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5个技巧

纪实摄影的5个技巧,第1张

  导语: 说起扫街纪实片,有主体,自然感,再加环境交代,是这类纪实片的三个重点。欲知详情,尽在这一期点评精选,点评嘉宾教你如何一边扫街,一边出纪实大片。

 一、纪实是不干扰当事人的记录

 作者:无为、

 期望点评的方向:内涵

 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内涵求师傅指点不足,纪实还得注意什么

 点点评嘉宾:静海斋

 “场景很好,元素不错,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画面里的二个人有注意到摄影师的镜头了。纪实类的作品最好最好是能在不干扰当事人的情况下的一个记录,但也并不是完全的,也许有些画面就是需要刻意性对着镜头,这个要看情况而定。不过从这张来看,干扰到他们就是这张的失败之处。”

 点评嘉宾:翱翔的猪

 “很生活的场景,很美的场景,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你惊扰了这个朴素的场景,从而画面显得不自然,纪实可以简单的说是用较美的画面定格下让你感动的那个瞬间。”

 二、让层次感讲故事

 作者:秋月半弯

 期望点评的方向:主题

 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主题

 点评嘉宾:静海斋

 “这样的画面可遇不可求,六个人三对人,有着年龄的差别,有年轻、有中年、有老年,很有层次感的一个画面感,然而都是相偎相依的画面。大爱。如果说是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机位的问题,其实有二对人都是背面的,个人建议的话如果能把正面的那对老人家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主体位,另外二对人来烘托一个整体的氛围,那这样子就会十分完美了。”

 三、带入环境,交代内容

 作者:MMs345

 期望点评的方向:构图 主题

 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

 构图 实际情况所限前期构图不是很理想,后期裁剪好纠结

 主题 想表达霓虹灯繁华下的艰难生活者,不知道画面是否能体现这种对比

 点评嘉宾:静海斋

 “不知道原片如何,但剪裁过的画面显得很压抑,画面不够舒展,主要是机位过远,场景局限。在主题的呈现上,是有自己的想法,这点在摄影上很重要,不能缺少自主观念,但如何通过自己定格下来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那这个就很讲究了也很有难度。繁华街市的那种氛围可以说完全没有出来,再加上单色调,更难呈现出来。同时那人具体在做什么也拍摄得不够明白,也许是扔垃圾也许是捡垃圾,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合适的时机很重要。可以尝试采用横幅拍摄,把旁边的那些路人匆忙的脚影和其它的元素整合,尝试一下,把那种繁华的氛围呈现出来,这样子就会有一个画面的对比。”

 作者:Mr_九点水

 期望点评的方向:色彩 故事

 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

 色彩 片子用RVP100胶片所拍,扫描时细节多有缺失,还在尝试各种胶片。

 故事 喜欢香港的夜生活,特点鲜明的计程车代表了香港的不少东西,在闹市里面穿梭,车能带你去哪里去往一个迷离的夜,迷离的地方。

 点评嘉宾:静海斋

 “每个人对每个事与物都会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怀念,香港的怀念,每个人都会有着属于他自己情有独钟的一面,好友恰恰是对它的计程车有着另一般的怀念。摄影本身是无错对,更多的是它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否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引起别人的遐想在色彩上可以感觉可以再怀旧一些的色彩,应该会更容易烘托整体的一个氛围。同时在画面构图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环境的元素,这样子应该更会有香港的独特味道。”

 四、有主体的纪实才有灵魂

 作者:夏未至

 期望点评的方向:构图 后期 故事

 点评嘉宾:静海斋

 “手机是一个利器,摄影不要在乎器材,无论是通过何种器材呈现出来的画面都是同等,不一定是说要手机摄影大师来点评,只是每一种器材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只要你能熟悉你手上的器材,那么它就是你最好的伙伴。灯光、夜晚、行人、匆匆,这些都很好在画面里得到呈现。如果说是要反映一种心情,不开心的心情的话,画面的呈现还是有点点勉强。对于这种街拍,一般情况都是需要有一个画面内容点来支撑起来。至于如何在这样的场景进行构图,这是需要基于好友想要的呈现。人多的`地方需要提炼出来的画面是很讲究,要做到多而不杂,多而不乱,多而有序。”

