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肢残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

残奥会肢残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第1张

不知道这个对不对你胃口~

一射箭:参加残奥会射箭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伤残人士,按残疾类别划分为男、女ARW1(坐1)、ARW2(坐2)、ARST(站姿)及团体共3个级别8个项目。

二田径:为了使每个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参赛时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就要按类别分级进行比赛。例如,视力残疾分为B1、B2和B3三个级别(B为盲人的英文单词 Blind的字头)。不同级别还会有相应的特殊规则,因此,田径成为所有残奥会项目中残疾类别、级别、小项最多,并且组织工作最为复杂的一个大项。

三硬地滚球:该项目特别适合严重痉挛、脑瘫或严重肢体残疾的人士参加。

比赛时运动员须坐在轮椅上进行投球,得分以投出的球距目标球(即中心球)的距离计算,距离目标球近者得分,累积分最高者获胜。

四自行车:残奥会自行车项目比赛方式与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相似,同样分赛车场比赛和公路比赛。选手是由部分或全部视力损伤、脑瘫、肢体残疾或其他永久性身体残疾的运动员组成。盲人自行车赛使用双轮自行车,领骑员为非现役的健全人运动员;肢残运动员下肢残疾较重者用一只脚来蹬踏自行车脚踏板;下肢障碍的运动员还可使用手摇自行车进行比赛;脑瘫较重的运动员可使用三轮车进行比赛。

五马术:残疾人马术比赛只设盛装舞步,其中包括个人锦标赛(规定动作)、个人自由式赛(自选动作)和团体赛。个人赛按残疾类别分为4级,共计9个小项。男、女骑手均可以参加比赛。

比赛在健全人场地进行,场地标准为20米×40米或20米×60,运动员通过驾驭马匹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行进、疾走和慢跑等规定动作,以展现马匹和骑师的协调性、马匹的灵活性以及骑师对马匹的驯服程度。

六五人制(盲人)足球:赛在两个队之间进行,每支球队由5名场上队员和5名替补队员组成(包括守门员和替补守门员各1名)。比赛场地为健全人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但场地可以为人造草皮或室内场地。场上每队各5名队员,除守门员外全部是全盲运动员并统一戴上眼罩,双方队员在各自场外引导员的指挥下将带铃的足球努力攻向对方球门,当球的整体从球门柱间及横梁下越过球门线,而此球并非由进攻方队员以手掷入、带入或故意以手或手臂挡入,即为进球得分。在比赛中进球数较多的队为胜者。如两队进球数相等或均未进球,则比赛为平局。

七七人制(脑瘫)足球

脑瘫足球是专为脑瘫运动员设置的比赛项目。

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各队包括1名守门员在内共7名队员在场上比赛,每队有3名替补队员,比赛分上下半场,共60分钟,中场间歇5分钟。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如果比赛在60分钟内决不出胜负,就要进行10分钟的加时赛,并采用国际足球联合会的金球制胜法,如果还决不出胜负,则以点球决胜负。

八盲人门球:盲人门球比赛分男子和女子两个项目,每队由三名队员和三名替补队员组成。比赛在体育馆内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中进行,场地为光滑的地板,球门与场地同宽。比赛使用带有响铃的球,比赛时一方通过用手投球力图将球滚入对方球门,而对方三名球员在防守区通过球滚动时的铃声辨别来球的位置阻挡球进入球门,然后进行攻防转换,进球多的一方为胜。

九盲人柔道:参加残奥会柔道比赛的运动员, 根据视力损伤程度分为3个级别,但比赛采取只按体重级别划分的公开级比赛,男女按体重分级各有7个级别。竞赛规则执行国际柔道联合会柔道规则和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盲人柔道规则。

十举重:运动员在卧推床上采用直臂从杠铃架上取下杠铃,再曲臂到胸前停顿,再举起。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比赛。参加残奥会举重比赛的运动员按体重划分为男、女各10个级别,每个级别的比赛都直接进入决赛。每位选手有三次试举机会,允许第四次试举,但只作为记录,不计入最后成绩。每次试举所增加的重量必须为25公斤的倍数,在试图破记录的情况下必须是05公斤的倍数。

十一赛艇:划桨手要背对船的行进方向。赛艇都有固定桨的支架,就像杠杆的支点一样,桨手只能以该支点为轴做划桨的运动。与健全人的赛艇不同的是,残疾人赛艇选手的艇是经过改装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可以更好的从事这项运动。

在2002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世界赛艇锦标赛中,首次引进了残疾人单人双桨和四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的比赛。

2005年4月9日至10日,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执行委员会会议。经过投票表决,赛艇项目最终列入北京残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它也是本次会议上唯一决定增加的项目 。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赛艇项目设有:单人双桨男、女组,双人双桨混合组,四人单桨有舵手混合组四个项目的比赛。单人双桨艇长8米,宽20厘米,最轻重量14公斤;双人双桨艇长990米,宽35厘米,最轻重量27公斤;四人单桨有舵手艇长1250米,宽49厘米,最轻重量50公斤。

