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第1张

 教案是每一个老师的得力助手,有了教案,这节课基本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能够把握以茶文化为载体,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能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理解把握,形成归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片树叶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课从一片树叶开始,西方人称其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同学们喜欢喝茶么?

 接入视频短片,通过短片了解茶的种类。

 这片树叶不仅散发着醇香,还蕴含着文化。大家了解么?

 在中国,它是闲云野鹤的洒脱;在英国,它是午后高贵的优雅;在印度,它是街头民众的消遣;在日本,它是严谨细致的仪式。

 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国家茶文化的多姿多彩,那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活动2活动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故事一: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脚用肩膀在崎岖的山路上连接了世界,他们被称为茶背子。西藏险峻的山路马匹无法通过,于是雅安的人们扛300多斤茶袋,住着拐杖,慢慢的穿过喜马拉的沟谷,不仅将茶叶贸易带到印度,也开启了欧洲茶文化的序幕。

 现如今这些老人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中,山路上只留下了当初拐杖压出的一个个凹坑。

 教师设问:这些人走的路你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茶马古道。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茶马古道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往来,还实现了文化的沟通。

 故事二:

 有些人同样的留在了历史里,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世纪,钟爱红茶的英国人觉得中国茶太多昂贵,于是决定在其殖民地印度种植茶叶。在英国人的游说下,武夷山八位茶工带着茶种和精湛的制茶技艺前往印度,他们终其一生,最后种植出大吉岭红茶,为印度茶叶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大吉岭红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而这些茶工却到最后也没能回到家乡。

 从此,印度有了自己的茶业,大吉岭红茶叶声名远扬。

 故事三:

 今天依旧有人为茶文化发展努力着。

 北京女孩张南揽十七年前去日本学习茶道,现为职业茶道师。她通过茶道课堂,向国人展示日本茶道的严谨与仪式之美。她说:“日本茶道动作规定太多,太程式化,但这正是中国茶道所缺的,我想让更多人了解。”

活动3讲授探究讨论,推进知识生成,实现情感升华

 1、简单总结:

 探究一:故事里的人们都在进行着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学生发言。得出结论,并概括含义。

 知识点一: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仔细回顾:

 探究二:故事中的人们,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知识点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讨论一:通过这些途径实现文化传播的事件还有什么?

 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并运用手机搜集资料,资讯共享,开拓视野。

 3、深入思考:

 文化的传播还有哪些途径?需要什么工具

 探究三:文化传播是通过什么工具实现的?

 同学发言,归纳,教师总结,说明。

 知识点三:传媒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和大众传媒

 对比传统传媒与大众传媒,结合课堂体验总结大众传媒的优缺点。

 4、对比探究:

 故事二中将中国茶叶知识带到印度的茶工。

 故事三种将日本茶道带回中国的女教师。

 探究四:他们对于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学生对比,形成思维层次,全面看问题。

 知识点四:文化交流的意义。

 5、情感升华:

 讨论二:你要向故事中的人们学习什么?

 深入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知识点五: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

 6、回归生活:

 辨析:某人观点:文化交流与我无关?

 结合学生实际,形成有实施可能的答案。

 文化传播就在身边。只要传递文化正能量,你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活动4活动动态图像,梳理本课知识,提升记忆效率

 运用prezi这个动态展示软件并加以图像,促发学生课堂记忆形成较为清晰地知识网络。

  活动5测试资料共享,在线完成练习,寻找知识漏洞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的标题,该框题在整个第二单元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第一框题讲的就是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又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第四课要讲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一框题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店中的学生在三所公立普高中是基础最差的,中考排名基本都在1300名以后,因此,面对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时只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举例时尽可能举些学生身边或熟悉的事例,首先要让学生听懂,适当时可让学生对一些较容易的或问题进行探究,带领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对应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

 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

 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对应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应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科学 精神)

 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大众传媒及其作用——重点。

 2、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难点。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文化交流——岳西县第十一届映山红文化月。

 学生思考问题:举办映山红文化月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后,教师归纳总结:宣传岳西、文化交流、招商引资,从这里可看出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影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对着目标阅读教材34——37页(大约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板书: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学生看完教材后,教师提问:什么是文化传播?