 作者:POCO用户

 期望点评的方向:构图

 点评嘉宾:penry--鹏少

 “如果是抓拍的话确实不容易,很多东西都是要一瞬间完成的。压暗两边突出中间的想法很好,不过人物所处的位置跟旁边都黑到一起了,不够突出,现在这图人物的背对着画面,如果等人物再往前走点,走到灯下这样人物的剪影会更加突出,视觉上也会更好~ ”

 点评嘉宾:不可说

 “如果说这是抓拍的作品,能够拍成这个样子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会受到很多难以把控的条件的限制,比如要在那一瞬间做到拿起相机、调整机位、调整参数、构图、对焦、有可能等你做完这些技术动作时,人已经走远了。如果说是摆拍来说的话,还是有些可以商榷的空间,如果我来摆拍可能会做以下调整。

 1、我会往左边移动一点,可以交代出巷子的视觉长度多一些,更能够体现出归家路上人相比路来说更为的渺小。

 2、被拍摄的主体可以站在/走在摄影师和最亮光源的之间,这样剪影效果会更突出,主体也会更突出。

 3、构图的时候画面的构图可以让左边多一些,右边少一些,更有一种视觉和心理的延伸感。”

 作者:一与二

 期望点评的方向:故事

 点评嘉宾:翱翔的猪

 “左侧楼道缺少东西从而影响了整张片子的故事效果。”

 点评嘉宾:神秘嘉宾22

 “机位没选好,上面的“天花板”一行截下来,把视觉打断。站在上面俯拍会好一点。”

五、好片必然包含作者的思考

 作者:观望摄区

 期望点评的方向:主题

 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

 点评嘉宾:静海斋

 “看到好友列出来一系列的主题标题,其实都是没有用的,就算你看到这个是这样的感想,并不代表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想,更多的是看看能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同时我个人感觉这张更多应该注重的是前后二个人物的对比,对于环境的一个交待个人感觉可以不需要那么注重,同时如果把右边裁剪一些的话,形成正方形,你这张必然需要旋转调正,这样子人物也出现部分的裁剪。同时后期不需要太过于纠结,后期只是一个辅助,对于加强质感呈现出来的画面,其实有些时候用得恰当的话,更能把那种特质表现出来,所以并不是说后期就会违背纪实的拍摄。”

 作者:罗勒

 期望点评的方向:故事

 点评嘉宾:神秘嘉宾tutu

 “场景的故事是不错的,照片后期没有处理好,色调非常乏味,故事性大大削弱。 ”

 罗勒 [追问] 神秘嘉宾tutu 老师请教一下应该怎么调呢

 神秘嘉宾tutu [回答] 罗勒 没看原片不好说,只是本片色调过于均一,对比度低,比如人物面部皮肤由于是乡下人,一般是黝黑的,牛仔裤一般是蓝色的,那么在处理成黑白后就一定不会像片中这样都是一个色调;从地上的影子可以知道光线应该比较强烈,那么影子应该会更暗,不会像片子是中间调和男子的上衣差不多。结合这些细节和原片,希望能给你一些黑白片的处理思路。”