十二帆船:残疾人帆船比赛是残奥会上一个比较年轻的项目,2000年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残奥会帆船比赛设单人船、双人船和三人船3个比赛项目。双人船是2005年10月由国际残奥委会(IPC)决定正式在2008年残奥会上进行的项目。出于安全考虑,参赛帆船全部选用龙骨船,龙骨底下的压铅可以保持船体良好的大倾角稳定性,不会翻船。

十三节射击:残疾人射击比赛的大部分运动员是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因此,步枪卧射、立射、跪射的姿势与规则都有特定的要求,比赛时对轮椅、射击服也有特殊要求。

十四节游泳:由于残疾人游泳运动较早纳入到国际残奥委会(IPC)的游泳运动委员会中统筹管理,并统一与国际泳联(FINA)协调规则,因此管理上较为规范。分级采用统一的功能分级,特殊规则也规定的比较详细。记录、裁判、分级员等级的认定与批准手续完备,在提倡无违禁药品和加强国际交流等诸方面均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

残疾人游泳是仅次于残疾人田径的又一大项目,由于分级、泳姿、距离的复杂性使得小项目较多,雅典残奥会设小项167项,2008年残奥会虽经合并与削减仍然保留了140项。

十五乒乓球:残疾人乒乓球比赛适合脑瘫、脊髓损伤、肢体残疾或其他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员参加。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乒乓球比赛按照残疾程度共分为10个级别即TT1-TT10级(TT为乒乓球的英文单词Table Tennis的字头),其中,TT1-TT5为轮椅组,TT6-TT10为站立组。设有单打、团体、公开级比赛。

十六坐式排球:残疾人排球将排球场地缩小,将网高降下来,由走动不方便的截肢的伤残人员坐在地板上进行比赛,将站式排球的规则逐渐融合于坐姿中。由于场地小,伤残人在移动和配合之中,同样能打出巧妙的配合和有力的进攻,既能起到康复健身的作用又有很强的观赏性。

十七轮椅篮球:轮椅篮球选手为下肢截肢、儿麻或脊柱损伤运动员。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由5名队员和最多不超过7名替补队员组成。比赛在体育馆内光滑的地板上举行,场地长28米,宽15米(同奥运会场地)。每场比赛分为四节,每节10分钟,双方各五名运动员上场,全部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五名队员按照分级时医生鉴定的残疾分值相加,不能超过14分,这样使比赛双方运动功能基本持平,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进行比赛。

十八轮椅击剑:参加残奥会击剑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和肢体残疾的伤残人士,与健全人击剑项目不同的是,由于运动员大部分是下肢肢体残疾,因此是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的。比赛按残疾程度分为男子A级、B级和女子A级、B级各2个级别,其中B级为残疾程度较重的运动员。参加个人比赛时,每位选手要经过小组赛出线,进入淘汰赛,最后进入决赛;参加团体赛时,上场的三名运动员中必须要有一名B级的运动员。比赛的剑种与奥运会相同,男子项目有花剑、佩剑和重剑,女子设项为花剑和重剑。

十九轮椅橄榄球:残奥会轮椅橄榄球比赛场上四名参赛队员,均坐在有下肢防护设备的轮椅上,按照分级师给每名运动员评定的残疾分值,四名上场队员总分不得超过8分,一方人球同进球门为得1分,得分多者胜。

二十轮椅网球:残奥会轮椅网球比赛,主要是在2名或4名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员间进行,下肢残疾且上肢截肢的运动员也可参加。运动员必须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共有男子单打公开级组、女子单打公开级组、男子双打公开级组、女子双打公开级组、混合级别(站、坐)单打、混合级别双打等六个比赛组别。但在残奥会不设混合级别的比赛,另设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赛。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合理和科学。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所谓运动处方就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与个人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运动方法,即用医师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运动参加者或体疗病人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制定运动处方应区别对待

由于每一个锻炼者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处方,即使可能,而个人的身体或客观条件也在经常变化。所以,运动处方的制定,必须针对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2、制定运动处方应以体力为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注意到体力(全身耐力)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制定运动处方应以体力情况为基础。

3、限定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增加健身和康复的效果,运动处方的制定必须限定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界限的划定应根据身体检查的不同情况而定)。安全界限指锻炼者在保证不会出现意外事故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运动强度或运动量。有效界限指达到最低锻炼效果的最小运动强度或运动量。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最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越高,效果就越显著。

4、运动处方要便于修订调整

运动处方应用于多数人时,有的人适应,也有人可能不适应。即使是根据检查结果开列的处方,也不一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最适合。因此,对于初定的处方在实行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数次的调整,使之成为符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一个安全、有效、愉快的运动处方,是在实践过程中制定出来的。

5、运动处方的制定要考虑持之以恒和渐进性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因而除考虑安全和效果外,还要注意个人兴趣。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虽然是科学、有效的运动,如果锻炼者不爱好则难以持久,不能持久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效果;其次,人体对反复持久的运动有一个适应过程,体质的增强则建立在适应能力逐渐提高的基础上。所以,运动处方的制定,在注意持之以恒的同时,还要兼顾其渐进性原则。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运动目的;(2)运动种类;(3)运动强度;

