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是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的体育运动,青少年应该怎样练习举重?

举重是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的体育运动,青少年应该怎样练习举重?,第1张

我国广大青少年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地从事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他们为了将来更好地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是为了使我国的体育运动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战斗着。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举重也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项目之一。青少年怎样练习举重才比较好呢?

第一,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练习举重,不能急于出成绩,要明确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同时打好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

第二,不要只进行单一的举重练习,还要进行一些跑跳、球类、体操、游泳等项目的锻炼。在练习举重时,动作也应广泛一些,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各部分力量都得到增强。

第三,在进行举重练习时,重量不宜太大,强度应比成年人小一些,可以多用70~80%的强度来练习,而每一组的次数可以适当加多(3~5次)。这样一方面能使技术掌握得更加正确和巩固;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每次练习时间比成年人短些,可在一小时半到两小时左右,当然运动量也要比成年人小一些。每周练习次数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三次左右,条件好的也可每周练习五、六次。

第四,为了安全训练,不致造成损伤,练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练习后还要做好放松活动,要学会自我保护方法,同时要加强相互保护与帮助。最好是在有经验的教练员或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或竞技举重,是由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构成。举重项目发展至今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了猎取食物和防止猛兽的侵犯,不得不搬起或举起很重的东西,或者拿起有一定长度和一定重量的木棍进行自卫。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的祖先经常用举起重物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和锻炼勇气,这就是最初的举重。 在2500年前,古希腊就有了举重的记载。有一个名叫米隆的大力士,可以举起一头牛。希腊人最早利用专门器械来发展力量,增强体质,这种器械称为“哈特利斯”。它两头大,中间小,可以用手握住。锻炼时一手拿一个,既方便又可以做出很多动作来。在雅典的运动场边上曾有一个铁球,只有能举起这个铁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比赛。在希腊和古埃及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举着粗大圆木棒或其他物体的力士雕像。 在古代苏格兰,举起重物以显示力量也很盛行。具体做法是将100公斤重的石头从地上提起来,然后放在12米以上的高台上。凡是能做到这点的人,便有权戴高帽子,这是代表成年的象征。 在德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农村,举石头是一种很普及的比力量的运动项目。这种石头,他们称为“伊沙轮”。形似圆棍,两端有握手。比赛时,看谁举得重或举得次数多,获胜者还能得到大量的金钱。 在中国《左氏春秋》里曾记载,孔子能力举“门关”。“门关”是顶城门用的杠子或门闩,用硬木制成,又重又长,当时能举起门关的人都很不简单。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记载着,秦武王很有力量,又非常好胜。他把当时有名的大力士都封为大官,经常和他们举用青铜制成的鼎器来比试力量。 楚汉相争时期的楚霸王,以力能扛千斤鼎而闻名于世。 三国时期,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重82斤。如果他没有力量,这么重的兵器怎么能拿得起来,何况还要挥舞起来打仗呢? 唐代武则天时期,选举士兵要考“翘关”。“翘关”,也就是举门关的意思,要原地举起10次才合格。 明朝武考中,用举百斤大刀绕身旋转作为力量的考核。著名抗倭爱国名将戚继光命人铸了一个铁人,重300斤,令兵士扛起来步行一里地为合格,以此来增强士兵的体能。 嘉靖年间,《钦定武场条例》中有一项举石的科目。这种石叫“石墩子”,两边有扣手,以便抓握,重300斤。要求武考的人,必须把石墩子提离地面一尺以上才能通过。当时民间很流行举石担、石锁的运动。石担是两块扁圆形的巨石,中间凿个眼,穿上木棍或竹棍;石锁是长方形的石头,上方凿成握手,很像老式的门锁,这是一切练武之人发展力量必练的项目。 近代举重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都先后组织过举重运动体育协会,开展举杠铃和哑铃的比赛。 那时最著名的大力士是德国的欧根•先道,世人称之为“世界健身之父”。他全身肌肉非常发达,力量大得惊人,可以把269磅(约合121公斤)的杠铃,从肩部推起至头上,并双臂伸直。当时是具有表演性质的,以后举重表演活动逐渐发展为竞赛。 1893年,来自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的15位大力士在美国纽约展开了争夺世界冠军称号的竞赛。