1纪实性特征  帮助达盖尔确立摄影术的法国国会议员阿拉戈,在摄影术发布的当天发表感言:“考古学家将从这项新技术中得到多大的好处呀!光把刻在底比斯・孟菲斯及卡纳克等地的巨大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摹写下来,就需要花20年的时间,还要有大批擅长描绘的工匠,而假如利用银版摄影术的话,那么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同样规模的任务……”在这段激昂的陈词里,阿拉戈所着重推介的是摄影术精确摹写客观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摄影艺术的“纪实”能力。“纪”,同“记”,所谓“纪实”,就是逼真、精确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或现象,摄影艺术的这一特征来源于透镜成像的共轭关系和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是摄影艺术的技术性所赋予的。在摄影术诞生之初,一名记者向没有见过摄影术的读者解释摄影为何物时,曾经形容为:“就像在马路上拿着一面镜子,周围的景物都极细致地反映了出来,然后把镜子带回家中,这些景物就永远留在上面了”。①这是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特征的形象阐述。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有着三个层次的不同内涵:首先,摄影艺术能够精确地复制客观对象,这时的纪实性表现为真实与逼真;其次,摄影主体必须亲临活动现场,即便是用摄影艺术表达摄影艺术家自我的情感,也必须在一定的现场拍摄其中的事物或现象,这时的纪实性表现为一种现场性;最后,摄影艺术只能表现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对于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没有表现能力,这时的纪实性又表现为一种现实性。②摄影艺术纪实性的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对摄影艺术的本质和创作手法作出了规定,但在某些时候,如果刻意坚守纪实,又会对摄影艺术创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对此,摄影艺术界曾有过激烈的论争,部分新闻摄影专业人士坚持“写真纪实”的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摄影,是因为它是对于真相的记录,照相机面对的必须是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否则就不是“照相”,而是“照假”。他们还认为具体可视形象的记录,是摄影艺术的特点乃至生命所在,是摄影艺术自立于艺术之林的依据,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其他艺术的真实性是有区别的,其他艺术的真实性是概括的,可以虚构编造;而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必须实现真人、真事和真场景这“三真”的统一,才能实现摄影艺术作品的美。另一些以艺术创作为主要方向的摄影人则坚持“技术纪实”的观点,他们认为写真纪实论只适用于新闻摄影,对艺术摄影而言,纪实只是一种自然属性,是由摄影艺术的技术条件所带来的,但这种纪实并不等于真实,真实也未必需要纪实才能实现,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其他艺术所要求达到的真实性一样,是必须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的。从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没有萨洛蒙、布勒松等坚持写真纪实的摄影艺术家们的努力,今天的读者就享受不到那些决定性瞬间赋予眼球的冲击;而如果没有曼瑞、哈尔曼斯等摄影艺术家的奇思妙想,读者也就感受不到中异想天开的广阔世界。正当写真纪实论者与技术纪实论者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些折中主义的理论家抛出了“广义纪实”和“狭义纪实”这两个概念。他们把“狭义纪实”界定为事实和形象真实的一致性,要求照片的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必须忠实地记录当时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真实情景;“广义纪实”则是指在艺术摄影中,摄影艺术的真实性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只要拍摄者选择的题材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对素材进行加工,并创造条件完成创作。③  关于摄影艺术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纪实性,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新闻摄影而言,纪实无疑就是“写真纪实”,图像与事实之间不能存在人为的、主观造成的差距。当然,由镜头特性或特定条件下的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所造成的变形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艺术摄影来说,摄影艺术家必须在记录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一定的艺术变形,从而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渗透到摄影画面的艺术形象中去。  新闻摄影的写真纪实是建立在技术纪实的基础之上的,在很多情况下,照片中的“真”只是一种表象,要真正地使纪实等同于真实,还需要摄影艺术家的精心选择、提炼与概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恶总是交织在一起,有些看起来是真的事物或现象,却来自人为的操纵与控制,这时的“纪实”只能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对此,法国摄影理论家吉泽尔・弗伦德在著名的《摄影与社会》一书中曾指出:“它(照相机)看起来既精确又公正。