(4)运动密度;(5)持续时间;(6)注意事项。

其中(2)~(5)项为四大要素。

1、运动目的

依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各不相同,运动目的有强身保健、防治疾病、健美减肥、消遣娱乐等。

2、运动种类

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三种运动种类,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

第一类:有氧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跳绳、上下楼梯及自行车运动等。

第二类:伸展运动及健身操。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健身迪斯科及各种医疗和矫正体操等。

第三类:力量性锻炼。如杠铃、哑铃、综合力量训练器练习等。

采取中等强度的,足以发展和维持人体去脂重量的练习,应该成为成年人考虑发展身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身体素质是构成体力的基础。应该指出,在选择不同运动种类时,还应考虑以下条件:

(1)经过体质测定和医学检查的许可;

(2)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合本人的体力;

(3)过去的运动经历、个人的兴趣爱好;

(5)运动所需的用具和设备;

(6)同伴或指导者。

当然,这些条件全部具备也不容易,但其中第(1)、(2)条必须具备。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和科学性的核心,而运动量是锻炼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为了把握好这一核心和关键,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1)年龄减算法

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

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则用170减年龄。此方法适用于一般身体无气质性疾病者。

(2)净增心率计算法

按体质强、中、弱3组分别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60 次/分为强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40次/分为中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20次/分为弱组。

此方法适用于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病人。

(3)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

计算公式:

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 ×100%

运动前心率

评定:

运动后净增心率在71%以上者为大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在51%~70%者为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在50%以下者为小运动强度。

此法在运动疗法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年老体弱者。

(4)运动最佳心率参照值

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130~150次/分之间。日本池上教授认为,运动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尿和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为14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并达到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心脏每搏输出量最大,健身效果最好;心率超过160次/分,则不会出现更好的健身效果;如果心率达180次/分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减少,易感染疾病,并易产生疲劳或运动伤病。因此,运动最佳心率的参照值范围如下:

男31~40岁(女26~35岁):140~150次/分;

男41~50岁(女36~45岁):130~140次/分;

男51~60岁(女46~55岁):120~130次/分;

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100~120次/分。

此表适用于一般健康者,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十分有益。

(5)各年龄段不同运动强度下每分钟心率标准

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水平会有所下降,因而承受的运动强度也不会完全相同。年龄越大,承受的运动强度会越小。

4、运动密度

这里的运动密度不是指一次锻炼中的反复次数和时间之比,而是指每次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研究表明:一周锻炼1次时,运动效果不积蓄,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往往在1~3天都有不适感且易发生伤害事故。一周锻炼2次,疼痛和疲劳可能减轻,但运动的效果不会显著。一周锻炼3次,基本上是隔日运动,不仅不会产生疲劳,反而相应运动效果也会产生积蓄。如果每周的运动密度增加到4次或5次,效果相应会更好。

那么,是否运动的密度越大越好呢?这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小运动量或次日不感觉疲劳的情况下,每日运动才是可取的。在此说明,运动密度的关键是形成运动习惯性或运动生活化,即个人可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锻炼次数,但每周至少不能少于3次。

5、持续时间

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乘积决定运动量,因此,即使同等的运动量,也可有运动目的不同的处方。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中老年人应选择强度小而时间长的处方,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时间短、强度较大的处方,则可能更有好处。

但是,从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5分钟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60分钟对于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是最大限度的时间。库珀研究认为,心率达150次/分以上时,最少持续5分钟即可收到效果,如果心率在150次/分以下,那就需要持续5分钟以上才会有效果。

由此可见,5分钟以内的运动对于改善和增强体质还是不充分的。因此,一般需在有氧运动20~60分钟范围内。

6、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制定,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指出禁忌运动项目和某些容易发生危险的动作。

(2)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的指标及修订调整运动处方的方法,并提示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

(3)指示每次锻炼前后必要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以及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

四、运动处方的制定。

(1)健康诊断。对锻炼者进行系统的身体检查(形态、机能、心理,既往病史),了解健康状况。

(2)进行体力测验。对锻炼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和诊断。

(3)确定主要目标。全面分析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找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目标。

(4)选择练习内容和手段。根据主要目标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手段。

(5)制定运动处方。制定出锻炼者从事体育活动的合理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注意事项,并将其整个内容书写成处方。

(6)锻炼效果的评价及运动处方的修订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重新修订调整运动处方的内容。

五、健身运动处方示例。

健身运动处方,大多选用有氧运动项目为基本内容。有氧运动能为活动的肌肉群提供充足的氧气,因而有效地改善机体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促进心、肺、血液的适应性变化;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增进机体的防御机能和抵抗力,增强了体质。健身运动处方开出的内容简便、易行,其运动形式对技巧的要求也不高,且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还便于进行运动中的自监自控,是锻炼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增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最理想方法之一。

