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有哪些重要的理论知识

关于健身有哪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第1张

1、健身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在健身上有所建树,或者只是拿来做为谈助,那么一些基础的健身理论知识是要懂得的。比如我们身体的肌肉组成,以及脂肪是怎么“没”的,都需要我们了解了解。

了解足够的健身知识,使我们不至于成为健身圈里的莽夫。健身者们不能只想着练出肌肉,还要懂得健身的门道,否则会被人讥笑为“傻大个一枚”。如果你不懂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那么你很可能把自己练伤,严重的“练残”。

2、常见的健身理论

肌肉第一种分类

大家都知道健身的目的之一是练肌肉,那么,肌肉有哪些呢!

根据锻炼部位的不同“上肢、躯干、核心、下肢”,我们把肌肉分为肱肌、肱二头、肱三头、三角肌、胸肌、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臀肌、股四头、腘绳肌、内收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等等,因数量多“正常健康的人全身肌肉一共639坨”,很难全部罗列出来。

一般我们在做哑铃弯举的时候,主要锻炼的是肱二头;在进行哑铃推举的时候,主要锻炼的是胸肌。当然,一种健身项目往往并不只针对某一部位的肌肉,比如杠铃卧推的时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胸肌,还能同时锻炼肱三头。而且同一种器械,握法不同“正反握”、握距不同“宽窄握”它所刺激的肌肉部位也不同。

肌肉的第二种分类

人体的肌肉按其功能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心肌,位于心脏,负责心脏的各种工作;第二种是平滑肌,不受机体直接控制;第三种是骨骼肌,附着在骨骼表面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肌肉、需要我们锻炼的部位。

脂肪的代谢

脂肪代谢是体内重要且复杂的生化反应,指生物体内脂肪,在各种相关酶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加工成机体所需要的物质,保证正常生理机能的运作,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脂肪在人体代谢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还有很多的含氮物质,比如氨、所以排泄物会发臭喽。

经常健身的人大多熟知自己健身教练所教授的各种训练法,同时却也有很多人一直没有理解健身过程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对这些常用名词的理解。 

第一个,热量。我们常说,吃了一顿快餐身体会增加多少热量,那么热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在锻炼时,大部分健身器材都会显示“卡路里”,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每小时消耗的卡路里,便是指你保持相同锻炼强度1小时所消耗的能量值。

第二个,劳动强度。RPE是锻炼者对运动强度产生的劳累度的分级。评测总分为20分,6分为不劳累,20分为超负荷。很多人在锻炼时应将劳累度保持在12~15分之间(即适中到累)。 

第三个,锻炼强度。METs和Watts是两种常被运用于健身器材的测量锻炼强度的方法。MET(代谢当量)规定了人体进行一项活动所需的能量。休息需要1 MET,因此,需要5 MET的锻炼所需的能量就相当于休息时所需能量的5倍。Watt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活动所需的千卡量。因此,Watts(千卡/分)的数值越大,锻炼强度就越高。

第四个,锻炼类型。这个不用过多解释,拿有氧运动来说,持续、低阻抗的运动(如骑单车)能训练心脏和肌肉更有效地消耗氧气。通过一下这几点,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锻炼方式:1,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训练属于特殊锻炼。比如为了提高跑步时间而进行的跑步训练。

2,能涵盖几个肌肉群的活动以及要求承重的锻炼,最能消耗你的热量。3,你最喜欢的锻炼就是最适合你的锻炼。4,替换锻炼的方式,以减轻重复运动带来的厌烦感,降低受伤的危险。比如多项训练。

接下来第五点,我们来介绍一下多项训练。为了身体的全面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了防止过度运动造成的伤害,请时常交替你的锻炼类型。进行多项训练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进行多项训练能保证你获得一个均衡的有氧运动基础,同时也能让你避免因过度重复单一运动而引起的受伤。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交替进行跑步和游泳)能够运动身体不同的肌肉群。

在进行多项训练时,要注意中间休息,即休息恢复与运动之间的比率,以正常节奏运动3分钟(恢复),短途快跑1分钟(运中间休息动)为例,比率为3:1;至于时间比,工作时间15秒,恢复时间30秒,比率为2:1。

20个健身干货小知识

如果你准备健身,请记住以下常识!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请注意细节!

1健身前一小时,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品(油脂类、肉类、酒类),可以吃适当的碳水化合。

2健身前要充分热身,健身后要充分拉伸(超级重要)。

3,如果运动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请喝运动饮料,补充体内流失的微量元素如电解质。

4增肌人群,健身后一定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5减脂人群,注意热量的摄入。

6,训练过程中不能不喝水,遵循少量多次。

7运动后第二天肌肉酸痛是正常反应。

8很多担心一不小心练的太壮,导致肌肉量太多,吓到别人的朋友,其实都是以林黛玉的运动量,操着施瓦辛格的心。

9肌肉是非常难增长的,不是办张健身卡跑跑步,出出汗,拍拍照,摆置几下连器械名称,目标肌肉都不知道是啥的动作就能成大肌霸的,

10普通人是不可能达到施瓦辛格,那种水平的,一半基本也不可能。

11人体的大肌群有 胸,背,臀,腿。 小肌群有手臂,肩膀,腹部,小腿。

12对于健身小白来说,刚接触健身尽可能要把训练重点放在大肌群上。而不是天天二头弯举,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为什么呢投入产出比太低。

13快速减肥,减掉的体重主要是水分。减得越快,水分越多,反弹越厉害。不仅如此,节食玩的过火,还会分解自己的肌肉,瘦体重大量流失,进而降低基础代谢率,后期减肥会越减越难。

14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不会让腿变粗的;跑完步的压腿,拉伸,也不能瘦腿。

15只要是运动就有助于减肥,不存在不能减肥的运动。

16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增肌,完全可以减肥的,并且效果不比有氧运动差,当然对于减肥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是饮食。

17对于刚刚入门的新手,如果日常饮食有足量蛋白质的话,就没有必要吃蛋白粉。

18减肥期间是可以吃肉的,低脂肪的鸡胸肉,瘦牛肉,兔肉,各种鱼类,虾蟹贝都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不仅都可以吃,甚至比平时还有多吃一点的。

19力量训练后不酸痛,不代表没有训练效果。但是有酸痛,可能意味着有更好的效。

20健身不是万能的,健身的人也怕冷,也会感冒发烧,也会生病,打架也会输,刀砍到身上也会流血,也不一定能长命百岁

健身小白需要做一个体能评估,再针对性地做一些运动项目,这样才可以入门。

在健身之前,需要系统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知识,不能急躁,需要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等身体可以接受以后,再慢慢加大运动的强度。

每次锻炼时长最好控制在45-60分钟。

2018年,国际知名医学刊物《柳叶刀》曾发表了一篇运动调查研究该研究由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合作,数据样本来自美国CDC等机构,涉及120万人,列入考察了8类共计75种运动项目。

关于运动时长和频率得出的结论是:每次最佳运动时长是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会减弱,大于60分钟不仅没有更高收益,还容易产生负效应。

所有运动中只有散步的频次可以稍高一点,最多一周6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50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