摄影比起其他任何媒介来都能更好地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以那个阶级的观点来解释事件,因为摄影虽然极为逼真,但却具有一种虚幻的客观性。镜头,这只所谓没有偏袒的眼睛,事实上允许对每一事实进行可能的歪曲……。”而有些在我们看来再虚假不过的画面,却从宏观层面上表现着生活的真实,《穿着军装的天使》就是鲜明的例证。这张是侵华日军占领广东时摆拍出来的,表现的是一位“将难民视作自己母亲背往避难所的皇军勇士”,还附了这样一段文字说明:“这是我皇军真正的写照:占领广东当日夜晚,由于敌军放火焚城后逃逸,全城许多地方都陷于火海之中。在大火及浓烟密布下,许多城里的居民都收拾细软衣物开始逃难。在此情况下我军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在尚未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之前,就立刻卷起衣袖于海珠公园建立避难所,协助收容难民。”如果单从技术纪实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张纪实照片,但照片的内容却是日军为了欺骗世界舆论而耍出的卑鄙伎俩。  摄影的纪实性特征还常常使其成为一种鲜明、有力的证据。1906年,著名的“南昌教案”发生后,法国传教士诬称县令之死实为自刎,北京《京话日报》在3月29日的第570号刊登了南昌知县江召堂的遗体特写,并附文字说明――“江西南昌知县江大令召堂被天主教请酒谋杀,凶手便是劝人为善的教士。教士既下毒手,又肆口捏造情形,说是自刎。本馆再四辩白,今特把江大令受伤的照像,做成铜版,印入报内,请大众看看这样自刎的有没有。”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用照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也是中国新闻照片参与民族斗争的第一次。在现代法庭审判中,以摄影照片为代表的影像资料已成为重要的“呈堂证供”,因此,如今各家司法鉴定机构都在积极地招募、培训具有影像司法鉴定资格的专业人才,以鉴别这些影像证据的真实性。  2瞬间性特征  摄影艺术纪实性特征的第三大要义,乃是“只能表现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对于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没有表现能力”,不论是在传统胶片时代还是今天的数字时代,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照相机所记录下的被摄对象,只能是快门从开启到闭合这一短暂时间内被摄对象的瞬间状态。摄影艺术的这一瞬间性特征,既赋予了自己一定的优势,也为自己带来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与电视相比较而言的。20世纪40年代,电视从问世到风靡世界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到了70年代,它已经对报纸造成了强烈的冲击。1972年,曾因出色的摄影报道而拥有4000万读者的《生活》杂志“36岁而亡”(《国际先驱论坛报》语)。电视的冲击,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与摄影相比,电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声的动态图像上,而电视可以现场直播的特点,也使其比摄影报道更具时效性。  其次,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特征也为摄影造假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事物的真实性是在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转换中体现出来的,例如丘吉尔在卡什的相机面前表现出狮子般的愤怒,并不意味着愤怒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其实愤怒是每个人性格中都具有的一面),而摄影的造假者也可以利用摄影艺术的这种瞬间性特征,去摆布、导演出各种各样的瞬间,以证明某种现象或某件事物的真实性。  再次,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特征给摄影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常说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是针对摄影艺术的瞬间性而言的。画家和文学家可以凭借对现场的回忆或他人的口述来重现现场,而摄影艺术家一旦错过一个精彩的瞬间,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曾说过:“当我在拍摄照片时,如果忽然有人跳出来挡住我的镜头,我会为此急得发疯――甚至会气得立刻把他杀掉!要知道,在一次采访中,最精彩的镜头往往只有一个,稍有延误,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瞬间性会为摄影艺术带来上述缺陷,但它赋予摄影艺术的优势仍然是主要的。摄影的“代名词”――布勒松将摄影艺术中的瞬间称作“决定性的瞬间”,并以一生之精力来实践这一口号。摄影史上优秀的纪实类作品,大多以抓取了情态生动、富于张力的瞬间取胜。具体来说,瞬间性特征给予摄影艺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似于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摄影艺术对于瞬间画面的截取,能够引发观众对于这一瞬间的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联想,从而赋予摄影作品无穷的张力。  