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近十年后再看,你有什么感触?

《金陵十三钗》近十年后再看,你有什么感触?,第1张

小说我已经读过了,从汉王书城下载用电纸书看,效果还真是不错,不过这些就先不说了,呵呵! 说说这本书吧,当我刚刚入手的时候,其实并没所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当我渐渐的深入阅读,慢慢的去体会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我发现哪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哪一个个张扬的个性,让我如此沉醉! 英格曼神甫的仁慈以及他对上帝的虔诚,书娟的坚持,赵玉墨的领导能力,和她虽然身体堕落但是灵活却逐渐升华的。等等。 我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是伟大的,虽然寥寥几笔,但是它带出的是更加磅礴的气势,让人心旷神怡的无尽遐想,这些也许是**无法企及的! 现在我还是经常会翻开这本书,细细的研读,因为里边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认真思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然现在身处太平盛世,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高尚的灵魂,不能丢弃那些让我们无比强大的“力量”,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伟大的祖国还不是十分强大,还需要我们去为之拼搏,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是由十三万万个体组成的大集体,是一个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小个体的整体!

有些事情不用太在意,各有各人的看法,要不就没有各抒己见的意义了。别人可能是极端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不是针对你,只是觉得这个**反映的问题而已,你提出了你的看法,给了我们大家不一样的解释,说明你有你的新意。我们都恨日本人,说明你很爱国,这个**说不定就是希望挖掘更多爱国的人,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不足,发愤图强才是硬道理呀,不能内斗。别人说这话是让沉睡的中国人觉醒,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有你这么好的觉悟的。很多人没你这么爱国的,你应该高兴的是你还醒着,不是他说的“输的那代年轻人”。

(前两天在某APP看到一个关于老谋子的提问,想起来多年前还写过这篇文章,找出来,大家一起再回味一下)

 北京时间1月16日(美国时间1月15日),第69届美国**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贝弗利山希尔顿酒店举行,伊朗**《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获最佳外语片奖,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影片《金陵十三钗》第五次金球梦碎。

北京时间1月19日(美国时间1月18日),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出炉!评委会公布了第一轮从全球63部报名角逐最佳外语片的**中“63进9”的评选结果,这9强将有资格进入第二轮“9进5”的PK赛,争夺最佳外语片提名的5个名额。被寄予厚望的《金陵十三钗》在首轮评选中就败下阵来,而许鞍华的《桃姐》也止步9强,但中国台湾的《赛德克·巴莱》入围,代表华语片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另外入围的8强分别是:比利时《顽固分子》、加拿大《拉扎老师》、丹麦《超级德比》、德国《皮娜》、伊朗《一次别离》、以色列《脚注》、摩洛哥《奥马杀了我》、波兰波兰《黑暗弥漫》。

1月16日和1月19日对于影迷而言,这是两个令人多少有些沮丧的消息,其实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审视**《金陵十三钗》,各种评论分析已经说的很多了,这里不作赘述,只是有人说这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甚至是十年以来最好的**,确实不敢苟同。不过为了打开北美市场,为了冲击奥斯卡,无论在角色选取、戏份安排、**对白还是冲突设计中,张艺谋的确都用足了心思,但是应了中国先贤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这些努力导致影片很多方面不够和谐,没有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相对于目前中国的**创作生产和**市场营销,这还是一部可圈可点好**,但是好**未必就能获奖,好的中国**未必就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和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看《金陵十三钗》参加国际**奖项的竞争优势吧,首先,关于6亿元投资的去处,在各种媒体上可见影迷和剧组人员的口水仗,我们且认为6亿元全部投资得物有所值,但是就算是国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制作,你赶得上《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的视觉效果吗?其次,号称是张艺谋的首部战争史诗**,史诗其实怎么看也谈不上,那就战争吧,战争题材怎么了,你赶得上《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实和残酷吗?再次,还有就是标榜的人性救赎,那又怎么样呢,赶得上《辛德勒的名单》的深刻和震撼吗?所以嘛,张大导演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啊,再加上一帮拿钱昧着良心的“水军”和影评人在旁边抬轿子,老谋子能不心旌摇荡和飘飘欲仙吗?但是,自从他带着《金陵十三钗》踏上美国本土,老谋子就一个冷战清醒了,看看新闻自由的舆论背景下,美国媒体的真实评价吧: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麦卡锡一针见血地说:"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别以为外国影评人就高明多少,在中国国内对于《金陵十三钗》的比较客观的评价也很多,“ 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 ” 。 这段话出自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 。

