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为什么要分组数?

健身时为什么要分组数?,第1张

健身时为什么要分组?健身时我们通过分组数从而给肌肉更好的刺激。如果一组完全竭力做到底,那么会导致最后精疲力竭,肌肉无法再完成第二次重复动作。这就很有可能导致肌肉刚刚。热身完以后还没有完全充血这束准备刺激就已经结束一组训练。所以需要多组数的训练配合。研究表明多组数的训练可以让肌肉有更好的刺激,是因为多做数可以保持肌肉持续充血,达到训练最佳目的。如果健身的目的是肌肉体积增长,也就是长些肌肉塑形。

那么他的公式是(训练重量训练次数训练组数)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推倒(导?),最后发现,最有利于肌肉增长的安排是:训练重量(80%max)训练次数(8-12个)训练动作组数(4-8组)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做的都是10个一组,每个动作3组。每次4-8个动作。这就是现代健美的韦德体系。

而另一方面,如果目的是力量增长,决定的因素是训练重量。比如举重选手或力量举选手,他们就常常采用80-100%max的重量做1-5个来训练。(一开始做热身,后面会中小重量练习技术细节。)

也就是力量增长的最佳安排一般是80-100%max1-5RM有时只做1-3个动作。

最佳的练习是,两样都练。普通人以第一类为主。

---------------------------------------------------

健身训练中,肌肉体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肌原纤维体积和质量增长,以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①。

而研究者认为,此现象是源于每一次训练诱导机体适应的积累结果②。

请注意这个积累,意思是训练次数、训练组数,很重要。

其次,肌肉体积增长的程度,与力量负荷强度相关,力量负荷强度越大,肌肉体积增长程度也越大。但是负荷存在一个阈值,当相对强度达到1RM的80%时候,肌肉体积增大程度已接近最大③。再增加负荷已经没有意义。

这里介绍一个概念,训练负荷的单位:RM。

RM(repetition maximum最高重复次数)。组成是重量×次数。

意思是当你举某个重量的时候,能最多重复的次数,就是这个动作,这个重量的RM。

如果你100公斤卧推,只能做一个,那么你的100公斤RM就是1。如果你80公斤下卧推能做10次,那么你的80公斤RM就是10。

这个RM都是以力竭为主要训练目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健身还是力量训练。都要训练到自己做不下去了为止,也就是训练到力竭,否则效果是不理想的④。当然,请大家量力而行。否则。。。

举个折中的例子:每个部位5个动作,每个动作4组,每组12下

但不同部位需要的动作数量不同,不同动作需要的组数、数次不同,而且需要根据你使用的重量、你的身体素质来调整,这得你自己慢慢学习一点点的问

单个训练动作是最小训练单位

组是第二大的训练单位

举例 仰卧起坐 上身平躺到起身完成腹肌收缩为一个 可定义15个为一组

那么2~3组就是每完成15个 进行肌肉群放松 间隔不宜过久 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15个

组的制定很有学问 这个需要结合自身以及条件确定每组的个数和强度

  初级一般每个部位2-3个动作,3-5组,初级的次数重量是6-12RM,也就是下面的中大重量,RM是指一次连续能做最多次数的重量。刚开始应该热身和拉伸,也可以在徒手热身后再用小重量热身。

  (1)大重量:低次数(1-5次),高组数(5-10组),长间隙(2-3分钟)。主要用于提高绝对力量。

  (2)中大重量:中次数(6-12次),中组数(4-6组),中间隙(1-2分钟)。主要用于增大肌肉围度。

  (3)中重量:中高次数(12-20次),中高组数(5组以上),短间隙(30秒-1分钟)。主要用于突出肌肉线条。

  (4)小重量或不负重:很高次数(25次以上),中高组数(4组以上),中短间隙(1分钟左右)。主要用于减肥、增强肌肉耐力和增强心血管功能。

在健身训练计划当中,我们经常看到5X5、8X6、12X3等这种数字,这种几乘几的数字就是“次数X组数”。

通常一个动作做若干组,每组做若干个,这形成了我们训练计划的基本架构,所谓组(sets),就是训练者开始一个动作在停下来休息之前连续举起次数的组合。

为什么训练要分组?

主要是累计训练量,增加刺激,把控运动负荷。

以俯卧撑为例:

如果一次性做30个肌肉就会力竭,此时停止训练,那么你就进行了一次单组训练。

这种训练对于新手来讲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老鸟来讲就不会产生什么刺激了。

我们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做30个,达到第二次力竭,此时我们做了2组训练,训练刺激就要高于单组。

所以在一次训练中,根据目标我们会安排若干组数以达到更深的刺激。

力竭的原因是,在大强度速度快的训练当中多为无氧供能,依赖磷酸原系统和快速糖酵解系统,而快速糖酵解系统在供能的同时会产生乳酸,乳酸堆积使肌肉变得酸痛导致力竭。

分组训练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间歇,在此期间机体能代谢出部分乳酸使肌肉恢复运动能力。

分组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训练量,应该每组训练都达到一定的疲劳状态,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代谢压力,而不是将一组的训练量拆分成多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训练都一味的追求高组数。

训练量和组数的关系

首先要了解训练负荷的概念,训练负荷主要涉及两个因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强度代表训练刺激的深刻程度,训练量代表着训练刺激积累的数量。

两者共同影响着训练效果,合理的负荷才是真正产生效果改变身体的要素。

训练强度x训练量=训练负荷。

一般来讲强度越大训练量就越低,根据训练目标会选择不同的强度与量的配比。

例如,以提高爆发力和力量为主,训练强度较大,训练量相对较小。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然后选择动作,再给这个动作配上重量:

训练目标:下肢力量

动作选择:深蹲

重量选择:5RM

次数选择:≤5

在重量选择上要严格遵循RM原则,RM原则决定了动作次数与重量,所以训练组数的安排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训练量。