第二,作为唯一的一种能够以高度清晰的静止、凝固的形象来定格社会生活的技术手段,摄影艺术能够高度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也有兴趣对画面中的形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摄影艺术家郑鸣的《望长城内外》就是一幅用凝固的形象来定格历史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丈夫在长城观光时,不停地出现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的动作以及不一致的惊喜表情,当两人再一次“分道扬镳”时,拍摄者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一个耐人寻味的经典瞬间便被永远地凝固下来了。  第三,摄影艺术的瞬间性能够将三维空间的社会生活凝固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从而使作品比电视更易于阅读,也更易于保存。  瞬间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正是因为美好的瞬间一旦失去,就不可能上演第二遍,所以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对摄影艺术家抓取瞬间影像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以手脚麻利、眼光敏锐、思维敏捷为基础的抓拍是获得精彩瞬间的前提,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具体阐述。  3图像性特征  摄影艺术之所以是摄影艺术,是因为它使用一种不同于文字的特殊的视觉语言来诉诸观众的眼球,这种视觉语言直观生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与文字相比,摄影艺术的视觉语言还具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优势――超越地域界限,能够为不同国家、民族的观众所理解。在2006年3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活动中,来自俄罗斯的评委菲力克斯・施马格尔・阿拉诺维奇曾说:“图像不是方言,图像可以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让人交流,这很有趣。”④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视觉图像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体上的广泛兴起,人们开始把今天的社会称作“图像时代”或“读图时代”,“图像取代文字”、“一图胜千言”等说法也应运而生,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摄影艺术图像性特征的一种误解。不管是视觉语言还是文字语言,传递的都是信息,图像或文字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和媒介,究竟是用图像还是文字来传递信息,要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譬如会议新闻报道,我们可以选择文字来传递其中的重要信息,如决策、决议等。摄影的手段则主要用于表现会议中的一些新人物、新现象,或是抓取会场上的精彩瞬间以改变会议报道冰冷、僵硬的传统面孔。  要想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图像性特征赋予其自身的优势,摄影师必须在拍照时通过各种方法来强化照片的视觉效果。之所以讲求构图、用光与色彩,为的也正是这个目的。在这里,着重介绍“视觉冲击力”这一重要概念。从画面的视觉效果这一角度来看,优秀的摄影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意境深远,回味悠长的,这类的画面并不是十分“惹眼”,但由于具有深刻的主题,观众能够在细细品味中发现它的艺术魅力;另一种是不需要观众进行什么思考,直接在画面的结构上就能获得强烈的视觉感受的,摄影所具有的这种能力就是视觉冲击力。  在竞争态势异常激烈的现代媒介环境中,发挥摄影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为平面媒体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大幅封面版的运用就是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手段之一。  要强化摄影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需要摄影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手,而惊心动魄的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即使不具备奇特的形式也能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亚当斯的《枪毙越共》和迈克・韦尔斯的《乌干达干旱的恶果》。这就要求摄影师注意选择那些信息量大、感人至深并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瞬间;富有情调、幽默诙谐或是气势恢弘的场景也能够强化摄影艺术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广角镜头、靠近拍摄、转换视角等技术手段,同样能够使画面产生奇特的效果。  除了纪实性、瞬间性和图像性之外,摄影艺术还具有一种物质性或称技术规定性的重要特征,在第一章“摄影艺术必须以技术作为依托”一节中,我们曾对科技与摄影艺术发展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摄影艺术是一门对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有着高度依赖的艺术,摄影艺术的发展,始终与摄影器材的发展密切相联,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更改的必然规律。

