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了,找对适合自己的训练重量及次数

涨知识了,找对适合自己的训练重量及次数,第1张

对于一位刚开始健身的初学者来说,最需要关心的并不是重量,而是训练动作是否正确及标准。

初学者最重要是在训练中,找到肌肉的控制及发力感觉、正确及规范的动作。

由于刚接触健身,经常就被问到:我适合多大重量呢,所以今天小爱兔就分享一下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训练重量。

一、什么是RM 

当动作规范了,便可以探讨下一个健身中重要的课题——RM。RM值又叫最大重复次数,是指某个重量你能做的极限次数。例如你推举100KG最多能做5次,则说明你深蹲100kg的RM值为5。

RM数值越小代表重量越重(完成次数小,重量大),RM数值越大代表重量越轻(完成次数多,重量小)。在不同的训练动作里,RM值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的RM值,简单来说,你不可能把深蹲和卧推的RM值相提并论。

RM值只代表你自己对于某个重量下的某个动作的极限次数,测试自己不同动作、不同重量下的RM值,就可以解决重量选择的问题,避免重量太大导致受伤,或者重量太小训练没效果。

二、如何测量RM值? 

测试动作建议是多关节复合动作例如卧推,深蹲,硬拉,推举等。首先充分的热身是不可或缺的,应以适中重量开始测试,

例如是10RM或更高,在极限重量(RM=1)时,需要在有经验同伴或专业教练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在知道自己的RM值后,便可以根据你的健身目标,选择合适的重量及次数去进行训练。

1RM~5RM是训练肌肉极限力。

6RM~12RM是增大肌肉体积(练围度)。

15RM以上,可以帮助提升肌肉耐力。

最后重点是大重量训练的前提,紧记必需安全及谨慎!

  三、如何选择力量训练中重量,次数,组数? 

研究表明:

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

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

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

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

但是对于我们在训练中来说,找到自己合适的训练菜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也往往决定着我们的训练质量和效率,不同的重量,次数,组数。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次 数 

1 一般来说,1RM-5RM是肌肉力量的最好选择。要锻炼肌肉的力量,进行重量训练时应采用重量较大而重复次数较少的模式;

2 6RM-12RM是增大肌肉体积最好选择,可用于增大肌肉体积和围度。

3 15RM以上是发展肌肉耐力的最好选择:要锻炼肌肉的耐力,则要采用重量较轻而重复次数较多的模式。

  组 数 

而且进行重量训练时,不应只从事一组过的练习(如10RM),要达至理想的效果,必须把每种练习分组练习(比如3-5组)这样的锻炼肌肉的方法才能够刺激到肌肉群中的所有肌肉纤维。如果你进行的组数太多,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训练过的情况。至于组与组之间则可以有1至3分钟的休息时间

  重 量 

“训练过程中什么重量才是最适合我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不然。不同的训练目的对于训练的组数、次数、间歇、以及训练重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现在拿哑铃飞鸟来举例说明一下,5kg标准动作能推20个,与15kg标准动作能推8个,你都是竭尽全力的,但它们两者对肌肉的训练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耐力,一个是绝对力量,目标不同,效果上无从谈及孰优孰劣。通常来说,你的训练重量选择,取决于你是想获得力量、围度、还是耐力。

下面我将结合不同的训练目的给大家具体讲解“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训练重量”

一、 围度至上 

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说,进入健身房举铁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大的肌肉围度,收获宽厚强壮的体魄。为求最大程度的增肌,最佳方法是选择每组动作可以标准完成8--12次的重量。

必须要注意的是,增肌训练的技术动作要讲求目标肌肉群要“集中”,即肌肉的离心收缩及向心收缩都要做到良好的控制,不可借力(如站姿肱二头肌弯举时顶髋踮脚,平板卧推时弓腰),否则会极大削弱目标肌肉的集中训练收效。

另外,这里提及的可以完成8-12次的重量,是指当你完成第12个时已经达到力竭,无法用标准动作完成第13次。如果你只是完成12次便结束,实际还能再完成1个的话,那么这个重量是偏轻的。同理,如果你无法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完成8次,那么你选择的重量是偏重的。

最后,这类训练的组间休息一般控制在60--90秒,小肌群训练控制在60秒内,大肌群需要更充分一些的休息,约90秒内。

二、耐力至上(塑造线条)

如果你既不喜欢过大的肌肉围度,又不崇尚大力量,想要减脂塑形,练出较好的肌肉线条,那么你可以选择耐力性的训练。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不需要太大的重量,一般选择每组能够标准完成15-20次甚至更多次的重量。

耐力型的力量训练主要调动机体中的慢缩肌纤维(红肌),它较白肌而言横断面较细,不易变得粗壮,拥有较好的耐久能力,可持续做功。最典型的耐力型项目就是马拉松,马拉松选手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多选择轻重量多次数的训练重量,目的就是最大程度提高体内红肌的耐力。

