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去健身房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重量?

高考结束,去健身房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重量?,第1张

当“考试结束,考生立即停笔”的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高中生涯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么,即将到来的90天的假期你如何度过,你安排好了吗?

我们可以选择去健身,那么健身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呢?

一、哑铃

练腿臀可选择重量大些10KG-20KG左右

练胸背可选择5KG-10KG左右

练小肌群可选择2KG-5KG左右

二、壶铃

练腿臀可选择重量大些10KG-20KG左右

练胸背可选择5KG-10KG左右

练小肌群可选择2KG-5KG左右

三、杠铃

练腿臀可选择重量10KG-20KG左右

练胸背可选择空杆

练小肌群可选择短小的杠铃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增肌训练时,一定要用大重量吗?

我的回答是:yes

但请注意,这里的大重量因人而异,并没有所谓的固定值。

怎么说?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对于一个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一天做60个俯卧撑都意味着大重量,第二天可能还会感觉胸肌酸痛不已。

对一个刚进健身房的人来说,空杆卧推就意味着大重量,毕竟一个空杆也重达20kg,练习一阵子可能还端不稳杆子。

而对一个健身一段时间的人来说50kg-100kg区间就是大重量,因为力量的增长速度是很缓慢的,你练了一两年可能还卡这这个区间。

总之,只要你敢推,能推,总有适合你的重量,也总有能压倒你的重量。

其实上述案例总结下来就是一个词—— 渐进超负荷。

什么是渐进超负荷?

意思就是逐渐提升你的训练负重。当你能推起100kg,就要准备开始挑战105kg, 因为不这样做,肌肉它就会开始犯懒,不肯长个。

那增长肌肉仅仅靠重量就足够了吗?

显然不行,你还需要做到足够的量。

还是先举个例子:

佳明的平板卧推最大负重成绩是80kg做1次,但在一次胸肌训练时,他仅仅只做了5组80kg的卧推就停止了训练,那么他这次的训练能让他增长肌肉吗?

很明显不能。

换成我们日常锻炼会如何做呢?

是不是用递减或递增的平板卧推做一定组数,然后再换成哑铃飞鸟做一定组数,接着再做些其他器械,以确保我们的胸肌能获得更强更全面的刺激。

虽然你会这样去做,但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而且的确尝到了甜头,胸肌逐渐变大了。

其实,总结下来还是一个词—— 训练容量。

什么叫训练容量?

训练容量 = 所选动作的重量 x所选动作的次数 x组数

接着举个例子:

佳明在做平板卧推,他用负重60kg的杠铃做组,每组做8次,做了6组,那么他平板卧推的训练容量就是2880。

那如果他用负重20kg的杠铃做组,每组做15次,做10组呢?他的训练容量就堆到了3000,甚至比上面的方式还高一些,是不是这种训练方式就更好?

并不是。

有研究证明, 当我们在采用最大负重数的65%以上的重量才能帮助显著增肌。

也就是说佳明的最大负重是80kg,那么他如果想增肌, 做平板卧推时的最低负重要在52kg ,而20kg的负重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所以即使训练容量堆上去了,也并不能帮助他增肌。

那么,佳明在保证增肌的前提下,还要增加训练容量和重量,他该怎么做卧推?

举个例子:

佳明在充分热身后开始卧推,他首先做了2组1次的80kg的卧推,接着又做了2组3次的75kg的卧推,2组6次的70kg卧推,1组8次的65kg卧推,最后做了1组10次的60kg卧推结束了卧推动作。

佳明在平板卧推时的总容量是:2570。

接着,他在做其他动作时也是按照此类方式依次进行,在保证训练重量的同时还兼顾训练容量。

除此之外,增肌还和其他训练因素有关吗?

其实,增肌最重要的2点训练因素已经说完了,但如果你想更加快速地实现增肌,那么就可以增加某部位的训练频率来实现突破。

比如你目前的胸肌是弱势,你想让它快点长大,就可以选择一周两练,甚至一周三练,但对多数人来说一周两练足以满足需求。

而增加训练频率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训练容量,当你目标肌群不再酸痛时,你就可以选择再次出征。

至于很多人提及到的小重量能雕刻线条,基本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因为当你用大重量增加了一些肌肉量之后,只要体脂率足够低,那么线条自然就会很明显,这和小重量雕刻真没有关系。

最后做一个总结:

1增肌训练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训练时所用的重量和训练容量。

2最低负重量的65%才能帮助你有效地增肌,再小点的重量当作热身就好了,正式训练时真的可以不做。

3如果你想让某个部位快速突破,可以选择一周两练。

4小重量雕刻线条,没依据,你也别信。

本期结束,我是波普董,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给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波普董健身,每日分享健身知识,让你我更有型。