1奥古斯特·桑德

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郊外的赫尔多夫,少时在煤矿做工,后改行肖像摄影但并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所以养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和摄影技巧。他曾对他研究过的威斯特林这样回忆:“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人因此一开始,我就从个别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类型,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他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如同他在照相馆的摄影经验,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细节和内涵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出被摄者的身份特征,因此被摄者存在的意义正通过这种展现得以体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正好使得被摄者在于图象处于尴尬的境界,无从掩饰。正如约翰。伯格对于桑德两张摄于威斯特林山的《年轻的农民》和《村里的乐队》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同是身着西装,但却同样无法掩饰穿者的社会阶级,正是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动作透漏了某种难以察觉的不协调,而正是这种不协调从视觉上给观者以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但更多的情况,他对于德国各阶级肖像的如实记录,使他超越了摄影的范畴,更像一位人类学家,精确和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而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摄影语言简化到最低,使更多的被摄者本身的信息尽量的提供给观看者,而随着时间的疏离,使他们本身越发珍贵。

2现代摄影拓荒者—安德烈·柯特兹

美国摄影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1894-1985)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柯特兹的照片与人生姿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回味无穷的启示。各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的每张照片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融合一体的境界。他喜用多变的几何形态来结构画面弥补着痕迹地通过各种形态的交相辉映,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在人们的心中引发一种微妙、丰富的心理感受。布拉塞曾说:“柯特兹有着对伟大的摄影家来说必不可少的两个资质:即对这个世界、人与生命体的不倦的好奇心和精致的造型感觉。”

20世纪20年代,柯特兹开始在巴黎从事摄影,30年代后移居美国,经历了漫长的职业摄影生涯。他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从新闻摄影到为《时尚》杂志拍摄专业的室内照片。他的风格既反映了欧洲新闻照片发展的轨迹,又体现了注重构思和空间的新视野运动的特点。

柯特兹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重大事件,而是要表现普通事物的令人感到意外的一面。因此,柯特兹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画面的趣味性和完美的几何结构,使其与内容居同样重要的地位。

柯特兹擅长利用造型和空间,并且对平面表现中的构图非常感兴趣。他还利用物体的边角、影调和线条为其影像构图,以其非常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任何意外的生动细节并组合成精彩的画面。

柯特兹的作品不太注重捕捉精彩的瞬间,而是强调个人的表现,并且大多带有实验的性质。他拍摄的曾创下拍卖作品价格新高的与画家蒙德里安相关的照片,就带有强烈的实验性风格和构成意味。他告诉朋友说:“我出于本能的直觉试图在我的照片中展示出画家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他的简洁、简洁、简洁”。

柯特兹的摄影生涯长达73年,所选择的器材从大画幅的干板相机一直到波拉SX-70相机。如今收藏这些作品的人遍及全世界。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出版了《摄影生涯六十年》(sixty years of photography,1912—1972)。

3美国著名摄影大师-威廉克莱因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1928- ),1963年被世界摄影博览会的国际评委推选其为摄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摄影家,主要原因是他拍摄于1956年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画册《纽约的生活对你有利——威廉克莱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欢》在欧洲的巨大反响。

在画册中他使用了被称之为“摄影中所不应干的失败做法”,以人为的事故、粗颗粒、模糊和变形,构成了全新的视觉语言,从而恰到好处地将纽约的生活充满激情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后来的一些作品中,我们还能读到一些经典的时装摄影作品,尤其利用了放置在大街上的镜子,以略显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色彩,就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有评论认为他那些具有独创性的创作手法,“是5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相结合”。当他的作品在80年代在纽约展出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萨考夫斯基写道:“克莱因20年前的照片或许是那个时候最不妥协的。它们是无畏的,表面上是最腐化堕落的——和人们习惯的正规标准相去甚远……这些画面向人们证实了在照片中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从而扩大了生活的词汇量。”

4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法国著名摄影师,出生于法国里昂。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 。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不但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摄影,也用彩色材料拍摄,而他的这些彩色作品不但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微。

本·沙恩(Ben Shahn)

杰克·德拉诺(Jack Delano)

马恩·波恩特·沃尔科特(Marion Post Waleott)

约翰·瓦尚

约翰·克利尔

戈登·帕克斯

《生活》杂志

《生活》杂志:亨利·鲁滨逊·卢斯于1936年在美国创办,(72年第一次停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发行量最大的报道杂志,代表着新闻报道摄影史上的一代辉煌。

《生活》杂志成功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办刊风格上,重视编辑的作用,强调整体概念。而采用组照的报道形式(Photo Essay “摄影文章”)是《生活》的特色,也成为至今摄影报道的主要方式。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德国新闻报道摄影经验和FSA纪实手法的综合借鉴。

