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中国不盛产肌肉男,而都是一些美男子?

为什么古时候中国不盛产肌肉男,而都是一些美男子?,第1张

古代不盛产肌肉男,这可能和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观念有关系。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一直都是“重文轻武”,即使是在少数几个比较“重武”的时代,肌肉男也没有进入大众的审美视野。也就是说古代时候练武的肌肉男不吃香,气质文弱的文化人才是大家喜欢的。就说古代有名的美男子潘安和宋玉,哪个不是文化人,并且长得还都是面冠如玉。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流传下来的古画,也是以文人居多,也有一些画的是古代的将军和战士,但他们的形象无一都是线条柔和,神态澹然,宽袍缓带,都没有肌肉虬结的样子。而且,在古代的肌肉男很多的都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下等人,画画又是一种赞美和歌颂的意思,没有人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下等人画画。

古代的将军们虽然没有什么肌肉,但是体格绝对都不弱,他们主要是靠技艺高和力气大。技艺高主要是像射箭能够百步穿杨这种,力气大的话,像我们熟知的西楚霸王项羽,可以扛起一个大鼎。

我国古代以文弱“小白脸”为主的审美文化与西方喜欢“肌肉男”的审美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古代的雕塑,例如“大卫”、“思考者”等等,都拥有非常流畅和优美的肌肉线条。西方崇尚肌肉美,应该与他们喜欢健美运动有关,经常进行健美运动的人,自然拥有满身的肌肉线条。

  《心动的信号》迎来了第四位男嘉宾。这位男嘉宾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还是蛮大的,他属于那种健硕的肌肉型男的类型,而且职业也很吸引人,据悉,《心动的信号》男四职业是飞行员,名字叫陈刘俊夫。他入住信号小屋之后,大家都想要知道有关于陈刘俊夫更多的详细资料,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看看吧。

 《心动的信号》男四在航空公司工作,职业是中国民航飞行员,而且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综艺节目上电视了,之前他好像还参加过《一站到底》。

 陈刘俊夫长得很高大也很健硕,无形之中会给人一种压迫感。据了解,陈刘俊夫出生于医学世家,他从小就喜欢冒险和挑战自己。本来他也应该像家里长辈那样,从事医院工作的,但是因为他本人不想要过那种一眼就看到头的日子,所以转行当起了飞行员。

 陈刘俊夫是开直升机的,他微博上晒出的那些内容大多也都是跟工作性质有关的。据悉,2017年的时候,九寨沟发生地震,陈刘俊夫还曾经驾驶直升机,八进八出九寨沟,连轴转工作了三天,帮着运送群众、伤员和专家。

 他的工作很伟大,不仅需要职业技巧更需要极大的责任感。通过陈刘俊夫的微博可以得知,他还曾经到清华大学演讲过。平时除了驾驶直升机工作之余,他在生活中还喜欢健身,看各种各样的摄影展览等。陈刘俊夫在工作中是个敬业负责,有职业担当的人,在生活中也是个有品位,追究生活品质的型男。陈刘俊夫跟《心动的信号》中另外三位男嘉宾完全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不知道像他这种风格的男性,入住小屋后人气如何,会不会收获其他素人女嘉宾的好感。

之前,番茄君曾为大家盘点过一期“全球百大最帅面孔”。

在美国网站“TC Candler”评选出的“全球最帅”中,上榜的欧美男性,几乎都是这样的:

而亚洲男星,却几乎都是这样:

无论评选这份榜单的评委是男性居多还是女性居多,看得出来,对欧美男性的审美,大多是 强健的肌肉 ,俊朗的外形,充满 阳刚 之气。

可来到亚洲这边,尤其来自韩国的 金泰亨 田柾国 等,都偏阴柔风。

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对东方的 “审美入侵” ,是在给整个东方世界 “去雄化”

看了这么多**,番茄君今天就从自己认知的角度,跟大家聊一聊,西方偏爱阳刚猛男,而东方偏爱“阴柔小生”的原因。

无论是中国、日本、韩国还是越南,其实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是相通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美的描写和形容,从来就不是“肌肉猛男”型的。

在“凡诗三百首,曰思无邪”的《诗经》中,是这样描写君子的:

一个美好至极的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就是对一个有修养的男性最高称谓,“身形壮硕,力能扛鼎”自然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无关。

中国古代男性的最高理想,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看中的是才华和修养,并非个人武力。

宋代更是将这种审美发挥到极致,无论是阳刚好斗还是武力卓群,在知识分子的眼中,只不过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已。

看看中国古代美男子的代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中国 历史 上的大帅哥,被当做标准并用成语“貌若潘安”形容帅气的 潘安 ,是西晋文学家,他的特点就是“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

另一位同样是中国 历史 大帅哥的 嵇康 ,则被形容为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战国时期的文学家 宋玉 ,与潘安齐名。

历史 上的宋玉帅到什么程度,他邻家一个绝色女子,偷偷爬在墙头看了他三年,这也是“邻女窥墙”故事的由来。

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些成语,都来自宋玉这个人。

我们再来看看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描写:

