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发挥想象,用形象的语言说说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发挥想象,用形象的语言说说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第1张

音乐教育的审美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1〕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采纳。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国整体教育改革中重新显现,这是新世纪的音乐老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2〕“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艺术类科目(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在小学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校美育教育构置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和美的关系作以下管窥。

一、唱游学习中感受美,以美塑形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形体艺术的表现。泰戈尔说:韵律起着河岸的作用,赋予诗以形式美和特征。其实,何止是文学,其它姊妹艺术的美又有哪一种能够摆脱节奏和韵律的约束呢?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如:小学低年级唱游教材歌表演《大雁大雁天上飞》和集体舞《东北秧歌》。前者音乐旋律抒展优美、节奏相对稳定,其动作形态显得平稳、圆滑、轻柔、舒展大方,显现出学生从小要学习大雁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本质,后者音乐旋律奔放,节奏活泼、兴奋、红火热烈。其动作形态则跳跃、顿挫、轻快、情绪欢快激昂,呈现出集体性的广场民间艺术那欢快热烈的场面。通过上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律动作品与相应的形体动作组合的教学,无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真可谓见而有形、听而有声、声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丰富了情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思维与创造,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进而在唱游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高尚品格,启发创新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唱游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以美塑形。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3〕“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

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在《国歌》的学唱和欣赏中,学生知道它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可以说出许多:中国的今天、明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今天对祖国说话的是澳门,三百年长久的呼唤,“祖国母亲我要回来”。包含着酸甜苦辣。喜泪挂在笑脸上,奋斗抗争、渴望,随着音符的跳动从心底里流淌出来。香港的呼唤,让祖国母亲看到《东方明珠》今天更加美丽。但是,还有一个子女日夜牵挂着母亲的心。“海龙王”你能架起彩桥,把鼓浪屿和基隆港连起来吗?郑成功的子孙们面对台湾,遥想当年“雄风”。“快快见到”的急切心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谁不受到感染,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音乐与文学艺术的整合在这里发挥到了及至。丰富的歌词和优美激进的歌曲旋律大量蕴藏着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辨别美、感知美、认识美、发现美、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以美扬善的氛围,启迪领悟学会做人的真谛。

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以美扬善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然而,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

如器乐曲欣赏教材中大独奏曲《天鹅》,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剔透的琶音伴奏又似清澈明丽,波光摇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鹅在湖面漫游的优雅形象,富有诗一般的境意。当孩子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乐曲时,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其次,另一曲选听教材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把月落前江面甜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细致入微。从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洄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处、渔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联翩,犹如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墨丹清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令人陶醉,仿佛把你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见机而行,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要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直体美、和谐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不得分没关系,呵呵

你好,首先你说的歌曲是否指的是琪琪格的《秋天的思恋》

我的回答会根据我指的这首歌即自身经历作个人的看法:

简单了解了一下作词者:刘新圈,对于他作词词风的评价为:淳朴、清新自然。词作贴近生活,富有对理想对生活的热爱,如代表作《套马杆》《天籁传奇等》

在《秋天的思恋》歌曲:

淡淡的忧伤在阿爸琴弦上,

我看见星星也会闪泪光,

梦中故乡在额吉歌声里,

故乡的秋天一片苍茫,

天苍苍 野茫茫,

望断天涯 路漫漫,

梦更远 情更长,

芦花轻飘荡,

风吹秋草黄,

水倒映、 蓝天上, 鸿雁一行行

我轻轻飞过花开又花落,

依然是我旧时的模样,

云儿知道风儿它知道,

我把爱留在洁白的毡房,

鸿雁一行行。

淡淡的忧伤,或指我看着阿爸给我做的琴,让我产生的一丝丝忧伤,看见星星也会闪泪光,让人不禁遐想在寂静的夜幕中,有那么一个人独自深深的沉浸在如此深刻的对故乡对家人的思恋中,远在他乡,轻抚着自父亲曾给我做的琴弦却不由的想起故乡往事,凭栏仰望星空,静静的,那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某一瞬间似乎就像回到了故乡,就如同曾经在家乡的屋顶仰望夜空一样,为追逐自己的梦想,名利,期望,为接受更多自己必须承受的责任,去异国他乡,背井离乡--那曾自己无忧无虑生活的地方,努力拼搏不知不觉中眼眶润湿,就像闪烁的星星一样,在微弱的光亮下,隐隐闪烁着的还有我的泪光。而时隔许久,对故乡的印象却只停留在了曾静额吉的歌声里,因而故乡的秋天愈发变得苍茫,父母越发苍老,我也已经不再年少。