二是《生活》杂志拥有众多最优秀的新闻报道摄影家, 《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天地,他们也以各自的智慧和才华,摄取下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而使《生活》成为举世闻名的摄影杂志。

《生活》杂志的优秀摄影家及代表作品

玛格利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 )

艾尔弗雷德·爱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eadt)

卡尔·迈登斯(Carl Mydans )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 )

安德列·费宁格(Andreas Feininger )

玛格利特·伯克·怀特 (Margaret Bourke White )

玛格利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 1904—1971),30—50年代享誉世界的著名新闻摄影记者,1936年进入《生活》并一直合作到50年代,她作为一名记者,一生中多次对苏联进行采访。41年德国进攻莫斯科时,她是唯一在场的西方摄影记者,1942年在埃及北非战场进行采访,46年对印度采访,记录下印度独立建国,巴基斯坦从印度分离时期的暴乱和48年遇刺前的圣雄甘地,50年采访南北的种族骚乱和劳工暴动以至于南非当局禁止《生活》在国内发售,52年采访朝鲜战争。由此可见这位摄影记者一直辗转与个战场之中。

艾尔弗雷德·爱森斯塔特 (Alfred Eisensteadt)

1898年生于德国的A·艾森斯塔特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他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促进和推广摄影报道的少数先驱之一,善于使用35毫米小型相机,专门利用现场光抓拍人物自然生动的神态。《胜利之吻》就是他抓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A·艾森斯塔特是美国著名的《生活》周刊最早的四位摄影师之一,在为《生活》供职的40年时间里,他大约完成了两千多次采访任务,有九十多期的杂志封面都用的是他拍摄的照片。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 )

史密斯以他具有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精湛的拍摄技艺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著名摄影记者。除了《生活》杂志以外许多世界著名的组织也留有他的身影,如美国的《新闻周刊》、《大众摄影》、《黑星新闻社》和“玛格南”社。他特别擅长使用组照报道的表现形式,也正是现今所时尚的系列专题摄影。

问:

人们把你称为“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你对这个称呼作何感想?

答:

我不晓得那是什么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们在生活中嘲讽愤世并受尽挫折,所以才什么也信不过了。而当我坚持信念时,他们就把我称为浪漫主义者。

安德列·费宁格(Andreas Feininger )

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摄影家之一,仅在为《生活》供职期间,就提供有350组采访报道。其作品在构图和结构形式上特别考究,同时也是高产的摄影理论家。著有多部摄影书籍。严格的讲,费宁格并非只是一个新闻摄影家,或只有纪实摄影的成就,而是在许多领域诸如城市风光、建筑、人体、显微和望远摄影,都显露出其才华,尤其在长焦望远摄影上,有着出色的精彩表现。其著作还包括在我国翻译出版的《摄影的创造力》。

玛格南社(Magnum Photos)

玛格南社是国际性的新闻社。1946年成立于法国巴黎,发起人有卡蒂埃—布勒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杰等人。由于他的成员的作品质量非常之高,“玛格南”成了一个极出色的社。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注:玛格南也被译为麦格那姆,愿意是大酒瓶)。1936年,当时在巴黎参加某新闻社的招聘而落选的卡帕、布列松、西摩等人,相识在一个酒吧,约定十年后再相聚。1946年,当初的心愿得以实现并成立了新闻组织,就以当年饮酒的酒瓶命名。玛格南社就因此而得名了。

玛格南的主要成员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法国人,1908- “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套句术语说--它主宰著怀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为了「赋予世界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自己与镜头内所看到的事物息息相关。”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的“决定性瞬间”——揭示事物本质的一刹那——的美学理论,以及他对“安排的”照片和摆布的环境的厌恶给摄影家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摄影家必须同环境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不影响被摄对象的行为。

他曾经说:“我从一些早期的**中学会了观察。”

