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给日本下了封国书,看看日本是怎么回复的?

明太祖朱元璋给日本下了封国书,看看日本是怎么回复的?,第1张

作者 逐浪人生

明朝初年,倭寇多次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太祖朱元璋又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便命令礼部拟定一封国书给日本:“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

明太祖朱元璋给日本下了封国书,看看日本是怎么回复的?

日本国不甘示弱,也回了一封极其强硬的信:“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日本国面对强大的一方,不亢不卑,这种气度和骨气,很有唐睢不辱使命的魄力!而这本来是中国春秋战国以来所积淀的民族气质,却被日本继承和发扬。除了这种气质之外,如果去掉“倭”等特殊词语,很难看出是出自日本人之手,文中所用典故、行文方式与中华无异。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等等,信中可谓是字字珠玑,常有令人击节称赞之处。日本国深得中华文化之精髓,只是不知道现在日本人回望历史的时候,会作何想法?

然而,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甚至电视剧里。因为近代的侵华战争,我们中国人对日本仇恨淹没了理性看待日本。今天的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元朝末年的那些日本浪人,成建制的跨海而来,趁着中国战乱之际,欺负百姓,还私自出售武器。朱元璋上任以后,想出了和元朝一样的办法,那就是禁海。沿海地区有很多进行国际贸易的商人,但这项禁令挡住了他们发财的路。

就像倭寇头子,五峰船主汪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早年间从事海上贸易,但因为太祖爷的一纸禁令,被迫只能走私。后来,又发现走私赚不了几个钱,干脆招兵买马,拉拢日本浪人,当起了"海上土匪"。

当时的倭寇,不仅仅是日本人,还有很多的中国渔民及商人。所以一刀切的海禁政策,非但不会抑制倭寇的发展,反而会促使其不断壮大。"片帆不得下海",那沿海地区的百姓又该靠什么生存。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跟着别人去当倭寇。

其实明太祖的这个做法,就和鸵鸟遇见危险一样。一头扎进沙子里,以为听不见,看不见危险就不再来了。他利用海禁去抵御倭寇,其实反而会间接的促使倭寇发展壮大。会有越来越多原本靠海吃海的人,前去投奔他们。

朱元璋曾说"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命信国公汤和经略沿海,设备防倭"。可见,当时朱元璋封海,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倭寇。还有一层原因是,胡惟庸曾经与日本暗通款曲,致使两国关系不睦。海禁,就是给日本点颜色看看。

2 嘉靖倭乱,敲醒了统治者

海禁本来的目的是想防止倭寇入侵,不料越禁,倭寇越猖獗。一直到嘉靖年间,一发不可收拾。在戚继光和胡宗宪还有俞大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赶跑了倭寇以后,朝野上下开始讨论海禁是否真的适合国情,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倭寇。

当时在福建担任巡抚的谭纶就曾直言不讳的说道"御之怠严,则其愈厚,而趋之愈众"。防御的越严,那么去投奔倭寇的人就越多。此番言论一出,在朝野上获得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他们认为,不应该凡是都以祖宗家法为准,该按照实际情况来规定符合事宜的国策。

当时明穆宗继位以后,立即着手筹备解禁之事。国家开始承认私人海上贸易,并且允许沿海地区的商人,贩卖货物出境。如此一来,倭寇便再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所以,明穆宗选择违背祖宗的遗志,大开海关,首先就是吸取了嘉靖倭乱的教训:禁的越严,倭寇就越多。

(二)、隆庆开关,使贼寇不攻自破

穆宗朱载和自己那个过于注重平衡之术而且沉迷修仙的父亲,有很大不同。此人纳谏如流,而且躬行节俭,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六年,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国理政的人才。

比如张居正,高拱,还有徐阶和陈以勤等人。他们在嘉靖年间便是有名的清流臣子,到了穆宗上位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所以,隆庆开关,和这些大臣们的建议,分不开关系。

1以攻为守,从源头解决问题

日本人曾经两次击退过元朝的进攻,从那以后对中原政权不以为意。所以,才会在元末战乱之际,组织浪人和武士袭扰沿海,走私武器。他们之所以有生存空间,就是因为元朝统治者一直采取海禁政策,让沿海地区的中国百姓没有了生存空间,所以加入到倭寇中去。