现对几种比较流行的和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健身处方介绍如下。

1、步行健身运动处方

“走为百练之祖”,走是一种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常言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可见人们对于行走的健身价值已经早有认识。

但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步行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只要自己认为是适宜的速度就可以了。健身步行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体力和锻炼习惯自行掌握。为了提供参考,一般来讲,运动医学研究的结果认为:步行速度每分钟达133米(约7千米/小时,心率可达体人最大心率的70%)。这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对健身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

(1)正确的健身步行步幅度比一般行走较大些,上体正直,两臂前后摆动,呼吸要自然,注意力要集中,速度和距离逐渐加快或加长。

(2)每次步行的持续时间至少应保持30分钟以上,零零碎碎地累积不足以引起对增强体质的刺激。

(3)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锻炼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最大速度应以每分钟100米为限(大约相当于急忙过十字路口的速度)。

(4)最好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适宜场所。如在水泥路面行走,最好穿加厚胶底鞋,以防止对腿部关节的损伤和对头部的震荡。

(5)步行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睡前或进餐半小时以后,饭后马上进行运动行走是无益的。

2、慢跑健身运动处方

现代健身慢跑风靡世界,被人们誉为有益健康、祛病延年的“有氧代谢运动之王”。

慢跑,对于保持成年人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肺组织弹性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成年人跑的速度不宜太快,不能快跑或冲刺,要保持均匀的速度,以主观上不觉得难受,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能边跑边说话的轻松气氛为宜。客观上以慢跑时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80减去年龄数为度。例如,60岁的人慢跑时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80-60=120次,慢性病者跑的速度还可适当慢些,时间也可短些。

(1)走跑交替健身运动处方

适合初始参加锻炼的人或年老体弱者。走跑交替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在一次锻炼中先走后跑,交替进行。如初参加锻炼的人,一般是走1分钟,跑1分钟,交替进行,每隔1~2周调整增加一次运动量(缩短走的时间)。另一种为由走开始锻炼,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过渡到由慢跑替代行走。

(2)常规健身跑运动处方

① 一般来讲,年龄较轻,体质较好者,宜选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方案;中老年人及体质较差者,宜选择强度较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方案。

② 初始锻炼者先从步行开始练习,待基础体力提高之后再慢跑,过渡期间可用走跑交替的方法练习,以使机体能力与运动能力相适应。

③ 慢跑的场所最好选择土路和较为僻静的地方,如果在城市的马路上进行,一定要注意安全。时间以清晨为好。

④ 如果在慢跑中出现腹痛,多由呼吸不当引起,这时需要立即减慢跑速,加深呼吸,如症状不能缓解,应停止运动,查明原因。在感冒发烧期间或患有某些不适于慢跑的疾病时,不应参加慢跑锻炼。

⑤ 慢跑锻炼可根据个人对运动量的自我感觉,以不产生过度疲劳为宜,采用每日或隔日的锻炼形式。

3、游泳健身运动处方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实用本领。它集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为一体,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锻炼身体的有效办法。无论男女老少、体力强弱,甚至某些慢性病患者均可参加,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治疗。

但是,由于游泳运动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人体入水后要受到水的浮力、阻力与推进力以及人的体位的影响。那么,关于陆上的运动处方,在水中是否还能使用呢?对此,有关专家对游泳中的最大心率与慢跑做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健身游泳运动中的适当运动强度。结果发现,游泳时产最大心率比慢跑低11次/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慢跑时最大强度可达心率151~186次/分时,而水中可达144~176次/分,平均低7~10次/分。因此,陆上的运动处方应用于水中时,其水中适宜运动强度心率的计算,应比慢跑少10次/分左右。

注意事项:

(1)游泳时,必须注意安全第一,克服麻痹思想。凡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开放性伤口时,都不宜参加游泳,女性月经期一般也不应游泳。

(2)饭后、酒后或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不宜立即下水游泳。

(3)游泳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包括徒手操、模仿练习和拉长肌肉韧带的练习等。

(4)激烈游泳后,应在水中放松,调整好呼吸以后再出水。但如果在游泳时出现头晕、恶心、冷颤或抽筋不止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出水。

(5)游泳结束后,最好能及时淋浴或擦干身体,并注意穿衣保暖。

(6)在天然浴场游泳时,最好结伴同行,并注意选择水质清洁的地方,要注意水的深度、流速。不要在有污泥、乱礁、树桩、急流、漩涡、杂草丛生、污染严重和船只来往频繁的水域游泳。

4、登楼梯健身运动处方

登楼梯是一项健身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它动作简练,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调节。为此,倍受生活在大都市高层建筑中人们的青睐,而成为现代都市流行的一种健身妙法。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登楼梯已成为美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健身运动,大约有400万人参加这项活动,自1988年以来至少增加了40%,其中既有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也有年迈体弱的中老年人。