三、力量至上

或许你热爱的项目是力量举,训练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力量,那么你需要简单粗暴地选择较大的重量,即每组能够标准完成1-5次的重量。

为什么说选择可以完成1-5次重复的重量是比较理想的呢?我们通过举重项目的技术动作来看,想要最大程度地举起更大的重量,这个技术动作必须是全身多关节参与的,即复合训练动作,需要最有效地协调地调动全身肌肉参与其中(举重中的抓举,就是结合了硬拉、肩部宽拉、深蹲等一系列动作,在最快的速度内协调完成)。

人体进行大重量训练时参与的肌肉为快缩肌纤维(白肌),横断面较粗,通过训练容易变粗壮,并能够提供瞬间的爆发力,但是其弱点在于难以持久做功,缺乏耐力。因此力量训练组次数控制在1-5个,是基于快缩肌纤维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

力量训练一般是不追求肌肉力竭的,因为力量训练多为复合训练动作,对神经控制要求较高,重点在于锻炼全身肌肉的协调快速做功能力。由于快缩肌纤维容易疲劳并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大重量的力量训练一般组间休息为2分钟以上),如果力竭,是完全不利于其最大程度发挥效能,导致无法完成后面的训练,恢复时间长。

总而言之,不同的训练目的对重量的要求不同的,下面我将通过表格形式把训练重量要求的形象的展现出来:

以上就是针对不同训练目的给出的重量选择建议。由于每个人训练时间、训练目的、身体体质都不一样,所以没法给出一个具体的重量数字,而是根据力量训练的功效进行不同的重量选择,这样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清晰自己的训练目标,不过分追求大重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提示:

重量是我们在训练中找出来的并且随着能力的上升而上升。

当身体适应了原来的重量之后,便要把重量循序渐进地增加,否则进度便会停止下来。

不同身型、力量、体质、不同需求的人的健身计划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健身计划也是不相同。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训练方式,更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达到怎样的重量、怎样的组数。

只是在实践中发现的规律,8-12RM的组数更有利于肌肉维度的增长,而15-20RM的组数更有利于肌肉耐力和消耗,更小的力竭数量有利于肌肉力量的增长。 但是一切计划的最核心点,一定是自己本身的身体情况和健身需求。

你在最初阶段,不懂发力不会找目标肌肉,一定是用小重量、轻重量多次数的多次练习并且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有了基础后自然就会安排合适的组数与力竭的次数,常规状态下是8-12RM,但是你目的是增肌,增肌是要不断的刺激肌纤维的增长的,所以重量也是逐步添加的。

怎么添加?当一个重量用了16-20RM才有力竭感时,就可以考虑增加重量了,但是会出现增加的重量暂时做不起几个的情况,那就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能做几个算几个,做不起来仍然换回以前的常规重量,直到再次适应大重量。

增肌也会有瓶颈期,有时小重量和器械也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健身从来不是死搬硬套理论上的东西,不盲从、多练习,适合自己就行。

健身不是强调大重量多组数吗,为什么很多人一组都做十几下?力量训练在于训练目的和训练能力,一味的大重量、多组数训练无益于训练效果和身体。

力量训练,被大致分为大重量、少次数训练和小重量、多次数训练,大重量、少次数训练在于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小重量、多次数训练在于增强肌肉线条和耐力。

同样的大重量、少次数训练,1-6RM训练肌力为主,6-12RM训练肌肉体积为主;同样的小重量、多次数训练,12-20RM增强肌肉线条与弹性,20RM以上的训练,有助于减脂或者提高心肺能力。

大重量、多组数的训练,不适合一般的训练者,适合有相当训练经验和训练能力的力量训练者;做大重量、多组数的训练多是为了寻求肌肉力量或者肌肉体积的突破而进行的非常规刺激训练。

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力量都有着自己的极限,在一定训练基础和训练能力的前提下做 大重量、多次数训,可以充激发身体潜力,但是相应的训练应该有度或者适可则至,过多或者频繁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很容易导致训练部位受伤。

不同的重量对于健身目标是不一样的。

通常rm值0~5对于增加力量帮助大,rm值在8~12对于增加肌肉纬度帮助大,rm值在20以上对于增加肌肉耐力帮助大。

即使是这种rm值的区间,不同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力量举的人可能选择rm值训练,肌肥大的选择15训练,他们觉得这样的充血感更好。所以健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在大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

有的时候,同一种训练模式会让肌肉适应,遇到瓶颈期,训练方法都是会改变的。有的人前期大重量,多次数,后期可能改为中等重量,多次数。

最后,不要特别关心这个重量的选择,应该多关心训练容量是否增加(次数,组数,重量),还是训练强度(间歇时间) 。

不同的训练方法而已,没必要那么刻板。

比如冲极限重量,一般就做一两个。有的是递减法,开始正常数量,然后重量减小数量增多,最后很小的重量做很多次数。像这种都可以对肌肉造成很好的刺激,增肌也会很有效果。

大重量,多了你做的了吗?