天苍苍 野茫茫,

望断天涯 路漫漫,

梦更远 情更长,

芦花轻飘荡,

风吹秋草黄,

水倒映 ,蓝天上, 鸿雁一行行

这是一幅凄美的景象,那苍茫却又像是我今后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中该何去何从,我今后还要走的路,我所追逐的梦想,对梦想对音乐的极度热枕,带着我对故乡家人的深刻思恋,像鸿雁离开美丽的芦苇荡里--它们曾经嬉戏玩耍觅食的地方,离开美丽的故乡,飞往远方。

我轻轻飞过花开又花落,

依然是我旧时的模样,

云儿知道风儿它知道,

我把爱留在洁白的毡房,

鸿雁一行行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在对故乡的眷恋中,即便时光冉冉,花开花落,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成功过,失败过,喜悦过,失落过,而我始终如一,坚持着,热爱着,我的爱依旧是那样纯洁,简单,那鸿雁一行行不仅寄托着我的思归,思乡,思亲的情,同时也我对自己梦想的归属的深深期许。而最终我也会成为其中一只鸿雁,再次飞回故乡,飞往我心心念念的地方,飞回本该属于我的地方。

总结: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为生活,为追求梦想等不得已背井离乡而引发的思归(第一次的鸿雁一排排,用“避寒迁徙”象征自己),思乡,思亲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思乡与梦想追求的始终如一,不曾有过改变。(第二次的鸿雁一排排,“鸿雁返程”象征表达自己)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飞回故乡回到归属地的目标与期许。

推荐相关歌曲:《鸿雁》 降央卓玛     

以上为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班彪)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

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欧阳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一)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闻客从何处来

(四)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五)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XIE)(第二声),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九)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十)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二)天净沙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三)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四)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十五)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十六)《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白居易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陈子昂

故乡今日友。

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

辛苦石尤风。

杜牧

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

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

归梦不宜秋。

中春登楼

刘兼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

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

用心休为鼠无牙。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内容: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代:唐

作者:卢照邻

作品:赠益府群官

内容: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作品: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内容: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悲愤歌 东汉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愤诗》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十五从军征 唐 贺知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汉魏

荆蛮非吾乡,何为久滞*?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重别周尚书 庾信 南北朝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赠吴之山》王间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陈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五首》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离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受降城闻笛》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高适《别韦参军》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戎昱《长安秋夕》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下忆舍弟》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杜甫《春江夕望》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白居易《江楼闻砧》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零陵早春》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刘禹锡《南中书来》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韩愈《宿龙宫滩》

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元稹《遣病十首》其十

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白居易《答春》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柳宗元《闻黄鹂》

“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情望归路,无雨即登山。”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却望乡来。”刘禹锡《题标隐寺》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沈约《临高台》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卢纶《春江夕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汉〕乐府诗《悲歌》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渡桑乾》〔唐〕刘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张籍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归家》〔唐〕杜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宋]李觏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八声甘洲》[宋]柳永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杜牧)

《故乡的云》费翔 推荐这首,经典的思乡歌曲,感动了亿万华人!

歌词如下: 

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别再四处飘泊 

 

踏著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麽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我已厌倦飘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啊 

其他的有:

李谷一  乡恋

 满文军 望乡 

彝人制造 思乡曲

陈星 思乡

酒梦之旅合唱组合 南屏晚钟

徐小凤 月亮光光  

腾格尔 苦苦的思恋 

江涛 回家的人

 罗大佑 原乡 

凤飞飞 另一种乡愁  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0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