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哑铃的运动后肌肉酸痛,这个时候要调整呼吸,要多喝水产生酸痛的原因是你体内的葡萄糖没有经过充分的分解,只生成了乳酸,这就是身体感觉酸的原因所以要调整呼吸,以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来分解乳酸,多喝水来加强呼吸作用是身体感觉顺畅
如果此时加大运动量,你身体会积累更多的乳酸,除非你很快提高你的肺活量能摄入更多氧气,否则你还是会感觉酸痛的
在饮食方面要多摄入碳水化合物以在你运动是提供足够的能量还有多摄入蛋白质以增长肌肉
同时要注意睡眠质量
作为初学者,有一个科学的健身指引是非常必要的。本人的责任就是帮助你登堂入室。首先需要指出的 是:从健身初始你最好就要培养和改正自己的生活习惯,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熬夜通宵,不要不吃早餐,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因为既然你选择了健身,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要那些不良嗜好了,把它们统统留在回忆里吧!
好了,下面我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健身锻炼后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怎么办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第一天锻炼之后,第二天起床就会肌肉酸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赛普健身教练培训基地在这里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运动后会肌肉酸痛。一般这种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训练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当人体运动产生的乳酸大于人体自身消耗乳酸的时候,乳酸就会阻碍血液的流通,最终形成肌肉酸痛的现象。不过这种由于运动产生的乳酸属于正常现象,只是给人一种酸痛的感觉。一般在不继续运动的情况下5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自动消失。如果继续保持运动,2到3天即可消除。
那么健身锻炼后肌肉酸痛应该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享受这种酸痛,另一种是消除和缓解这种酸痛。
其中享受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这个很简单。就是让身体内产生的乳酸自动消失,运动后直接休息就可以,一般5天左右就会自动消失。
消除和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肌肉酸痛后进行有氧运动。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有利于身体内产生的乳酸自动分解,并产生能量,从而减少身体乳酸的堆积,达到消除和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第二种方法:在肌肉酸痛后进行有效的拉伸。这种消除和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理是,将聚集在一起阻碍血液流通的乳酸分散开,从而达到消除和缓解局部肌肉酸痛。这种肌肉拉伸需要练习者了解怎样拉伸全身肌肉。
了解了健身锻炼后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怎么办之后,大家是不是茅塞顿开,不会担心这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了,希望赛普健身教练培训基地的问题解答能够让你满意,也希望大家在健身锻炼的时候能够寻找一些专业的健身人士给自己一些专业的指导,防止因为自己不正确健身习惯而导致不可弥补的伤病。希望健身能够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幸福!
这很正常,是乳酸堆积引起的。没事,只要在运动前口服一点50%的葡萄糖就可以了
运动健身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运动不当也会损害健康。建议您请到运动教练,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运动健身。
过量运动后,你可以做肌肉的拉伸,用来缓解疼痛。
疼痛的原因一般是,运动后肌肉产生酸性物质,而你的身体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这些物质,就产生了酸痛现象。做肌肉的拉伸,可以帮助你的身体去分解掉那些酸性物质。
短时剧烈运动产生的疲劳感主要发生在肌肉。超强度运动后除肌肉外,还涉及人体各器官系统。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肌肉中除ATP、CP减少外,肌糖原也消耗殆尽,需不断靠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来补充。此外,身体中诸多方面发生一系列改变,如血糖浓度明显下降,大脑中的抑制性物质如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体内的水分以及钠、钾等无机盐减少等。因此,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产生的疲劳包括中枢和外周两部分,称为全身性疲劳或整体疲劳。此时,机体的神经和激素调控失衡,细胞和组织的功能会变弱,对糖原和氧的缺乏特别敏感。
