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傅好,练太极拳需要练肌肉吗

各位师傅好,练太极拳需要练肌肉吗,第1张

理论上需要,现实中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你运动了就会有肌肉 就看你运动量大小了 那种全身都是肌肉的 其实是专门做健身动作才出现的,你要是想像健美那样的练肌肉,没必要,打架打的是爆发力,健美健身那种深蹲起慢动作,练的就是纯力量,比如你练了,抬东西,拉东西,劲都大,而且这玩意也没有具体标准,练的越多,身子肌肉越结识,人反而灵敏度就越低,除非你特别爱好那个 不然就没必要。

练体能,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什么举哑铃 杠铃那些没必要了,适当也可以做一做,腹肌一定要练。做动作要爆发式的做,

跳绳是最练人的。

太极拳对肌肉骨骼的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属于自然传统的武术,太极拳能很好地锻炼人的心、肺等器官,使人更健康长寿。内部暗藏循环呼吸法、意念控制、重复训练等技巧。易太极认为:太极拳无论是传统功法还是竞技运动,最核心的是活动的运动员,这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基础。为了让运动员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为了使运动员进一步完善技术动作、保持良好的体态、形成良好的发力习惯,都需要辅助锻炼。  太极拳是一门以气(呼吸)为本,以呼吸运动的顺畅,各部位的协调和共鸣来发力的运动。太极拳的成形是借助于中正、松静、自然、随物赋形的特点,在松静的状态中将“松”的极致劲发出来,因此,松和沉以及控制息心息肾的技术(呼吸和冥想),正是为太极拳的活动提供了基础。虽然太极拳发劲无实体,可将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都归类在太极拳的技击体系里,那么太极拳能实现多远的肌肉骨骼稳定性呢?  在运动时可以练习到的让肌肉骨骼、关节得到活化的方法:1、松与沉是对肌肉骨骼关节的磨练动作方法:先慢节奏吐纳一口气后吐纳到肺内,如此做两次为一次循环,每次做10-15次,再松肩膀,将腹部内收,将腹部尽量收紧,发五指朝天状;2、气沉丹田是对脾胃虚弱、身体肥胖者的调理动作方法:吸气时嘴微张,使气沉下丹田(胸腹部位);吐气时舌抵上腭,使气沉下丹田(胸腹部位);用腹部发力使气沉下丹田。每天可做五六百次左右,能很好地调理脾胃虚弱、自身肥胖等问题。

1 太极拳可以练腿部力量吗

中国武术要求下盘要稳,所谓“未习拳,先蹲三年桩”,脚无劲则步不稳,步不稳即取败之道。由此可见武术对脚部锻炼的重视。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第一大门派,对腿部的练习自然也是很看重,太极拳的核心练的就是腰腿劲,练习先从腿上练起,所有动作都是以马步为基础,并且太极拳的腿部动作很多,自然可以练腿部力量。

2 如何练习太极拳腿部力量 练习站桩

太极拳的基本功在腿上,站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练习腿功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站桩的难度不可小视,站桩时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这三点是练好腿功的重要因素。站桩站稳了腿部力量也就锻炼上来了。练习站桩可以控制在20分钟,不可过长。

着力稳健

双腿站稳在地上,此时也要感受大地传给双腿的力。这个力是保证双腿着力稳健的根源,它由脚底经脉传至全身各处,可以尝试体会其走向。从而让双腿自然协调而又沉稳。

腿部灵活自然

腿功要求稳健有力,但也要灵活自然。此时要求迈步做到扎实稳当,下盘稳定。但太极拳讲究灵活,如果稳定但却僵硬呆滞,是不能达到好效果的,还要身心放松,腿部灵活,前移退步随心所欲,不拖泥带水。

3 打太极拳腿没劲是什么回事 姿势不正确

打太极拳的动作尤其是站桩的时候,没有做不正确,会导致膝盖受力太多,膝关节长期磨损,引起膝关节受伤,脂肪垫充血、肥厚或并发生炎症现象,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引起腿发软的现象。

