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能有效锻炼左手力量?

用什么方法能有效锻炼左手力量?,第1张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正确的锻炼:

胸部:A:(外侧翼中部、下缘沟、中间沟)

1平卧推举(杠铃宽握、哑铃)

2平卧飞鸟(哑铃或拉力器)

3双械两臂屈伸(稍宽握)

4俯卧撑(稍宽握,脚、手同高)

5重锤拉力器夹胸

6坐姿器械椅夹胸

B:(中间沟、外铡翼中下部、下缘沟)

1双杠两臂屈伸(中握距)

2平卧飞鸟(哑铃或拉力器)

3平卧推举(中握距)

4俯卧撑(中握距,手脚同高)

C:(下缘沟、外侧翼中下部 )

1下斜卧推

2下斜飞鸟

3俯卧撑(中握距,手高低于脚位)

4平卧推举(中握距)

背部:A:坐姿颈前下拉

B:坐姿颈后下拉

C:哑哑铃俯立划船

D:俯立正握上拉

E:颈前宽握引体向上

F:坐姿对握平拉

G:俯卧挺身

H:硬拉

肩部:A:直立推举

B:坐姿颈后推举

C:哑铃前平举

D:哑铃侧平举

E:提铃耸肩

F:哑铃俯身飞鸟

肱二:A:杠铃弯举

B:坐姿斜托双臂反握弯举

C:站姿哑铃锤式弯举

D: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E:站姿拉力器单臂反握弯举

F:俯坐弯举

肱三:A:站姿双臂胸前屈肘下压

B:仰卧后撑

C:仰卧屈臂上拉

D:坐姿单臂颈后臂屈伸

E:窄握推举

F:俯立臂屈伸

腿部:A:颈后深蹲

B:斜卧负重腿举

C:腿弯举

D:腿伸展

E:剪跨

F:坐姿提踵

注意:

健美锻炼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的运动。锻炼时要求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否则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等现象。一般为:用力时呼气,恢复时吸气

充分的休息:所谓充分的休息是指,对一块锻炼后的肌肉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其肌肉纤维得以修复一般大肌肉群(如:胸,背,腿)要在锻炼后48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锻炼

;小肌肉群(如:肱二,肱三,小腿)要休息48个小时以上

合理的饮食:器械锻炼就是通过肌肉纤维的损伤再修复,使其变粗而得以增加肌肉纬度,所以在训练完后为了给肌肉纤维足够的蛋白质来修复,我们就应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一般运动人士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克/公斤体重

每次练大肌肉群都隔1天或者2天,别隔太长时间,不然练来也没用

每次训练后都补充好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如何训练后感到不适(如脱水)应马上喝些淡盐水或葡萄糖

每次训练半小时以上,最重要的是刻苦,别因为累就不做

方法上面已经说了,照做就行

如果想很快的长肌肉,那可以吃蛋白粉,价钱可不太便宜

一般来说也不需要吃,你坚持下去,几个月就见效了

不要想着很短时间内长出很大块肌肉,那是不现实的

最重要是坚持,最后祝您锻炼成功

以上若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关注公众号:伊秀生活回复2为你解答

  你喜欢健身吗?你喜欢健身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每当路过健身房时,我总是会不自觉的驻足观看,有时候会忍不住进去锻炼一下。但是有很多人健身的方式并不科学,人的左右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健身时左右手力量不一致怎么办呢?

  其实,左右手力量不一致的最初原因是我们的使用习惯不同。大部分人惯用手是右手,我们用右手拿筷子,右手写字,右手打球等等。左手的使用频率很低,这直接导致我们左右手力量的不一致。

  对于惯用手是左手的人来说,右手算是非惯用手,两只手力量的不一致只是使用习惯不同导致的。

  在健身之初,左右手力量的不一致可以通过左右手力量训练的调控来矫正。如果你的惯用手是左手的话,那么健身的时候你可以更多的以右手为中心,多进行右手的训练。刚开始可以多做做拉伸,不要上强度,在慢慢熟悉的基础上,再加强度。

  通过对非惯用手的更多的锻炼,来逐步缩小左右手力量的不一致,甚至消除左右手力量不一致。对于惯用手是右手的人来说,可以多进行左手的力量锻炼。

  健身时左右手力量不一致其实是很好解决的,怕就怕有些人越是非惯用手力量差,还非得只练惯用手不可。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大众普遍存在的心态,那就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也就不会这样做了。

  健身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增强我们的体质,锻炼我们身体的平衡,协调,力量。你若是不注重健身的方式方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左右手力量的不一致将会被无限放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体现。

