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经常做杠铃深蹲练习,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在生活中经常做杠铃深蹲练习,会带来哪些好处呢?,第1张

心肺功能提高,弹跳能力增强、促进肌肉增长、全身力量提高,这些都是经常做杠铃深蹲练习能带来的好处。

平时在生活中经常做杠铃深蹲练习,能提高心肺功能,人们练习杠铃深蹲的时候会感觉气喘吁吁,有时还会感觉头晕,随着锻炼的推进,心肺功能会明显增强这些不适症状也会慢慢消失,再做杠铃深蹲或者增加杠铃的重量时,身体能很快适应。

一、身体弹跳能力增强

在生活中经常做杠铃深蹲练习,会让身体的弹跳能力增强,因为人们做更零,深蹲练习时会让股4头肌股二头肌以及臀部和小腿的力量明显提高,他们力量的提高对人类弹跳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那些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和田径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做杠铃深蹲练习,想通过这种练习来提高身体的弹跳能力。

二、促进肌肉增长

做杠铃深蹲练习对促进全身肌肉增长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做杠铃深蹲练习的时候,身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它不但会促进腿部肌肉增长,还会让全身肌肉都随之增长,坚持做杠铃深蹲练习,会让肌肉的围度和密度都明显提高,会让身体的肌肉更有力量。

三、提高全身力量

做杠铃深蹲练习能提高全身力量,因为人们做这种练习的时候,会用到多个大肌群,身体的多个骨骼都会参与发力,它会让人体的力量得到锻炼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人体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

杠铃深蹲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在练习时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杠铃的力量一定要随着身体的适应慢慢增加,不能在开始的时候就选择重量比较大的杠铃,那样练习时容易让身体受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上个礼拜买了一套哑铃,杠铃,举重床一套的设备。昨天测试了,极限卧推252斤,真的太丢脸了,综合力量训练器练了半年才252斤还要是极限的。真的感到惭愧啊。 查看原帖>>

  1、深蹲时,因为负重量大,蹲起的动作较慢,次数又多的话,需求的氧气也多,但因为杠铃压着血管,使得氧气的供应不及时,蹲完后自然会出现头晕的现象,这很正常,我也会。这种情况好解决,经过长时间的力量训练后,适应了就很难再出现。

  2、供氧不足。你可以试站快速地深蹲起,不用负重,不消十来下,你就会感觉到头晕,这个也很正常,因为快速地蹲起会使身体出现供氧困难的情况。

  建议你试试重量较轻的杠铃感觉下,如果还会头晕就去医院检查下,看看是不是身体存在问题!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根据描述,判断可能属于运动过量。

  运动是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重要手段。然而,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这是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的A细胞、B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大大降低,其中自然杀伤细胞可减少35%。

  一般而言,剧烈运动后的免疫力降低要维持1小时左右,要经过24小时以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机体免疫力降低,当遇到病菌、病毒侵袭时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因此,体育锻炼要讲究适当,以锻炼后精神饱满、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运动过量可能会导致神经官能症,使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运动本身就是产生疲劳的项目,它通过产生疲劳——恢复疲劳这个过程,使人体得到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和各器官的协调,减缓身体随年龄的老化程度。

  疲劳不是个坏信号,出汗、腰膝酸软、肌肉疼痛等一些急性疲劳现象,如果在下次运动时能够恢复,就不算是运动过量。相反,才被称为运动过量。

  从专业角度来说,运动过量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竞技体育的过度训练,另一个就是普通运动的过度疲劳。这种疲劳一般是慢性的,通过每一次没有完全恢复的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人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像我们常见的膝关节劳损、腰背肌慢性劳损,就是局部过度疲劳的后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改变锻炼方式了。比如经常打篮球的人,减少打球次数,穿插其他运动来代替单一的运动。

  当在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一到运动场地就头晕恶心,吃不香、睡不好,抑郁、易怒,便秘、腹泻,易感冒等状态时,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整体过度疲劳造成的。当整体出现过度疲劳时,人的中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整个人体开始出现异状,比较典型的是具有上述表现的神经官能症。这时候就要停止运动去就医。

  为了避免运动过量带来过度疲劳,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比如一周运动2—3次,运动一次,休息两三天,根据个人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十天半月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也容易运动过量,造成过度疲劳。

  人们应该选择多样化的运动。不要局限于某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中,要拓展运动项目,培养多元化的运动乐趣。每周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既全方位锻炼了身体,也避免了单一运动造成的劳损。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回答,你的哑铃是多重的,你最多能一次性举多少下。按照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哑铃重量选择自己能一次性举30次为标准,而训练中每次分几组,每组15-20次。建议你每次做到感觉吃力就停,休息1分钟开始下一组,每次3-4组。隔天进行训练。贵在坚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22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