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肌肉酸疼的问题

关于健身肌肉酸疼的问题,第1张

运动医学上将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但其消失得也快,这种叫做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种是在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才出现的酸楚疼痛,疲倦乏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僵硬等症状,个别人还可发生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这种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较缓慢,常常三四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这种症状则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或运动后疲劳。

  急性肌肉酸痛常常是因为剧烈的运动中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肌肉中乳酸及其代谢产物大量堆积所致。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可以刺激肌肉中的神经未梢,引起酸痛等正常生理性反应;另外,乳酸等代谢产物在肌肉中堆积会造成局部渗透压增高,使肌肉发生水肿,也会引起疼痛。在运动过后,肌肉中堆积的乳酸等代谢产物逐渐由血液运走。这样,肌肉酸痛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

  有关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产生原因,目前说法不一:有的专家认为是因运动造成肌纤维损伤,或是造成肌肉中结缔组织损伤所致;但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肌肉痉挛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

 一般说来,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说明人体暂时还不能适应目前的运动量。然而,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质的不断增强,也就不会或很少再发生肌肉酸痛了。

  当然,既使运动后出现了肌肉酸痛的感觉也没关系,可服用去痛片(1~2片)或芬必得(03克),以解除神经痛和肌肉酸痛的症状,并可在休息或洗浴后进行自我放松治疗。自我放松治疗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1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健网  2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

 3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4捶打腰背:双手空拳,轻捶肩背并轻敲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宜重。

  5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自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那么,如何预防运动后出现的疲劳呢?主要应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另外,应做到:健  (1)运动前,应适当进食一些高能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奶酪、黄油、鸡蛋等。

(2)运动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如矿泉水、或运动性饮料。

(3)运动后,一定要注意休息,有条件的可洗个温水澡,进行放松按摩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后肌肉酸痛和疲劳的发生。

患者仰卧位,将其患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均屈曲到90°,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直到出现坐骨神经痛为止。此时将膝关节稍屈曲,坐骨神经痛则明显减轻或是消失。检查者以手指压迫股二头肌腱内侧的_神经,若可以诱发疼痛则为阳性,此试验可以用来鉴别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和因肌肉因素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又被称为卧位弓弦试验。

多按摩

天池

  Tiānchí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郄门等穴

天泉

  Tiānquán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 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曲泽

  Qū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 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 心包经合穴 。

郄门

  郄门等穴。 Xìmé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郄穴。

间使

  Jiānshǐ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 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经穴。

内关

  Nèiguā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大陵

  Dàlíng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输穴、原穴。

劳宫

  劳宫穴、中冲穴

  Láogōng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 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荥穴。

中冲

  Zhōngchōng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 心包经井穴。

一、臀小肌、臀中肌 、臀大肌 

二、内收肌  三、股四头肌——股内、外侧肌 ,股中间肌、股直肌

四、股二头肌

五、半腱瓣、半膜肌 

六、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

七、髂腰肌

一、臀小中大肌

1、臀小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前沿

作用:外展髋关节,前部肌束内旋髋关节,后部肌束外旋髋关节

2、臀中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作用:外展髋关节,前部肌束内旋髋关节,后部肌束外旋髋关节

臀小肌与臀中肌作用同——外展髋关节,前部肌束内旋髋关节,后部肌束外旋髋关节

3、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后部、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

止点:臀肌粗隆及髂胫束

作用:髋关节伸及外旋(体态表现为骨盆后倾)

4、梨状肌:该肌肉功能障碍至假性坐骨神经痛

起:第2-4骶骨前面的骶前空两侧

止:股骨大转子

作用:外展、外旋髋关节(梨状肌神经S1-2)

二、内收肌 : 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

1短收肌:

起点: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和耻骨肌线

作用: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闭孔神经L2-4)

2长收肌

起点:耻骨上支前面、耻骨嵴下方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中1/3部

作用: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闭孔神经L2-4)

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的作用同——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

3大收肌

起点:闭孔前瞎缘及坐骨结节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中2/3部,收肌结节

作用:内收、伸和外旋髋关节(闭孔神经L2-4,坐骨神经内侧肌)

四、股四头肌——股内、外侧肌 、骨中间、股直肌

1股内侧肌

起点:股骨粗线内侧唇和转子间线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骨神经L2-4)

2外侧肌起点

起点:股骨粗线外侧唇和转子间线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骨神经L2-4)

3、骨中间肌

起点:股骨体前外侧面上3/4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骨神经L2-4)

4股直肌

起点:髂前下棘及髋臼上缘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骨神经L2-4)

四束肌肉止点和作用同——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用:伸膝关节,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骨神经L2-4)

四、骨二头肌:长肌和短肌

1、骨二头肌长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腓骨头外侧

作用: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使小腿微外旋(坐骨神经L5-S2)

2、骨二头短肌

起点:股骨粗线外侧唇

止点:腓骨头外侧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微外旋(坐骨神经L5-S2)

骨二头肌止点同,膝关节作用同,长肌小腿微外

五、半健瓣膜肌 ——半膜肌-半腱肌

1、半膜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后下面

作用:伸、屈髋关节、并使小腿微内旋(坐骨神经L5-S2)

2、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

作用:伸、屈髋关节、并使小腿微内旋(坐骨神经L5-S2)

六、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

1、阔筋膜张肌

起点:髂前上棘,髂嵴的一部分

止点: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踝

作用:紧张阔筋膜张肌并曲髋关节(臀上神经L4-S1)

2、髂胫束(包绕大腿的深筋膜——阔筋膜张肌的外侧增厚部分)

起点:髂嵴前份的外侧缘,上下分两层。包括阔筋膜张肌,并与之紧密结合不分离。上部的纵行纤维明显增厚呈扁带状,后缘于臀大肌肌腱相延续。

止点:附着于胫骨外侧踝,腓骨和膝关节囊。

作用:临床上常用作体壁缺损,薄弱部或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等修补重建的材料。

七、髂腰肌:腰大肌、腰小肌、髂肌

1、腰大肌

起点: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止点:股骨小转子

作用: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后倾(腰丛神经分布)

2、腰小肌(人类出现率为50%)

起点:第12胸椎

止点:髂耻骨隆起

作用:紧张髂筋膜

3、髂肌

起点: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作用:前屈,外旋宽关节(腰丛分支L1-4)

相关骨性标志:髂骨、髂窝、髂骨翼,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股骨、股骨大转子和小转子、股骨粗隆、股骨内外侧踝胫骨、胫骨、胫骨粗隆内侧、外侧和内外侧踝,耻骨和耻骨隆起

总结:主要功能——

1髋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内旋、内收、外收,膝关节屈伸,小腿内旋、外旋,大腿内旋、外旋等关节活动。

2是完成人体直立机械行走的主要功能肌肉群的最重要部分。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

一、体态问题:骨盆前倾、后倾、回旋,0/X型腿,长短腿,高低肩,脊柱侧弯,骶骨收缩,方臀、蝴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46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