其实,这部影片在还没有与美国大多数观众见面之前,就已经被人家看低了。张艺谋怎么了?就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导演而已,就是几次冲击奥斯卡也一无所获的导演而已;二战中的中国南京发生的故事又怎么了?看过了《拉贝日记》看过了《南京南京》,美国人可能更爱看《巴顿将军》和《美国队长》;克里斯蒂安 · 贝尔又怎么了?他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但他主演的是什么片子,那是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的《斗士》,这回是什么,是中国新画面的《金陵十三钗》,本质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个人影响力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效应已经慢慢减弱了很多很多。选择贝尔只是增加了影片的成本,让美国人多赚了很多钱罢了。如果美国人因为银幕上有贝尔就蜂拥进影院甘心掏腰包,那就不是美国人,同样,如果这样就能捧回金球,如果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就因为片子找了个美国男演员主演就把奥斯卡奖颁《金陵十三钗》,那就不是美国了,如果就这么被这种低级的技巧绑架了,以后奥斯卡还怎么在**圈中当老大呀!

就这些吗?当然不是,还有更讳莫如深的原因,不说可能大家都会知道。中国越来越强大,**市场利润越来越丰厚,国内影迷对好莱坞的**也越来越青睐,国内**机构对好莱坞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力量越来越依靠,这对美国的**工业和文化扩张是个有利机会,按照常理应该顺水推舟满足国人这点可怜的奢望,但是美国人就是美国人,就是就不随了你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愿望,就是要让你恨着还得跟着人家走!你想要啥就给你啥,那以后怎么当老大呀,这就是人家高明的地方。

反过来再想想,要是金球奖真给了《金陵十三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人一定会说:“金球奖就这水平”!所以,选择让你中国人远隔重洋的抱怨一下好,还是选择遭受美国本土新闻媒介的各种评论,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了,“这么好的片子都没上,金球就是水准高,人家就是牛,咱就是有差距”还是“这都能得奖,金球也不咋地嘛,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一级水平”,你猜美国人更喜欢听到哪种声音,哈哈 

还有,这次打败《金陵十三钗》的是一部伊朗**,伊朗是什么国家?是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掐着美国经济脖子的厉害角色,再说人家送的**《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堪称一部“朴素”的**,刚好是描写人性冲突的小成本制作,镜头对准的是普通的伊朗民众和伊朗家庭,大部分为手持拍摄,全片没有配乐,这些非常适合评委的口味,而且顺水推舟给个奖项,对内对外,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都有利而无害,谁也不能说长道短,因此命中注定这结果就是这样了。

一切,都是 有 缘由的。

回过头来再说奥斯卡,你金球都看不上的东西,我们奥斯卡当然也不能捡了,不然我们成了什么了?究竟是不是这样,看看国内媒体的记者在参评金球奖失利之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为公布之前的头头是道的分析:

记者对比近10年的金球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获奖名单发现,两者的提名平均重合率仅为40%,甚至有几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获奖重合度也与提名一样,只有40%,是金球奖与奥斯卡重合度最低的奖项之一。

也就是说,即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未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并不会对他的奥斯卡之路有影响。因为现在只有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的几率最高,高达80%,而其他影片的可能性皆是相同的40%。

从外媒的预测情况来看,《金陵十三钗》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关注度较高的一部,也被不少主流媒体看好能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看明白没有,可能性绝对是有的,但是不确定性更强,其实文字背后透露最主要的信息是《金陵十三钗》入围与其他热门影片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入围提名几率很小。而1月19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无情的粉碎了国人的这点希望。

回过头想想,即使奥斯卡给了个提名,那也是想让中国十几亿观众关注一下大洋那边的事情,提高一点关注度和收视率,同时也看看还有哪些好片子中国观众没看上,好获得进口的机会再赚一笔。而且,最悲惨的事是如果真入围了,碰上伊朗的《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那是断无获奖的任何可能了。所以,为什么张艺谋和男女主角都没有出席金球奖的典礼,其中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而一向高调的 张伟平 在金球失利之后则 低调地表示: “ 竞争对手很强劲,我们的**能够入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看看人家的文学水平,明明是败了,却淡定的说是胜利了。高,实在是高!不过,这次奥斯卡连63进9都被淘汰,不知张先生该如何胜利了。