 学生回答: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教师活动:好,那么,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文化传播的途径(板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这幅是怎样进行文化传播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通过商业贸易的形式传播的。

 商业贸易(板书)

 教师总结:对,这幅就是通过商业贸易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教师活动: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相信同学们对这三幅都很熟悉,那么,这些又是怎样进行文化传播的呢?

 学生看完后思考:这说明文化传播的哪个途径?

 人口迁徙(板书)

 教师活动: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

 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总结:很好,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再比如: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三峡移民、民工潮等。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孔子学院、留学生。这些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文化传播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育

 教育(板书)

 教师总结:对,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提示:文化传播的途径不一定是和平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也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以上三个途径为基本途径,还有其他的途径。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司空山,白鹿河旅游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

 教师活动:国庆刚过,相信同学们国庆期间肯定有人外出旅游了,外

 出旅游,你会发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在中国青

 少年中时有发生。那么,有哪些手段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

 学生探究并讨论问题。

 教师: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传媒(板书)

 传媒的含义、发展阶段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大众传媒

 学生总结:大众传媒的优点以及其地位作用。课本37页

 教师活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是一回事吗?

 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强调文化怎样传播),传媒侧重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工具。(强调文化靠什么去传播)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让学生举例:你所知道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学生举例,师出示并稍加解读。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相关连接”内容,并思考这些文化传播活动的启示?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讨论: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积极意义?

 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教师总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四)课堂练习:课件呈现:

 (略)

附板书设计: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

 (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能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理解把握,形成归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二、学情分析

 以中华文化这个较为宏观的词汇做主语,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如果以一种具体的文化为载体,理解文化的传播相应知识,学生更能够把握,并引起参与兴趣。

 通过很好的设定情境,设置问题,能够使同学自主生成答案,提升解题答题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瓷器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课从一只瓷器开始。

 接入视频短片,通过短片了解瓷器的部分历史。

 小结:瓷器能从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是瓷器本身精美绝伦,更重要的是瓷器本生的文化令人向往。无论是唐三彩的变化无穷,色彩斑斓,还是宋瓷的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亦或是元青花质朴、淳厚、典雅,或者清珐琅彩精细,华美艳丽。我们能够感受到瓷器文化的多姿多彩,散发着优雅而又迷人的魅力,让我们忍不住去探究瓷器背后的故事。

活动2活动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故事一: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并带去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又带回东南亚地区的各种产品。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

 教师设问:郑和走的路叫什么?

 学生回答:海上丝绸之路(又叫瓷路)。简单介绍。

 教师设问:这条路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瓷路既促进了贸易的往来,又实现了文化的沟通。

 故事二:日本国亦名倭国。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至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瓷器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

 教师总结:(略)

 故事三:

 中国制瓷技术最早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朝鲜在10世纪初即已仿造越窑、汝窑青瓷,日本在南宋和明初都曾派人来中国学习制瓷。11世纪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又从波斯传到阿拉伯,15世纪传到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各国。14~15世纪中亚、欧洲所造瓷器中常具有中国风格。

 教师小结:(略)

  活动3讲授探究讨论,推进知识生成,实现情感升华

 思考:故事里的人们都在进行着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学生发言,得出结论,并概括含义。

 继续提问:他们传播了什么?

有这样一段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论述中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中。”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篇课文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可当我们真正教学时,却发现实在很难教。我们总觉得不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情感因素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把握这些情感因素,开掘情感的源流,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提取情感的储备。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当今教改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自己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行了思考,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琢磨,有了一个粗略的模式。

一、激情导入,促发情感。

对于一篇饱含丰富情感因素的课文,如果一开始就能够使学生进入课文,那对学生来说,就能为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因素打下基础。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为整篇课文奠定一个总体的感情基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上下功夫。一个激情的导入,一个美好情境的创设,一段深情的朗读,都有可能使学生涣散的心思得到集中,使学生美好的内心有所促动。我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朗读这样一段话:“当我站在长城脚下,我不禁想高呼‘啊,长城!你是那样刚毅,你是那样坚强,你是那样雄伟;啊,长城!你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你见证着祖国母亲的繁荣与沧桑;你是中华民族不息的生命!”这样的导入,把学生一切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不仅为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更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促动,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朝鲜人民也已经重建了家园。在朝鲜的车站上,志愿军战士即将离开朝鲜,回到他们离别了八年的祖国。无数的朝鲜人民来到车站,他们无数次深情呼唤着战士们的名字,他们无数次唱起他们曾经唱过的战斗的歌谣;激情的泪水无数次在他们的脸上淌下。朝鲜人民多么想留下亲爱的志愿军战士,多么想留住那永远不忘的深情!”在念这段话时,我尽量用最深情的语调来读。这样的目的就是为课文创设一个情境,奠定一个感情的基调;使学生内心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一下子促动起来;让学生置身于那军民一心的感人场面中。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那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呼呼的北风刮着,吹到人的身上使人瑟瑟发抖。一个穿着单薄衣服,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不断地叫卖。可是,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她就在饥饿和寒冷中,用她那稚嫩的声音,乞求人们给予她帮助和温暖……可是,就在第二天的早上,人们在一个墙角发现了她,那时的她,已经被冻死了。她就在那个大年夜被冻死了!”在上课时我配上音乐,朗诵这段话,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那感人的故事中,心中顿时有无数的话语想表达。