1,是尽量,不是必须! 2,也得具体看是哪个肌肉,不是所有肌肉都要大重量。 3,大重量和小重量效果不一样,需要小重量的效果呢?

看你做组的目的了

一、 健身的目的

写在最前面,请各位想想我为什么要健身?

一种是追求更完美的身材,硕大的胸肌,强壮的手臂,清晰可见的腹肌,很有可能有具体的目标,比如某位体育明星,或者某位身材健美的娱乐明星。对于女生而言,该有肉的地方有肉,该瘦的地方更瘦,可以穿更多好看的衣服,显得光彩照人。

又或者是我想要提高我的运动表现?比如我想通过健身提高我在篮球这项运动中的表现,我想跳得更高,跑得更快,对抗的时候更强的力量。

当然也有可能是获得更旺盛的精力,真正参与过锻炼的人就会知道,只要正确适当的锻炼不但不会使你更累更疲惫,反而会使得你精力更加充沛。好吧,说了这么多,说到了两个问题,第一,我锻炼的目的是什么,通常来说目的不可能很单一,但是请一定要分清个主次,比如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的锻炼和单纯的想让身材变得更好的锻炼是有区别的,这样区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的,当然,即便是以提高运动能力的锻炼也会对我们的身材有一定的改善,不过刚开始我们不用去管它;第二,根据我的目的,我该如何制定我的健身计划?(这里的健身是指在健身房通过各种力量训练、有氧训练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的训练方式)二、 健身的正确观念

从观念上来讲,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正确、全面、坚持。科学包括科学的安排训练计划,合理地进行训练,建议想要在健身上有所进步的朋友看看韦德训练法则,其中初级中级高级都讲解的很详细,不过对于水平较高的爱好者或者运动员就有更大的灵活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能力各有不同,适合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自己经过亲身实践的最有效的方法才是训练应该坚持的方法。

正确。即是训练动作必须正确,正确的动作比重量的多少要重要得多,再大的重量也是有着正确的动作作为前提的,而且不正确的动作也会增大受伤的风险。那么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能在准确完成训练动作的前提下的最大重量。

全面。全面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全面发展,切不可只练某一块或者某几块肌肉或者肌肉群,一定要全身协调发展。很多人进了健身房主要就是卧推、弯举和仰卧起坐,一味地练习胸肌和肱二头肌,但如果深蹲、硬拉等动作做得不够的话,那么效果会非常的差。真正全面的健身,应该是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等一些黄金动作为主,辅之以其他动作,更应该受到重视的应该是腿部、背部、肩部、肱三头肌等部位。

坚持。训练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坚持,这也没啥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坚持是必须的。指望一两个月就能有好身材的人我劝你还是别练了,下定决心让它成为你的一项生活习惯,逐渐提高,持之以恒地把它安排在日常生活中去。一般说来出成效都在三个月到半年以上,当然这只是非常小的小成,想要有令人羡慕的身材还远远不够,那些人往往是十年以上而且已经把健身当成毕生爱好或者职业坚持的人才会达到的水平。

三、 改善身材为主的健身计划

先讲讲主要以改善身材为目的的锻炼。

制定计划的时候首先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入手,比如通常来说,偏瘦的人想要更强壮,偏胖的人希望能减肥,不胖不瘦的人希望能获得更好的肌肉线条。那么这些人的训练计划都是不同的。基本的锻炼方式主要就是两种,增肌和减脂。那么显而易见,瘦人以增肌为主,胖人以减脂为主。补充一点就是,计划不单单应该包含训练计划,具体的动作、次数、组数,有氧和无氧的搭配等等,还应该包括相对应的饮食计划,休息和恢复的计划,说白了就是训练、饮食、休息,三位一体,不可偏废,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1增肌为主的计划

这个我本人有着切身的体会,我还记得我开始锻炼的时候也就100斤左右,一进健身房啥也练不了的那个时候,卧推只能推空杆,想想真是悲催。哎,不提也罢。

言归正传,增肌为主的计划我总结下来就是,相对较大重量、中等次数(8-12)、较少组数(3组为宜,最多4组)、相对充分的组间休息,最后就是采用的训练动作不用太花哨,每个部位其实以一两种主要的训练动作就可以了,主要是以杠铃和哑铃的自由力量训练为主,器械的训练少做。

有几个内容需要明确一下,首先是重量和次数,是因人而异的,是一个相对值。健身中有一个RM的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叫Repetition Maximum,就是你一个重量能重复完成的最大次数,比如卧推100磅我只能做10次,那么100磅这个重量对我来说就是10RM。当然,RM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在实际中不可能精确,有个大致的即可。

通常来说,1-4RM主要是增强爆发力;

6-12RM主要是增大肌肉块;

15-20RM主要是训练小肌群体积和增强肌肉线条与弹性;

