟缓,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所以,一旦发现血肌酐高,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防止肾脏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我去年四月,肾嫌色细胞癌,采取了根治手术,右侧肾摘除的第二天抽血肌酐就高了,这期间经常会腰痛、头晕、恶心、想吐,以为贫血,后来去医院做了血常规,查了贫血三项,不贫血,医生说是肌酐升高引起的身体不适。之前在山东一直偏高,回家过年休养了一个多月,前两天又去查了肾功,现在指标正常了…

慢性肾衰竭由于其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令很多患者的神经都十分的紧张,尤其对于血肌酐的变化特别敏感,肌酐升高了几个就感觉病情加重了,降了几个就很开心。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肌酐小幅度的上下波动本属于正常的现象,但因此使你的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而导致肾脏压力过大,就得不偿失了。何况有的时候,肌酐的升高并不是肾功能恶化的表现。

如果你的肌酐上升,不是因为肾功能损伤加重导致的,而是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那你大可不必担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原因:

1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过多

慢性肾脏病处于任何阶段,都要求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不但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功能损伤,同时也会导致肌酐生成过多,体内毒素蓄积。所以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毒素产生,同时减轻肾脏的滤过负担,保护肾功能。低蛋白饮食不但平时要注意,而且在检查肾功能前三天最好纯素食,才能避开饮食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2活动量增加

肾病患者需要适当的运动,但绝对不能运动量过大,具体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肾功能水平相关。

血液中的肌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活动量增加导致的肌酐升高,就是因为肌肉代谢增强的结果,这并不是由于肾功能损伤加重导致的。一般长期锻炼的运动员比普通人的肌酐高二三十个。这种情况下的肌酐小幅度升高,通过充分的休息就可以回到原有水平。

3药物因素影响

常见的药物主要是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这两类药适用于肾功能正常和早期肾功能不全者。这两类药物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漏出,来保护肾功能的。但是肾小球内压降低了,漏出去的蛋白尿少了,同时肌酐的排泄也会减少,从而导致肌酐的升高。记住,这种肌酐升高是因为肾小球内压下降,而不是肾小球的硬化和坏死,所以等肾小球适应了这种状态,肌酐就会回落,少数患者的肌酐会持续上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肌酐上升的幅度减药或停药。

以上三种情况导致的肌酐短期内小幅度升高,都不是因为肾脏本身的损伤加重导致的,所以不要太担心。但是这个“小幅度”是一个比例,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比如:肌酐从200涨到了280,升幅达40%,属于急性进展,就是肾脏损伤加重导致的。如果肌酐是从500涨到580,升幅仅16%,就可能不是肾脏本身的原因了。

当肌酐出现变化时不要慌,看看自己是否属于上述的三种情况,不怕有问题,怕的是出现问题后你是否能够冷静的对待、找原因,只要能够找到原因,就会有相应的办法解决。

肌酐高就是肾脏功能衰竭的意思,此种情况需要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其预后及治疗不同。急性肾功能衰竭多是急性起病,肌酐急剧升高,需要及时对症治疗,改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行血液透析,但一般可以恢复正常,不需要长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慢性肾炎等疾病之后,多伴有贫血、双肾缩小等症状,需要长期治疗。早期可以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及海昆肾喜胶囊等中成药治疗,中药综合治疗降肌酐,改善症状。后期血肌酐较高,症状严重,一般药物降肌酐治疗效果差,需要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等治疗。

肌酐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指标,衡量着人体的肾功能。肌酐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血肌酐和尿肌酐,其中血肌酐的衡量意义更为重大。当肌酐值比正常值还高时,就称为肌酐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的正常范围在59-106μmol/L之间,当血肌酐长期超过106μmol/L时,说明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病因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之所以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症状

肌酐值高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是肌酐值高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6多尿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1、体内失水。体内失水是导致肌酐高最常见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长时间高烧、长时间不喝水、流汗多都会导致体内失水。体内失水会导致血液浓缩,肾脏血流量也随之减少,从而出现肌酐高的情况。很多人平时劳累过度,没有充分休息,也容易出现肌酐高。

2、尿液异常。有血尿、蛋白尿的人经常会有肌酐高的现象出现。血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症状越明显,说明病情越严重,患者最好及时接受治疗。有些肾病患者服用了某些会损害肾脏的疾病,也会出现肌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是不可逆的。

3、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人当发生感染时,比如患上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肌酐高的现象。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注意控制血压,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也容易出现肌酐高。

本文介绍了肌酐高的三个病因,包括体内失水、尿液异常和肾功能不全等。肌酐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多见于肾脏疾病患者。肌酐高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包括夜尿增多、口渴、全身乏力、浮肿、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代谢障碍等。患者最好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982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