缺乏锻炼

缺乏锻炼者腿部力量小,而太极拳对腰腿要求不小,腿部肌肉无法长时间承受,就会没劲发软。

运动乳酸堆积

长期未运动的太极拳初学者,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身体没有适应运动强度,容易造成乳酸在身体堆积,而腿部练习最多,也成了乳酸堆积最严重的地方,容易造成腿部没劲。

疾病导致

1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偏瘫,如果是单肢无力且伴有疼痛,则可能由此风险。

2腰椎疾病可能会压迫脊髓和神经,导致双侧下肢无力。

3肝肾阴虚或者脾胃虚弱。肝肾阴虚会导致双腿乏力,而脾主四肢,脾胃虚弱也会造成四肢无力,精力不足。

打太极拳腿没劲怎么办 保证姿势正确

太极拳动作不正确,极容易对膝盖造成伤害。如果有膝盖疼痛或者双腿无力没劲的情况,应该停止继续练习,请熟悉太极拳师傅或者熟悉太极拳的人士进行指正,以免症状加重。

休息恢复

如果是因为乳酸堆积导致的肌肉酸痛,腿部乏力没劲。那么只需要休息一天,然后继续锻炼即可。这样的酸痛是正常现象,等锻炼了几天就可以自行消除。

强化腿部力量

体质虚弱,长期无锻炼导致腿部力量缺乏而造成的腿部无力,那么就需要加强腿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腿部力量。

医院检查

如果排除以上的情况,仍有腿部发软没劲的情况或者是疼痛明显,那么很有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此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尤其是老年人患病风险更大,更应该注意。

4 练太极拳腿会变粗吗

不会。太极拳是一项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它能够帮助消耗脂肪,让腿部更加匀称完美,并且太极拳抻筋拔骨,有助于身材的修长。练太极拳会让你感觉腿部更加有力,但不会练出大肌肉。

 起源于道家的 太极拳 ,运用道家的哲学、养生理念,经过六百余年的实践,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 经验 ,是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供您阅读!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太极拳练习也遵循了传统的中和法则,在意以引气、气以引形的同时,需尽力做到动作协调、连贯圆融、形神合一、内外相济。具体要求是:呼吸自然、意引动作;上下相随、重心稳定;连绵不断、劲力完整。其要点是: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线,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动作的速度要均匀协调。因为只有身体正直,才能气息通畅、气流全身,达到良好的收功效果。太极拳轻松柔和、圆活自然、连贯持续、中正和谐的习练原则,也相应地会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面对社会压力,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与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人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能够维持正常而积极的人际关系,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和接受新事物,并且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与生活态度,有些人则相反。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太极拳不仅可以建立这种基础,而且可以提供天人和谐的心理支柱,培养“心定气和,遇事不惊”的品质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医学角度而言,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通过调节人体动作,可以导引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呼吸的变化,并可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太极拳要求身体放松而肢体缓慢适当用力;运行时似有停顿而实则动作内劲不停;起承转合自然而肌肉持续牵引抻拉;闲似行云流水而劲力不减。这种运动方式将阻塞及淤滞的经络疏通,使气血循环进入舒畅的正常状态。为了加快体内病气、浊气、阴气、邪气的清除,人体的穴位必须达到完全洞开的状态,并且通过长期不断地练功而保持它们良好的通透性,防止它们弥合关闭。这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基础,是传统养生学的根基所在。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

 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思想和健身、养生、修身、养性等多功能的实效性,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展现了它作为东方体育一颗明珠的魅力。太极拳的核心是协调、平衡、和谐。太极拳讲究“三调”——调身、凋心、调息,注重“三兼修”——动静兼修、内外兼修、性命兼修,达到“三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实现“三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伦理观、人体上下内外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顺乎自然,天人相应、相通、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心静、体松、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的呼吸论;树立含而不露、养我浩然之正气的道德观。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低强度的运动,符合养生法则,利于健康长寿。太极拳学是关于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失衡的锻炼方式。