激情的导入是学生内心情感爆发的催化剂;激情的导入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激情的导入使学生开始进入情感的世界。

二、初步研读,悟出情感。

教师创设的情境或一个饱含深情的导入,已经使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但那毕竟是大概的或是粗略的情感,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材料,才能情有所依,情有所托。古人云:“情者文之径,辞者文之纬。”情往往潜隐于辞之中。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语言材料,形成建立在具体语言材料上的较清晰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具体操作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读中初步悟出情感。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小女孩的可怜?为什么?”学生纷纷读课文,在读时自己说说理由,这就能使学生自己感悟课文,在自由的表达中带入情感,从而为带着情感朗读作好准备。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初步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又如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在学生的回答中,早已有了个体的体验、初步的情感。这种初步的情感或体验,正是学生爱憎、好恶的体现。这为接下来的激情朗读作了最充分的情感准备。

三、创设情境,读出情感。

有了对课文总体的感悟,就初步奠定了对课文的情感。但是要真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再借助课文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必须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要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就要使学生真正读好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情味、特色。所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重要。如何使学生在已有对课文总体感悟,并有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就必须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所以我认为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因为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再次进入课文,在与文本最近距离的状态下去细读课文;使整堂课的情感主线保持完整性;使这与前几步的情感训练很好衔接,并得以延伸和继续。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一段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平凡的战士,为了他所忠诚的事业,宁愿忍受烈火的煎熬,宁愿将其年轻的生命在默默中结束。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战士,这分明是一位钢铁战士。让我们用最激情的语言来歌颂他吧!”学生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读这段课文,沉积已久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通过多次朗读,再配合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情感很好地融入了课文。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一句时,我三次引导学生读:①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冰冷的双脚;②我们仿佛看到了她身上的每一个伤口;③我们仿佛看见了她内心的无数的痛。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语下不断地朗读,使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激情的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与作者、文本最好的情感交流。

这里的情境创设,既有整体情境的创设,又有个别情境的创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得以激发。这一步的创设,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的读有一个情感的依托,也就是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课文,从而为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自由发挥,唤发情感。

当学生激情地一次又一次朗读课文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完全高涨,达到了“情满而溢发”。此时教师若停止有关情感的训练,那么从整个情感过程来说,是不完整的;从学生真正的受益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情感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感情朗读,更重要的是唤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学生心中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本性,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学生把自己的情,自己的好恶,自己的体验融入课文,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材料,加入自己的情感,进行重组教材,从而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表露,达到情感教育的新的高度。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五次幻景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由发挥想象,以《小女孩来到了火柴里的天堂》为题,说一段话。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无比同情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小女孩构建一个自己心中的天堂。

五、再次入境,升华情感。

以上四步的训练,已经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一个高度。但这都是借助文本本身而产生的情感,并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的语言材料。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把感情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也就是进行“移情”。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出示了一首小诗:卖火柴的小女孩,请不要再叫卖;快从童话世界中,来到我身边来;这里有温暖,这里有关怀;让我们用双手带给你,那份属于你的爱!我让学生起立带着感情齐读这首诗。这时,小女孩那悲惨的一幕幕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学生满怀激情朗诵时,我敢说,我们的情感教学已有了良好的效果。

促发情感,悟出情感,读出情感,唤发情感和升华情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互相渗透,缺一不可的。

没有情感的阅读课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没有情感的阅读,是无法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没有情感的世界,是索然无味的。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挑起情感教学的重任,不断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8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