30RM及其以上主要是起到降低体脂、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

初学我建议大部分动作都选取8-12RM的重量为最好。

组间休息通常来说不要太长,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别太短,大致控制在1分钟左右,当然针对硬拉和深蹲这样的训练可以适当延长,对于一些小肌群的训练也可以适当缩短休息时间。

(由于涉及每个具体的部位有着不同的训练原则,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参考计划,具体每个部位如果需要以后会展开讲到。)

以增肌为主的初级训练计划(参考)

周一 胸 肱三头肌

杠铃平板卧推 8-123

宽距俯卧撑 3组力竭

蝴蝶机 8-123

双杠屈臂撑 3组力竭 (这里不要求次数,随着训练的进行,会重复次数越来越多,当极限超过20个的时候可以考虑负重训练)

重锤下压 8-123

周三 背 肱二头肌

曲腿硬拉 6-83 (大重量的强力练习)

坐姿器械高位下拉 8-124(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引体向上的替代动作)

杠铃划船 8-123

杠铃弯举 8-123

哑铃交替弯举 8-123

周五 腿 肩

杠铃深蹲 8-124 (建议有一定能力的以12-15,甚至是20次都不为过,因为腿部的力量非常强,20RM能很好的刺激到肌肉块头,而低于10次的腿部训练往往提高的是力量和爆发力,对于块头作用不大)

腿弯举 8-123

立姿提踵 203

哑铃推举 8-123

哑铃直立飞鸟 8-123

哑铃俯卧飞鸟 8-123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我没有安排腹部的训练,没有写进去的原因是初级的腹肌训练我建议最好是在家中完成,网上有个8分钟腹肌的教程,刚开始有点难,基本上一周做个三四次就ok了。

关于有氧训练,这个真的是很尴尬,如果为了增肌,你不得不减少有氧运动的强度和次数,但也不是说完全禁止,只不过别太多了就是了,就拿跑步机而言,一周可以跑个两次,每次20分钟到半小时,足够了。如果你又酷爱跑步、游泳、篮球这些运动,那么增肌期间适当减少,比如原来天天打篮球,现在一周打个两次就好了。

接下来要说的是与增肌训练相配套的饮食计划,简单而言就两个字,多吃!但是吃,是少食多餐的吃,但是你可能会看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的比例blahblah的,但是那些在实际操作起来太难了,比较简单的原则就是,如果你很瘦,健身的目的就是长肉,那么就是每隔2-3个小时就问问自己,只要肚子不胀就吃点东西,哪怕是一根香蕉、两片面包也好。吃的食物以健康的食物为主,除了正餐以外,加餐可以考虑面包、麦片、蜂蜜、牛奶、水果、坚果等等,然后多吃主食,适当的增加肉、蛋、奶的摄取。

蛋白粉、增肌粉用不用吃?我的回答是不用,因为挺贵的,而且你训练水平不行,吃了多半浪费了,吃得太多还会增加肾脏负担。日常的饮食就足够了,不用担心。

32减肥为主的计划

减肥为主的计划我虽然亲身不能算实践过,但是见过的还算不少。基本上的原则就是减轻刚刚训练的重量,从8-12RM增加到15-20RM,然后组数也可以适当多一点。

减肥的人注意力应该更多的放在有氧训练上,一周4-5次大运动量的有氧训练是必须的,跑步和骑单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跑步而言,15分钟是最少的量,因为跑步15分钟以后身体才开始逐渐分解脂肪来作为能量的来源,建议减肥的人单次跑步在40分钟-1个小时左右,一周4-5次,会很辛苦,但为了瘦下去,没别的办法。

然后我想说的是,没有局!部!瘦!身!没有只瘦肚子或者只瘦腿的锻炼,都是以有氧训练为主,然后辅之以无氧的力量训练,达到相对应的目的。千万不要再认为我要减啤酒肚就应该多练腹肌,错!你应该多跑步、多游泳啊亲!

对于男生来讲,最顽固的脂肪是腹部和背部的脂肪;而对于女生来讲,最难瘦的是大腿和胳膊,腹部也会堆积脂肪,但远不如男的那么夸张。所以这些地方胖的人更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地方胖的话是更难减的,需要更多的恒心和毅力。

减肥人士的饮食就相对而言难得多了,如果少食多餐是增肌的话,那么相对的多食少餐就是减肥的,但是别省掉早饭,一天的热量主要靠早饭和午饭。也是一样,每当嘴馋想吃东西的时候,就问问自己,我真的很饿吗,如果不饿就不吃了。除了正餐之外,最多的就是喝水了,然后一定杜绝掉垃圾食品,减少在外头饭馆吃饭的次数。别刻意饿肚子,每餐基本上就是吃到刚好,不饿了,站起身来稍微走快一点也不会觉得难受,那就是刚刚好了。

最后需要说,这篇文章是写给初级的健身者的,希望不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希望你能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坚持下去,你肯定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改变!