西班牙《趣味》杂志曾报道:每爬一级楼梯大约能延长寿命5秒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各种调查也证明,35~80岁的人如果每天爬833级楼梯(约相当上下7层楼3次),那么他的寿命就可延长两年半,美国健康学权威肯尼斯·库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一个人如果坚持每天爬5层楼梯,即可使心脏病的发病率比乘电梯的人少25%。

登楼梯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健身主要采用走(爬)、跑、多级跨越和跳等形式,锻炼者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个人适宜的锻炼方式。

下面登楼梯运动注意事项,供锻炼者参考。

注意事项:

(1)登楼梯是一项比较激烈的有氧锻炼形式,锻炼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登楼梯的速度与持续时间构成运动强度。即速度×时间=运动强度。初始锻炼者,宜从慢速度长持续时间开始,随着锻炼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自己的体力能在1分钟内登完5~6个梯段或能持续10分钟以上时,即可逐步过渡到跑楼梯。

(3)锻炼中始终应以适中强度进行,以不感到非常紧张和吃力为度。

(4)登楼梯锻炼应与步行、慢跑等健身锻炼相结合,不要以此取代其他锻炼。

5、自行车健身运动处方

自行车是一种普及性的交通工具,我国的自行车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前列,可以说,无论城乡家家都有。因此,用自行车进行健身锻炼,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骑自行车锻炼,可谓融娱乐、健身与生活为一体。它对内脏器官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长跑和游泳等项运动,且在骑行之中能将沿途美丽的风光,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但为了达到骑车健身的目的,关键是要掌握好骑行的强度。按照一般用心率计算运动强度的办法,只要使每分钟心率控制在上限=220-年龄×60%这一范围内,下限=220-年龄×60%这一范围内,锻炼效果同运动强度成正比增长。刚开始骑车锻炼者一般应达到每分钟蹬60次,近似乎于平时散步的速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蹬速在每分钟75~100次最合适。计算蹬速,只需记下10秒钟内一条腿蹬的圈数,即可算出每分钟蹬的次数,假如单腿10秒内蹬了75 次,那么75×6×2=90次/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固定阻力和功率自行车的出现,更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了方便而优越的条件。现代功率车已达到了电脑化的程度。锻炼者可在蹬车前设计出锻炼程序,蹬车时车把上的屏幕会显示出多种信息,如心率、速度、距离、时间、能耗及水平(档次)。这些数据的出现,更便于锻炼者及时掌握、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以达到全面健身的目的。

注意事项:

(1)骑自行车应注意力集中,避开城市繁华的街道和车流量较大的路段,以保证安全。

(2)应保持正确的骑车姿势,车座的高度应稍低于车把5厘米左右。车型大小也要适合于自己的身高。

(3)如遇大雾、能见度很低或冬季路面结冰的天气,不宜进行骑车锻炼;酒后也应禁止骑车锻炼。

6、成年脑力劳动者的运动处方

有学者曾对我国近几年死亡的2万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作回顾性调查,发现他们人均寿命仅达582岁,其中40~59岁年龄段中死亡者占568%。据卫生权威部门分析,当前中年知识分子早逝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超负荷运转,工作和家庭负担重;二是这一年龄层次的人患病率高,且不注意及早诊治;三是由于生理上变化和工作繁忙以及过多社会活动而不能参加身体锻炼等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

那么脑力劳动者如何调整自己,如何通过体育健身运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一般脑力劳动者的运动处方为:

(1)选择锻炼项目:脑力劳动者应根据自身需要(目的、兴趣)及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上下楼梯、广播操、健身操、太极拳、气功、小球类、郊外远足、登山、垂钓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的项目。

(2)进行准备活动:锻炼前的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做准备活动需10分钟左右,内容可包括静力性伸展和一些加强腹部、髋部及腿部力量的活动。

(3)适中的运动强度:按照科学锻炼要求,运动强度应达到锻炼者最大心率的70%~85%,或最大摄氧量的50%~70%最为合适。即脑力劳动者30~39岁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160次/分;40~49岁控制在123~146次/分;50~59岁控制在118~139次/分。心率最低需达到120次/分,最高则不宜超过160次/分。

(4)注重整理活动: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以放松肢体、消除肌肉紧张、调整呼吸、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为主要内容。通常整理活动时间为5~10分钟。

(5)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每周应安排3~5次运动,每次应在20~45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

(1)注意锻炼时参与活动的肌肉越多,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越大。所以应以下肢锻炼为主,再兼上肢和躯干运动,尤其不可忽视腹部和颈部的运动。

(2)锻炼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剧烈运动。突然加大运动强度,对于患有潜在心肺疾病的脑力劳动者来说,是非常危险有害的,且对增进身体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3)要想方设法使锻炼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对于从来不运动或很少运动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坚持锻炼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而只有长期锻炼,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健身研究员詹姆斯·里普博士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运动简单易行;(2)、不要一开始期望太高;(3)、最好找同伴或参加集体运动,防止松懈和厌倦心理;(4)、定下每周目标,起激励作用;(5)、排除各种干扰、事由,更不要以疲倦或没有时间为借口,要持之以恒。