结果美国人戴维•肯尼迪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摘得桂冠。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古希腊人曾用举石头来锻炼和测验人的体力,罗马人在棍的两头扎以石块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中国民族形式的举重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时代就有记录(举大刀、石担、石锁等)。从晋代至清代,举重均列为武考项目。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的绘画记述了法老们举沙袋或其它重物来锻炼身体,这就是用举重来进行锻炼的最早的记录,运动员们用这种方法来增强身体力量,增加身上的肌肉。举重是一种衡量这种力量的大小、判定一组人中谁最强壮的方式。同体育一样,举重在军事上也用来评估士兵的身体素质。在古代中国,士兵们通常用举起一种称作“鼎”的庞然大物来证明自己力大无穷,动作同今天的抓举有些类似。大多数情况下,举重被尊为是一项壮举,这从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名年轻人一手举着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块,每个石块有他头的15倍大小。石块慢慢变成了哑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是被去掉了击锤的铃,以使它们不会发出声。之后哑铃的形状也不断演变,直到现在更受人们喜爱的杠铃。当上个世纪号称汇集了“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的角斗和杂耍表演在美国和英国方兴未艾之际,到1880年,正规的举重俱乐部已在德国和奥地利颇具规模。在1877年,维也纳举办了有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举重比赛,有些比赛项目看上去十分夸张,比如说只用中指或只用牙齿和头发来举起重物,当然,也有正规的抓举和挺举的比赛。纽约的一家不太有名的杂志《时代精神》在1892年公布了第一份业余举重世界纪录,由于当时举重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因此有些纪录近乎奇特,像芝加哥的亚当-考克兰拥有的纪录是将一个544公斤的重物连续举了14000下。然而,随着举重的地位在法国、俄国以及其它一些欧洲国家的提高,第一个举重和摔跤国家联合会在19世纪90年代初登记注册。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英国伦敦的马戏班常有举重表演。19世纪初,英国成立举重俱乐部。最初杠铃两端是金属球,重量不能调整,比赛以次数决胜负。后来,意大利的阿蒂拉(Luis Atila)将金属球掏空,通过往球内添加铁或铅块调整质量。1910年伯格(Casper Berg)将金属球改成重量不同、大小不一的金属片。1891年在伦敦皮卡迪里广场举行首届世界举重锦标赛。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举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不按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只有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在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上,开始按运动员的体重分成5个级别,并改为单手抓举、挺举和双手挺举。这为近代举重比赛奠定了基本方式。1924年改为单手抓、挺举和双手推、抓、挺举5种。1928年取消单手举,保留了双手举的3种形式。由于推举易使运动员的腰椎受伤,裁判的尺度也难以掌握,因此1972年奥运会举重比赛后,正式公布取消推举。1896年,举重便被列入了在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当中。但当时选手没有等级之分,不管运动员身材体重如何,谁举起的重量最大便获得胜利,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20年奥运会。1920年,举重成为奥运会的固定比赛项目。1932年的奥运会上举重被分成了5个重量级别,3个正式比赛项目--抓举、挺举和推举,在悉尼奥运会上男子举重已发展到有8个级别,而从1972年开始就不再设立推举。从那之后,举重在奥运会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在悉尼奥运会上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举重在奥运会上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女子举重历史上首次登上奥运大舞台。女选手们进行7个级别的角逐。 近代竞技举重运动兴起于18世纪末,最初盛行于欧洲。19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在英国而后在美国,人们开始将举重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第一次正式的国际举重比赛是在1896年于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进行的。当时的举重比赛不分级别,举的方式也只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种,并分别计算成绩。英国的尔·埃里奥特以71公斤的成绩获得单手举冠军,丹麦的弗· 杨森为双手举冠军,他举起了 111.5公斤。直到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比赛仍采用这两种举重方式。鉴于当时没有比较完善的举重竞赛规则,从1908年到1912年,没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6年间,没有举行过世界举重比赛。据国际举重联合会历史委员会撰写的《世界举重运动史》一书记载:纽伦堡人卡斯佩尔·贝格于1910年在法兰克福体育游戏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片杠铃,又称贝格杠铃。