其实“奥斯卡情结”归根结底,我们国人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老拿不到奥斯卡奖。这里头原因多了去了,想获奥斯卡奖难不难?的确很难,但是其实也不难!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奥斯卡小金人花落中国就指日可待。

第一,把现在每年进口的好莱坞**配额缩减到目前的五分之一,最好一年就那么两三部,而且一定要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青睐的那种非主流的小成本制作的**,并且一定要把中方参与引进发行的公司机构的分账比例提高到目前的两到三倍;

第二,对于网络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采用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让国人能以目前影院**票价的十分之一,甚至不花钱通过影碟或者网络看到最新最全的好莱坞巨制,让这些**不但在中国院线挣不到一毛钱,还能让我们的民族盗版工业生产影碟返销到欧美及全球市场,挣他们的钱;

第三,**主管机构千万别报送所谓国际知名的国内著名大导演的作品,张艺谋的不要、冯小刚的不要、陈凯歌的也不要、自以为是特拿架子胡乱花钱的都不要,但是姜文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他属于不尿老美的这样才行;或者就是报送他们想要“培养和扶持”的那些年轻后辈的作品,比如贾樟柯、王全安的等等,可能会更有戏;

第四,其实,我们的东西好坏心知肚明,坏的我们就不送了,丢不起人,好的也不送了,咱也不争那个奖项,就是寒碜你,就让你这所谓的国际奖缺少明显的中国和东方色彩。而且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国内各大媒体也不关注你,也不转播,大家也不看,爱谁谁去,这样能连着好多年,就有戏。其实我们就是想为了平心静气好好的提升内功,好好的做好的**。到头来,兴许好莱坞就会找上门来特别诚意的邀请,还会送个小金人许个什么奖项的,也绝对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第四点对中国**、中国**市场、中国**官方管理机构,乃至中国影迷、中国媒体都太难了太残酷了,基本不可能做到,因此还是多在一二三条上想想吧。

哪天我们也许真能在奥斯卡上拿个什么奖。

这很重要吗?很重要!

真的很重要吗?

………

师父另一个秘密配方倒是传统得很,但在片中也得到了妙用,那就是“间离效应”。为说明间离效应在本片中的运用,不妨先来对照说说王家卫导演的突出风格。在王家卫的都市片中,总有大量配乐穿插其间,对此,张艺谋曾十分赞赏地谈到,当一段旋律在王的片中某处响起时,马上就能将观众的某种情绪唤起,营造出十足的氛围。可以说,为了将片中人物的独特情感体验传达给观众,配乐在王家卫那里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而在《有话好好说》里,配乐所发挥的作用,很多时候可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制造间离效应,一再将观众从对故事的沉浸感中拽出,提醒观众时刻保持对片中人物的批判性观察,从而更好地对荒诞的形成、累积和爆发进行见证,使观众在情感相对游离于故事进程的状态下开怀大笑。

在赵小帅第一次到夜总会追砍刘德龙的那场戏中,小帅失其所踪,手持菜刀冲进一间间练歌房、健身房,每个房间里轰鸣的音乐也喷涌而出,于是我们听到了许多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内容都是情和爱)的片断连缀在了一起,一并响起的还有**们的尖叫、赵小帅的踹门声,画面上赵小帅颇为生猛地冲进冲出,一种荒诞的意味无言地传达给了观众。这一段相当鲜明地表明了本片的立意:在给出一个喜剧故事的同时,以质朴的、民俗性的“俗”作为参照,揭露都市人当下生存状态中华而不实的成分,以喜剧形式完成对都市生活的文化批判。片中两个涂脂抹粉的老太太哼哼呀呀地演唱“十八岁的哥哥”,还有即将行凶的赵小帅跟东北大姐合唱“姑娘十八一朵花”,无一不是体现着导演这方面的用心。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12位女子和小男孩(男扮女装顶替第13个女子)。