分享:

如上图所示,是肌肉与力量训练金字塔模型。该模型由国外知名科学家、教练Eric Helms创建,阐述了力量训练要素的优先级,整个金字塔有六层,最底层是最重要的,往金字塔顶端走重要性慢慢下降。本系列内容旨在告诉你关于训练最基础的要素,哪些对你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是没那么重要的。

很多小白们可能都问过这样的问题:“X训练计划比Y训练计划要好吗?”“最好的胸部训练计划是什么?”然而,这样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从真正的训练角度去出发。你现在处于训练的哪个阶段,你对于训练量的耐受程度如何,你是否知道如何去刺激肌肉增长等等都是你需要考虑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力量训练的基础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当你能掌握这个金字塔各层的要点后,就可以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了。那么在本系列文章中,你将会学习到为了达到你的训练目标,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怎么去做。

接下来就从金字塔的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开始讲起。

Adherence,这里翻译为依从性,大白话讲就是要能坚持下去。关于依从性有三个基本要素:

●Realistic(切实际的)

●Enjoyable(享受这个过程)

●Flexible(灵活变通)

在设计你的训练计划前,你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你的时间表。如果你打算实施一个所谓的「最佳」训练计划:一周训练6次,每次两小时。然而你每周工作50个小时,还有小孩,还要做些生活之余的其他爱好,那么这个计划就不太实际。 在你决定你应该做什么之前,你要以「知道你能够做什么」来开始。 所以你的训练计划相对于你的生活应该是可持续的,确切实际的。

「最佳的」并不意味着可持续的。 诚然,有很多运动员或者爱好者只想要进步,什么计划进步最快就用什么计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如果你正实施的是一个「次最佳」计划,但是你很喜欢这个计划,你会非常投入,能长期坚持下去,往往带来的结果会比「最佳」计划要好。使你进步的应该是坚持,而不是「完美」。

我们都不是机器人,生活会有种种意外,比如你今天被老板骂了,你和同事相处的不是很好,或者你受伤了等等等等,只要是对你有负面影响的,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去影响你健身的进步。所以这个时候,学会灵活变通(be flexible)就很重要了,这也是整个金字塔内容的核心所在,包括灵活去调整当天的强度、一周的频率、动作的选择等等。平衡工作、生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职业运动员,有时候也会因为某些因素影响到训练。

关于金字塔第一层做一个小结: 设定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训练计划,它要符合你的个人时间表,从每天、每周、每月的角度去出发,要会灵活变通,同时你要享受这个过程。

再来说说金字塔的第二层:volume(容量),intensity(强度),frequency(频率)。

容量、强度和频率是力量训练中最重要的三个变量,他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放在一起去讲。因为这是肌肉与力量训练金字塔,因此我会讲到「肌肥大」和「力量」。

这里说的强度是指使用的相对重量。

在提到强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到专项性(specificity)。专项性就是,为了达到你的训练目标,你就要为了它去训练。比如说力量举运动员,训练方法会以大重量低次数为主,因为他们在比赛中是以举起最大重量(1RM)来判定成绩的。

力量不仅仅是身体的一个特征,更是一种技巧。你想要在某个动作下变得更强壮,你就要多训练这个动作,这要归功于神经肌肉效率。「力量」相比「肌肥大」更受专项性的影响。

在Brad Schoenfeld的一个研究中,两组受试者,一组用3RM的重量训练,一组用10RM的重量训练,两组训练量相同,也就意味着唯一的变量就是强度。两组发现了相同的肌肉增长,但是用3RM训练的一组力量增长更多。这就意味着「力量」更受专项性的影响,如果你想更强壮,你就要以大重量来训练。

但这是否意味着强度对于「肌肥大」不重要了?不是,只是「肌肥大」的强度范围会更广一点,你的训练需要「足够重」(达到某个强度阈值)才会有增肌的效果,否则我们在地球上都会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来达到相同的肌肉水平了。

那么我们如何来测量强度? 常见的方法有%1RM,RM,RPE。

说到强度往往就要涉及到「力竭」。力竭确实可以增加肌纤维的募集程度,但是在有时候会影响到我们的训练量。举个例子,你用5RM的重量来做3组卧推,如果你在第一组就做到力竭,那么每组的次数可能看起来是这样的:5,3,3。具体情况取决于你的组间休息。然而你如果第一组不做到力竭,可能会是这样:4,4,4。那么在第二种情况下,你的训练量就会高一点。

那是否应该完全避免力竭呢?也不是。我们应该聪明的使用力竭的方法,深蹲到力竭与侧平举到力竭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单关节动作的大部分组数做到力竭,因为动作不那么容易变形,受伤风险也比较小。或者一块肌肉练几个动作,在每个动作的最后一组都做到力竭。然而当你处于减量期(deload),你应该远离力竭。力竭应该巧妙的运用到你的训练周期里去作为进阶的一个部分。有关力竭有很多方面的考虑,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关于,这里就不仔细展开了。

关于强度做一个总结:

如果你的目标是「最大化增肌」, 那么3/4的强度应该是6-12RM,因为这个强度区间范围是最好累积训练量的强度范围。1/4的强度应该是6RM以下或者12-20RM,这也是为了最大化的各种类型肌纤维肥大。 大重量的意义在于当你的力量增长了,你所能累积的训练量也越高,而且对于越有经验的训练者,也越需要注意力量的发展;小重量的意义在于可以带来很好的泵感,同时对关节、结缔组织以及韧带的压力较小,当你受伤或者关节不适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小重量去度过。所以, 对于肌肥大训练,周期性、有计划的去改变训练强度,把强度作为一个变量安排到你的训练计划里去。

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力,那是否应该所有的训练都应该是大重量少次数呢?也不是。在刚才提到的Schoenfeld的研究中,虽然3RM训练组有了更多的力量增长,但是他们完成训练的时间更长(组间休息长),更容易有关节疼痛以及训练压力更大导致更难恢复。 因此如果你的训练目标是发展力量,3/4的强度应该是1-6RM,1/4的强度应该是6-15RM。 中等重量可以帮助你在累积训练量的同时训练动作技术(之前提到的力量也是一种技巧),此外更多的肌肉也能帮助你更好的发展力量,虽然两者不是完全的线性关系。

容量有很多种表达方法,我们一般用 「重量×次数×组数」(volume load) 来衡量,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强度是不能很好的来比较训练量的。

容量是力量和肌肉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的训练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练的更多。然而,越多并不总是越好。容量和训练效果的曲线大概是个倒U型。

这里再介绍一下适应-疲劳模型(fitness-fatigue model),该模型由Bannister在1982年提出。

训练会产生两种后效应: 适应和疲劳 。其中「适应后效应」是一种积极的生理反应,而「疲劳后效应」是一种消极的生理反应。当你的疲劳超过你的适应,你可能就会出现过度训练。

当你的训练量越来越大,你累积的疲劳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果你不能恢复,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

具体这个最高点是多少,取决于很多因素:训练年限、不同肌肉群、当前能量摄入状况、是否使用药物、睡眠质量怎么样等等。然而我们应该始终都采用高容量训练方法吗?也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线性递增,然后做一个减量。举个例子,在一个中周期开始的第一周,胸部训练第一周12组,第二周14组,第三周16组,第四周18组,第五周20周,第六周10组(减量),也就相当于从曲线的靠左位置慢慢增加到最高点。

然而,在我们的整个训练生涯中,容量的趋势是应该逐渐递增的,训练水平越高,也能承受越大的训练量, 此外女性往往比男性能承受更大的训练量。

在制定一个训练计划时,下表可作为一个参考:

以上是假设你每周每个动作或肌肉练2-3次(如果一个动作或者肌肉一周只练一次,那么你需要更多的训练量,反之亦然)。在给定的强度范围内,次数范围是可以有一定的变动的。 训练量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现阶段的目标来个性化调整。

频率一般指一个动作或者一块肌肉在一周练训练的次数。

根据上面提到的,容量才是增加力量和肌肉的最关键因素,所以 训练频率应该作为去改变训练量的一个工具。

从实际训练角度来看,比如说12组杠铃深蹲,如果在一次训练课完成,那么后面组数的重量和动作质量肯定会慢慢下降,所以如果能分配到2-4次训练课,也就是每次练杠铃深蹲6-3组,这样就会保证训练质量,同时也会提高总的训练量;同样地,比如说胸部训练一周一共四个动作,每个动作四组,如果在一次训练课完成,由于前面两个动作已经累积了一部分疲劳,那么后两个动作的训练质量就会下降,如果我们把后两个动作放到一周的另外一天去练(提高胸部的训练频率),这两个动作的训练质量就会提高,一周内胸部的总训练量就会更高。

恢复能力更好的人往往更容易从更高的训练频率中获益(2-4+次),恢复能力不是那么好的人往往适合较低的训练频率(1-2次)。训练频率更多应该作为改变训练量的工具。

容量: 40-70次重复次数/每块肌肉。 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力量,要有3/4或者至少一半的训练量要来自你想要变得更强壮的动作;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肌肉,要有3/4的训练量来自6-12RM的强度,其他1/4来自大重量或者小重量。

强度: 1-15RM

频率: 2-3次/周/每块肌肉或者动作模式

如果你是初学者,训练量从范围的左边开始;如果你是中级或者高级训练者,训练量从范围的右边开始。给自己一点时间,看是否会有进步。以此作为一个开始的标准,然后根据自己的反应去做相应的调整。

未完待续明天会带来金字塔剩下的部分内容肌肉

这个问题是健身新手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刚开始健身的女生八成都会有此疑问,男生问得虽不如女生多,但也绝对不少。

可每次健身达人/教练/大V们的回复,都满是嘲讽,要么说“干着林黛玉的活,操着施瓦辛格的心”,要么说“一句话否定了别人的漫长努力”,送一句“肌肉哪那么容易练”都算态度好的……

可能健身达人们没有想过,你苦苦追求的手臂围度增长那两厘米,确实需要训练上的刻苦努力,也需要饮食和生活上的严格控制。但是一个刚接触健身的姑娘,可能手臂粗了两毫米,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是晴天霹雳。况且这两三毫米并不难涨,尤其是健身初期都有一个新手效应,变化还会更快些。

这种情况在我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太多太多。你告诉人家“肌肉增长非常难,女生涨肌肉更难”,人家看到的客观事实可不是这样的。

因为你们的衡量尺度根本不相同!!!