  在左右手力量不一致的情况下,尽量少做一些需要左右手同时发力的锻炼。最贴切的例子就是举重,左右手力量不一致会使身体发力不平均,进而引起身体的不平衡,稍不留神,就会举不起来,更有甚者,举的过程中伤到自己,造成肌肉拉伤等等。

  健身是良好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健身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健身时左右手力量不一致的问题,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多进行非惯用手的训练,慢慢的,两只手的力量就会逐渐趋于平衡。生活中也可以更多的使用非惯用手去尝试一些事情,力量训练要科学有计划的进行。

问题一:左右手力量不协调,如何锻炼左手? 做单手的俯卧撑,用左手撑;用左手提重物,右手不提;做引体向上只用左手拉上去,多锻炼左手,而右手不锻炼,这样比较快,你左手用鼠标会使自己比较习惯用左手,但是对于力量增大效果不大

问题二:怎么锻炼左手力量 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把你的左手手掌迅速打开再迅速攥起,如此循环做下去直到没劲了,做完一次休息一下再做,早晚各做三次,你左手的力量会迅速增加的,难以置信!在练得过程中你的手臂肌肉会发酸,请坚持!酸就是你该长劲了!练完后要将手臂肌肉放松好,只有放松好才能长劲!

问题三:左手不灵活,无力要怎么锻炼 你每天有时间就练习空抓。五指张开然后握拳 速度快一点。重复此动作。

问题四:怎么练左手的力气 右利手想要练习左右很简单:首先你要让左手能做事,然后才能让他更有力。因为用力都是有技巧的,不够灵活的话再大的力气也用不出来,总感觉没有力。

第一:每天坚持左手刷牙(我坚持了5年)

第二:不着急的时候试着用左手吃饭(我右手受伤好几次,竟然学会了左手吃饭不过还是没有右手顺)

第三:打球试试用左手(不是不让用右手,而是右手打累了就换左手,很好玩)

第四:握力器,网上就有卖的,超级便宜,几块钱,没事握几下。慢慢来,慢慢增加数量,效果立竿见影。

第五:哑铃,这个就不多说了

望采纳

问题五:左手没劲怎么练翻勺 基本姿势:拿一块垫手毛巾,折叠成四方块,放于左掌心,左手的姆指压制锅耳,四指自然分开托住锅边。握得稳时,锅可侧立而不掉。

一、先练习晃勺

晃勺也称晃锅、转菜,是指将原料在炒勺内旋转的一种勺工技艺。是左手握住勺,使勺在灶口中转动,使原料在锅内旋转、晃动或抖动。晃勺可以防止粘锅,使原料在炒勺内受热均匀,成熟一致。对一些烧菜、扒菜,勾芡时往往都是边晃勺边淋芡。晃勺可以调整原料在炒勺内的位置,以保证翻勺或出菜装盘的顺利进行。

1.操作方法左手端起炒勺或炒勺不离灶口,通过手腕的转动,带动炒勺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原料在炒勺内旋转。待勺中的原料转动起来后再做小型晃动,保证勺中的原料能继续旋转。

2.技术要领

1晃动炒勺时,主要是通过手腕的转动及小臂的摆动,加大炒勺内原料旋转的幅度,力量的大小要适中。力量过大,原料易转出炒勺外;力量不足,原料旋转不充分。2晃勺时锅中原料数量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原料过多,它在锅内翻动的范围小,也就是说原料在锅中的运动距离减短,这样原料就难以达到抛的速度,锅中的菜肴难以翻转,因此用于晃勺的原料不宜过多。

3.适用范围

晃勺应用较广泛,在用煎、炒、煽、贴、烧、扒等烹调方法制作菜肴时,以及在翻勺之前都可运用。此种方法单柄勺、双耳锅均可使用。

晃勺的目的是让炒勺与原料一起转动,如果只让炒勺转动而不使原料转动则称转勺或转锅。转勺时,左手握住勺柄,炒勺不离灶口,快速将炒勺向左或向右转动。要注意手腕向左或向右转动时速度要快,否则炒勺会与原料一起转,起不到转勺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烧、爆等烹调方法的制作。

二、再练习颠勺

颠勺又称小翻勺,是最普遍常用的一种勺法。采用左手握住勺,将炒勺连续向上颠动,一拉一送地颠动原料每次翻勺只有部分原料作180°翻转,翻起的部分与另一部分相重叠,原料不出勺口。单柄炒勺、双耳炒勺均可使用,主要用于炒、爆、熘、烹等烹调方法。