如此一来,内外勾结,想不形成势力都难。太祖爷没有吸取教训,还是选择了以守为守,这才导致倭患愈演愈烈。而一旦海禁打开,不管是渔民还是商人都能够自由的进行贸易。谁也不愿意再去帮日本人,干那些刀尖上舔血的买卖。

同时,倭寇这些人本来大多数是走私犯,也就是不被明廷承认的。而海禁开放,给予他们正常的商人待遇。想必有心眼的人,都不会选择去铤而走险,与大明官府作对。如此一来,就能一劳永逸的杜绝倭乱再起。

2正本清源,防患于未然

朱元璋海禁政策一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可以算作是"官逼民反"。那些倭寇中,"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日本人只占据了十分之三,而剩下的七成都是前往投奔的中国百姓。

原因就在于海禁政策,让他们没了生路。既然官府不承认,那还不如直接去当倭寇。不管最后能不能活命,至少暂时可以填饱肚子。"去外国盗易,去本国盗难",嘉靖朝不惜一切代价终于让倭寇吃了苦头,但是谁又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所以,倒不如开放海禁,给本国的沿海居民和商人,通商贸易的权力。让他们再次过上靠海吃海的生活,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去过那种脑袋别在腰上的生活。隆庆开关的好处,要远远大于闭关锁国。

它从源头上掐断了倭寇的组成人员,达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而日本国民本来就少,愿意当倭寇者少之又少。没有了明朝国民的进入,他们再掀不起大风浪。

(三)、增加财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隆庆开关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此举标志着闭关锁国,不愿与世界交流的王朝,从此开始逐步的走向国际化。同时,它也为后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频发的明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被认为是明朝的续命稻草。

1统一管理,纳入税收体系

原先不让下海,不让进行贸易,也并未能完全禁止。但是开放了海禁,那就不一样了。朝廷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往来贸易进行管理。而每件流入或者流出的商品,都需要先缴税。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就扩大了财政收益。

最开始的时候,明穆宗在福建设立了督饷馆,每个要出海的船主,都必须前往报备,并交纳一定的费用。大家只要遵守官府的禁令,就可以畅行无阻。而民间发起的商业贸易活动,再也不是偷偷摸摸的走私,逐步的摆脱了原有的朝贡贸易形势。

如此一来,很快就获得了瞩目的成绩。单单是福建月港一个地方,"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还有人为明朝估算过,自从隆庆开关以来,直到崇祯煤山自缢,至少有一万万两白银,从四面八方的涌入中国。

2虽违祖制,但益处多多

嘉靖皇帝在位时,曾经几十年不上朝,大小事务全部都由严嵩父子把持的严党操控。在那几年里,国家的收入明显下降。同时,倭寇之乱还有北元的袭扰,致使军费大幅度增加。而嘉靖晚年,又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各种道观,宫殿。这让本就不富裕的明朝,雪上加霜。

穆宗发现自己父亲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不论什么改革,首先那都是需要钱。如果单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短时间内,很难使国库充盈。倒不如选择开放海禁,让世界诸国的钱,都流入到天朝上国的口袋。

这不仅能减少走私活动,还能增加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这也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谁不想在家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又愿意与朝廷作对,整日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开放沿海,与全面海禁想比,自然是前者的好处更多。海禁会使明朝失去民心,也会让倭寇如日中天,那就必须得增加军费开支,以保沿海安稳。而开放民间海外贸易,这三个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同时能够解决穆宗执政初期的财政危机。

结语:

如果单纯的两者相比,肯定是隆庆开关要好的多。不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贸易,只是在部分沿海地区做了试点。同时,严令禁止与日本人进行贸易往来。只要出海时间过长者,大都会被安上一个通倭的罪名。即便如此,这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说到日本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日本是现在很厉害的一个岛国,同时,现在的日本也是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而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其实是一个很落后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日本综合国力都不强,在很多时候日本都是在刻意的去模仿其他国家,而正是因为日本喜欢学习,会仿照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也是使得日本的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当然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和中国还是有很多的渊源的,这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明朝了。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当时明朝的海上技术还是很发达的,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当时的朱元璋其实是很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在很多人认为明朝就应该要攻打日本,当时在当时朱元璋下令不得攻打日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刚刚上位也想和日本搞好关系,于是便派了使者前去日本送达国书,一般按照惯例。日本收到国书之后会来朝贡的,可是,日本并没有这样做,当时日本是直接杀了使者的脑袋,这让朱元璋非常的生气和恼怒,扬言要出兵攻打日本,征服日本。