7、成年人减肥综合运动处方

(1)运动锻炼目的:一是减轻体重,防止肥胖;二是保持和增强体质,预防肥胖合并症。

(2)耐力运动项目:如长距离步行或远足、自行车、游泳等。

(3)运动强度:最大心率的60%~70%,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50%~60%或心率掌握在120~130次/分。

(4)运动时间和频度:每次30~45分钟,每周3~4次。

(5)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1)、准备活动5分钟,可做些腰、腿、髋关节轻微活动。(2)、慢走与快走交替20分钟,如步行由慢—快—慢,用10分钟走完1200米,速度2步/秒,再用10分钟走完1300米。(3)、基础体力练习15分钟:仰卧起坐20次(手抱头或不抱均可);俯卧撑20次;俯卧抬起上体20次;提脚跟50次;立卧撑20次;蹲跳起20次。(4)、以上全部内容锻炼45分钟,共消耗热量约125565千焦(300千卡),此热量相当于米饭90克或3个煎鸡蛋。

注意事项:

(1)锻炼时轻松或过于吃力,可稍调整内容和次数。

(2)锻炼后第二天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每周适当增加运动量。

(3)严寒、酷暑或身体不适时,应停止锻炼,不可蛮干

如果能够完成十个绝对标准的引体向上,那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这是相对于大众来说。

因为能够完成一个标准引体向上的人就很少了,十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对于经常健身的人来说也是不简单的。

首先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标准的引体向上。题主说正手引体向上是标准的引体向上,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正手引体向上能够调用更多的肌群,包括背部手臂核心等。而反手引体向上则对于手臂二头肌的刺激会更大一些。

而在引体向上的过程当中,身体不要晃动接力,同时幅度也要完全(手臂伸直到下巴过杠)才算是标准的引体向上。而这样的引体向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刻苦的训练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够完成十个就很不错了。

很多人觉得引体向上,如果身体体重轻就很容易完成体重大的人就很难,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动作是自重训练动作,是考验相对力量的。

相对力量是自身力量与自身体重的一个比值,如果体重相差很多的人完成同样次数的引体向上,那么更重的人肯定具有更大的绝对力量。

但无论体重多大,只要能够完成十个引体向上,那么相对力量都是超出平常人很多的。在面对一些生活场景会拥有更好的功能性力量,比如说逃生要翻过一堵墙,就可以轻松得拉上去翻过去。

我们健身第一是为了保持 健康 ,二是拥有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力量。引体向上就是其中非常好的动作,只要努力训练,大家都可以完成十个引体向上,加油!

标准正手引体向上,一组能做10个水平,必须属于普通人群中的高手;即使和常健身的人相比,也属于中上水平。

当然,上述评价的前提,是和男性群体做比较的结论。如果是某女性能达成这一水平,毫无疑问属于女性人群中的精英水平。

正手引体向上,靠什么肌肉?代表什么身体素质?

正手引体向上,指的是双手握单杠时,掌心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手背朝向自己的方向。

在这种姿势下,主要发力的肌肉是背部的背阔肌和大圆肌,次要发力的肌肉是手臂的肱二头肌。

和一般男性人群数据相比,包括20-35岁的青壮年男性,也包括中年男性和老年男性:平均而言,只要能做1个正手引体向上,就已经是人群中的“中游水平”。

因为,大多数中年人,随着大肚腩渐长,早就失去了正手引体向上的能力。

说到能连续完成10个正手引体向上,那必须是人群中的高手水平,即使放在爱健身的人群中比,也算得上“有面子”的成绩。

10个正手引体向上的水平,代表了上肢背面的力量素质杠杠滴!

不过,要说男性中完成引体向上的大神们,能有什么表现。要数职业体操运动员

这帮体操大神,通常有1组完成40个以上正手引体向上的能力,上肢力量强悍到令人发指。

正手引体向上能做十个是什么水平?正手引体向上能做十个,只能说肩背力量说得过去,应该是比一般人好些吧。在进入健身房之前,我是经常拉引体向上的;记得上高中时,听说高中 体育 考试有引体向上,当时得我一个也拉不上,怎么办?天天拉呗,然后一拉就拉了三十年。高中毕业时,一组可以近二十个,经过多年健身后,在状态好时,一组可以拉一百一、二十个。 引体向上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重点可以锻炼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对肩胛骨周围许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把引体向上作为经常锻炼的项目,可以拥有倒三角形的健美体型;引体向上操作简单,学校、专业 体育 场所都有单杠、或者拉引体向上的器械,相对而言,也是个易于锻炼的 体育 项目。 引体向上锻炼到一定程度也会遇到瓶颈,比如,你一组拉二、三十个以后,无法拉得更多,以进一步提升;这个瓶颈在于胸背和肱二、肱三等发力部位的肌肉力量不够,不能帮助你完成更多的个数;这时需要及时锻炼这些相关部位的肌肉力量,健身房是合适的场所,可以多推胸,用不同器械拉背,用杠铃、哑铃锻炼和提高肱二、肱三。其实健美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健身应该是整体的,不能限于局部,有好看的胸背、三角,还需要多练腹部,大腿、臀部,让整体好看。 引体向上拉得多了,可以泛生出其他好多的锻炼方式,如:慢双(慢速单杠双力臂)、单臂引体(标准单手引体向上)、前/后水平(单双杠前/后水平),以及通过引体向上锻炼核心区等等。不管怎样,锻炼是为了 健康 ,为了美;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劳损,过犹不及。 附:关于引体向上的一些(来自网络)----