1.拖翻勺,又称拉翻勺。适用于烹制汤汁较少、原料较多的菜肴。铁锅不离开灶口,铁锅底部依靠着灶口边沿略向前倾斜,以灶口边沿为支点,将铁锅前端略翘,然后快速向后勾拉,使原料翻动,受热均匀,并能将卤汁均匀的包裹于菜肴原料上。

2.悬翻勺,铁锅端离灶口,与灶保持一定距离,使前低后高,原料送至铁锅前端时,将铁锅前端略翘,快速向后拉回,使原料翻动。

小翻又叫颠翻、叠翻,即使锅内菜肴松动移位,避免粘锅或烧焦,使原料受热均匀,调料入味,卤汁紧包。因翻动时的动作幅度较小,锅中原料不颠出勺口,故称“小翻勺。

根据翻勺时是否有手勺协助可分为单翻勺和助翻勺。单翻勺是指炒勺在做翻勺动作时,不需要手勺协助推动原料翻转的一种翻勺技法。助翻勺是指炒勺在做翻勺动作时,手勺协助推动原料翻转的一种翻勺技法。

3后翻勺,也叫倒翻,是指将原料由勺柄方向向炒勺的前端翻转的一种翻勺方法。可防止汤汁和热油溅在身上引起烧烫伤,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珍珠倒卷帘”。

4有些厨师在掌握了前、后翻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右侧向小翻勺的变化技巧,不仅增强了腕部的灵活性,又使看似简单的机械动作显得格外洒脱。菜肴原料在勺内前后颠动时,受热点比较集中,穿插左、右翻勺,受热面扩大为多点,更有利于菜肴均匀受热,汁芡包裹也更为匀称。技术好的厨师为了显示其过硬的勺功,还常常使用侧后向45度角的提勺抛颠,其动作之潇洒、姿势之优美,令观者击掌叫绝。

左翻就是将炒勺端离火口后,向左运动,勺口朝右,手腕肘臂用力向左上方一扭一抛扬,原料翻个身即可落入勺内;右翻则是将原料从炒勺的右侧向左翻回内即可。

总之,小翻勺决不是千篇一律的颠翻。当要做到恰到好处地运用小翻勺>>

问题六:怎么把左手力气练大? 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你的左手力气天生就会比右手的力气大。因为在你平时的生活中,左撇子无意识的就会用左手多一点。日积月累就会力气很大。如果是通过锻炼的话,给你提供几种方案,1、用左手坚持做俯卧撑,2、练左手握力器,3、没事就练习抓手,握紧再松开,这样无数次重复,一直到你无力为止。很有效果。

问题七:请问,左手怎么练肌肉。。左手总是用不上力 100分 1、告别拜拜肉

①站姿,双腿打开与肩同宽,背部挺直,左手肘弯曲置于胸前,与身体保持垂直,右手扶在左手肘正下方,肩膀自然放松,吸气。右手扶着左手肘往右肩移动,压肩,缓慢吐气,停留10秒后换边。右手臂往左伸直,左手肘弯曲拉住右手臂朝身体靠近,压肩,缓慢吐气,停留10秒后换边。抬头挺胸,双手前臂交叠,右手扶着左手肘。

②右手臂举矿泉水瓶向天花板方向伸并且手臂贴近耳朵,左手从身前向内扶右肩关节。接着弯曲手肘,让矿泉水瓶下沉到后脑勺直到手肘呈直角再回到前一步骤。反复做15下后换边做。

2、平举练力量

①双手各持大概600ml左右的矿泉水瓶,自然垂放贴于身体两侧。双手掌心朝下,伸直手臂,向两侧举起瓶子直到与肩同高后回到前一步骤。

②双手各持大概600ml的矿泉水瓶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左手虎口朝上直臂将瓶子向前举到肩膀高度,然后放回身侧,换右手重复。双手同时直臂向前举起瓶子到肩膀高度,再回到身侧。重复1-2,反复做15次。

3、多练俯卧撑

①撑墙俯卧撑

双脚并拢面墙而立,双手分开与肩同宽、与胸同高撑在墙面上,双脚位于骨盆正下方向后一个脚掌的距离。身体重量向前倾,直到手肘弯曲成九十度,前倾时脚跟可以稍微离地,背部保持挺直。

②倾斜俯卧撑

次使用两把牢固稳定的凳子分别支撑左右手,双手分开比肩宽,身体保持平板姿势和地面成45°,然后弯曲手肘让重心下沉到手肘成九十度角,再伸直。反复做12-15下。双手距离越宽,对胸大肌的锻炼就越多。双手间距和肩膀差不多时,对塑造手臂线条效果较为明显。

