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第1张

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

 A.笛卡尔 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

 A.疏导宣泄 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

 A.独立性 B.自我认识 C.自尊 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A.遗传素质 B.早期营养 C.环境 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

 A.补偿 B.相互作用 C.对比 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

 A.需要 B.目的 C.动机 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2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2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23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24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2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2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2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3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3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3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34人格的核心是 (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3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3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3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3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4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4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4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4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4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4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4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4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A4 2 B5 2 C6 2 D7 2

 4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5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5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5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5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 )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5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5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6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6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 )

 A 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3 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65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6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6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6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 )

 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

 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

 D分离焦虑

 7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 ( )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

 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7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7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73、奥斯本提出了( )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7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7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

 A 言语信息 B 智力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策略

 7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7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7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8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 )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81、人工智能是属于( )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8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8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8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8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 )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8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

 A 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8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8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8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 苛勒 B 托尔曼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9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9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9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9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9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9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9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9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100、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答案:

 1.C 2.B 3.C 4.C 5.D

 6.A 7.A 8.A 9.B 10.D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D 18C 19D 20C

 21B 22A 23C 24B 25A

 26 B 27A 28A 29B 30B

 31.A 32.B 33.D 34.C 35.C

 36.D 37.B 38.A 39.B 40.D

 41.C 42.A 43.C 44.B 45.D

 46.D 47.D 48.D 49.B 50.D

 51、C 52、B 53、D 54、A 55、B

 56、B 57、D 58、C 59、C 60、B

 61、A 62、B 63、A 64、C 65、C

 66、C 67、C 68、B 69、D 70、C

 71、D 72、B 73、D 74、A 75、B

 76、B 77、D 78、D 79、B 80、A

 81、D 82、C 83、B 84、C 85、C

 86、D 87、D 88、B 89、A 90、C

 91、A 92、A 93、C 94、C 95、D

 96、A 97、B 98、A 99、D 100、A

;

一、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包括八条标准:

a、智力正常;

b、情绪健康;

c、意志健全;

d、人格完整;

e、自我评价正确;

f、人际关系和谐;

g、适应能力强;

h、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a、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b、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c、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d、热爱生活,乐与工作;

e、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f、人格完整和谐;

g、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h、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1、情出有因 

何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必须由一定的原因引起。无缘无故的喜、怒、哀、乐,莫名其妙的悲伤、恐惧,就不是情绪健康的表现。 

2、表现恰当

一定的刺激会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反应和刺激应该相互吻合,

3、反应适度

情绪表现的持续时间和强烈程度都应适当,不能无休无止地没完没了,如果微弱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4、情绪稳定

情绪反应开始时比较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逐渐减弱。如果反应时强时弱,变化莫测,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5、心情愉快

以愉快的心境为主,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如果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心情郁闷,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能自我控制

健康的情绪是受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情绪健康的人,应是情绪的主人,可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也可把激情转化为冷静。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发展社会交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关键词:心理健康 成才 心理调节 学习 大学生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D。

5.( )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 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答案与解析:选D。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因此,答案为D。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答案与解析:选C。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因此,答案为C。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C。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因此,答案为B。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B。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B。

11.利用各种、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与解析:选C。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因此,答案为C。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C。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因此,答案为C。

13.(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答案与解析:选A。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答案为A。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因此,答案为B。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答案与解析:选C。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因此,答案为D。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答案与解析:选B。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考&试\大$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因此,答案为A。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答案与解析:选D。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答案为D。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答案为A。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因此,答案为B。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因此,答案为B。

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答案与解析:选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答案为A。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B。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考&试大$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因此,答案为B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加涅

B.布鲁纳

C.斯滕伯格

D.弗拉维尔

答案与解析:选B。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因此,答案为B。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6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