片杠铃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举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正式恢复举重比赛,并按体重大小分 5个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 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 量级(82.5公斤以上级)。比赛的动作改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的举重比赛,除体重仍分5个级别外,比赛动作增至五项,即原有的三项再加上双手推举和双手抓举。 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由于上述比赛项目和试举次数的增加,使比赛时间拖得过长,经各国代表讨论决定,将原来的五项改为三项,即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这三项规定举重动作方式一直沿用至 1972年。在体重分级方面, 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采纳了当时的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从5级升至6级,增加了最轻量级(56公斤以 下)。四年后,又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 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又增为9个级别,即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 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同年,国际举重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取消推举,规定此后的国际比赛,只有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从这一年起,还明确了每年举行一次不超过20周岁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 次年,即1977年的 第三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正式将体重级别的名称改为以重量称呼,即以各体重级别的最高限度作为级别的名称,一 直沿用至今,这10个级别分别是54公斤级、 59公斤级、 64 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比赛项目仍为抓举和挺举两项。 第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前苏联第一次参加比赛,诺瓦克夺得轻重量级冠军;埃及的杜尼和瑞典的安德森分别获得中量级和次轻量级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在轻量级和重量级中取得优胜。次年,于美国费城举行第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美国运动员获得6个级别的冠军。1949年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埃及运动员大显身手,夺得次轻 量级、轻量级和中量级三项冠军,伊朗纳姆德获得最轻量级冠军,美国运动员只拿了两项冠军。 1950、1951年举行的第九届和第十届世界锦标赛,各项冠军分别为美国、埃及和伊 朗所获。在1953年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前苏联异军突起夺得团体冠军。此后,直至1982年第三十六届 世界举重锦标赛,除波兰队在1965年获团体冠军,保加利亚 队在1972年和1974年两度获团体冠军外,其余团体冠军均 由前苏联队获得。我国运动员自1977年起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目前,我国男子举重在世界上已达到团体总分第四的水平。 随着男子举重的发展,女子举重也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盛行于欧洲、美洲,1984年美国受国际举联的委托,组织了第一届女子举重通讯比赛,有12个国家参加。同年,国际举联在洛杉矾代表大会上审定并通过了新的国际举重规则,将女子举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女子举重比赛的9个体重级别标准。1987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美 国德托纳比奇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冠军的成绩被公布为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随后,1988年12月又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1989年11月在英国曼彻 斯特举行了第三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女子举重运动。规则和技术[编辑本段] 使用杠铃、哑铃、壶铃等器材进行锻炼和比赛的运动项目,为举重。 举重运动员要完成两个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在抓举比赛中,要求选手伸直双臂,用一次连续动作将杠铃举过头顶。而在挺举比赛里,选手需要先将杠铃置于双肩之上,身体直立,然后再把杠铃举过头顶。运动员要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铃由横杠、套筒、卡箍、杠铃片组成。横杠长220米,直径28厘米,重20公斤。比赛按抓举、挺举的顺序进行。每场比赛运动员共有6次试举机会,抓举3次,挺举3次。试举重量由运动员自己选定,增加重量必须是1公斤的倍数。 奥运会比赛只计算抓举和挺举总成绩,如总成绩相同则赛前体重轻者列前,如再相同,则以赛后即称体重轻者列前。