从13个金陵女子的角度,表达救赎的主题,反映崇高的人道主义。

南京沦陷,13个女子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中被日军绑在木椅上轮奸致死、年仅15岁的豆蔻是我最心疼的人物。

**里,豆蔻为了给重伤的小士兵王浦生弹一曲好听的琵琶,带着跑回楼里找弦,半路遇到了日本兵。

我在看**之前看过原著,知道豆蔻的下场是很悲惨的,看到**里豆蔻跳进了江水里,大大松了一口气,也许**会有所改编,也许豆蔻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日本兵不给她一点机会,把豆蔻硬是捞上来,将她的四肢绑在凳子上,一群禽兽在外面仅蒙着一块遮羞布烤火,轮流进去对她百般凌辱。

她虽打小在妓院里长大,面对一个个日本兵又是啐又是骂,几乎把学来的、能想到的下流话全部吼了出来。

日本兵嫌她吵,抽她耳光,她安静了。

不是因为屈服和恐惧,她只是忽然想到了那个躺在教堂地窖里奄奄一息的小士兵。

她想到昨夜和王浦生私订终身,要弹琵琶讨饭与他和美过活。这一想豆蔻心都粉碎了。

豆蔻还想到她对王浦生许的愿:她要有四根弦就弹《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给他听。

她说:“我还会唱苏州评弹呢。”

她怕王浦生万一闭眼咽气,自己许的愿都落空。

豆蔻第一眼见到脸色惨白的王浦生,就觉得他长得俊,亲热地搂着他、照顾他。

豆蔻应该是玉墨一行人里年级最小的,她身上没有什么浪荡气,看着王浦生的时候,有一种娇憨和像她这样年龄特有的天真浪漫。

读原著的时候,觉得豆蔻真傻,几根弦而已,偏偏要在外面这么乱的时候去找。

后来才慢慢觉着,弹琵琶是她的好手艺,她只是想把自己最好的送给王浦生,以后一起弹琵琶讨饭。

这么低微、简单的愿望,最终也还是落空了。

那个时候,多少人的惊鸿一瞥,就是最后一面。

少女怀春的浪漫被碾碎在染血的尘土中、散在弥漫硝烟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柔软处,但那个乱世保护不了任何一份柔软,微不足道的愿望,竟是难以企及的幻梦。

最后,绝望的豆蔻不顾一切了。

最后,日本兵将刺刀刺进了豆蔻的腹部。

她看见对面的人形畜生被一朵朵血花击中,淹没……最大的一朵血花从她上腹部喷出,然后她的肩膀,接下去是她的下腹。人形畜生不喜欢一个又吵又闹又吐血水的泄欲玩偶,用刺刀让她睡觉了。

书上,没有一个字、一个词在写痛,可是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浑身上下都难受得要命,心被紧揪着痛。

那种痛,不是仅仅因为某一个美好人物的悲惨死去,那是有关一个民族的、难以言喻的痛楚。

书上有一处,**里没有提到:

豆蔻被凌辱的时候,还被拍了照,那是从投降的日本兵的日记本里发现的。

不能忘。

不会忘。

不愿忘。

有一年回婆家过春节,途经南京停留一天,原本打算参观南京大屠杀博物馆,考虑到孩子只有4岁,怕孩子承受不了,遂改计划去看了几处古建筑。

《金陵十三钗》在2011年刚上映那会我去**院看了,全程紧张加悲愤,坐直了背,僵在那里,刚开始的一点点笑料在豆蔻死的时候统统都变成了泪。

时隔十年,再次以125倍速刷剧,心情依旧沉重:好一群重情重义的商女!好一个纯洁的灵魂!

十年前,看到豆蔻和香兰为了几根琵琶弦和一只耳环而送命的时候,我也和其他观众一样,在心里骂她们愚蠢。如今二刷再次看到这段,更多的是心疼和惋惜。但是我想她们一定不后悔这么做,因为浦生的弱小唤起了她们的母性。可是,她们不是医生,无法救浦生,但是心疼浦生,不忍心看到他这样死去,只想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她们对浦生的心疼——姐姐对弟弟的心疼和爱。