③宽版倾斜俯卧撑

找一把不会滑动的结实椅子,双手分开与肩同宽,伸直撑在椅面上支撑身体重量,双脚并拢向后脚尖着地,背部及双腿在一直线上,身体和地面成45度角。身体保持平直,下沉到手肘弯曲成九十度,稍停留1-2秒。

④膝盖着地俯卧撑

四肢跪地,膝盖位于髋关节正下方再向后1脚掌的位置,背部保持平直,弯曲手臂让身体重心下降,直到手肘呈九十度,稍停2秒后回到前一步骤。

⑤标准俯卧撑

身体平直,双脚并拢脚尖着地,手臂撑直,手掌位于肩膀正下方,分开略比肩宽,重心放在手部。弯曲手臂降低身体重心,直到手肘弯曲成直角,胸部和地面约1个拳头宽的距离。停2秒后回到前一步骤。重复12-15下。

4、练肱二头肌

①屈臂上勾练二头肌

双手各持1个大概600ml的矿泉水瓶,上臂夹紧身体两侧,掌心朝上,手肘向前弯曲90度,作站姿坐姿均可。上臂保持夹紧身体两侧,同时向上弯曲双肘,将矿泉水瓶举到肩膀高度后回到前一步骤。反复做12-15下。

②站姿杠铃弯举

自然站立,掌心向前,两手间距与肩同宽,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上臂始终贴于体侧,杠铃下垂在腿前。吸气,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由腿前向上将杠铃呈圆弧形弯举至胸前。到“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以肱二头肌之张紧力缓慢回复至起始位。

③坐姿哑铃单臂弯举

坐在凳上,两腿分开,上体稍向前倾,一手握哑铃下垂于一腿内侧,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搁在一侧大腿上。动作过程:吸气,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由腿前向上弯起。到“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以肱二头肌之张紧力缓慢回复至起始位。

问题八:怎样锻炼左手力量 练力量的话,那就大重量,但是不要把动作做全组,意思就是动作幅度减小,速度要快,但是要稳,不能凭惯性练习动作。组数的话,一个肌肉群一次练3到4个动作一个动作4到5组,一组12个,最后几个竭力。做完后要及时拉伸肌肉,让肌肉纤维恢复成有序状态。幅度太大会让肌肉围度增大,但是太小的话连力量也长不了,做到幅度极限的70,80%就成。反正记住,要想不让肌肉变得很大,那就不要把重量弄得只能一组做不到10个就不行了。弄到至少能做12个,不能超过15个。动作快,肌肉绷紧。不过力量大了,肌肉多少会大一些。 健美运动员和格斗家比,格斗家要练速度,反映和柔韧,健美运动员注重肌肉的大小和匀称,还有所谓的整体美。先练健美,再练格斗技巧,更好。格斗家最大负重肯定没健美运动员高,但是这是两种领域,都是健身,但是很不同,目的不同,所追求更不同。

 握力器具有小而轻,携带方便,不受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握力器的练习可以缓解疲劳,使练习者的肌肉更加结实,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保持关节的活血,不易导致炎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握力器的锻炼方法,供大家参考!

 握力器锻炼方法

 1、动作要点:手臂不要动,双肩收紧,小指无名指中指用力,握至极限停顿3秒钟放松马上握紧。

 2、次数,每天左右各1000下,分早晚进行,晚上八点以后最好不要做,否则会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规律。

3、要有科学的健身方法,了解一些健身常识,最好在有经验的人戓者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4、每次训练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先做好准备活动,一定要把各个关节运动开,出少量的汗为好。然后是正式的运动。

 5、如果发现器材出现磨损、掉螺丝、生锈等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要确保各种器材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6、刚开始使用家用健身器材锻炼的人,最好要量力而行,要循序渐进。

 握力器的简介

 握力器,又称手力器,指力器,测力器。

 握力器根据人的手形而设计,使用时分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同的锻炼方法。具有体积小而轻,携带方便,使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随时可锻炼您的手劲,缓解疲劳,使用肌肉结实,强壮肌肉,增强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对预防风湿关节炎等有帮助,是锻炼健身的必备小型器械。

 握力器是一种锻炼人手腕、手臂力量的小型健身器材,很多男人家里基本都会有一个握力器,方便随时随地的练习。握力器的使用姿势包括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一样的使用姿势练习到的相应部位也不一样。单手以单臂练习为主,双手可以练习两臂协调用力。其他的姿势练习相应的部位。握紧之后不要立即松开要坚持5秒时间左右连续握20下为一组这样才能更为有效。