训练量和组数的关系

1、高强度训练

高强度意味着更大的重量,更快的速度。代表性的训练有:极限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最大力量训练。

高强度训练无论是速度型和力量型都会造成神经系统压力,如:30米极限冲刺、高翻、1-3RM深蹲等。进行这些训练时神经高度兴奋,瞬时输出很高,且疲劳速度较快难以重复过多次数,所以单组训练量较低,因此需要较多组数才能达到训练量的积累。建议组数3-6组。

大强度需要更长的间歇时间达到完全恢复,建议间歇2-5分钟。

理论上讲更大的重量强度更大,比如3RM 3x3,但极限重量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和快速疲劳等问题,损伤风险比较大。所以一般建议进行稍低一点重量并增加组数比如:5x5,同样可以收获较好的训练效果。

2、中强度训练

增肌训练是中等强度训练的典型代表,发展肌肉维度为可以说是健身人群需求量最大的目标之一。

肌肉生长主要是以肌肉纤维增粗为主,中等强度训练会造成肌肉系统的疲劳。肌肉的耐受力比较强,只有进行足够强度的、多次的刺激才能带来疲劳的积累;所以训练量偏高,训练重量在6-12RM之间,训练组建议在3-6组。

一般多关节参与、大肌群发力的运动可采取较大的强度如8x6 ;单关节、小肌群发力为主的训练,强度略低,采用10x4比较合理。

为了追求更深入的刺激效果,每组训练都应尽力做到力竭状态,并且要做到组间不完全间歇,建议间歇时间30-60秒,这样不仅能给肌纤维带来充分刺激还能产生很强的代谢压力,让肌肉有明显的泵感,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对肌肉维度也有贡献。

3、低强度训练

低强度训练意味着训练重量低、持续时间长、训练量高的特点。耐力训练基本都属于低强度训练,代表训练有肌耐力训练、心肺耐力训练。

肌肉耐力的训练主要针对于慢肌纤维和慢速糖酵解供能系统,每组需要重复13-20次甚至更高的次数;单组高次数就意味着单组训练量较大,通常来讲耐力训练不需要太多组数,因为训练量主要在次数上得到凸显,较少组数即可满足训练要求,一般肌耐力训练建议 2-3组;由于强度低,对肌肉的刺激小,恢复速度较快,组间间歇建议<30秒。

心肺耐力训练主要针对有氧氧化系统,强度足够低,对肌肉刺激很小,通常以时间来划定组数,心肺耐力一般不需要分组,因速度完全可控,强度可以随时调节,所以持续一定时间即可达到训练负荷。

  4-6组,6-12RM,增肌的组间休息时间1-2分钟,动作间休息3-5分钟像胸部这样的大肌群需要16-20组才能完全训练到,则是4个动作,手臂的肱二头,肱三头这样的小肌群9-12组即可,则是2-3个动作。

首先要有一对可调重量的哑铃的,不同的重量针对不同动作,每组数量在做8到12力竭最适合初练者健美增肌,所以每组数量在8到12个,重量也调到做完这个数量就力竭。每组做完休息不超过一分钟,每个动作做完休息不超过2分钟

做下面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可以小跑。

第一天

胸部:哑铃卧推 4组

哑铃飞鸟 4组

俯卧撑 4组(数量20到30个)

肱二头肌:哑铃单臂弯举 6组

弯举 6组

腹肌

第二天

腿部:深蹲 6组

箭步蹲 4组

提踵 6组

肱三头肌:哑铃俯身臂屈伸 4组

窄距俯卧撑4组

哑铃颈后臂屈伸 4组

腹肌

第三天

背部:宽、窄距引体向上 各4组(尽量做10个以上)

哑铃划船 4组

肩部:推举 4组

前平举 4组

侧平举 4组

腹肌

第四天休息

其他动作练完后再练腹肌

腹肌:仰卧举腿 4组

腹肌每组做到力竭或者15到25个。每组做完的休息时间为20秒到30秒。

腹肌一周练3次左右

是练三天休息一天的循环重复

  你好!

  科学依据

  每一锻炼动作需练习若干组,这样被刺激的肌肉才能进入状态,肌肉体积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锻炼组数可多些,小肌肉群组数可少一些。初学者每一动作在三组为宜,不少于两组,有一定基础后再根据力量的增长程度加至三至五组。

  温馨提示

  锻炼时间要适宜

  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分,隔天练习,保证肌肉能有效恢复。如:今天练习肩、腹、胸,明天就练习背、臂、腿等部分。

  锻炼时间最好固定

  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间,可以考虑作为主要锻炼时间。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帮助你集中意念,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在锻炼中能举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动作和小重量试举,都是用力、肌肉收缩时吸气,放松还原时呼气。举大重量或最后几次试举时,则先深呼气,再憋住气的情况下做举放动作,然后再深呼吸。

  锻炼时要用嘴呼吸,锻炼前做伸展运动,以预防肌肉韧带拉伤,训练后要做放松运动,帮助消除肌肉紧张,恢复疲劳。

  负荷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

  一般说来,发达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数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这一数量应该是竭尽全力。因而负荷量应掌握在个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这一负荷量最有效的次数是用大负荷做,不超过5次。发展耐力和减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数是小负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减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每一个动作需练习若干组

  每一锻炼动作需练习若干组,这样被刺激的肌肉才能进入状态,肌肉体积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锻炼组数可多些,小肌肉群组数可少一些。初学者每一动作在三组为宜,不少于两组,有一定基础后再根据力量的增长程度加至三至五组。

  休息时间不要过长

  每个练习组之间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40秒-50秒之间,大负荷、大强度练习休息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休息时间过长会影响锻炼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878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