所以,嘲讽注定不是一个合适的态度。重点是给出具体的解释,以及实际的操作方案。

所谓的“避免练壮”,无非就是维度不要变大,身材看起来更匀称些,这是当前大众健身中的最普遍需求。我认为需要做的主要有三点——

以前总有人问我,深蹲会使腿变粗吗?

答案是肯定的,会!但我们要知道粗的是什么。力量训练粗的其实是肌肉,而身体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成分——脂肪,这才是坏身材的罪魁祸首。而且同样重量下,脂肪的体积比肌肉大很多。

对于一些体重基数不太小的人来说,如果只是到健身房里练力量,肌肉涨了,脂肪没下去,整体维度肯定变大,当然和你的初衷背道而驰。

你们都听过那个笑话,一个胖子天天做腹肌撕裂者,结果腹肌没出来,反而腰粗了一圈。原理就是,腹部肌肉确实长起来了,但被脂肪盖住了。

几乎任何健身房里都有几位体脂率很高的壮汉,练得也非常好。但他们确实难成为新手的榜样和目标。当然我并不是对他们持否定的态度,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只是描述一下客观的大众倾向。

所以,对于新手来说,你首要担心的问题不是肌肉太大,而是脂肪太多。 你努努力会让肌肉增长,但离健美运动员那种分离度极高、体脂率极低的形态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影响你维度的,主要就是脂肪。 完美的塑形过程意味着:肌肉增长的同时,脂肪下降。 这样你的整体维度才会下降,也会显得更紧致、有线条。

目前健身房里的训练者,主要都是采用健美体系进行训练,即分化训练法,每次只刺激特定部位的肌肉群,胸肩背腿每天循环,负重一般用8-12rm做到力竭。而健美训练的本质目的就是促进肌肉发育,健美比赛比的也正是肌肉的形态。

按这种方法练久了,又没好好刷脂,肯定会变粗壮。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力量训练中不同的负重、次数,会对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健美训练中8-12rm的计划安排,会有效促进肌肥大。如果把负重降低、次数提高,训练的目的就更倾向肌耐力,同时肌肥大效果会下降。负重提高、次数减少,增肌效果也会下降,练的主要是力量属性。 比如55计划就是力量举选手常用的计划。

所以,不想提升维度的话,可以不必采用健美训练法,改变分化训练的方式,调整负重及次数。前期注重耐力属性的训练,后期加强绝对力量,这也会更适合于新手。

计划要点如下:

1多做深蹲硬拉等复合性、大肌肉群的动作;少做小肌肉群、孤立部位刺激的动作。

2不必每天只刺激一块区域,可以进行全身性的力量训练,也可以按上肢、下肢这样整体区分(比如胸和背放在一天练),还可以把主动肌、拮抗肌放在一起训练,起到相互放松的作用。

3注重背侧链训练。

大多数健身者都比较注重前侧链的训练,好多人都是“练胸不练背”。实际上,后侧链对人体的形态影响更大,背部、臀部的轮廓线条会影响整个人的气质。对于女生来说,背部挺拔也能让胸部看起来丰满。(可以参照我之前这篇文章的思路: 减肥必减胸?到底什么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丰胸的目的? )

人们的后侧链肌群普遍又比前侧链弱很多,健身者往往忽视了后侧链训练,把前侧越练越强。所以,如果想让自己更匀称,就要多加强硬拉、以及上肢拉的训练。

4加入有氧训练or高强度间歇训练

这样做的目主要是刷脂。虽说力量训练也可以减脂,但是最佳的刷脂方法,是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的搭配。

我们可以在训练周期内加入有氧训练,比如每周安排三次力量训练,一次有氧训练,跑步、游泳、跳绳都可以。每次训练时间都是一个小时,以达到足够的消耗。

当然,也可以在力量训练之后直接进行有氧。 因为力量训练消耗的主要是糖原,做完力量训练,身体糖原消耗差不多了,再进行有氧运动,会提高脂肪的燃烧效率。

更有效的办法是,在每次力量训练之后,加入高强度间歇训练,原理和上边一样,但这需要训练者有足够的训练水平。

必须补充一句,想要有效减脂,必须要做好饮食。练得好但吃得不好也是没效果的。具体方法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什么是正确的减脂程序?一座“金字塔”解决你关于减脂的全部疑问