 握力器具有小而轻,携带方便,不受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握力器的练习可以缓解疲劳,使练习者的肌肉更加结实,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保持关节的活血,不易导致炎症。

 握力器按照类型可分为:海绵套手柄握力器、橡胶握力器、可调节握力器和电子握力器。目前电子握力器较为先进,常用的一般式海绵套手柄握力器。

以下是练习握力的一些方法(都不需要使用专业的器材)

导语:锻炼,其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主要是培养把生活和养生融为一体的意识。

第一类方法:不借助某个物品来捏或握,依靠肌肉的对抗性收缩

1 做俯卧撑、引体向上(引体向上刚开始可以就那么长时间地吊着),坚持一年以上,你的什么肌肉都会出来了,关键是坚持和有足够训练量——不过要有好睡眠和吃饱,不然会越练越瘦。有条件的可以多玩攀岩,攀岩的时候是逼着你去绝对地使用握力。

2 收腹、挺胸拔背、收颌站立,双手下垂或呈90度,十指使劲张开再使劲攥拳,脚上十趾紧紧抓地。脚后跟随十趾张开、收拢的韵律踮起落下,同时咬牙切实、怒目瞪视;每次做到全身出汗,心率加速即可。这一方法古代时的导引图就有,持之以恒地练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每次用力握完自己的手后,还可以坚持做几十个俯卧撑,效果更好)

3 手掌伸开握拳同时向下敲。拇指并拢其余四指伸开握拳。五指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握紧再伸直。

4 收腹、挺胸拔背、收颌站立;一只手使劲握拳,另一手五指张开,然后使劲抱住握拳的那只手。配合踮脚,左右开弓交叉进行;每次做到全身出汗心率加速即可。

第二类方法:借助外物

1每天提重物10到20分钟。比如

(一)捡两个较宽的砖头,手垂直拿砖头,因为转头宽所以老想下滑,就要用力握。这样练久了,会发现手背的肉多了不过手掌也有些粗糙了。或者:

用一大砖头或凝似砖头的大厚书(重量自己掌握):

a 双手抓起放下。

b 双手抓住向上移动突然松手在其自由落体时从新抓住

c 双手抓住向上移动突然松手然后拍下手再抓住

d 双手抓住向上移动突然松手然后拍两下手再抓住

e 双手抓住向上移动后以砖头中心为纵轴抛起旋转180度后松手再抓住(熟练后可多转几圈)

f 双手抓住向上移动后以中心为横轴抛起使之翻转180度后抓住(熟练后可多转几圈)

(二)把扫把或拖把竖立在自己手心,并用五指捏紧,让它始终保持垂直。此法对增强左手的握力更有帮助。

(三)握杯子、捏矿泉水瓶;或者单手五指拿起装有一定水的水盆、五指抓起水桶等。

(四)捏鸡蛋;捏核桃(把两个核桃放在手心里,揉来揉去,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活动到每根手指),既能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又能提高握力。

(五)用一只手抓篮球,如果你的手小就用力抓,虽然你会抓不稳但也会锻炼到你的握力;打篮球的人可在拍球时候多加点力。

(六)通过练习书法增加握力,尤其是毛笔书法。传统的毛笔字练法,老师会冷不丁地抽你的毛笔;功底好的人手劲儿大,写字力透纸背。

(七)坐公交练习握力。在公交车上,站而不坐,伸出左手或者右手,抓住头顶横杆,并不时地交替。收腹、挺胸、提胯,缓缓踮脚、收脚;而另一只手即使提着重物,也不要放在地上,而带抓手器拎重物增加握力。这些都能有效训练肌肉、保护关节,防止肌腱拉伤。

(八)与人掰手腕;或握手,比赛使劲捏对方,一旦吃痛后即松手并甩手、做手掌按摩来放松放松。

(九)用一根短棍长约80厘米,一头拴一绳子50厘米左右垂一重物02到1kg。然后:握住棍柄左右晃动手腕,争取另一头的位置基本不变。握住手柄挑起棍子再放下。握住手柄向前方点棍收回

第三类方法:通过提高手指灵活性来增强握力

1专家认为,由于大脑支配手的区域,要比支配脚或者其他关节的要大很多倍,所以,日常生活中,加强手指的灵活性锻炼,也可以增强握力。(一)可以学木偶舞。让五指使劲张开、具有动作的韵律感,同时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训练了手力 (二)可以学拉丁舞等舞蹈,或者正确地练习太极拳。这些运动都要求力到手指。

2 十指相敲法:让双手的十指相对,互相敲击。这种锻炼方法能加强手的灵活性,也能练肝气,对锻炼大脑也十分有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22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