其实当时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时的日本已经并没有之前的那种对中国的崇拜之心了。因为当时的日本有很大的信息,认为自己打赢中国是势在必得的。而日本也认为自己比明朝更有能力更有资格来继承中华传统的,不过,日本面对朱元璋的步步紧逼,也没有半步的退让。

从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可以看出当时的朱元璋是一种无奈的举动,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虽然说明朝的海上军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其实还是和日本有很大的差距的,毕竟日本是一个岛国,是靠着水而生活的,所以海上的实力自然要强得多。

而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其实是很崇拜的,而这也正好满足的当时朱元璋的虚荣心,所以朱元璋要攻打日本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怀良亲王与朱元璋决裂,日本人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是因为日本人垂涎明朝发达的经济,想要获得更多的赏赐,同时还有一些从事贸易的日本倭寇商人,打着朝贡的名义来逃避惩罚。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彼时的日本正处于国内动荡时期,这就导致了有很多武士被迫成为浪人,在中国沿海从事打家劫舍的行当,这些人被我国成为倭寇,由于这些倭寇经常来如影去如风,而且没有固定的基地,单兵作战力还比较高,所以沿海地区深受困扰,明朝发现之所以倭寇如此猖狂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派使臣前往日本进行交涉,没想到日本人不识时务,九州岛的统治者怀良亲王甚至不承认明朝的地位,还将派去的使者杀害了,这样的行为使得朱元璋大怒,干脆直接断绝了跟日本的外交关系,可是日本人在之后居然舔着脸来朝贡,下面就来说一说日本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想要获得不菲的赏赐

由于当时的明朝位居中原大地,被称为天朝上国,周围藩属的国家定期朝贡明朝之后,都会获得远多于朝贡的赏赐,可能日本人也眼红这些赏赐,毕竟当时的日本属于穷山恶水,也没有太多的自然资源,所以打着朝贡的名义讨要赏赐,只不过被朱元璋拒绝了。

二、打着朝贡名义逃避惩罚

当时沿海也有一些靠着打家劫舍生活的倭寇,这些倭寇被明朝的士兵捉住之后,可能会谎称是来朝贡的,由于这些人没有随身携带官方文件,这种情况的几率非常大。

你知道怀良亲王与朱元璋决裂,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呢?

是日本将军足利义满对中国感兴趣,

明朝刚刚开国,苍蝇似的日本浪人便在中国沿海走私、打劫,倭丅寇之患惹恼了朱元璋,他一怒之下断绝中日的海上交通。直到1402年,朱棣登基,才解除老子布下的“海禁令”,这位年轻的皇帝希望和四邻八家协调关系,他特派、自己宠信的“三保太监”——郑和出使日本。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之前,首先跑了一趟“东洋”。

其实,日本已经向大明纳贡了。《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了1403年冬天,朝廷一系列重大的外事活动:“朝鲜入贡者六,自是岁时贡贺为常。琉球中山、山北、山南,暹罗,占城,爪哇西王,日本,剌泥,安南入贡。”日本使臣,夹杂在朝鲜、越南、泰国和印尼的朝圣者里,虔诚地叩拜、祝福……

虽说官方走动得非常热乎,民间却麻烦不断。正当朱棣准备派郑和筹备下西洋时,苏州、松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恶性案件:倭丅寇屡屡侵犯,甚至打到了江苏境内的长江口区。江浙被闹地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倭丅寇简直成了天怒人怨的公害。怎么办?打——太远,而且得不偿失,谁肯为灭一群苍蝇消耗一颗原子弹呢?不打——这帮来自日本的游寇实在烦人。为了长治久安,朱棣决定派郑和赴日交涉。想不到,郑和下东洋,竟为大明拉来了一个有名有分的“附属国”。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奉命出使日本。他率领水师十万,威风凛凛地抵达日本,代表大明皇帝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读旨意。意思表达得很明确:“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说白了,就是责成日本人自己“擦屁股”,并给明朝一个痛快的答复。《明书·戎马志》记载:足利义满闻风而动,立随即捉了二十多个江洋大盗。为了做给明朝人看,下令用“蒸杀”的方法把他们残酷地处死。怎么个“蒸杀”呢?将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足利义满同时受明朝封赏,还与大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明朝也很大方,永乐皇帝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随即赐给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赠送了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贵重物品,允许日本国十年一贡,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同时,允诺日本商人在江浙进行贸易。足利义满则谦恭地回信,自称“日本国王,臣……诚惶诚恐”,并献上“金千两、马十匹、薄样千帖、扇百本、屏风三双、铠一领、铜丸一领、剑十腰、刀一柄、砚筥一合、同文台一个。”解决倭丅寇犯边问题,干净利落。到永乐十五年,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海洋平静”的可喜局面。很遗憾,这段太平日子维持得太短了。