 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不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练太极拳基本动作要求

 太极拳健身方法

 太极拳具有非凡的健身功效是由于太极运动有以下五个特点。

 (1)每个动作都是全身运动,所谓“一动无不动”。一般的广播体操,上肢运动光运动上肢,下肢运动光运动下肢,弯腰运动光运动腰。跑步看似全身运动,其实运动很单调,缺少扭旋动作。太极拳则不然,自始至终是全身运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都不断地进行着各式螺旋运动,因而使筋骨皮肉及内脏系统得到全面锻炼。腹式深呼吸则更加增强了内脏的锻炼和按摩。太极拳还要求提起精神、神志安详、排除思虑,集中于打拳,这又使大脑得到休息,神经指挥系统得到锻炼。有一本书,书名是《太极拳传真》,作者是一位已故太极名家的徒弟,他在书中说:“自从学了太极拳,自己的小提琴水平大有提高。”我认为这并非不可思议,因为太极拳不仅能健身强体,还能使人神经灵敏、动作协调。

 (2)强而不猛的适量运动。运动生理学家告诉我们,超负荷运动有害健康。一座桥梁,瞬时超过负荷极限,就会产生裂缝,甚至断裂;人体也是这样。竞技运动的金牌得主,往往因拼搏过度成为病号。温和的运动,例如步行,虽然有益于健康,但效率低,耗时多,而且动作单调,锻炼不全面。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连绵不断、复杂多变,没有激烈运动,但始终不泄劲;看似缓慢柔和,其实是一种高效率的运动。在练拳“懂劲”之后,中等强度打拳,春寒料峭的早晨,穿件单衣打拳,不感寒冷;春秋季节,七八分钟就

 浑身热乎,开始出汗,20分钟则浑身舒畅、汗流浃背。太极拳用的劲主要是内劲,即自我拉伸、自我压缩、自我弯曲、自我转动的劲。因为是自我用劲,因而运动强度可以自我掌握。拳架低、速度慢、呼吸深而长,意念集中,用劲认真,则运动量大;反之,则运动量小。练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因而老中青皆宜,是一种有利无弊的运动。

 (3)纯粹的有氧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告诉我们,在有氧运动时,人体的动物淀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能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和中枢神经功能,因而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相反,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动物淀粉来不及充分进行氧化反应,只好在无氧情况下,酵化生成乳酸以提供能量;这种无氧运动造成酸性物质积累,加速人体衰老。多数运动既不是纯粹的有氧运动,也不是纯粹的无氧运动,而是混合运动。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少运动,则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都不足,新陈代谢不良,机能退化。太极拳既是全面而适量的运动,又自始至终是深呼吸运动,因而是纯粹的有氧运动。氧气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尽情享用。要使氧气不仅进入肺部、进入血液,还要能进入周身各部的组织,滋养全身,才是充分享用了大自然的恩赐。太极拳就有这样的功效。

 (4)一面放松,一面用劲,也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是太极拳的又一特点(其他内家拳也有这种特点),这大概是中华武术特有的体育文化。听起来有点玄,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以上肢动作为例,在屈伸弧旋之间,把劲用在松肩坠肘上,用在屈肘撑臂上,用在坐腕伸指上。这种用劲方法,有点类似于伸懒腰,是一种自我拉伸的劲,不但和“手法松柔”不矛盾,而且非如此不能充分松柔。太极拳动作必须缓慢,缓慢了才能充分拉伸、充分放松,才能使自己感到舒畅,甚至是美妙的享受。如果动作不缓慢,就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了。下肢要负重,怎样放松实脚稳健负重,虚脚轻灵放松,两脚虚实变换,轮流放松。

 为什么要放松放松了,经络才畅通。这是千百年来无数气功家和内家拳锻炼者的实践经验。机理是什么这涉及对经络本质的认识。1997年12月3日,《科技日报》发表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李志超先生的文章《人体的经络在哪里》。