你好,这里是“女侠谈健身”欢迎关注,一共探讨健身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大重量刺激才能增大肌肉维度吗?”我的解答如下

其实负重大小是相对而言,对于每个人来说大重量的重量都有所不同。

除非你的目标是增加力量,那么大重量训练没有太多必要。因为大重量意味着低次数,而要达到对肌肉刺激生长需要做到恰当的组数和反复次数。

如果一味使用大重量训练,首先会导致很多组训练的重复次数达不到8次。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增加力量还是增加肌肉块头都不是最佳选择。其次过大负重容易导致训练动作变形,目标肌群训练不到位,也容易增加受伤风险。

运动生理学家公认的对肌肉维度增加效果最好一般认为是中等次数范围,可以更好的刺激肌肉生长。

所以能让肌肉最大化发展的方式是,使用单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75%进行训练。对于基础的训练计划中,上半身做8到12次反复,下半身做12到15次反复。

其实相比较在训练中使用大重量,那么在训练中达到力竭更为重要。一组动作“练到力竭”是一种使用所有肌纤维的方法,这样撕裂肌纤维可以让肌肉在修复中长得更强壮。

所以你如果想要在力竭发生在可以刺激肌肉生长的时刻,就应该采取合适的重量做反复。

当一个训练动作做了15次甚至更多以上,那么在下一组训练中就应该增加重量,以让力竭发生在你想要的时机。当然如果只能做3次,4次的反复那么试着调整下重量,可以做更多次反复。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要增大肌肉维度,那么大重量训练显然不能成为训练的主要模式。

不过在大重量训练和肌肉增长训练也并不是那么冲突。

在训练中也可以计划加入几个强力组,也可以使得身体更强壮,为剩下的训练做好准备,这样也有助于尽快使用更重的重量进行训练从而肌肉生长的更快。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认可我的观点,欢迎给我点赞噢!

其实未必。大重量训练和小重量训练都能练出肌肉,只是他们各有特点:普遍来说,大重量练出的肌肉大而粗,小重量练出的肌肉瘦而精。要注意,这里的大小是相对的。你能轻松举起的就是小重量,你需要费力举起的就是大重量,并没有具体的数值之分。力量训练的目的是让一部分肌肉纤维撕裂,从而在力量训练后能够在修复撕裂的基础上生长、增粗。这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力量训练给予肌肉“刺激”,无“刺激”,不生长。567GO健身而不同力量训练给肌肉的刺激是不同的。大重量训练追求的是大重量、少次数。每次动作都颇具爆发性,这能刺激到肌肉内负责快速爆发性运动的部分。大重量给肌肉更“大”更“快”的刺激,肌肉也为了适应更大的重量生长变粗。所以长期大重量训练会让肌肉看起来块头更大。小重量训练追求的是小重量,多次数。尽管负重小,给肌肉单次的刺激会小;但是肌肉需要举起更多次,“刺激”的累积效应叠加在一起也能够给予肌肉刺激。而且这部分刺激更大程度上体现在负责肌肉耐力的部分。这样练出来的肌肉并不会很“大块”,但是的确会更加的“精壮”,肌肉线条也看起来会明显一些。567GO健身增肌并不完全是“大重量”的狂欢。小重量训练同样也能增肌。但是小重量增肌的速度会更加慢,同时小重量增肌则需要更连贯的训练和更短的休息时间,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健身爱好者在网上争论到底是大重量训练好,还是小重量训练好。其实大重量小重量都是在增肌。

“重量”的定义

每个人对“重量”的定义都不同,对于一个只做20次甚至更多的女性来说,任何少于10次的训练都可能被视为“大重量”。对于力量举爱好者来说,任何超过5次的训练都可被视为“小重量”。所以我们必须为“训练重量”提供一些定义。

在科学文献中,训练重量被定义为最大重量的百分比(1RM),因此训练重量的“大小”也是根据1RM的百分比来确定的。训练重量的“大小”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科学家认为,当训练重量超过1RM的65%时,可以视为大重量,而当它小于1RM65%时,则视为小重量。换句话说,如果我的1RM是100公斤,我选择使用50公斤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小重量”训练;如果我选择70公斤级的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大重量”训练。

重量训练的有限实际应用

大重量至力竭和小重量至力竭,从增肌方面整体上并没有显著区别。甚至对某些肌群来说,小重量至力竭的增肌效果还更好些。研究表明,如果你想要让肌肉变得更大,小重量一样可以做到。增肌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重量的多少。

虽然小重量和大重量可以达到相似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训练中两者都有许多缺点。先从小重量训练开始,许多人认为小重量训练更简单、更容易,因为重量轻,所以你不需要做心理准备,也不用害怕杠铃的重量,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尽管小重量训练也能增加肌肉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不一定实用,尤其是在复合运动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749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