我们在观看举重比赛的时候,有时会看到这种情况:运动员已经把杠铃举起来了,但是,场上的裁判员还将动作判为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举重比赛中,竞赛规则上对于比赛所采用的两项标准动作:抓举和挺举,都是有定要 求和规定的。

例如,抓举要求两手握杠以后,用一个连续的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起,迅速上举过头至两臂完全伸直,在上举的同时,两腿可作任何一种下蹲动作,随即两脚收回,站立在一条横线的位置上,臂、腿和上体完全伸直,并在静止状态中保持这个姿势。待裁判员发出“下”的口令后,再放下杠铃。运动员的抓举动作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算成功,否则就要判为失败。

为了使动作要求更加明确,规则上还进一步 规定了一些犯规动作。例如,横杠碰到膝 盖以上的身体任何部位、上拉过程中有停顿现象、杠铃未过头顶手腕就向上翻转、有明显的上推动作、两臂未完全伸直、收腿起立时两臂有屈伸动作、上拉过程中两手移动握距,以及在裁判员发出“下”的口令前放下杠铃等。上述动作只要出现一个,就要判为犯规。从上面的要求中可以看到,抓举的主要特点就是动作要连续不断,把杠铃一下子抓上去。所以,抓举是一个速度性动作。

挺举是由两部分动作组成的,要求运动员握杠后,先用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到胸部,随即两腿伸直,两脚收回站在一条横线上,这就是提铃至胸;接着再作第二步动作——上挺,上挺时要求两腿先屈膝预蹲,接着用急速的蹬腿、挺身和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过头顶至两臂伸直,随即两脚收回站在一条横线上,并在静止状态中保持这个姿势,待裁判员发令后,再放下杠铃。

同样,规则上对挺举也规定了一些犯规动作,例如:在提铃至胸时肘部触及腿或膝盖、两腿未收回并伸直站立在一条横线上就进行上挺、上挺过程中两臂有停顿或用力不平均的现象、收腿起立时臂部有屈伸动作、在裁判员发出“下”的口令前放下杠铃等。规则上还规定只能作一次预蹲上挺动作, 如果运动员一次预蹲或上挺没作好,再作第二次,那是不可以的。从挺举动作的要求来看,它主要分两部分:提铃至胸动作特点主要是连续不断:而上挺的主要特点,可利用身体各主要肌肉群力量来快速完成动作。

此外,对两项动作还有一些共同规定:如膝盖或臀部不能触地、一切动作必须在4米见方的台上完成脚不能踏出台外、放下杠铃时必须双手握杠伴随杠铃放到举重台上不得中途撒手等。

上面的这些规定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它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特点,按照要求去作,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另一方面可以使动作更加快速、协调、准确,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规定则可以使公共财物不致受到损坏。

所以,我们在练习举重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只要举上去就行了,而应该按照正确的技术要求去练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和把自己举起来不同,这并未违反任何物理定律

只要给杠铃的力大于杠铃的重力,就可以举起来

而举自己的话,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作用在你身上,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然力量再大也举不起来

首先 、杠铃的重量是40斤 20公斤

40公斤的总重量 举起根本不沉、普通人能 举起 50公斤以上、稍微训练过的

差太多了、差一公斤 都相当沉、如果你觉得、50公斤轻松的话、那 60公斤就根本拿不起来的

普通人、健身健美的话、60公斤举起 70公斤是极限、70举起、80公斤、80公斤举 90公斤

90举起 110公斤。。。

如果是专业运动员的话、配合营养和从小训练的话、55公斤的体格 可以举起 100公斤

举重主要是、深蹲、硬拉、二头、三角肌推举、举重很难的

你要想打败重量级的人、想考国家队、成为名人、太 难、天赋!饮食!营养品!训练! 少一个不可

首先 、挺举 和抓举、

每个地方使的力量 不定

你多练、哑铃推肩、杠铃推荐、卧推、二头弯举、硬拉、深蹲 就可以了

举重就是靠这几个动作组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362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