她们是一群妓女,可是她们并非天生妓女。她们也曾经如女学生一样天真烂漫、纯洁无暇。当妓女并非她们的选择,而是在被抛弃被伤害没有依靠的时候的被迫谋生。生活的残忍虽然改变了她们,却没有改变她们内心对纯洁和生活的向往——像一个普通的女孩一样,嫁一个普通男人过一生。直至妓院被炮火摧毁得仅剩断壁残垣的时候,她们还想着攒替自己赎身的钱。

我想,正是这群被生活摁在地上并残忍地来回碾压过的底层的女人,才明白纯洁的含义,也更愿意保护那群女学生。我想,这就是她们想替女学生去给日本人唱歌的原因吧。虽然她们也很想活下去,可是当活的机会只有一次的时候,她们主动让给了那些女学生——那些曾经的自己,并希望她们能够替自己好好活下去。

当她们穿着旗袍唱《秦淮景》的时候,她们美得如同旗袍一样绚丽,却又如同歌一样悲凉。她们风情万种,她们精通琴棋书画,她们最懂得如何满足男人,但是她们在战争面前也只不过是弱女子,即便阅人无数,她们依然有着最简单朴素的愿望——嫁一个普通男人,有一个家,在家种地孝敬公婆。所以豆蔻对将死的浦生说想要跟他回家种田,得知浦生说没有家也没有田的时候,豆蔻说要唱《秦淮景》给他听。

她们无法像男人一样扛枪上战场杀敌,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被要战争夺走。她们没有了活路,虽然她们都想好好活着,但是战争不给她们这样的机会。当她们登上来接她们的日本卡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知道那也许是她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接客,也是她们生命的终结之时。

全片冷暖交替,冷的越冷,暖的越暖。

冷的是战争的推进,原本还有十几个国民军保护女学生和妓女,到后来一个也不剩,再后来连假神父都保护不了她们,战争越来越残酷,越来越冷。

暖的是人心和人性。刚开始国民军是为了出城的,后来为了保护女学生而全部牺牲;假神父约翰也不过是受雇远道而来给已故神父做殡葬的,看到妓女的到来甚至还想着自己艳福不浅的。再后来,看到日军的残暴,下决心保护女学生,放弃了在寻找豆蔻香兰路上转瞬即逝的逃命机会。最后,他通过艰难抉择之后,成全妓女替女学生为日军唱歌,他为妓女们化妆打扮,送她们上卡车。他饱含深情地看着心爱的玉墨留给他的离别的微笑,他知道那将是她最后一次朝他笑,她笑靥如花,唯美而凄凉,却又向死而生。

女学生们的变化也非常大。她们从开始的互相指责、歧视妓女,不让她们共用一个厕所,到两救妓女,再到喊她们“姐姐”,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和一群风情万种的妓女,在残酷的战争中,渐渐冰释前嫌,惺惺相惜。这种情感是复杂的,也是战争黑暗中的一缕微光,这屡微光照亮了这群女孩和妓女们人性中最坚韧、最善良的心底。

妓女们坐上卡车的那一刻就知道等待她们的是什么,因此她们每个人身上都藏了一小块玻璃碎片——要么杀那些日本士兵,要么自杀。而那些藏在卡车上的女孩们,虽然前途未卜,但是天边的微光似乎在告诉她们——只要离开了南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是哪些曾经遭她们歧视的妓女们,用命换来的。

影片戛然而止,卡车载着女学生对生的渴望,也载着观众美好的祝愿渐行渐远。

整部**拍得冷峻、真实、内敛而意味深长。该部片子如同一台显微镜,将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中的一个芥豆之微的角落,冷静客观地放大给观众的眼前,起到一滴水映照整个地狱的效果。对日本兵的残暴的镜头拍得相当节制,把握分寸到位给力,如同高明的刺客,手起刀落,直指大屠杀真相罪恶狰狞的内核。我一点也不怀疑,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就是这个样子,当年的日本人就是这付恶魔的德行,根本就看不到演的痕迹。荡气回肠中,屈辱和仇恨油然而生;到最后,压抑的情绪宣泄不了,只能无语中低头离开放映间。**的结尾留下的“空白”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让人唏嘘、反思、回味。镜头拍摄的角度,追拍的节奏,镜头间的切换均属大师级水平。许多张弛有度的镜头画面带有直入心扉的寓言式的内涵,令人掩卷深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8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