这段《红楼梦》第3回中对宝玉的描摹,简直原封不动的可以用在女人身上。

有了传统文化对帅哥的形容和熏陶,外加天下文人的士大夫理想,对男子审美的塑造,也因此慢慢定型。

与此同时,西方却不同。

欧洲 历史 基本就是一部战乱史,从罗马帝国到古典时代,从中世纪到宗教战争,从被蒙古铁骑践踏到文艺复兴,再到近代的一战二战和冷战,欧洲从未消停过。

欧洲没有我们的儒家一以贯之的文化,每个时期的宗教信仰和统治阶级都是不同的。

欧洲人生性好斗,尚武是其天性,多以武力和征服作为最高成就和理想,而武力高的人,则可以得到更多的 社会 资源,有更高的 社会 地位。

所以我们看到在 《希腊神话》 中对诸神的描写,大都是孔武有力且好斗的。

众神之王 宙斯 也不例外,打赢“提坦之战”后,不过是重新划分权利,分配资源,而宙斯本人除了健硕的外貌,还是个十分好色的神祇,他有相当多的情人和私生子,这一方面是西方人的生殖崇拜,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潜意识中,胜利者对资源的分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也丝毫不掩饰欧洲人对男性审美中阳刚、健硕、力量和身材的偏爱。

东方人跟欧洲人的审美差异,本质上还是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亚洲人长得跟西方人就有很大差距。

因为生理结构,营养结构,生活习惯,饮食差异以及 历史 原因等诸多因素,东方人尤其是亚洲人,比起欧美人种,身体本就偏瘦,骨架偏小。

而欧洲人大多身材偏高大,骨架大,肌肉发达,毛发旺盛。

其他的不说,对比一下中国和国外武打巨星的身形,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我们都熟悉的 强森 ,身高195cm,体重120公斤,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大块头。

吴京 身高175cm,体重75公斤左右,两个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差异十分明显。

莫说强森,国际知名的武打影星,像 史泰龙、施瓦辛格、尚格云顿 这些,没有一个是属于身材矮小体重很轻的,各个都是大块头。

这一方面是“审美”选择的结果,因为偏好肌肉猛男,所以WWE的强森,健美的施瓦辛格才会被观众们选中成为巨星。

另一方面,也是“审美偏好”决定的,因为西方人的生理结构,他们对男性的审美当然会突出他们自己的特征偏好。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李小龙、成龙不是国际知名的吗,为什么他们没有跟西方人一样的块头?

李小龙和成龙的出名,更多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他们是先有作品,而后出名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符合西方人的审美。

另外,各位不妨看一下成龙和李小龙当打之年的身材,虽然身高不高,但全身上下都是腱子肉,充满了阳刚孔武之气,而这样的身型,自然也是受西方观众偏爱的。

相反,在对武打明星的选择上,中国观众倒是偏爱那些长相俊秀,身形矫健,形体舒展,动作帅气的影星。

比如早年的 李连杰 ,就是全国功夫冠军出身,1994年靠着一部 《精武英雄》 ,让平头风靡全国。

而吴京出道的时候,尤其在 《太极宗师》 中,简直就是标准的小鲜肉。

如今已经58岁的 甄子丹 ,身高只有169cm,在 《叶问》 中跟饰演老婆的演员站在一起,都要低她半个头。

在跟 泰森 对打的戏份中,简直就是东西方对男性审美的直接碰撞。

不可否认的是,人的审美,都会偏向于自身人种的特点,西方人自然会偏向于更加高大健硕的身材;而东方人对儒雅和白面书生的偏好,也一直从古延续至今。

在流行文化中,以韩流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审美均偏“阴柔风”,这其实最早来源于日本。

日本有位名叫 喜多川 的人,被誉为“ 男团教父 ”,他创办了杰尼斯事务所,大量包装长相俊美的男星成为偶像,这种风气之后风靡全国,并传到了韩国。

将阴柔审美发扬光大的,是韩国的 SM、JYP、YG 三大 娱乐 公司,它们在模式上借鉴了日本喜多川的杰尼斯事务所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从长相打扮,到台风妆容,甚至连发型都标准化的男团偶像造星模式。

随着韩流影响力的扩大,这种模式风靡整个亚洲,从日本到泰国,从中国甚至拉美,无一幸免。

男女团成为巨大的造星产业链,这些唱跳的明星们经过包装,大肆收割粉丝钱包,背后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这种审 美文 化已全面入侵亚洲。

从此,男性偶像戴着耳环,画着浓妆,打着粉底,留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在台上搔首弄姿成了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尤其饭圈主力青少年群体,审美观也渐渐被这样的阴柔审美渗透重塑。

而他们是网络的主力军,也把控着网络主流审美的话语权,这么一来,我们就会看到无处不在的“阴柔审美”了。

但这一点上,西方却很谨慎,他们的孩子喜欢的大都是漫画,而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们,在审美上往往跟男团们截然相反。

你看漫威的一众超英,从美队到雷神,从绿巨人到钢铁侠,

就连女性角色,也颇有阳刚和健美的气息,比如黑寡妇和惊奇队长。

DC的超英也是如此,超人的肌肉外形和棱角分明的外表就不说了,

神奇女侠的亚马逊族人,也是好战的民族,虽然都是女性。

而从蝙蝠侠到海王,从钢骨到闪电侠,都是妥妥的力量美感。

流行文化对现代审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也直接导致在“最帅面孔”评选的时候,美西方的标准都是西方世界对男性的审美,而到了亚洲,则自动带入韩流里的阴柔风。

实际上,审美这个东西是多元的,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大多数因人而异。

而且西方的审美中,也不乏面若云月的小鲜肉,刚刚出道的阿汤哥,简直就是小鲜肉的模板。

年轻时候的小李子,也长得十分俊美。

基努里维斯 年轻的时候是很标准的亚洲脸帅哥,

当然还有 甜茶 阿兰德龙 这些偏阴柔风的欧美男星。

不过他们的归途,好像都是变身成长胡子大肚腩的欧洲糙汉子。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在搜索引擎用英文输入“handsome man”,多会看到力量型的欧美帅哥。

可输入中文“帅哥”,结果却截然相反。

或许这种审美异化,已经深入到大数据对我们每个人的判断中了。

(**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55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