在运动时,补充能量应使用容易氧化、分解的糖类。如香蕉蜂蜜葡萄干等,运动时蛋白质代谢加强,应注意在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以防止发生运动性贫血。如果是超大强度的运动还需特别注意补充盐和钙,这样可使体内的氢离子浓度和渗透压的紊乱恢复正常,缓解肌肉疲劳。补充水分也是重要的,但不可过多,以免减弱消化功能和食欲。饮食要以容易消化的(主要是糖类)食物为主,同时还要吃些维生素制剂和碱性食品。必要时加些能刺激胃口的调料或辅助消化的药物。
1、运动后放松
运动后可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或是与头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进行头手倒立或是靠墙手倒立,时间3-10秒,可进行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再抖动四肢,先抖动、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动小腿或前臂。
2、运动后按摩
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点按穴位有偏历、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肿痛,以及肩臂痛、颈项拘挛等运动后造成的各种不适症状。下肢常用点按穴位有承扶、委阳、承山、昆仑、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挛痛腰腿拘急疼痛、项强、腰痛、膝胫酸痛等症状。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如是相互间进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于脊椎旁开1.5寸处,推摩放松多以脊椎旁开1.5寸处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处的天宗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颈项强直。几种手法结合可起到良好的放松效果,且恢复快。对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杠铃颈前推举不是锻炼三角肌前束的么,肩部肌肉独自承担控制身体稳定的责任,整个肩部肌群中,前中后三束没有束肌肉可以偷懒,尤其是前束。当然这个动作对于胸大肌上部、肱三头肌也有明显锻炼效果。因为颈前推举来就不是专门用来练手臂的。。。。。。。手臂只是顺带着而已
今天为大家整理一组如何在健身训练降低对手腕关节的磨损压力,在健身训练中最热容易被几个关节部位,就是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如果健身者不对这些关节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训练时就会很容易造成这些关节磨损,轻者造成关节内部疼痛,严重者后期甚至发展成关节炎,所以对于健身者来讲,如何在训练中降低关节磨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健身的新手,更应该学习如何降低关节压力,不盲目使用大重量,
其实造成关节磨损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使用超负荷大重量造成的,而现在很多健身者在训练时都无法把握自己的使用重量,总是自以为是认为随便举几下,就觉得自己可以使用大重量训练了,那么我告诉你如果你是这样训练的,那么要不了多久你的关节就会出现疼痛情况,为什么呢,因为你使用全部的力量举起一个重量,不代表你可以长期使用这个动作训练,因为你的基础力量根本无法控制这个重量。
在健身训练中所说的大重量是你自己完全能控制的大重量,不是超出自己安全控制范围的重量,超出自己安全稳定控制的重量叫超大重量,这种重量训练都是需要人辅助训练的,那么健身中怎么选择合适自己的大重量呢,那就是先用重量递增法测试。
逐渐增加重量,重量递增到你控制时出现身体颤抖时,例如在做卧推时,递增到超大重量时肩部,手臂都会出现严重的颤抖,而且头部还会不自然的向上抬,那么这个时候就说明你已经递增到了超大重量,而这个超大重量的上一个重量就是你需要的大重量,
在训练时选好合适自己的重量时无比关节的,绝对不可马虎随便找个重量上来就撸,如果这样你离受伤也就不远了,一般的训练者关节磨损都是长期使用超大重量和动作不对而造成的,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就是控制好重量,然后就是动作姿势,今天为大家整理的是在训练时如果降低手腕的磨损的动作姿势,这种训练非常适合手腕已经有受损的训练者,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在训练时压力特别大也可以利用这组动作方式进行训练,这些动作的姿势改变可以完全不用手腕发力就可以进行训练。
动作1 - 杠铃卧推降低手腕压力的方式,图1为常规的杠铃卧推握法,图2为改良之后的杠铃卧推握法,仔细看参考图,看清楚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在手握方式。
动作2 - 俯卧撑训练降低手腕压力的方式,图3是我们常做的方式,图4是改变后的方式,握拳做的时候最好下面垫上一个软垫子。
动作3 - 杠铃弯举训练降低手腕压力的方式,图5是改良后的训练方式,一般常规的训练方式是全手握,改良后的握法是部分手指握,这个动作一定要仔细看参考图。
动作4 - 杠铃颈前深蹲降低手腕压力的方式,图6为普通的颈前深蹲深蹲方式,图7为是改变后的方式,这个需要借助弹力带或者绳子来固定杠铃杆,但是这种方式可以直接省去手腕的参与,从而更好的保护手腕。
动作5 - 杠铃颈后深蹲降低手腕压力的方式,图8是我们常用的深蹲方式,图9是改变后的深蹲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直接省去了手腕的参与,但是训练在训练时要控制好器械的稳定,这个动作不适合使用超大重量训练,因为在超大重量下做时如果你的基础力量不够,很难控制器械的稳定,如果在超大重量下训练最好找伙伴辅助训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