是的,尊重汉民族,蔑视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日本始终不和满清政权

通交的重要精神因素。

古代日本和中国周边其他国家一样,一直处于汉文化圈的边缘,不断

受制于汉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因此,日本在移植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同时,也逐渐将汉民族的自我意识引进到了自己的思维之中。江户时代

著名儒学家林罗山之子林鹅峰就认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日本皇统出

自周吴泰伯之后。①结果,一方面,日本在强大的中国面前形成了强烈的

自卑感,以“夷”自居,慕华不已;另一方面,甘为“东夷”的日本又以

汉民族的感觉来对其他“外夷”民族表示好恶,“以中国之外皆为蛮夷而

不值一提”,②而不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他“夷”。德川时代初期,

重汉轻夷的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欲重新加入明朝的华夷秩序中

去,另一方面又加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以周边小国为“夷”和政治边缘

的“小华夷秩序”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唐代发生了一次有名的“廷争”。据《续日本

纪》载:

大唐天宝十二载,岁在癸已,正月朔癸卯,百官、诸藩朝贺,天

子于蓬莱宫含元店受朝,是日,以我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新罗使次

东畔第一大食国上。古麻吕论曰:“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大日本国

久矣,而今列东畔上我反在其下,义不合得。”时将军吴怀宝见知古

麻吕不肯色,即引新罗使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日本使次东畔第一大

食国上。。

这就说明,“慕华贱夷”④的日本,虽甘心屈居于大唐之下,但绝不能忍受

在外交地位的问题上向其他“夷”国让步。

忽必烈时代,曾六次招谕日本,欲置日本为庞大元帝国的藩属。一贯

认为自己是一民族之下,万民族之上的日本,面对强大的蒙古势力,不以

为然。将“蒙古之号,于今未闻”⑥这样的语句写在外交文书之中,不由 。不令人感到日本对这个征服欧亚的、同时又是“夷狄”政权的蔑视和敌意。

明初,明太祖宣谕日本,日本怀良亲王在回应使者赵秩时,清楚地表

达了日本方面重汉轻夷的思想:

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惟蒙古与我等等夷,乃欲臣妾

我,我先王不服 ①

怀良亲王还犯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他说:“元乃使其臣

赵姓者(赵良弼)林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一今新天子

帝中夏,天使亦姓赵,岂蒙古裔哉亦将钵我以好语而袭我也。”②亲王对

明朝的真实意图有很大的疑虑。而一当赵秩表明身份:“我大明天子,神

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③亲王立刻释然,以礼相待,更派僧

人祖来出使明朝,上表称臣,献马匹及方物,并送还楼寇在明州和台州劫

掠的明朝人七十余人。前据而后恭,原因皆在华夷之辨。

满清入主中原,日本人的第一反应是“华变于夷之态也”。④清朝的出

现,还唤起了日本人对元寇的回忆。熊泽蕃山在17世纪中叶所写的《大

学或问》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北狄”(清朝)的问题,他指出:

北狄取中国后曾屡次来日本,而今已取中国 侥幸盼望其不

来,殊非武备之道。。

尽管清已经问鼎中原,夺了汉家天下,但在日本人心目中,顽固的正统主

义还在执拗地认为清只是“北狄”,与自己“东夷”的身份没有什么区别;

清占领中原只是”胡难”,⑥并非是华夏大统,甚至认为其可能对本国存在威胁。

以“夷”自居、怀有自卑心理的日本对汉民族还抱有唇齿之谊。当汉

民族的国土遭到异民族的侵犯时,这种友谊就作为一种深厚的同情流露出 来,甚至表现为对该异民族强烈的憎恶和痛恨。明朝灭亡后,明遗民欲借

外力以平胡清,赴日本乞师和乞资达17次之多。在最初的三、四次,日

本幕府尽管刚刚宣布锁国令不久,却认真地讨论了这一问题,并秘密地作

了出兵的准备。这实际上是“重汉轻夷”的特殊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99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