 文章大意说:从医学临床实践经验和现代物理手段检测的结果,经络确实存在,但是在解剖镜下却怎么也找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文作者认为,经络是人体组织之间、细胞之间存在着的缝隙,这些缝隙连成网络,有体液在其中流动,这就是经络之所在。该文作者又说:这只是一种推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我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假说,这个假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放松能通经络。放松了,当然缝隙就大,经络就通。按照中医的说法,经络对健康至关重要,起着“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

 (5)太极拳是以脊椎运动为核心的运动。脊椎不仅是人体的力学支柱,也是中枢神经之所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植物神经从脊椎两侧伸向人体各部分,指挥人体的生理活动。针灸穴位图上也沿脊椎分布着肺腧、胃腧、肝腧、肾腧等穴位。健身必先健中枢神经,因而必先健脊椎。太极拳讲究手法、步法、眼法和身法,其中以身法为主。身法讲究“身形腰顶”,即“五弓齐发”,以身弓为主,身弓以腰为顶。

 拳谱中有一首关于“身形腰顶”的歌,说:“……腰顶穷生研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腰为中枢、尾闾中正等太极要领,讲的也都是身法问题,可见身法的重要。身法问题,其实也就是脊椎运动问题。一代宗师杨澄甫的说法是“气贴于背……力由脊发”,直接点明脊椎是动作的核心。太极拳的举手投足,都要先动腰,由脊椎发力,带动肩膀,肩膀再带动臂和手;由脊椎发力,虚实变换,把重心移到实脚之后,再将虚脚轻轻提起;不是简单地做手和脚的动作。这是太极动作和一般体操动作的根本不同之处。打太极拳时,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着脊椎的自我拉伸、压缩、左右转动、上下搓动、向前后做弓腰的活动。更准确地说是不断进行着把这些活动综合在一起的螺旋活动。太极拳不前俯后仰,不左弯右曲,脊椎运动是微动或内动,动作细腻,外表上看是姿势中正,其实内劲就在姿势中正之中。

 做一个“揽雀尾”,腰劲要变换7-9次;做一个“十字手”,腰劲要变换5次。全套85式太极拳,腰劲变换达好几百次,因此能使脊椎得到充分锻炼。我曾多次故意在晨练时以跑步代替打拳,并比较自我体验,总觉得跑步完后脊椎仍没有活动开,不如打拳来得舒畅。

 由以上五点健身原理可见,太极拳的健身功效,非一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健身器械运动等可以比拟。我并不贬低现代体育运动,而是认为必须经常而适量地进行多种不同的运动,才能起到良好的健身作用。就单项运动来说,或许只有游泳能和太极拳的健身效果相比拟,但游泳不如太极拳简便易行,不像太极拳那样可以随时随地每天坚持。

 太极拳的难点是不易在短期内“懂劲”,只能“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因而初学时,健身效果不很明显,但是只要坚持学,就有一定效果,因而“开拳有益”。太极拳是终身之拳,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健身效果就会逐渐提高,而且越来越好。只要符合上述五点健身原理的要求,即使动作姿势不很标准,也照样能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只要你每天打完拳后能感到身心舒畅,日积月累,你的健康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太极拳的力量要求是如棉裹铁,用哑铃肯定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但是哑铃可以练你的绝对力量,练完后记得放松肌肉即可。也是有帮助的,民国时期有太极高手玩石担,其实就是杠铃。太极还有几种力量练习法,这里供你参考:

1、抖大杆,你上淘宝找一下大杆,有卖的,但是这个要有师傅教,否则容易出内伤。而且需要你的太极桩练到一定程度,身体浑然一体,劲整了以后才可以练。

2、揉石球,取适度大小石球,按在墙上,以刚刚能不掉下去的重量为适宜,然后以手按住它在墙上滚动,练习你的力量感应和如棉裹铁的力,没有石球可以用水泥球或者篮球装沙子代替,这个随时可练。网上也有教程,你去优酷搜索一下就有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17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