为什么减肥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

总之,让肌肉增长的同时,脂肪下降,才能实现你最初的目的。

如果你的体重基数本来不太大,走进健身房好好练一段,很容易比以前“粗壮”。

对于很多姑娘来说,维度增长是一件天大的事,哪怕只有两三毫米。有太多人天天盯着自己的身体,觉得这也粗了那也粗了。她们在别人眼中可能根本不胖,但是自己总觉得自己很胖。人们总是不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身材。

实际上,你的身材在他人眼中是一个整体的形象,没有人直接能用眼睛量出你大腿的维度。很多时候,你的腿看起来粗,并不是本身维度大,而是臀部太扁了。你总是显不出腰,很可能是你肩膀过窄了……

所以,面对身材要有一个整体观,盯着手臂涨了几毫米,除了扰乱自己的心情,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努力执行下去,从整体上改善自己的身材比例。

---

最后还想多说几句。现在互联网上健身达人和小白的交流障碍,根源正是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小白面对大块头时总表示“练得太大、好难看、无法接受”,让很多健身达人觉得自己的努力以及审美导向没有受到尊重。但当小白说自己只想瘦一些时,健身达人又来讽刺人家“如何避免赚得太有钱?”,或者反过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嘲笑小白的审美。

听好多前辈说过,健身科普任重道远。但是科普最基本的态度,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希望之后类似的相互讽刺少一些吧。

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想要增肌变大只就必须要将肌肉纤维,透过高强度的阻力训练过程后,让肌肉纤维直经获得增加,这就样的肌肉生长也是俗称的肌肥大(Muscle Hypertrophy)。然而,要达到肌肥大可不是随便拿哑铃或是杠铃举个几下就可以的,它需要依照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态、体能极限以及力量大小来做训练安排。那需要多少重量强度与次数/组数,才能有效率的 肌肉生长,达到想要的增肌或肌耐力目标?

那一组应该要做几下?做多重?

在看下面这张图表之前,你应该要先去了解所谓的RM是代表着什么(点这里),通常会用百分比来进行操作与训练,一般的初学者达到最大重量的70%左右,就会产生肌肥大的效果,但相对于专业型运动员来说,这样的百分比强度是无法达到进步。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要肌肥大的话,那在于训练的强度与重复次数上就必须达到这些标准,否则可能只是在训练肌耐力而已。比如你发现自己在这个重量可轻松做的次数,已经超过12下以上,那就代表着现在这样的重量过轻,你要增肌就必须再增加重量让强度提高。

最终训练的目的,将取决于你的训练强度! 肌肉目标=训练强度

如果你目标是要让肌肥大(肌肉生长)的话,建议采用中等负荷(1 RM的70%至85%),每组6至12次重复动作,但大部分训练应该要在每组8到10次的范围强度内完成,这边要注意!诱发最大肌肉肥大的最佳 强度重量在于1RM的70%至85%左右,尽量做到力竭(要进行这样的训练时,请做好防护措施或找好补手!),在每次重复次数中肌肉会被迫收缩所有的纤维,有效的去 肌肉的成长。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增加力量,那你就必须将重量强度拉高到每组1~5下左右就好,如果是要肌耐力训练就将训练强度的重量降低,只要每组能做到15~25下即可。你可根据不同的肌肉目标来设定训练强度,让肌肉的成长效率获得更好的提升!

活用训练强度,才能有效达到训练目的! 训练组数的安排

如果你是一个平常没在运动的初学者,那或许初期每个动作1~3组就让你吃不消了,但是很快的你的身体就会适应这样的训练组数,这时候你就可以慢慢的往上增加组数,基本上一个动作以5或6组为一个训练量,因为你必须考量到每次训练要做几个动作,如果你一个动作做10组以上,相信你应该也没有体力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训练动作,这也就是多专业健身教练在排定训练课程时,会将组数控制在6组以内的原因。但最终每个肌肉群训练组数,都会取决于该肌肉的锻炼强度,如较大的肌肉群包含着更多的肌肉纤维,就会需要更多的 才能让它生长。有关于肌肥大与肌耐力的训练方式,可以参考(这里)跟(这里)。

练肌力最好的RM范围是8-12RM。重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但不同的训练阶段和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RM值。一般来说,初学者适合使用8-12RM进行训练,而中阶和高阶训练者则需要采用更高重量的训练方式,多数时候使用6-10RM,少数时候使用1-6RM。此外,组数和间歇时间也对RM的效果有影响,一般来说,进行3-5组的训练,每组8-12次,间歇时间为1至3分钟是比较合适的。总之,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和阶段,选择合适的RM值和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1、RM值就是repetition maximum,中文含义是“最大重复值”。

 2、具体来说就是,比如说我们看到5RM,那么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能够完成5次标准动作的最大重量”。

 3、很多人比较追求这个RM值,但是这个RM值应该定多少,是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来看的,不要盲目追求RM值。

 4、如果是追求肌肉,那么RM值可以定的少一些,但是如果是追求肌肉线条,那么RM值最好定的高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954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