他写到:“首先,我渴望用一张照片去捕捉正展现在我眼前的某种局势的全部本质……拍照意味着纪录——同时何在若干分之一秒内——事实本身和视觉看到的形式的严密组织,而形式将赋予它意义。这是把人们的头、人们的眼睛和人们的心置于同一轴线上。”

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匈牙利人,1913-1954 如果你的照片

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

炮火不够近。

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匈牙利人 1913-1954,原名安德列·弗雷德曼(Andre Friedman )1936改名为罗伯特·卡帕,46年成为美国公民,是本世纪最著名的战争报道摄影家。一生中拍过很多次重大战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它广泛的记录了人民在前线和在战乱的生活中所表现的英雄主义和所蒙受的苦难。1936年卡帕在西班牙内战时期报道过共和军的活动。1938年他报道了日本的侵华战争。40年代担任《生活》杂志和《柯里尔》双周刊的战地记者,随同美军拍摄过北非和欧洲战争。1947年他与卡蒂埃-布勒松等人创办了玛格南社。1951-1954年任社长。1948-1950年,卡帕记录了以色列国的出现。1954年他为《生活》杂志采访时,在印度支那(越南)的太平省地区被地雷炸死。

戴维·西摩(Daivd Saymour)1911—1956 本世纪最著名的战争新闻记者。玛格南社的创始人之一。1954年在卡帕死于越南在战争后继任社长。56年在苏伊士运河冲突的采访中。身中炮弹不幸死亡,终身未婚,年仅55岁。西摩拍摄过世界许多战事,但最使世人缅怀纪念的,是他有关战争下的儿童的拍摄。正是由于怀有善良的同情心,以深诚的情感和人本的爱去拍摄,而使得他的儿童照片富有机强的感染力。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 瑞士人 1916-1954 比肖夫,瑞士人,是从绘画转入职业摄影的。他曾在苏黎世艺术学校学习制版,是战前为数不多的,受过正规摄影训练的一名欧洲摄影记者。比肖夫作为自由摄影家,花了3年的时间集中研究光线和形式,贝壳和花的图案以及某些时装摄影。1939年迁至巴黎,试图以绘画位职业。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他应征入伍。正是在战争的年代里,比肖弗对摄影的认识深化了,于是便转入摄影。即使如此,他一生都未停止画素描和速写。比肖负的生命并不算长,其摄影之所以能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一是新闻摄影的艺术性,比肖夫的照片,在深刻表现新闻的纪实和实效的特性外,还很注意构图和造型,证明了新闻摄影也应当有艺术性。二是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这反映了作者人格所具有的职业道德、良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这个是视情况而定的,不是所以的时候都是需要后期的。但是后期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看摄影作品都是需要原创,都期待的也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图。但是有的时候,只要稍稍经过一点点后期的调色,会变得更加的吸引人的。

现在有很多的摄影比赛,里面下发的文件要求里面有含有,照片可以经过简单的调色处理的,也就是说,可以在拍摄完毕之后,进行后期工作的。

如果非得论述需不需要,我当然觉得是需要的,摄影的确应该更加将就这个作品的本身,或者说是拍摄者的能力,他的想法这些。但是简单的后期,并没有改变他的这些原创性东西,只是把不足之处,经过装饰之后,把这幅作品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了。这就好比,你画画一样,你画的原稿,加上颜料的修饰之后,会更加的好看的。

后期的存在都它自己的意义,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还是应该去学习一下后期的。不管对你的色彩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的。有的照片的确刚刚拍摄的时候就很好看,从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都堪称完美,那么你就不需要后期。但是这毕竟是小部分,你也不是大师,每一张都不失手。

假如你刚刚拍摄的时候,突然镜头里面冒出来了一个其他的人,这个时候你已经拍摄完了。你原本的镜头里面是不需要的,现在出现了怎么办,刚刚好还出现在边缘位置。这个时候不就是需要后期了,直接裁剪不就完事了,还是一样的照片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09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