能够完成真的很棒,因为很少有人可以完成标准的引体向上,十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对于经常健身的来说也是不容易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引体向上的标准是什么。正手引体向上是标准引体向上,这是合理的,因为正手引体向上可以召唤更多的肌肉群,包括后臂核心等。反手引体向上则对手臂二头肌刺激更大。

引体向上的数量不能确定个人的力量水平,评价力量水平一般应根据自身体重为依据,因为200kg的人做引体向上不能与100kg的人做引体向上相比。相对力量也应该以自身体重为前提。

而引体向上的影响因素有三:是否借力,是否标准,宽距窄距。如果都是正常的(以狭窄的间距为例)。然后评价成绩。

但是 相对于大众而言。 如果你能做十个绝对标准的引体向上,那水平已经非常高。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可以这么说,在常见的健身动作中,只有引体向上是一个最无法作弊的动作。比如玩动感单车时跟不上教练节奏,你可以悄悄放慢节奏;做俯卧撑时力量不够,你可以通过依靠快速上下和身体不保持直线来省力;做平板支撑时,你可以塌腰或抬臀来延长支撑的时间。但引体向上,不行就是不行,平时不运动的人可能连悬垂在杠上都困难,即便能拉起也必须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体重才行,能够作弊的空间微乎其微。即便作弊,也一目了然,比如下巴未过杠一目了然,比如常见的摆浪引体,干脆就起名叫“摆浪引体”,强度一定低于标准的引体。所以,不运动的人可能敢夸口说自己的俯卧撑有多强,但鲜有不运动的人敢自称自己的引体向上有多强。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真相大白了!

正手引体向上10个是什么水平?

之前在写关于引体向上的文章时已经查阅过不少资料,但没有查到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成年人引体向上的能力。不过,通过下面几个群体的引体向上标准,或可评估正手完成引体向上10个处于什么水平上:

(1)学生。我国《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 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男生需要做引体向上测试:初三男生完成13至15个为优秀,7个及格;高三男生完成16至18个为优秀,9个为及格;大三和大四的男生完成18至20个为优秀,11个为及格。

(2)军人。我国《军人体能标准》中规定,单杠引体向上12个为及格,16个为优秀。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没有强制要求女兵参加引体向上测试,但2017年有1万名女兵主动参加了该项测试,其中有765位女兵完成了11个引体向上。

(3)普通人。国家 体育 总局2018年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没有引体向上的测试要求。实际情况是,不运动的人,尤其是不做力量训练的人,多半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

从以上三个群体的情况来看,若能完成10个正手引体向上,绝对超越大多数不运动者,同时也达到了初高男生引体向上标准的及格线,与大三大四男生的及格线仅差1个,和军人的及格标准也仅差2个,可以说水平相当不错。

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一个正手(正握)引体向上动作的顺利完成,主要引靠背阔肌、大圆肌、斜方肌下部,以及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协同发力。但现在的成年人,疏于运动,更缺乏力量训练,特别是很少用到背部肌群,所以背部肌群的薄弱造成引体向上的困难。背肌乏力的人,只能不自觉地使用肱二头肌发力来努力做引体向上。然而,高热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造成肥胖普遍,体重普遍较大。在这种背肌弱、体重大的情况下,想依靠手臂就拉起肥胖的身躯,几乎没有可能,但身体瘦弱的人是有可能不标准地拉几个引体向上的。

所以,可以做两点小结了:

(1)普通人若能完成10个标准的引体向上,绝对属于佼佼者。再练练,可以和大学男生和军人PK一下了。

(2)若想有能力完成引体向上,必须在平时多进行力量训练,尤其是背部肌群的训练。

顺手关注@御行健身,专注运动减脂。

有问题私信我,或回复关键词“菜单”就行了。

正手引体向上,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做一个应该都是不合格的,如果能够一下子把这个正手引体向上做十个,妈呀,那我真的觉得,这人实在是比较厉害的水平了!最起码在女性人群里面,我目前还没见到过这样的大神!

正手引体向上,双手握着单杠,手心朝向外,手背朝向自己,然后发力使身体向上远离地面。在这个过程中,发力的肌肉主要是背部的背阔肌和大圆肌,和手臂的肱二头肌。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利用肌肉的力量做一个标准的正手引体向上,只要做了就知道有多困难。男性里面我也没见过多少能一下子做十个的。

我老公当年在部队,据说训练的时候,也是可以做个几个的,但是现在退伍以后疏于锻炼,结婚以后又一直发胖,别说做几个,现在一个都做不成了!

一下子能够做十个正手引体向上的人,如果是女性,那真的是大神级别。如果是男性,估计也是比较厉害了,最起码也是老师价格或者资深健身,运动人了,肌肉里面绝对是刚刚的!

如果标准的话,很强。

引体向上分正手和反手,锻炼的部位不同,难度也不一样。反手引体向上发力对肱二头肌的刺激更甚,更多的是用二头肌的力量来往上拉起身体;正手引体向上对背部和肩膀发力更关键,对技巧要求更高。 正手引体向上门槛更高,难度更大,因为大多数人背部肌肉比较薄弱。一个疏于锻炼的人,反手向上或多或少也能做3-5个。但是正手,一个做不了也不稀奇。

而且引体向上是一种无法作弊的锻炼方式。动感单车可以悄悄放慢节奏偷懒;俯卧撑可以通过依靠快速上下和身体不保持直线来省力;平板支撑可以塌腰或抬臀来延长支撑的时间。 但是引体向上就很难偷懒了,平时不运动的人可能连悬垂在杠上都困难。即便能拉起也必须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体重才行,能够作弊的空间微乎其微。

所以说,能做10个标准的正手引体向上的普通人(非 体育 从业人员、特长生、军人等)——很强!

引体向上的判断依据

引体的数量 不能确定 个人的力量水平,评价力量水平一般来说都要以 自身重量为依据 ,就像200斤的人做1个引体的效果肯定就 不能 跟100斤的1个引体相比较。相对力量也要以自身体重作为前提。

而引体的影响因素有其三:是否借力,是否标准,宽距窄距。 如果 都正常(以窄距为例) 的话。那么来评价一下等级。

我们来举个例子

重量一般,若是10个引体标准的话,在健身房属于 入门以上 的水准,而在街头健身里面属于刚刚 入门 的水平

体重更重一些,在健身房做的话属于 初级 水准,而在街头健身中属于 入门以上 的水准。

诸如此类。(以个人观点 每15斤 上升一个等级。)

用双力臂来分级

而我对于分级更倾向于 是否能做双力臂, 大家通常把双力臂称为暴力上杠,这个更考验的是个人 基础力量 的大小以及 爆发力 是否足够,如果双力臂能做成了,那么在街头健身里算是踏出了第一步了。

我自己就是能够正手引体向上做十个刚刚力竭的水平。觉得好差劲。

中学时 体育 课是六个及格,十个满分,当时做十五六个都没问题。觉得自己在健身房锻炼这么久似乎还不如当年了。

基本身体状况是大概每周3到5天每日在健身房锻炼平均1到2个小时。

后来想了想,发现不对。

原来,健身房锻炼这大半年,体重小长了些,比当年更是结实了许多。这才对这引体向上有了深刻的认识。

除了背部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手臂的稳定性,原来自身体重也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参数,这是其他动作所没有的特质。看来引体向上,果然是全身素质的试金石——空有背部力量,但是体重偏高,也就难以做得多,这时就需要考虑在体重上下功夫了,不能只顾练力量。

以个人评判,能做十个可能才算日常健身房的努力合格,十六个力竭是良好,二十个以上就是优秀了。

作为一个不爱锻炼的普通人来谈谈这个问题,记得当时上高中时,也就是十六七岁,那时体重刚过百斤,身体素质也好,引体向上拉5个及格,12个一百分,我可以轻松做到满分,费点劲可做二十个,和周围同学比也算是很厉害的,一个年级200个男生,满分人数不到15个。现在吗,就比较丢人了,抽筋上吊瞪眼都做不到5个,所以我认为普通人引体向上做十个已经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一、加大体育科技投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针对杠铃运动的特点,要加大对体育科学技术的投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体育院校的作用,使“教学、科研、训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制和开发与竞技体育相关的器材设施,以及对训练方法、技战术的运用、比赛规则、医学分级等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为杠铃运动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使体育科技成为提高训练水平的动

     二、杠铃运动走社会化道路

      我国杠铃运动体制改革的条件之一是要将杠铃运动向全体国民倾斜,不仅仅是使其作为一个为国争光的竞赛项目,要开发杠铃运动的社会化因素;降低杠铃运动的强度和力度,提高杠铃运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要努力使得杠铃运动走向全社会,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逐步让杠铃运动被社会基层群众认可。国民都有追求力量和健美的需求,开发杠铃运动在力量和健美上的认同度,调度国民大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杠铃运动走社会化的道路,才可以使得杠铃运动走的更远。我国杠铃运动项目体制改革要面向社会,发挥社会大众的管理作用。

      三、杠铃运动的整体规划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动杠铃运动的发展和赛季变革,需要对杠铃运动的整体进行展望,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随着身体素质的大幅提升,杠铃运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另外,选材年龄将进一步稳定,运动员的连贯性培养将更加注重,将更加着重运动员的发展潜力,训练方面,将针对抓举运动的受力分析,突出专项训练,加大训练强度,最终进一步完善杠铃技术,并且重视比赛的成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63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6
下一篇2023-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